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chang)途客車(che)(che)種類】客車(che)(che)分類有哪些 營運客車(che)(che)類型劃(hua)分及(ji)等級評定(ding)標(biao)準
營運客車類型劃分及等級評定標準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營運客車類型劃(hua)分、等(deng)級(ji)(ji)劃(hua)分、等(deng)級(ji)(ji)評定(ding)內容、等(deng)級(ji)(ji)評定(ding)規則(ze)和等(deng)級(ji)(ji)評定(ding)條件。
本標準適用于在道路上行駛(shi)的(de)營(ying)業性客運汽車。
2引用標準
下列標(biao)(biao)準(zhun)所(suo)包(bao)含的條文,通過在(zai)本標(biao)(biao)準(zhun)中引用(yong)(yong)(yong)而構(gou)成(cheng)為本標(biao)(biao)準(zhun)的條文。在(zai)標(biao)(biao)準(zhun)出版時,所(suo)示版本均為有(you)效。所(suo)有(you)標(biao)(biao)準(zhun)都會被修訂,使用(yong)(yong)(yong)本標(biao)(biao)準(zhun)的各方(fang)應探討、使用(yong)(yong)(yong)下列標(biao)(biao)準(zhun)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8410—94汽(qi)車內飾材料(liao)的燃燒特性
GB 12479—90客車防塵密(mi)封性限值
GB 12481—90客車防雨(yu)密封性限值
JT/T 198—95汽車技術(shu)等級評(ping)定標準
3定義
本標準采用下列定義:
營運(yun)客(ke)車(che)Commercial motor-vehicles of passenger transport
用于營業性旅客運(yun)輸的汽(qi)車(che)。
4類型劃分
營運(yun)客(ke)車(che)(che)(che)(che)分(fen)(fen)為(wei)(wei)客(ke)車(che)(che)(che)(che)(含臥(wo)鋪客(ke)車(che)(che)(che)(che))和轎車(che)(che)(che)(che)。客(ke)車(che)(che)(che)(che)分(fen)(fen)為(wei)(wei)大型(xing)客(ke)車(che)(che)(che)(che)、中(zhong)型(xing)客(ke)車(che)(che)(che)(che)和小(xiao)型(xing)客(ke)車(che)(che)(che)(che)三種(zhong)。
4.1大型客車
車身(shen)長度(du)>9m。
4.2中型客車
6m<車身(shen)長(chang)度≤9m。
4.3小型客車
車身長度≤6m。
5等級劃分
5.1大(da)型客車分為高三級(ji)(ji)、高二級(ji)(ji)、高一級(ji)(ji)、中級(ji)(ji)和普通級(ji)(ji)五個等級(ji)(ji)。
5.2中(zhong)型客(ke)車分為高二級(ji)、高一級(ji)、中(zhong)級(ji)和普(pu)通(tong)級(ji)四個等級(ji)。
5.3小型客車(che)分(fen)為高二級、高一級、中級和普通(tong)級四個等級。
5.4轎車分為高(gao)二級(ji)、高(gao)一級(ji)、中級(ji)和普(pu)通級(ji)四個等級(ji)。
6等級評定內容
6.1大型(xing)客(ke)(ke)車、中型(xing)客(ke)(ke)車及小型(xing)客(ke)(ke)車
主(zhu)要評定動力性(xing)(xing)、行駛平順(shun)性(xing)(xing)、制動性(xing)(xing)、密封性(xing)(xing)、車(che)(che)內噪聲(sheng)、空氣調節、乘客座椅(臥(wo)鋪)、車(che)(che)內服務設(she)施(shi)、整車(che)(che)布置與內飾。
6.2轎車
主要評定發動機排(pai)量和(he)空(kong)調性能。
7等級評定規則
7.1本標準第8章(zhang)所規定的所有評定條(tiao)件(jian)均為必(bi)要條(tiao)件(jian)。
