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處女膜概述
處女膜是覆蓋在陰道外口(kou)的(de)一層(ceng)環形薄膜,中(zhong)央有小孔。有時處女膜上沒有小孔,醫(yi)學上稱為處女膜閉鎖,系胚胎發育期間(jian)泌(mi)尿生殖竇未被貫通所致。
二、處女膜閉鎖的病因
1、病因
是(shi)最常見的女陰(yin)發育(yu)缺陷,為尿生(sheng)殖竇上皮未能(neng)貫穿前庭部所致。
中醫稱本病(bing)為“鼓”。
2、病理
由(you)于處女膜閉鎖,青(qing)春期始,經血(xue)(xue)無法排(pai)出,致(zhi)陰道積(ji)血(xue)(xue),逐漸發展為子宮積(ji)血(xue)(xue)、輸卵管(guan)(guan)積(ji)血(xue)(xue),甚(shen)至腹腔(qiang)積(ji)血(xue)(xue),但因一般(ban)輸卵管(guan)(guan)傘端多因積(ji)血(xue)(xue)而粘(zhan)連閉鎖,故(gu)經血(xue)(xue)進入腹腔(qiang)者較少(shao)見(jian)。
三、處女膜閉鎖的癥狀
1、青春期(qi)后無月經初潮。
2、逐漸(jian)加重的周(zhou)期性(xing)下腹痛(tong)。
3、下腹部(bu)可(ke)摸到(dao)包塊,并且(qie)逐月增大。
4、檢查時可(ke)見處(chu)女膜向(xiang)外膨(peng)隆,表面(mian)呈(cheng)紫藍色。
5、肛查(cha)捫到(dao)壓(ya)向直(zhi)腸、緊張度大、有壓(ya)痛的包塊。
6、嚴重時伴(ban)有便秘、尿頻(pin)或(huo)尿潴留,便秘、肛門墜脹等癥狀。
四、處女膜閉鎖檢查診斷:
根據患者癥狀、婦科檢查(cha)時可看到(dao)處女(nv)膜(mo)突出而膨脹(zhang),膜(mo)后呈紫藍(lan)色(月(yue)經血潴留),下腹(fu)部(bu)可摸到(dao)緊張度大,又有壓痛(tong)的包塊。
結合處女膜膨隆處穿刺抽出褐色不凝(ning)積(ji)血或(huo)B型超聲檢查(cha)發現子宮及陰道內有積(ji)液即(ji)可確診。
五、處女膜閉鎖治療護理:
治療思路
以手術(shu)治療為(wei)主(zhu),術(shu)后輔以中藥活(huo)血化瘀。
西醫治療
1、幼女時,無癥狀者(zhe)暫不處(chu)理。如有陰道分(fen)泌(mi)物潴留應將處(chu)女膜切開(kai)。
2、確(que)診后(hou)應即在(zai)骶麻下手術(shu)(shu)。先用粗(cu)針(zhen)穿刺處女(nv)膜(mo)正中膨隆部,抽出褐色積血(xue)后(hou),將處女(nv)膜(mo)作“X”形切(qie)(qie)開,邊引(yin)流積血(xue),邊切(qie)(qie)除多余的處女(nv)膜(mo)瓣,使切(qie)(qie)口(kou)(kou)呈圓形,再(zai)用腸線(xian)縫(feng)合切(qie)(qie)口(kou)(kou)邊緣(yuan)粘膜(mo),以保持引(yin)流通暢(chang)和防止創緣(yuan)粘連。術(shu)(shu)后(hou)給予(yu)抗感染藥物。
中醫(yi)治療 臨床上分以下兩(liang)型辨(bian)證論治。
1、氣滯血瘀
證候 處女膜手(shou)術后,陰道流血長(chang)期不止,量時(shi)(shi)多時(shi)(shi)少(shao),色紫暗有塊,腹(fu)痛(tong)拒按,胸腹(fu)脹(zhang)痛(tong);
舌脈(mo) 舌紫(zi)黯(an),舌邊尖有瘀點瘀斑,脈(mo)沉弦。
治法 化瘀止血。
方藥 生(sheng)化湯加(jia)炒蒲黃、益(yi)母草、三七(qi)粉、延胡(hu)索、川楝子。
2、肝腎不足
證候 術(shu)后陰道流(liu)血或多或少,色淡,質清稀(xi),小腹隱痛,喜(xi)按喜(xi)溫,腰酸(suan)腿軟,頭暈耳鳴,小便(bian)清長;
舌(she)脈 舌(she)淡黯,苔少,脈沉細。
治法 補腎(shen)養(yang)血,調肝緩痛。
方藥 調肝湯加川斷(duan)、寄(ji)生、香(xiang)附、甘草。
六、處女膜閉鎖預防保健:
1、術后(hou)即可下(xia)床活動(dong),利于經血排(pai)出。
2、保持外陰(yin)清潔和陰(yin)道口通暢,但不宜坐浴和陰(yin)道灌洗(xi)。
3、處女(nv)膜較厚者(zhe),術后應放置陰道模(mo)型。
4、術后1個月復查(cha),仍有輸卵管積血癥者,給予對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