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 INTRODUCTION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嘉興佛教的發源始肇于三國時期,是江南佛教流傳最早的地區之一。 歷史上教義發達,高僧輩出,蜚聲中外。那么,你知道嘉興有哪些寺廟嗎?本文盤點了嘉興十大著名寺廟,包括嘉興市覺海寺、圓通古寺、香海禪寺、血印禪寺、精嚴講寺、福嚴禪寺、蓮花禪寺、能仁寺、太平禪寺、尖山觀音寺等,下面一起去看下詳細內容吧!
嘉興十大寺廟排行榜,主要依據關部門公布的旅游景區等級劃分或景點榮譽稱號,并通過對比嘉興寺廟的歷史文化、地位、建筑特點、建造時間、藝術特色等因素進行篩選,結合寺廟在各大相關平臺網站 (攜程、去哪兒、途牛,飛豬,同程、百度)的口碑評價,公眾知名度, 網絡關注指數等情況,并綜合參考互聯網相關排行榜/榜單進行推薦,榜單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想要了解嘉興有哪些寺廟能有所幫助。如有疑問,歡迎在末尾評論/批評指正。
覺海寺位于嘉興市城斜西街西半段,原名報忠寺。宋淳祐九年(1249)朝散大夫趙汝俳舍宅為觀,十一年朝廷賜名報忠觀。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改觀為寺,清雍正時始名覺海寺。覺海寺進門有“天王殿”,為重檐歇山頂,現供奉威武的彩塑四大天王及韋馱如來木雕像。據說元朝時,覺海寺有一方丈由南亞入印度游歷取經,由印度佛界送四株楠木,重建金剛殿時,四株楠木做成四根殿柱,甚為壯觀。
【 詳細>>】
地址: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斜西街435號
圓通古寺是一座集“元代古剎,觀音道場,江南水鄉,園林寺院”這四大特點于一身的歷史悠久的嘉興名勝古寺。它始建于元代至正初年,清代順治年間重建,同治光緒年間重修,迄今近七百年之歷史滄桑。是融合佛家歷史遺跡、歷史典故、佛院建筑風格、佛院文化景觀及現代文明的靈剎寶地。古寺始建于元代至正初年,清代順治年間重建,同治光緒年間重修。圓通佳話,古來共談;圓通盛況,歷朝歷代經久不衰,迄今為止,已度過七百個春秋。
【 詳細>>】
地址: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昌盛東路1666號
香海禪寺,位于浙江省桐鄉市濮院鎮,始創于元至大二年(1309年),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初名福善寺,由濮院鎮濮氏先祖鏗公舍宅而建。清康熙年間,清圣祖賜額香海寺,奉旨更其名。21世紀之初,盛緣具足,古剎重輝。2001年香海禪寺開堂接眾安僧,恢復宗教活動。2004年邀賢宗法師前來住持寺院,開發擴建。自重興以來,硬件建設漸具規模,已陸續完成四座殿堂、兩棟客寮、一棟僧寮,以及禪修中心、客堂、齋堂、廚房、辦公室,及寺院整體綠化等工程建設。總建筑面積達18600多平方米,總綠化面積80畝。其中,高42米,廣盈1260平方米的萬佛殿主體工程已經完成,并上裝4000多尊佛像,令十方信眾得以參禮朝拜。
【 詳細>>】
地址: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濮院鎮楊家橋
血印寺,市城區三塔路寺院,俗稱“血印和尚廟”,已破敗;門前保存有石牌坊一座,上有司憲字祥,系明正德年間(1506—1521)立,原在城內碧漪坊,后移至此地重建。牌坊西柱為花崗巖(與牌坊非原配),上有一紅褐色圖形若僧影,人稱“血印柱”。據清康熙《嘉興府志·藝文》“血印禪僧傳”記述:清順治二年(1645)清兵占領嘉興時,搶掠婦女數十人囚于岳王祠中,詞中和尚仗義營救,被清兵綁于石柱,亂箭射死,血沁入石,留下痕跡。清代中期以來,在俞樾等人所著筆記小說中,將故事背景寫成在明嘉靖年間倭寇擾犯時。有人在血印柱旁搭草棚,置塑像,奉祀血印僧。民國14年(1925)建血印禪院,并勒碑贊頌血印僧反抗倭寇的不屈精神。
地址: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三塔路547號
精嚴講寺,始建于東晉成帝咸康六年(西元340年),至今已有1666年的歷史。原賜名為“靈光”因而始稱“靈光寺”古井亦為“靈光井”吳越文穆王時,更名為“靈龜寺”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御賜“精嚴”匾額而易名“精嚴講寺”延續至今。精嚴講寺,在唐、宋、元、明、清名揚江南,盛極一時。曾與杭州靈隱寺、寧波天童寺,并稱為浙江三大叢林,為嘉興七塔八寺之首。戒律森嚴,學風鼎盛,是精嚴講寺的一大傳統。歷史上與杭州昭慶寺、蘇州開元寺并稱為“江南三大戒壇”曾為江南佛教文化中心之一。
地址: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七星鎮興星路一號
福嚴寺坐落在境內,舊屬石門縣(即崇德縣)。據寺中石補鐘銘文記載,它,由臺山日東熹大師開山,初名已無從查考。唐乾符三年(876年),唐僖宗為其題額“千乘禪院”,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名福嚴寺,并一直沿用至今。為展示福嚴寺悠久歷史和,近年當地有關部門在寺前建造了福嚴佛教文化苑,擴建寺廟,使之成為嘉興市一個以佛教文化為主題的游覽勝地。