7.2高三級(ji)(ji)、高二(er)(er)級(ji)(ji)和高一級(ji)(ji)營運客車的(de)(de)(de)技術狀況(kuang)應達到JT/T198所規定(ding)的(de)(de)(de)一級(ji)(ji)車水(shui)平;中級(ji)(ji)和普通級(ji)(ji)營運客車的(de)(de)(de)技術狀況(kuang)應不(bu)低于JT/T198所規定(ding)的(de)(de)(de)二(er)(er)級(ji)(ji)車水(shui)平。
7.3新車(che)等(deng)級評定(ding)
根據使用說明(ming)書提供的車輛技(ji)術(shu)性(xing)能及設施參數或根據車輛技(ji)術(shu)性(xing)能及設施的實際檢測結(jie)果,按本標準第8章(zhang)規(gui)定的條(tiao)件評定等(deng)級。
7.4在用(yong)車等級評定(ding)
根據車輛現有技術性能和設施(shi)的實際檢測(ce)結果,按本標(biao)準第8章規(gui)定(ding)的條件評定(ding)等級。
7.5在用營(ying)運(yun)客車的(de)降級條件
已(yi)經(jing)評定過(guo)等級(ji)的在用營運客車,自本(ben)等級(ji)評定之日起,當其累計(ji)使用年限或累計(ji)行駛(shi)里程超過(guo)規定界限時,車輛將由原等級(ji)降至相鄰的下一級(ji)。
7.5.1高三級營運客車降級界限
使用年(nian)限超(chao)過3年(nian)或(huo)行駛(shi)里程超(chao)過60萬km。
7.5.2高(gao)二級營(ying)運客車降級界限
使用年限超過(guo)3年或行駛里(li)程超過(guo)50萬(wan)km。
7.5.3高一(yi)級(ji)營運客車降級(ji)界(jie)限
使用年(nian)限(xian)超過3年(nian)或(huo)行駛里程超過40萬km。
7.5.4中級營(ying)運客車(che)降級界限
使用年(nian)限超(chao)過3年(nian)或行駛里程超(chao)過30萬(wan)km。
8等級評定條件
8.1大(da)型高三級客車
8.1.1動(dong)力(li)性
8.1.1.1設計車速應不小(xiao)于125km/h。
8.1.1.2比功率(lv)應不小(xiao)于14.5kW/t。
8.1.2行駛(shi)平(ping)順性
8.1.2.1前(qian)懸(xuan)架應采(cai)用獨(du)立懸(xuan)掛。
8.1.2.2懸(xuan)架應采用氣囊彈性元件。
8.1.3制動(dong)性
8.1.3.1應(ying)設有ABS防抱死制動裝置及緩行器。
8.1.3.2氣制動車輛(liang)應(ying)設置儲能彈簧制動裝置。
8.1.4密封性
8.1.4.1防雨密封性應符合GB 12481的規定。
8.1.4.2防塵密(mi)封性應符合GB 12479的規(gui)定(ding)。
8.1.5車內噪聲
車(che)內勻速噪聲應不大于70dB(A)。
8.1.6空氣調節
8.1.6.1空調系統應兼有制(zhi)冷(leng)和采(cai)(cai)暖功能(neng),而且采(cai)(cai)用獨立(li)式制(zhi)冷(leng)裝置(zhi)和獨立(li)式采(cai)(cai)暖裝置(zhi)。人(ren)均裝機(ji)制(zhi)冷(leng)量(liang)和人(ren)均采(cai)(cai)暖熱量(liang)均應不(bu)小于1880kJ/h。
8.1.6.2應設有(you)通(tong)風(feng)換氣裝置,人均通(tong)風(feng)換氣量應不小于(yu)25m3/h。
8.1.6.3空調(diao)系統應(ying)具備自動調(diao)節車(che)內溫度和通風換氣量(liang)的(de)功能。
8.1.6.4應(ying)設置故障自動(dong)診斷和有害氣體安全報警裝置。
8.1.7乘客座椅
8.1.7.1座椅尺寸(cun)
單人(ren)座椅座墊寬度(du)≥440mm。
座椅深度(du)≥440mm。
靠背(含頭(tou)枕)高度(du)≥720mm。
同方向座椅間距≥770mm。
面(mian)對(dui)面(mian)座椅(yi)間距≥1480mm。
8.1.7.2靠(kao)中間通道的座(zuo)椅位置可以橫向移動或座(zuo)椅座(zuo)墊寬度不小于(yu)500mm。
8.1.7.3座(zuo)椅靠背角(jiao)度調節量應不小于25°。
8.1.7.4座椅應設扶手。
