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蛤殼是什么中藥
中藥蛤殼為簾蛤科動物青蛤、文蛤等幾種海蛤的貝殼,可以作為藥材使用。中藥(yao)蛤(ha)殼別名又叫做海蛤(ha)殼、海蛤(ha),蛤(ha)殼讀音為(gé ké)。
二、海蛤殼的功效與作用
蛤殼的圖片
①《本經》:主咳逆上氣(qi),喘息,煩滿,胸痛寒熱(re)。
②《別(bie)錄》:療(liao)陰痿(wei)。
③《藥性(xing)論》:治(zhi)水(shui)氣(qi)浮腫,下小(xiao)便,治(zhi)嗽逆上氣(qi),項下瘤癭(ying)。
④《唐本(ben)草》:主十二(er)水滿急痛,利膀胱(guang)、大小腸。
⑤《四聲本草》:止消渴,潤五臟。
⑥《日華子本草》:治嘔逆,陰痿,胸脅脹急,腰痛(tong),五痔,婦人崩中(zhong)、帶下病。
⑦《綱目》:清熱(re)利(li)濕,化(hua)痰飲,消積聚(ju),除(chu)血痢,婦人血結胸,傷寒(han)反汗,搐搦,中鳳(feng)癱瘓。
⑧《現(xian)代實(shi)用中藥(yao)》:治淋疾,并有利(li)尿之功。
三、中藥蛤殼的副作用
海蛤殼是一味偏寒的中藥材,服(fu)用(yong)量(liang)過(guo)多的話,會(hui)導致(zhi)體內(nei)寒氣堆集(ji),對身體不(bu)好。此外,過(guo)量(liang)服(fu)用(yong)海蛤殼還會(hui)刺激腸胃,引起(qi)惡心、嘔吐(tu)、腹瀉(xie)等不(bu)適,嚴(yan)重者甚至會(hui)導致(zhi)頭(tou)暈(yun)或(huo)昏迷,因此使用(yong)蛤殼一定要注意用(yong)量(liang),不(bu)能過(guo)量(liang)食用(yong)。
四、海蛤殼的用量和用法
內服:煎湯,10-15g;或入丸、散。
外用:適量,研末撒(sa)或(huo)調敷。
申明:以上方法源于程序系統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使用,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證明有效,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