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wang)站分(fen)類
登錄 |    

小兒肺炎中醫怎么治療 小兒肺炎中醫辨證分型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healthy達人在線 上傳提供 2021-01-11 評論 發布 反饋 0
摘要:肺炎是由不同病原體或替他因素引起的肺部炎癥。以發熱、咳嗽、氣促、呼吸困難及肺部固定的濕啰音為共同臨床表現,是小兒科的常見疾病之一。小兒肺炎中醫怎么治療?小兒肺炎中醫辨證分型是怎樣的?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小兒肺炎中醫怎么治療

1、里熱外寒

證見(jian)鼻(bi)塞流涕,惡寒(han)無汗,咳喘較重,苔(tai)白(bai),脈浮數,此(ci)乃(nai)肺(fei)氣被遏、不(bu)得宣降。

治宜清熱(re)散寒、宣肺定喘。

麻(ma)杏(xing)甘石湯加味:麻(ma)黃3克、杏(xing)仁6克、生石膏9克、甘(gan)草(cao)3克、生桑皮9克、炙枇(pi)杷(pa)葉9克、前胡3克,水煎服。

如(ru)喘(chuan)急加地龍(long)6克、葶(ting)藶子6克。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healthy達人在線"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2、溫邪犯肺

證見高熱神昏,鼻干無涕,頻咳少痰,苔薄黃,脈(mo)洪數。

治宜清熱解毒、宣肺止咳。

銀(yin)翹散加味:銀(yin)花12克(ke)、蒲公英(ying)18克、大(da)青葉12克、葦根9克、竹葉9克、牛(niu)蒡子9克、杏仁(ren)6克、魚腥草9克、甘草3克(ke)、羚羊(yang)粉0.5(沖服),水(shui)煎服。

咳重加桔梗(geng)6克、炙(zhi)枇杷(pa)葉9克;口渴重者(zhe)加花粉9克、元參9克。

3、燥邪傷肺

證見唇、舌(she)、鼻均干,干咳少痰(tan),痰(tan)粘(zhan)難以咯(ge)出(chu),咽(yan)喉干痛,口渴,舌(she)紅,脈數。

治宜(yi)養陰清燥、潤肺止咳。

桑杏(xing)湯加減:沙參(can)6克(ke)、杏仁6克(ke)、川貝(bei)6克、桔梗(geng)6克、全石斛9克、甘草(cao)3克、胖大海9克、花粉6克,梨皮為引,水煎服。

燥甚者加(jia)青(qing)果(guo)9克(ke)、麥冬(dong)9克(ke)。

4、濕熱郁肺

證見胸滿痰阻,鼻翼扇動,喉中痰聲重濁,苔厚膩,脈滑數(shu)。

治(zhi)宜清肺開郁、滌痰祛濁。

千(qian)金葦莖湯合貝母瓜蔞散加減:葦根(gen)9克(ke)、冬瓜(gua)子(zi)9克、生苡仁9克、生(sheng)桑皮(pi)9克(ke)、瓜蔞6克、杏仁6克、浙貝9克(ke)、萊菔子9克、天竺黃3克,水煎服(fu)。

痰吐(tu)不爽者加(jia)半夏3克、竹茹(ru)6克(ke)。

小兒肺炎中醫辨證分型

1、風(feng)熱襲(xi)肺:發熱,有(you)汗(han),口(kou)渴,咳(ke)嗽痰(tan)黏或黃,氣促鼻煽,面赤唇紅,咽紅,指紋(wen)青紫多在氣關,脈浮滑(hua)。

治法:辛(xin)涼解表,宜肺(fei)化痰。

方藥:麻(ma)黃3克、杏仁(ren)10克(ke)、生石膏(先下)25克、桔梗6克、生(sheng)甘(gan)草3克、黃芩(qin)10克、黛蛤散(包煎)10克、全瓜萎15克、桑自(zi)皮(pi)10克。