8.1.7.5座(zuo)椅應采用“2+2”排列形(xing)式。
8.1.7.6除第一排(pai)和(he)面對面座椅外,其它座椅前應設踏腳(jiao)板(ban)。
8.1.8車內服務設施
8.1.8.1衛生間應設有(you)洗(xi)手池和用水(shui)(shui)或化學試劑沖(chong)洗(xi)的(de)便池。便池的(de)沖(chong)洗(xi)、洗(xi)手水(shui)(shui)的(de)排放、通風機等應具有(you)良好的(de)功(gong)能(neng)。
8.1.8.2應(ying)設有冷熱飲料供(gong)應(ying)設施。
8.1.8.3應設(she)有立體(ti)聲(sheng)音響(xiang)裝置及話筒。
8.1.8.4應設(she)有彩色閉路電視。
8.1.8.5每個座(zuo)位應設(she)閱讀燈。
8.1.8.6側窗應設有掛式或卷(juan)式窗簾。
8.1.9整車布置與(yu)內飾
8.1.9.1乘客(ke)區通道寬度應不小于350mm,且通道中不允許設置供乘客(ke)使用的(de)折疊式座椅(yi)。
8.1.9.2發動機應為中、后置(zhi)。
8.1.9.3行李(li)艙容積應不小于10m3。
8.1.9.4內(nei)飾(shi)軟化(hua)處理,使用的各種非金屬材料(liao)應具有阻(zu)燃特(te)性,并符合(he)GB 8410的規定(ding)。
8.2大(da)型高二級(ji)客車
8.2.1動力性
8.2.1.1設計車速應(ying)不小于(yu)120km/h。
8.2.1.2比功率應不小于11.0kW/t。
8.2.2行駛平順性
懸架應采用氣(qi)囊彈性元件(jian)。
8.2.3制(zhi)動性
8.2.3.1應設有ABS防(fang)抱死制動裝置。
8.2.3.2氣制動(dong)車輛應設(she)置(zhi)儲(chu)能彈簧制動(dong)裝置(zhi)。
8.2.4密封性
8.2.4.1防雨密封性應符合GB 12481的規(gui)定。
8.2.4.2防塵密封性應符合(he)GB 12479的(de)規定。
8.2.5車(che)內(nei)噪聲
車內(nei)勻速噪聲應不大(da)于75dB(A)。
8.2.6空氣調節
8.2.6.1空調(diao)系統(tong)應兼(jian)有制(zhi)冷和(he)采暖功能,而且所采用的(de)制(zhi)冷裝(zhuang)置和(he)采暖裝(zhuang)置中(zhong)至少有一種為獨立(li)式(shi)。
人均裝機(ji)制冷(leng)量(liang)和人均采暖熱(re)量(liang)均應不(bu)小(xiao)于1880kJ/h。
8.2.6.2應設(she)有通風換氣(qi)裝置,人均通風換氣(qi)量應不小(xiao)于25m3/h。
8.2.6.3空調(diao)系統應具備(bei)自動調(diao)節車內溫度和(he)通風(feng)(feng)換氣(qi)量(liang)的功能,或(huo)設(she)置供乘客自行調(diao)節冷暖風(feng)(feng)量(liang)及通風(feng)(feng)換氣(qi)量(liang)的開(kai)關裝(zhuang)置。
8.2.6.4應(ying)設有(you)故障自動診斷和有(you)害氣體安全報(bao)警裝置。
8.2.7乘客座椅
8.2.7.1座椅尺(chi)寸
單人座(zuo)椅座(zuo)墊(dian)寬度(du)≥440mm。
座椅深度≥440mm。
靠背(含頭枕(zhen))高度≥720mm。
同方(fang)向(xiang)座椅間距≥720mm。
面(mian)對(dui)面(mian)座椅間距≥1380mm。
8.2.7.2靠中(zhong)間通道(dao)的座(zuo)(zuo)椅位置(zhi)可(ke)以橫向移動或(huo)座(zuo)(zuo)椅座(zuo)(zuo)墊寬度不小于500mm。
8.2.7.3座椅靠背角度(du)調節(jie)量應不小于(yu)20°。
8.2.7.4座椅應設扶手(shou)。
8.2.7.5座椅應采用“2+2”排列形(xing)式。
8.2.8車內服務(wu)設施
8.2.8.1衛生間(jian)應設有(you)洗(xi)手池(chi)(chi)和用水(shui)或化(hua)學試劑(ji)沖洗(xi)的(de)(de)便池(chi)(chi)。便池(chi)(chi)的(de)(de)沖洗(xi)、洗(xi)手水(shui)的(de)(de)排放(fang)、通風機等應具有(you)良好的(de)(de)功能。
