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西安十大地標建筑

本文章由 MAIGOO編輯 上傳提供 ★★★ 發布 反饋 0
01
秦始(shi)皇兵馬俑
無論是影響力、知名度還是“含金量”,兵馬俑成為陜西文化符號都當之無愧。有句話叫“沒去過兵馬俑,就等于沒到過中國”,兵馬俑和秦始皇陵已經成了國際友人來中國必選的旅游景點。兵馬俑修筑時間長達38年,工程浩大、氣勢宏偉,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二十世紀考古史上最偉大發現,是世界文化遺產,被譽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秦始皇兵馬俑還被評為“陜西十大文化符號”,是陜西乃至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張響亮的城市名片,也是陜西亮麗的旅游名片、文化名片。
02
大雁塔(ta)
大雁塔位于大慈恩寺內,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為保存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層,后加蓋至九層,再后層數和高度又有數次變更,最后固定為所看到的七層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層邊長25.5米。大雁塔作為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磚塔,使這種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隨佛教傳入中原地區,并融入華夏文化的典型物證,是凝聚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標志性建筑。
03
西安城墻
西安城墻,這座世界上歷史悠久、保存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延續了整個古都長安的歷史文脈,并以其獨特的魅力向世人綻放著她的恢弘、壯麗和博大,向世界展示著古都的深邃、智慧和兼容并蓄。西安城墻周長13.74公里,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城樓、角樓、敵樓、女兒墻、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墻林河路巷”五位一體,有機地成為西安這座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重要的地標符號和精神家園。
04
西安鐘鼓樓
西安鐘鼓樓是西安鐘樓和西安鼓樓的合稱,是西安的標志性建筑物,兩座明代建筑遙相呼應,蔚為壯觀。西安鐘樓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原建于今西大街北廣濟街東側,明萬歷十年(公元1582年)移于現址,是一座重檐三滴水式四角攢尖頂的閣樓式建筑,面積1377.64平方米,建在用青磚、白灰砌成的方形基座上。西安鼓樓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比鐘樓的建造時間稍早,鼓樓建于高大的長方形臺基之上,臺基下辟有高和寬均為6米的南北向券洞。
05
大唐芙蓉園
大唐芙蓉園是在原唐代芙蓉園遺址以北,仿照唐代皇家園林式樣重新建造的,是中國第一個全方位展示盛唐風貌的大型皇家園林式文化主題公園,占地面積1000畝,其中水域面積300畝。2002年開始建設大唐芙蓉園,2004年落成,2005年4月11日(農歷三月初三)正式對外開放。大唐芙蓉園內建有紫云樓、仕女館、御宴宮、杏園、芳林苑、鳳鳴九天劇院、唐市等許多仿古建筑,是中國最大的仿唐皇家建筑群,景區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錦秋擔綱總體規劃和建筑設計。
06
西安(an)華(hua)清(qing)宮景區(qu)
華清宮景區位于西安城東30公里,與“世界第八大奇跡”兵馬俑相毗鄰。周、秦、漢、隋、唐等歷代帝王在此建有離宮別苑。因其亙古不變的溫泉資源、烽火戲諸侯的歷史典故、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西安事變”發生地而享譽海內外,成為中國唐文化旅游標志性景區。華清宮內集中著唐御湯遺址博物館、西安事變舊址——五間廳、九龍湖與芙蓉湖風景區、唐梨園遺址博物館等文化區和飛霜殿、萬壽殿、長生殿、環園和禹王殿等標志性建筑群。
07
西安電視塔
西安電視塔又稱陜西廣播電視塔,與大、小雁塔三角相望,整個塔體為八角形,塔樓似一盞宮燈。陜西廣播電視塔為古城西安標志性建筑,于1984年5月動工興建,1987年竣工使用,總面積4萬多平方米,承擔中央臺一套、陜臺二套、教育臺、陜廣播臺調頻立體聲等電視與廣播節目的發射任務,是全省廣播電視節目發射傳輸中心。塔樓上建有觀光廳、旋轉廳,登塔遙望,古城風貌盡收眼底,成為西安市一大觀光景點。
08
大明宮(gong)國家遺址公(gong)園(yuan)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占地3.5平方公里,面積與舉世聞名的紐約中央公園相仿,既保存了大明宮原有的地形和地表的遺址分布,又使西安的城市公共空間激增。公園開放后,一個功能完備、環境優美、歷史文化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城市示范新區,以“原真”而“完整”的歷史文化形態呈現在世人面前。建成后的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是西安市較大的城市中央公園,也是西安這個千年古都的新地標。大明宮遺址作為盛唐文化的重要載體,是西安城市發展史上一個重要文化符號,保護好大明宮遺址就是保護盛唐文化,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
09
西(xi)安人民大(da)廈
