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無水乙醇的制備方法 制備無水乙醇的注意事項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天空之城 上傳提供 2024-04-12 評論 0
摘要:無水乙醇是重要的有機溶劑,可以作為化工產品的中間體的原料。制備無水乙醇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生石灰加熱回流然后進行蒸餾,也可以在普通酒精中加入一定量的苯再進行蒸餾,還能使用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來制取無水酒精。在制備無水乙醇時有些事項需要注意,下面來了解下。

一、無水乙醇的制備方法

酒精是乙醇的水溶液,酒精是混合物,而乙醇是純凈物。無水酒精只是純度較高的乙醇水溶液,99.5%的叫無水酒精

普通(tong)酒(jiu)精(jing)含乙(yi)醇95.57%(質量)和(he)水(shui)4.43%,這(zhe)是(shi)(shi)恒沸點(dian)混合物,它的沸點(dian)是(shi)(shi)78.15℃,比純(chun)乙(yi)醇的沸點(dian)(78.5℃)低(di)。把這(zhe)種混合物蒸餾時,氣相(xiang)和(he)液(ye)相(xiang)的組成是(shi)(shi)相(xiang)同的,即(ji)乙(yi)醇和(he)水(shui)始終以這(zhe)個(ge)混合比率蒸出,不能用蒸餾法制得無水(shui)酒(jiu)精(jing)。

實驗(yan)室制備無水(shui)(shui)酒(jiu)精(jing)時,在95.57%酒(jiu)精(jing)中(zhong)加(jia)入生石灰(CaO)加(jia)熱(re)回(hui)流,使酒(jiu)精(jing)中(zhong)的(de)水(shui)(shui)跟氧化(hua)鈣(gai)反應,生成不揮發的(de)氫氧化(hua)鈣(gai)來(lai)除去水(shui)(shui)分,然后(hou)再蒸餾(liu),這(zhe)樣可得(de)99.5%的(de)無水(shui)(shui)酒(jiu)精(jing)。如果還(huan)要去掉(diao)這(zhe)殘(can)留的(de)少(shao)量的(de)水(shui)(shui),可以加(jia)入金屬鎂來(lai)處(chu)理,可得(de)100%乙(yi)醇(chun),叫做絕對酒(jiu)精(jing)。

工業(ye)上(shang)制(zhi)備無(wu)水酒精(jing)的方法是(shi)在普通酒精(jing)中加入(ru)一(yi)定量的苯(ben)(ben),再(zai)進行蒸(zheng)餾。于64.9℃沸騰,蒸(zheng)出(chu)(chu)苯(ben)(ben)、乙(yi)醇(chun)和水的三元恒沸混合物(比(bi)率(lv)為74:18.5:7.5),這樣可將(jiang)水全(quan)部蒸(zheng)出(chu)(chu)。繼續升高溫(wen)度,于68.3℃蒸(zheng)出(chu)(chu)苯(ben)(ben)和乙(yi)醇(chun)的二元混合物(比(bi)率(lv)為67.6:32.4),可將(jiang)苯(ben)(ben)全(quan)部蒸(zheng)出(chu)(chu)。最后升高溫(wen)度到78.5℃,蒸(zheng)出(chu)(chu)的是(shi)無(wu)水乙(yi)醇(chun)。但由于這種制(zhi)備方法中含有苯(ben)(ben),不能用(yong)于醫藥(yao)和化學試(shi)劑使(shi)用(yong),而且生產過程容易發生苯(ben)(ben)中毒(du)。因而生產無(wu)水乙(yi)醇(chun)的方法也(ye)在不斷地改(gai)進和發展。

近年(nian)來,工(gong)業上也使用強(qiang)酸性(xing)陽離子交換樹(shu)脂(具有極(ji)性(xing)基團,能強(qiang)烈吸(xi)水)來制取無水酒精。

二、制備無水乙醇的注意事項

1、由于乙醇具有非(fei)常強(qiang)的(de)吸濕性,在操作時,動作要迅速,盡(jin)量減少轉移(yi)次數以防止(zhi)空氣(qi)中的(de)水分進(jin)入。

2、所用儀器(qi)應(ying)事(shi)先干燥。

3、接(jie)引管支口上(shang)應(ying)接(jie)干燥管。

4、務必使(shi)用(yong)顆粒狀(zhuang)的氧化(hua)鈣(gai),切勿用(yong)粉末狀(zhuang)的氧化(hua)鈣(gai),否則暴沸(fei)嚴重。

5、在CaO中還應該加入少許NaOH。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ben)站為注冊用戶提(ti)供信(xin)息(xi)存儲空間服務(wu),非(fei)“MAIGOO編(bian)輯上傳提(ti)供”的文章/文字(zi)均是(shi)注冊用戶自主發布上傳,不代表(biao)本(ben)(ben)站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qin)權、虛假信(xin)息(xi)、錯(cuo)誤信(xin)息(xi)或任何問題,請及時(shi)(shi)聯系(xi)我們(men),我們(men)將在第一時(shi)(shi)間刪除或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關(guan)信(xin)息的(de)知識產權歸網站(zhan)方所有(包括但(dan)不限(xian)于文字(zi)、圖(tu)片、圖(tu)表(biao)、著作權、商標權、為(wei)用戶(hu)提(ti)供(gong)的(de)商業信(xin)息等),非經許可(ke)不得(de)抄襲或使用。
提交說明: 快速提交發布>>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