8.2.8.2應(ying)設有(you)冷熱(re)飲料供應(ying)設施(shi)。
8.2.8.3應設(she)有立體聲音響裝置(zhi)及(ji)話(hua)筒。
8.2.8.4應設(she)有彩色閉路電視。
8.2.8.5每個座位應設閱讀燈。
8.2.8.6側窗(chuang)應設(she)有(you)掛式(shi)或卷(juan)式(shi)窗(chuang)簾(lian)。
8.2.9整車布置與內(nei)飾
8.2.9.1乘客區通(tong)道(dao)寬度應不小于350mm,且通(tong)道(dao)中不允許(xu)設置供乘客使(shi)用的折疊式座(zuo)椅。
8.2.9.2發(fa)動機應為(wei)中、后置。
8.2.9.3行李艙(cang)容積應不小(xiao)于(yu)8m3。
8.2.9.4內(nei)飾軟化處理(li),使用的(de)各種非金(jin)屬材料應(ying)具有阻燃特性,并符合GB 8410的(de)規定。
8.3大型高一級客車
8.3.1動力性
8.3.1.1設計車速應不小于110km/h。
8.3.1.2比功(gong)率應(ying)不小(xiao)于10.0kW/t。
8.3.2行駛平順(shun)性
懸架可采用氣囊(nang)彈(dan)(dan)(dan)簧、鋼板與(yu)氣囊(nang)組合彈(dan)(dan)(dan)簧或少片(pian)變截面鋼板彈(dan)(dan)(dan)簧(≤3片(pian))。
8.3.3制動性
8.3.3.1應(ying)設(she)有ABS防抱死制(zhi)動裝置。
8.3.3.2氣制(zhi)動(dong)車輛應設置(zhi)儲能彈(dan)簧制(zhi)動(dong)裝置(zhi)。
8.4.5.1座椅尺寸
單(dan)人座椅座墊寬度≥420mm。
雙人座(zuo)椅(yi)座(zuo)墊寬度≥840mm。
座(zuo)椅(yi)深度≥420mm。
靠背高度≥650mm。
同方向座椅間距(ju)≥700mm。
面對面座椅間距≥1300mm。
8.4.5.2座椅座墊(dian)(dian)和靠背應(ying)為(wei)彈(dan)簧型或(huo)軟墊(dian)(dian)型。
8.4.5.3座椅采用“2+2”排(pai)列(lie)形式。
8.4.6車(che)內服務(wu)設施
8.4.6.1應設(she)有(you)音響裝置。
8.4.6.2側窗(chuang)應設有掛式(shi)或卷式(shi)窗(chuang)簾。
8.4.7整車布置與內飾(shi)
8.4.7.1乘客區(qu)通道(dao)寬度應(ying)不小于300mm,且通道(dao)中(zhong)不允許設置供乘客使用的折疊(die)式座椅。
8.4.7.2行(xing)李艙容(rong)積應不小于3m3。
8.4.7.3內飾使用的各種非金屬材料(liao)應具有阻燃特性,并符(fu)合GB 8410的規定。
8.5大型普通(tong)級客(ke)車
除大型(xing)(xing)高三級(ji)、大型(xing)(xing)高二級(ji)、大型(xing)(xing)高一級(ji)和大型(xing)(xing)中級(ji)客車(che)以外,符合(he)《汽(qi)車(che)旅客運輸規則》規定的大型(xing)(xing)客車(che)。
8.6中型(xing)高二(er)級客(ke)車
8.6.1動(dong)力性
8.6.1.1設計車速應不(bu)小于115km/h。
8.6.1.2比功率應不(bu)小于14.0kW/t。
8.6.2行駛(shi)平(ping)順性
懸架采用氣囊彈性元件。
8.6.3制(zhi)動性
8.6.3.1應設有ABS防抱死制(zhi)動(dong)裝置。
8.6.3.2氣制(zhi)動(dong)車輛應設(she)置(zhi)儲能彈簧(huang)制(zhi)動(dong)裝置(zhi)。
8.6.4密封性
8.6.4.1防雨密封(feng)性應符合(he)GB 12481的(de)規定。
8.6.4.2防塵密(mi)封性應(ying)符合GB 12479的規定。
8.6.5車內噪聲
車內(nei)勻(yun)速噪聲應不大于75dB(A)。
8.6.6空氣調節
8.6.6.1空調系統應兼有(you)制(zhi)冷和(he)采(cai)(cai)暖(nuan)功能,而且(qie)所采(cai)(cai)用的制(zhi)冷裝(zhuang)置和(he)采(cai)(cai)暖(nuan)裝(zhuang)置中(zhong)至少有(you)一(yi)種(zhong)為獨立(li)式。人均(jun)裝(zhuang)機制(zhi)冷量和(he)人均(jun)采(cai)(cai)暖(nuan)熱量均(jun)應不小(xiao)于1880kJ/h。