中成藥:射麻(ma)口服液(ye)每次1/2-1支,每日2次(ci);止咳橘紅(hong)口服液,每次(ci)1/2-1支(zhi),每日2次(ci)。

2、風(feng)寒閉肺(fei):發熱(re)無汗,嗆(qiang)咳氣急,痰白(bai)而稀或多泡沫(mo),口不渴,舌(she)苔(tai)薄白(bai)或白(bai)膩、舌(she)質淡(dan)或淡(dan)紅,脈浮緊,指紋(wen)青紅在(zai)風(feng)關(guan)。

治法:辛溫宜肺,化痰止咳。

方藥:麻(ma)黃3克、杏仁10克、甘草3克、蔥白10克、淡豆豉10克、荊芥(jie)6克(ke)、半夏6克(ke)、萊菔于10克(ke)。

中成藥:小(xiao)青龍沖劑1/2-1袋,每日2次。

3、痰(tan)熱阻肺(fei):壯(zhuang)熱,咳嗽而喘,呼(hu)吸困難(nan),氣(qi)急(ji)鼻煽,口(kou)唇紫紺,面紅口(kou)渴,喉間痰(tan)鳴,聲如拽鋸,胸(xiong)悶脹滿,泛吐痰(tan)涎(xian),舌紅苔黃,脈弦滑,指紋(wen)紫至(zhi)氣(qi)關。

治法:清(qing)熱宣肺,滌痰乎喘(chuan)。

方藥:麻黃(huang)3克,射干6克(ke),葶(ting)藶子、杏仁、地龍(long)、鉤藤(teng)、黃(huang)芩、竹茹各10克,生石膏(gao)25克。

中成藥:竹瀝水,每次5-10ml,每日(ri)3次。

4、陰虛肺熱(re):潮熱(re)盜汗(han),顴紅唇赤,干(gan)咳無痰或痰黏難吐,舌質嫩紅、舌苔(tai)光剝少(shao)津,脈細數,指紋沉(chen)紫(zi)。

治法:養陰清熱,潤肺(fei)止(zhi)咳。

方藥:沙(sha)參(can)、麥冬、玉竹、桑葉、生扁(bian)豆、炙杷葉、川貝母、百合各10克、天(tian)花(hua)粉(fen)15克,甘草(cao)3克。

中(zhong)成藥:養陰清肺(fei)糖漿(jiang),每次5-10ml,每(mei)日1次(ci);川貝楷杷霹,每次(ci)5-10ml,每日2次。

5、脾氣虛:低熱(re)起伏,面色白光白,動測汗(han)出,咳嗽無(wu)力(li),微(wei)微(wei)氣喘,喉中痰鳴,神倦懶言,納呆便(bian)溏,舌(she)質(zhi)淡苔白,脈細無(wu)力(li),指紋色淡。

治法:益氣健(jian)脾,調和(he)營衛(wei)。

方藥:太于參、生黃芪、茯苓(ling)、白術、五味子、麥(mai)冬各10克、生姜3片、大棗5枚,陳皮、甘草、半夏(xia)各6克。

中成藥(yao):玉(yu)屏風散,每次(ci)1袋,每日2次(ci)。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zhan)(zhan)為(wei)注(zhu)冊(ce)用戶提(ti)供信息存(cun)儲空間(jian)服務(wu),非(fei)“MAIGOO編輯上(shang)傳(chuan)提(ti)供”的(de)文(wen)章(zhang)/文(wen)字均是注(zhu)冊(ce)用戶自主(zhu)發布上(shang)傳(chuan),不代表本(ben)站(zhan)(zhan)觀點,更不表示(shi)本(ben)站(zhan)(zhan)支持購(gou)買(mai)和交(jiao)易,本(ben)站(zhan)(zhan)對網(wang)頁中內容的(de)合法性、準(zhun)確性、真實性、適用性、安全(quan)性等概不負(fu)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虛假(jia)信息、錯誤(wu)信息或(huo)(huo)任何問題,請及時聯(lian)系我們,我們將(jiang)在第一時間(jian)刪除或(huo)(huo)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ti)交(jiao)說明: 快速提交發布>>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xin)評論
暫無評論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209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083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89535個代理需求 已有1353886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