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劃分標準是什么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區別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信息池 上傳提供 2025-01-24 評論 0
摘要:哲學是世界觀的學說,無論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都是世界觀理論化知識化的體系,都屬于哲學范疇,并且二者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發展、相輔相成、相互依賴、相互轉化。那么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劃分標準是什么?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區別有哪些?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劃分標準是什么

劃分唯物主義(yi)和唯心主義(yi)的標準是:對思維和存在(zai)何者為(wei)第一性的不(bu)同回(hui)答(da)。

唯物主義主張物質是世界的本原,認為物質是第一性,意識第二,物質決定意識,唯心主義主張意識是世界的本原,意識是第一性,物質第二,意識決定物質。區別在于世界統一的對象不同。唯心主義主張世界在精神上統一,其中主觀唯心主義主張世界在人類精神上統一,客觀唯心主義主張世界在一種神秘的“客觀精神”上統一;唯物主義主張世界與物質的統一。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區別

1、本體論上的分歧

唯物(wu)主義認為物(wu)質是世(shi)界的(de)本原,即基礎和(he)(he)第一性元素。它主張物(wu)質決(jue)定意識,認為意識是物(wu)質的(de)產物(wu)和(he)(he)反(fan)映。123

唯心主(zhu)義則相反(fan),認為意識(shi)是世界的(de)本原,即基礎和第一性元素(su)。它(ta)主(zhu)張(zhang)意識(shi)決定物(wu)質,認為物(wu)質是意識(shi)的(de)產物(wu)和反(fan)映。

2、認識論上的分歧

唯物主義(yi)認(ren)為認(ren)識的本(ben)質(zhi)(zhi)是客觀(guan)的,即(ji)認(ren)識應(ying)當與客觀(guan)事物的本(ben)質(zhi)(zhi)相符合。唯物主義(yi)者強調通過經驗和科學方法獲(huo)取知(zhi)識。

唯心(xin)主義則認為認識的本質(zhi)是主觀的,即認識應當與個人的意識相符(fu)合。唯心(xin)主義者強調主觀感受和直(zhi)覺。

3、方法論上的分歧

唯(wei)物(wu)主義以實踐(jian)為基礎,重視(shi)對客(ke)觀(guan)物(wu)質世(shi)界的(de)觀(guan)察(cha)、實驗和分(fen)析,強調(diao)理(li)論與實際的(de)結合(he)。

唯心主義則(ze)以(yi)思辨為基礎,依賴于(yu)主觀的想象、推理和構思,強調理論與(yu)概念的內在(zai)邏輯(ji)和一致(zhi)性。

4、應用領域的差異

在不同的(de)社會實踐(jian)和(he)(he)學科領域中,唯物主義和(he)(he)唯心主義的(de)應(ying)用(yong)具有不同的(de)指導意義和(he)(he)應(ying)用(yong)價值,這取決于(yu)具體的(de)問題和(he)(he)需求。

5、形而上學的態度

唯物主義(yi)在發展過(guo)程中,根據對(dui)“物質”認識的(de)深度和廣度不(bu)同,可以區分為(wei)多種形(xing)態,包括(kuo)古代樸素唯物主義(yi)、近(jin)代形(xing)而上(shang)學唯物主義(yi)和現(xian)代辯證(zheng)唯物主義(yi)及歷(li)史(shi)唯物主義(yi)。

唯心(xin)主(zhu)(zhu)義(yi)也有不同的(de)表現形式,如客觀(guan)唯心(xin)主(zhu)(zhu)義(yi)和主(zhu)(zhu)觀(guan)唯心(xin)主(zhu)(zhu)義(yi),后(hou)者將世界視為精神的(de)表現。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代表人物

一、唯物(wu)(wu)主義的代表人物(wu)(wu)

1、古(gu)代(dai)唯物主(zhu)義者(zhe):如古(gu)希臘的赫拉克(ke)利特和泰勒(le)斯,他們(men)提出了火的永恒循環和水(shui)的無限(xian)可變性(xing)等概念。

2、中世紀唯物主義者:如托馬斯·阿奎那,他將亞里士多德的物質學說與基督教教(jiao)義結合起(qi)來(lai),強調物質是世(shi)界的(de)基礎。

3、現代唯(wei)物主義者:

形(xing)而上(shang)學唯(wei)物(wu)主義:費爾(er)巴(ba)哈(ha),他的(de)(de)(de)哲(zhe)學觀點強調了人(ren)的(de)(de)(de)本質是生物(wu)學上(shang)的(de)(de)(de)本質,并將人(ren)的(de)(de)(de)本質與社會(hui)的(de)(de)(de)聯系排(pai)除(chu)在外。