8.6.6.2應設有通風換(huan)氣裝置,人均通風換(huan)氣量應不(bu)小于(yu)25m3/h。
8.6.6.3空調(diao)系(xi)統應具備自動調(diao)節(jie)車內溫度和(he)通風換氣(qi)量(liang)的功能(neng),或設(she)置供(gong)乘客(ke)自行調(diao)節(jie)冷(leng)暖風量(liang)及通風換氣(qi)量(liang)的開(kai)關裝置。
8.6.6.4燃(ran)燒式采(cai)暖(nuan)系(xi)(xi)統和利用(yong)排氣余(yu)熱(re)的采(cai)暖(nuan)系(xi)(xi)統應設置有害氣體安全報警裝置。
8.6.7乘客座椅
8.6.7.1座(zuo)椅尺寸
單人座椅座墊寬度(du)≥440mm。
座椅深度≥440mm。
靠背(含頭枕)高度(du)≥720mm。
同(tong)方向(xiang)座椅間距≥720mm。
面(mian)對面(mian)座椅間(jian)距≥1380mm。
8.6.7.2座椅靠背角度調節量應不小于20°。
8.6.7.3座椅應設扶(fu)手(shou)。
8.6.8車內服務設施
8.6.8.1應(ying)設有冷或熱飲料供應(ying)設施。
8.6.8.2應設有立體(ti)聲音(yin)響(xiang)裝置及話筒(tong)。
8.6.8.3應(ying)設有彩色閉路電視。
8.6.8.4側窗(chuang)應(ying)設有(you)掛式(shi)或卷式(shi)窗(chuang)簾。
8.6.9整車布(bu)置(zhi)與內(nei)飾
8.6.9.1乘客(ke)區通(tong)(tong)道寬(kuan)度應不(bu)小(xiao)于(yu)350mm,且通(tong)(tong)道中不(bu)允許設置供乘客(ke)使用的折疊式(shi)座(zuo)椅。
8.6.9.2內飾應軟化處理,使用的各種非金屬材(cai)料應具有阻燃(ran)特性,并符合GB 8410的規定。
8.7中型高一級客車
8.7.1動力性(xing)
8.7.1.1設計車速應不小于105km/h。
8.7.1.2比功率應不小于12.5kW/t。
8.7.2行駛平順(shun)性
懸架可采用氣囊(nang)彈(dan)性(xing)元(yuan)(yuan)件、鋼(gang)板(ban)彈(dan)簧(huang)與(yu)氣囊(nang)組合彈(dan)性(xing)元(yuan)(yuan)件或少片變截面鋼(gang)板(ban)彈(dan)簧(huang)(≤3片)。
8.7.3制動性(xing)
8.7.3.1應設有(you)ABS防抱(bao)死制(zhi)動裝置。
8.7.3.2氣制動車輛(liang)應(ying)設置儲能彈簧制動裝置。
8.7.4密(mi)封性
8.7.4.1防雨密封性應符合GB 12481的規定。
8.7.4.2防塵密封性應(ying)符合GB 12479的規(gui)定。
8.7.5車內噪聲(sheng)
車內勻速噪聲應不大于77dB(A)。
8.7.6空氣(qi)調節
8.7.6.1空調系統應(ying)兼有(you)制(zhi)冷和采暖(nuan)功能,人(ren)均(jun)裝(zhuang)機制(zhi)冷量和人(ren)均(jun)采暖(nuan)熱量均(jun)應(ying)不小于1880kJ/h。
8.7.6.2應(ying)設有通風換氣裝(zhuang)置,人均通風換氣量應(ying)不小(xiao)于(yu)25m3/h。
8.7.6.3燃燒式采暖系(xi)(xi)統(tong)和(he)利用(yong)排氣余熱(re)的采暖系(xi)(xi)統(tong)應(ying)設置有害氣體安(an)全(quan)報警裝置。
8.7.7乘客座椅(yi)
8.7.7.1座椅(yi)尺寸
單人座椅座墊寬度≥440mm。
座椅深度≥440mm。
靠背(含頭枕)高度(du)≥680mm。
同方(fang)向座椅間(jian)距≥720mm。
面對面座椅(yi)間距≥1380mm。
8.7.7.2座椅靠背角度調節量應不小(xiao)于20°。
8.7.7.3座椅應設扶手。
8.7.8車(che)內服務設施
8.7.8.1應設(she)有(you)冷(leng)或熱飲料供應設(she)施。
8.7.8.2應設有(you)立體聲音(yin)響裝置(zhi)及(ji)話筒。