地址: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鳳鳴街道合星村
蓮花禪寺坐落于嘉善縣姚莊鎮展幸村蓮花涇北岸。蓮花禪寺原名蓮花庵,始建于明朝初年,香火盛至1671年,因朝廷禁佛而遣僧掐香,庵堂冷落。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由僧三明和里人張顯璜、楊來如募資重建,后毀于火災。嘉慶三年(1798年)僧守璞募資重建圓具規模,法事漸興。1966年“文革”時期,庵內所有經像物器毀損殆盡,僅剩殿前300多年樹齡的古樹羅漢松和銀杏樹各一棵。蓮花庵是具江南水鄉特色較有代表性的民間供奉神靈佛像之場所,數百年來,也歷經興衰。1986年10月,蓮花庵因兩棵古樹而被縣人民政府列為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4月經宗教事務管理部門依法批準重建蓮花庵,并改名為蓮花禪寺。
地址: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姚莊鎮展幸村蓮花涇
能仁寺位于浙江嘉興秀洲區新塍鎮,原占地70畝。建于南朝梁天監二年(503),距今已近1500多年。現在所見的寺為近年重建。能仁寺殿宇宏偉,氣勢雄渾,四周環水,原占地70畝,約占鎮區面積的十分之一,與寺相連的石橋也有五座,可見規模宏大。原能仁寺建筑左右對稱,山門直對天仙橋,橋南大路橫亙,蒼松夾道,名“松路”,山門往北為金剛殿、大雄寶殿、華嚴閣,金剛殿前有參天銀杏兩株及磚塔兩座,正殿東有陸宣公祠,西有魯班殿、功德林,大殿前有鐘樓鼓樓,東西對峙,在華嚴閣后有地藏殿,東為米業公所,西為蠶皇殿與絲業公所。近年有關部門對古寺逐步進行恢復,已初現古剎風韻。
地址: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新塍鎮蓬萊路832號
太平寺位于浙江省嘉興市新篁鎮,始建于南宋紹興三年(1133年),南宋高宗曾避難于寺中,故名“報恩寺”。1993年春,年屆八旬的高僧宏正法師受禮請住持太平寺。“野塘寒影劇蕭條,古寺荒涼雪未消。”此時此刻,巍巍古寺,只剩劫后馀生,滿目苔痕的楠木大殿,飄搖于風雨之中。法因人弘,宏正法師悲厚宏深,毅然帶領楊祖祥等弟子,廣結善緣,歷盡艱辛,為重建寺院,光大佛門,表現出了感人肺腑的獻身精神。在當地政府大力支持下,僅四年時間,便相繼修復大雄寶殿,重建金剛殿、客房、大竂、凈舍等建筑,同時添置寶鼎、銅鐘、香爐、供桌、琉璃燈等大型法器。
地址: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鳳橋鎮鎮南街28號
海寧觀音寺,原名觀音廟,于小尖山巔。清·雍正十三年(1735)副都統隆生奉簌建大殿三楹,東西祁殿六楹,旁為游廊,僧寮,前為垂花門,為御碑亭,為鐘樓鼓樓,又為前山門。廟東建御座亭臺。隨著時間流逝,昔日殿閣輝煌,僧眾云集的觀音廟已瓦礫無存,且小尖山已被采石所毀,為滿足十方善信所需,恢復這一菩薩道場,在法藏法師的多方努力下,承各級主管部門的批準,現已在大尖山開山建寺,并提名為“觀音寺”。
地址: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尖山新區
史山寺,位于浙江省海寧市區之北約4公里處的雙山村史山(即東殳山)上。宋代,史山建有廟宇,稱“神官祠”,也稱“顯靈廟”。明代改稱“潮音院”。清代,稱“史山寺”,此名沿襲至今。清代史山寺建筑雄偉恢弘,寺基座落在史山頂上,香客進入頭山門,穿過綠樹成蔭的寺院內園,須抬級80余級臺階才進“大雄寶殿”。史山寺前后共有三幢殿宇,計23間,內塑如來、觀音、彌勒等菩薩供奉,一年四季香火甚旺,信徒眾多。1941年,該寺被侵華日軍燒毀。 2003年9月,經批準,恢復重建史山寺。2004年9月大雄寶殿竣工落成。
地址: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海昌街道雙山村
覺皇寺是江南名剎,有一千一百年的歷史,佛教界有先覺皇寺后靈隱寺之說,原坐落在浙江省海寧市長安鎮西北首(現海寧中學之地),始建于五代十國,后唐長興四年(933)重建,祠名正覺寺。原覺皇寺規模宏大,建有大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及觀音殿,殿宇高曠,古木參天,氣勢雄偉,兩側有平房數十間,為齋舍及接待所用,布局嚴謹,建筑完整,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建筑藝術和文化特色,現長安許多地名如寺弄、寺橋等均因此寺而得名。覺皇寺原有銅鍋一只,鑄于清順治五年(1648)年,直徑達1.5米,重約300余斤,銅鍋上鑄有“順治五年,歲次成戌子仲冬日,覺皇禪寺院”等字樣,順治年間僧眾最多時達150余人,當時覺皇寺香火之盛、僧眾之多、規模之雄偉從銅鍋之大略窺一班。
地址: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長安道院71號
中國宗教(jiao)場所(suo)景觀(guan)
申明:生活十大、生活排行榜等內容源于程序系統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開心娛樂,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