辯(bian)(bian)證唯物主義:馬克思,他認為物質(zhi)和意識之間(jian)存在(zai)著(zhu)辯(bian)(bian)證關系,物質(zhi)決定(ding)意識,而意識是(shi)物質(zhi)的反映。

二、唯心主義的代表人物

1、古代唯(wei)心(xin)主(zhu)義者:如柏(bo)拉圖,他(ta)提出的理想國理論(lun)中,現實(shi)世(shi)界被認(ren)為是理念世(shi)界的模仿或陰影。

2、中世(shi)紀唯心(xin)主義者(zhe):如奧古(gu)斯丁,他在解釋《圣經(jing)》時將上(shang)帝視(shi)為超越(yue)物質(zhi)的存在。

3、現代唯心(xin)主義者:

主(zhu)觀唯心主(zhu)義:貝(bei)克萊和康德,他們主(zhu)張(zhang)存在即是(shi)(shi)感知,或者說是(shi)(shi)自我(wo)意(yi)識(shi)的產(chan)物(wu)。

客觀(guan)唯(wei)心主義:朱熹,他(ta)提(ti)出了“理在氣先”的觀(guan)點,認為萬(wan)事萬(wan)物的本源是理。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注冊(ce)用(yong)戶提(ti)供信(xin)息(xi)存(cun)儲空間服務,非“MAIGOO編(bian)輯”、“MAIGOO榜單研究員”、“MAIGOO文(wen)章編(bian)輯員”上傳(chuan)提(ti)供的文(wen)章/文(wen)字均是(shi)注冊(ce)用(yong)戶自(zi)主發布上傳(chuan),不代表(biao)本站觀點,版權歸原作(zuo)者(zhe)所有,如有侵(qin)權、虛假信(xin)息(xi)、錯誤信(xin)息(xi)或(huo)任何問(wen)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zai)第一(yi)時間刪除或(huo)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wang)(wang)頁(ye)上相關信息的(de)(de)知識產(chan)權(quan)歸網(wang)(wang)站方所有(包括但不(bu)限(xian)于文字、圖(tu)片、圖(tu)表、著作權(quan)、商標權(quan)、為用(yong)戶提(ti)供的(de)(de)商業信息等),非經(jing)許可不(bu)得(de)抄襲或使用(yong)。
提交(jiao)說明(ming): 快速提交發布>>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點擊注冊>>,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相關推薦
【梁簌溟】中國著名的思想家_人物百科
梁漱溟(1893.10.18-1988.6.23),蒙古族,原名煥鼎,字壽銘。曾用筆名壽名、瘦民、漱溟,后以漱溟行世。原籍廣西桂林,生于北京。因系出元室梁王,故入籍河南開封。中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國學大師、愛國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問題和社會問題,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國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稱。
哲學 哲學家
2175 67
女人40如何規劃人生 40歲女人人生規劃
很多人一說自己40歲就感覺老了,尤其是女性,沒有了激情失去了斗志,甚至連打扮自己這個必須的功課都不做了。女性四十歲以前贏,可以說是贏了人生的一部分。而贏在四十歲以后,才可以說贏了全部的人生。所以,40歲左右的女性一定要規劃好自己的人生。
國內宗教學專業最好的十所大學 全國宗教學專業大學排行榜
宗教學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宗教學的基本理論,較全面地了解世界各大宗教的歷史與現狀,以及中國的宗教法規和政策,受到獨立思考、分析問題、社會調研等方面的基本訓練。那么中國宗教學專業哪所學校好呢?下面Maigoo小編整理了國內宗教學專業最好的十所大學,其中包括中國人民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大學 、復旦大學 、南京大學、武漢大學等,一起去看下詳細內容吧!
哲學 大學 ★★★
1萬+ 103
【喬治·貝克萊】近代經驗主義的重要代表之一_人物百科
喬治·貝克萊(George Berkeley,1685年3月12日—1753年1月14日),出生于愛爾蘭基爾肯尼的一個鄉村紳士家庭,十八世紀最著名的哲學家、近代經驗主義的重要代表之一,開創了主觀唯心主義。并對后世的經驗主義的發展起到了重要影響。為紀念他加州大學的創始校區定名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哲學 哲學家
1205 28
蘇格拉底-古希臘著名哲學家
蘇格拉底(公元前469年,一說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9年),古希臘著名哲學家,希臘語(雅典)哲學的創始人之一,和他的學生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被并稱為“古希臘三賢”。蘇格拉底一生未曾著述,但影響卻是巨大的,其言論和思想多見于柏拉圖和色諾芬的著作,如《蘇格拉底言行回憶錄》。作為一個偉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對后世的西方哲學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哲學 哲學家
1.5萬+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