8.7.8.3側窗(chuang)應設(she)有掛式(shi)或(huo)卷(juan)式(shi)窗(chuang)簾。
8.7.9整車布置與內飾
8.7.9.1乘客區(qu)通道寬度(du)應(ying)不小(xiao)于(yu)350mm,且(qie)通道中不允許設置供乘客使用的折疊式(shi)座椅。
8.7.9.2內飾應(ying)軟(ruan)化(hua)處理,使用的各(ge)種非(fei)金屬材料應(ying)具有阻燃特性,并符合GB 8410的規(gui)定(ding)。
8.8中(zhong)型(xing)中(zhong)級(ji)客車
8.8.1動力性
8.8.1.1設(she)計車(che)速應不小于83km/h。
8.8.1.2比功率應不小于11.5kW/t。
8.8.2密(mi)封性
8.8.2.1防雨密封性應符合GB 12481的規定。
8.8.2.2防塵(chen)密封性應符合GB 12479的規定(ding)。
8.8.3車內噪(zao)聲
車(che)內勻速噪聲應(ying)不(bu)大于79dB(A)。
8.8.4空氣(qi)調(diao)節
8.8.4.1空調(diao)系統應具有制(zhi)冷或采暖(nuan)功能,人均裝機制(zhi)冷量(liang)不小于(yu)1880KJ/h,人均采暖(nuan)熱量(liang)應不小于(yu)
1670kJ/h。
8.8.4.2應設有通(tong)風換氣裝(zhuang)置,人均通(tong)風換氣量應不小(xiao)于20m3/h。
8.8.4.3燃燒式采暖系統和利用排氣余(yu)熱(re)的采暖系統應(ying)設(she)置有害氣體安全報警裝置。
8.8.5乘客座椅(yi)
8.8.5.1座椅尺寸(cun)
單人(ren)座椅座墊寬度≥42.0mm。
雙人(ren)座椅座墊(dian)寬(kuan)度≥840mm。
座椅深度(du)≥420mm。
靠(kao)背(bei)高度≥650mm。
同(tong)方(fang)向座椅間距≥700mm。
面對面座椅(yi)間距≥1300mm。
8.8.5.2座(zuo)椅座(zuo)墊和靠(kao)背應(ying)為彈簧(huang)型或軟墊型。
8.8.6車(che)內服務(wu)設施
8.8.6.1應設有音響裝置。
8.8.6.2側窗(chuang)應(ying)設有掛式或卷(juan)式窗(chuang)簾。
8.8.7整車布(bu)置與內(nei)飾
8.8.7.1乘客區通道寬度應不小于300mm,且(qie)通道中不允許(xu)設置(zhi)供(gong)乘客使用的折疊(die)式(shi)座椅。
8.8.7.2內飾使用的各種非金屬(shu)材料(liao)應具有阻燃特性,并符合GB 8410的規定。
8.9中型普通級客車
除中型(xing)高二級(ji)(ji)、中型(xing)高一(yi)級(ji)(ji)和中型(xing)中級(ji)(ji)客(ke)(ke)車(che)以(yi)外,符(fu)合(he)《汽車(che)旅客(ke)(ke)運輸規(gui)(gui)則(ze)》規(gui)(gui)定(ding)的中型(xing)客(ke)(ke)車(che)。
8.10小(xiao)型高(gao)二級客車
8.10.1動力(li)性(xing)
8.10.1.1設(she)計車速應不小于(yu)115km/h。
8.10.1.2比功率應不小于23.5kW/t。
8.10.2行駛(shi)平(ping)順性
懸架可采用少片(pian)變截面鋼板彈簧(huang)(≤3片(pian))、螺旋彈簧(huang)或拉桿(gan)彈簧(huang)彈性(xing)元件。
8.10.3制動(dong)性(xing)
應裝(zhuang)備ABS防抱死制動裝(zhuang)置。
8.10.4密封性
8.10.4.1防雨密封性應符合GB 12481的規定。
8.10.4.2防(fang)塵(chen)密封(feng)性應符合GB 12479的規定。
8.10.5車(che)內噪聲
車內勻速噪聲應不大于74dB(A)。
8.10.6空氣(qi)調節(jie)
8.10.6.1空(kong)調系統應兼有制(zhi)冷(leng)和采(cai)暖功能,而且所采(cai)用(yong)的(de)制(zhi)冷(leng)裝(zhuang)置和采(cai)暖裝(zhuang)置中至少有一種(zhong)為獨立(li)式。人均裝(zhuang)機制(zhi)冷(leng)量和人均采(cai)暖熱量均應不小于1880KJ/h。
8.10.6.2應設置(zhi)通風換氣(qi)裝置(zhi),人均通風換氣(qi)量應不小于25m3/h。