西安人民大廈為陜西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始建于1953年,建筑風格中西結合是我國著名的大型庭院式賓館之一,一直是西安的地標性建筑之一。西安人民大廈經國家旅游局批準為三星級涉外飯店,是中國旅游飯店協會會員飯店、陜西省省級精神文明建設示范單位。大廈占地面積6.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38萬平方米,由古樸典雅的民族風格建筑和華麗別致的西式格調相結合,并以古典式園林作環襯。樓閣聳偉,庭院寬敞,景色幽雅,交通便利。
10
西安(an)北站(zhan)
西安北站是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鐵路車站,于2008年9月19日開工建設、2011年1月11日投入使用。西安北站的設計立意為“唐風漢韻、盛世華章”,整體樸素莊重、雄奇壯美,氣勢恢宏、彰顯濃郁的漢唐雄風。西安北站融合了唐朝建筑大明宮含元殿和西安城墻的元素,屋頂、進站大廳、高架層分別源自大明宮含元殿出檐深遠的屋頂、結構外露的墻身、渾厚有力的臺基。西安北站是西安市較大的地標性建筑,是集鐵路、公路、城市交通于一體的現代化大型鐵路客運車站。
11
絲綢群雕
“絲綢之路群雕”是西安市為紀念1987年絲綢之路2100周年,于1984年委托時任西安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馬改戶教授設計創作,歷時3年落成的大型紀念性雕塑。在其完成后的20余年時間里,已經成為古城西安的標志性雕塑。絲綢之路群雕刻畫的是跋涉于絲綢之路上的一隊駱駝商旅,其中有唐人,也有高鼻深目的波斯人,14匹駱駝中還夾雜著兩匹馬和3只狗……淺褐色的花崗巖石料古樸典雅,雕刻的線條蒼勁而流暢。雖僅僅刻畫出了3個長安人、3個波斯人的形象,但卻連綿起伏、渾然一體。
12
西安(an)站
西安站是西安鐵路樞紐的三大火車站之一。其建筑的主要特點為站房主樓造型與古城風貌及規劃中的周圍景物協調一致,車站的立面設計是矩形對稱式仿唐建筑,屋門廊和站前連廊的屋頂是具有唐代建筑特色的琉璃瓦,檐口下飾有深米黃色斗拱和人字拱,配合大面積乳黃色釉面磚外墻貼面,貫通一、二層的高大銀白色鋁合金門窗,鑲以淡藍色的吸熱玻璃。車站展示著古城文化內涵和魅力,對于西安人而言,西安站不僅是古城的窗口,更多時候也是精神地標。
13
西安人民劇院
西安人民劇院為陜西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1954年建成,是一座融中國傳統建筑藝術與西方典雅建筑風格于一體的完美典范,也是的西安市標志性建筑及這個城市的文化符號和重要品牌。劇院現有座椅1010個,基礎燈具500余只,480個回路的可控硅調光臺。音響設備采用美國Meyer Sound系列。舞臺臺口高7米,寬14米,深22米。橫、立幕布5道,吊桿49道,面光2道,耳光、柱光兩側各一組,南北上下場口吊籠各3個。
14
陜西信息大廈
陜西信息大廈是古城西安的地標性建筑之一,籌建于1996年5月,2001年封頂。隨后內外裝修處于停滯狀態長達十年,最終于2011年12月27日建成竣工。大廈總建筑面積11.39萬平方米,總建筑高度228米,建設施工中采用了24項新技術,是國內8度抗震區鋼筋混凝土結構最高建筑;是西安第一個集國際五星級酒店、5A級寫字樓及商業配套為一體的綜合性高端商務大廈。
15
浐灞2號橋
西安浐灞河2號大橋,為扁平流線型混合式鋼箱斜拉橋,全長485米,橋梁寬度29.6米,雙向6車道。主橋部分全長240米,為雙索面拱形單斜塔斜拉橋,半漂浮體系,主跨為最大跨徑145米的鋼箱梁。橋塔為拱門式鋼結構主塔,高78米,傾角75度,鋼塔自重約1621噸,其重量在混合斜拉橋中居國內第一,是西安市的“地標”建筑,是將主梁用許多拉索直接拉在橋塔上的一種橋梁,是由承壓的塔、受拉的索和承彎的梁體組合起來的一種結構體系。其可看作是拉索代替支墩的多跨彈性支承連續梁。

西安(an)十(shi)大地標建筑排行榜(bang)(bang),MAigoo小編主要依據(ju)地區知(zhi)名的古代、現代等有(you)代表性的建筑物進(jin)行選擇(ze),通過建筑在(zai)相關(guan)網絡旅(lv)游(you)平臺(攜程、去(qu)哪兒、途牛、飛豬、同程)的口碑評(ping)(ping)價(jia),公眾(zhong)知(zhi)名度(du),網絡關(guan)注指數等情(qing)況,并綜合參(can)(can)考(kao)互聯網相關(guan)排行榜(bang)(bang)/榜(bang)(bang)單進(jin)行推薦,僅供(gong)參(can)(can)考(kao),如有(you)疑問,歡迎在(zai)末尾評(ping)(ping)論/批(pi)評(ping)(ping)指正。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注冊(ce)用戶提(ti)供信息(xi)(xi)存儲空(kong)間服務,非(fei)“MAIGOO編(bian)輯上(shang)傳提(ti)供”的文(wen)章(zhang)/文(wen)字(zi)均是注冊(ce)用戶自主發布上(shang)傳,不(bu)代表(biao)本站觀點,版權歸原作(zuo)者(zhe)所(suo)有,如有侵(qin)權、虛假信息(xi)(xi)、錯誤信息(xi)(xi)或任(ren)何問題,請(qing)及時聯系(xi)我們,我們將在第一(yi)時間刪除或更正。 版權聲明>> 糾錯>> 申請刪除>> 投訴侵權>> 網(wang)頁上相關信(xin)息(xi)的知識產(chan)權(quan)歸網(wang)站方所(suo)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圖表、著(zhu)作權(quan)、商(shang)標權(quan)、為用戶(hu)提供的商(shang)業信(xin)息(xi)等),非經許可不得抄襲或(huo)使用。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378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309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1762個代理需求 已有1359099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