8.10.6.3空調(diao)系統(tong)應具備自動調(diao)節車內溫(wen)度和通風(feng)換氣量的功能,或設(she)置(zhi)供(gong)乘(cheng)客自行調(diao)節冷(leng)暖風(feng)量及通風(feng)換氣量的開(kai)關裝置(zhi)。
8.10.6.4燃燒(shao)式采暖(nuan)系統和利用排(pai)氣(qi)余熱的采暖(nuan)系統應(ying)設置有害氣(qi)體(ti)安(an)全報警裝(zhuang)置。
8.10.7乘客座椅
8.10.7.1座椅尺寸
單人座(zuo)椅座(zuo)墊寬度≥440mm。
座(zuo)椅(yi)深度≥440mm。
靠(kao)背(含頭枕)高度≥720mm。
同方向座椅間距≥670mm。
8.10.7.2座(zuo)椅應設扶手。
8.10.7.3座椅(yi)采用(yong)“1+2”排(pai)列形式。
8.10.8車內(nei)服務設(she)施
8.10.8.1應設有立(li)體聲音響裝置及(ji)話(hua)筒(tong)。
8.10.8.2側窗應設有掛式或(huo)卷(juan)式窗簾。
8.10.9整車布置與(yu)內飾(shi)
8.10.9.1乘客區(qu)通(tong)道(dao)寬度應不小于(yu)300mm,且通(tong)道(dao)中不允許設置供乘客使用的折疊式座椅。
8.10.9.2內飾應軟化處理,使(shi)用的各種非金(jin)屬材料應具有阻(zu)燃(ran)特(te)性,并符(fu)合GB 8410的規定。
8.11小型高一級(ji)客車
8.11.1動力性
8.11.1.1設計車(che)速應(ying)不小于105km/h。
8.11.1.2比功(gong)率應不(bu)小于21.5kW/t。
8.11.2行駛平順性
懸架可采(cai)用少片(pian)變截面鋼(gang)板(ban)彈(dan)簧(≤3片(pian))、螺旋(xuan)彈(dan)簧或扭桿彈(dan)簧彈(dan)性(xing)元件。
8.11.3制動性
應裝(zhuang)備ABS防抱(bao)死制(zhi)動裝(zhuang)置。
8.11.4密封性
8.11.4.1防雨(yu)密封性應(ying)符合(he)GB 12481的規定。
8.11.4.2防塵密封性應符合(he)GB 12479的規定。
8.11.5車(che)內噪(zao)聲(sheng)
車內勻速噪(zao)聲應(ying)不大于(yu)76dB(A)。
8.11.6空氣調節
8.11.6.1空調系統應兼(jian)有制(zhi)冷和采暖(nuan)(nuan)功能,人(ren)均(jun)裝(zhuang)機制(zhi)冷量和人(ren)均(jun)采暖(nuan)(nuan)熱量均(jun)應不(bu)小于1880kJ/h。
8.11.6.2應(ying)設有(you)通風換(huan)氣(qi)裝置,人均通風換(huan)氣(qi)量(liang)應(ying)不(bu)小于25m3/h。
8.11.6.3燃燒式(shi)采(cai)暖(nuan)(nuan)系統和利用(yong)排氣余熱的采(cai)暖(nuan)(nuan)系統應設置(zhi)有害氣體安全報警(jing)裝(zhuang)置(zhi)。
8.11.7乘客座椅
8.11.7.1座椅尺寸
單人(ren)座(zuo)椅座(zuo)墊(dian)寬度(du)≥440mm。
座(zuo)椅(yi)深(shen)度≥440mm。
靠背(含頭枕)高度≥680mm。
同方(fang)向(xiang)座椅間距≥670mm。
8.11.7.2座椅(yi)應設扶手。
8.11.7.3座(zuo)椅采用“1+2”排(pai)列形式。
8.11.8車內服務設(she)施
8.11.8.1應(ying)設有立體聲音響裝置。
8.11.8.2側窗應設有掛式或卷式窗簾。
8.11.9整車(che)布置與(yu)內(nei)飾
8.11.9.1乘客(ke)區(qu)通(tong)(tong)道(dao)寬度應不(bu)小于300mm,且通(tong)(tong)道(dao)中不(bu)允許設置(zhi)供(gong)乘客(ke)使(shi)用的折疊式座椅。
8.11.9.2內飾應軟(ruan)化處(chu)理,使(shi)用的各(ge)種非金屬材料應具(ju)有(you)阻燃特性,并符合(he)GB 8410的規定。
8.12小型中級客車
8.12.1動力(li)性
8.12.1.1設計車速應不小(xiao)于(yu)93km/h。
8.12.1.2比(bi)功(gong)率應不小于19.0kW/t。
8.12.2密(mi)封(feng)性
8.12.2.1防雨密封性應(ying)符合GB 12481的規定。
8.12.2.2防(fang)塵密封性應(ying)符合(he)GB 12479的規(gui)定。
8.12.3車內噪聲
車(che)內(nei)勻速噪聲應不大(da)于78dB(A)。
8.12.4空氣調節
8.12.4.1空調系統應(ying)具(ju)有(you)制(zhi)冷(leng)或(huo)采暖功(gong)能,人均裝機制(zhi)冷(leng)量(liang)(liang)不(bu)小于1880kJ/h,人均采暖熱(re)量(liang)(liang)應(ying)不(bu)小于1670kJ/h。
8.12.4.2應設有通(tong)風換氣裝置,人均(jun)通(tong)風換氣量應不小于(yu)20m3/h。
8.12.4.3燃燒式采(cai)暖系統和利用(yong)排氣(qi)余熱的采(cai)暖系統應(ying)設置有害氣(qi)體安(an)全報警裝置。
8.12.5乘(cheng)客座椅
8.12.5.1座椅尺寸
單人座(zuo)椅座(zuo)墊寬度≥420mm。
雙人座椅座墊寬度≥840mm。
座椅深度(du)≥420mm。
靠(kao)背高度≥650mm。
同方向(xiang)座椅(yi)間距(ju)≥650mm。
8.12.5.2座椅座墊和靠背應為彈(dan)簧(huang)型或軟墊型。
8.12.5.3座椅采用“1+2”排列形式。
8.12.6車內服(fu)務設(she)施
8.12.6.1應設有音響裝(zhuang)置。
8.12.6.2側窗應設(she)有掛式(shi)或卷式(shi)窗簾。
8.12.7整車布(bu)置與內飾
8.12.7.1乘(cheng)客區通道(dao)寬度應不(bu)小于300mm,且(qie)通道(dao)中不(bu)允許設置供乘(cheng)客使用(yong)的(de)折疊式座椅(yi)。
8.12.7.2內飾使(shi)用(yong)的各種非(fei)金屬材(cai)料應具有阻燃特性,并符合GB 8410的規定。
8.13小型普通級客車
除小(xiao)型高二(er)級、小(xiao)型高一級和小(xiao)型中(zhong)級客車以外,符合(he)《汽車旅客運輸(shu)規則》規定的小(xiao)型客車。
8.14臥鋪客車
8.14.1臥(wo)鋪外形尺(chi)寸和相關(guan)尺(chi)寸
8.14.1.1高三級、高二級及高一(yi)級臥(wo)鋪客車
臥鋪長度≥1800mm。
可調(diao)式臥(wo)鋪座墊長(chang)度≥1070mm。
臥鋪(pu)寬度≥500mm。
臥鋪(pu)靠背角(jiao)度調(diao)節(jie)范圍≥50°。
護欄高度(du)≥150mm。
臥間(jian)距≥1450mm。
橫向(xiang)間距≥350mm。
上鋪高≥830mm。
鋪間高(gao)≥800mm。
8.14.1.2中(zhong)級和普通級臥鋪客車(che)
臥鋪長度≥1800mm。
可調(diao)式臥鋪座墊長度≥1070mm。
臥鋪(pu)寬(kuan)度≥450mm。
臥鋪靠背(bei)角(jiao)度調節(jie)范圍≥50°。
護欄高(gao)度≥150mm。
臥間(jian)距(ju)≥1400mm。
橫(heng)向間(jian)距≥350mm。
上鋪高≥780mm。
鋪間高≥750mm。
8.14.2臥鋪客車的技術性能(neng)和其它設(she)施應(ying)滿足相應(ying)類型、等(deng)級(ji)客車的要求(qiu)。
8.14.3應采用“1+1”或(huo)“1+1+1”縱向排列形式。
8.14.4乘客(ke)區的通(tong)道寬(kuan)度應不小于350mm。
8.15轎車
8.15.1高二級
8.15.1.1空調系統應同時具有制冷和供熱功能。
8.15.1.2發(fa)動機排量不(bu)小于2.5L。
8.15.2高一級。
8.15.2.1空調(diao)系統應同時具有制冷和供熱(re)功能。
8.15.2.2發動機排量(liang):2.0L≤排量(liang)<2.5L。
8.15.3中級
8.15.3.1空調系(xi)統應具有(you)制冷(leng)或供熱功能。
8.15.3.2發動機排(pai)量(liang):1.3L≤排(pai)量(liang)<2.0L。
8.15.4普通級
發動機排量(liang)小于1.3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