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

中國十大笙管樂非物質文化遺產 冀中笙管樂哪里最出名 笙管樂非遺有哪些

本文章由 MAIGOO榜(bang)單研究(jiu)員(yuan)35號(hao) 上傳提供 2024-07-27 評論 0
笙管樂是指以管子為主奏樂器,兼有其他吹管樂器、弦樂器和打擊樂器而構成的樂隊演奏形式,其中又以冀中笙管樂流傳最廣泛,那么,中國笙管樂哪里最出名?MAIGOO小編為你整理了中國十大笙管樂非遺項目,包括屈家營音樂會、超化吹歌、淶水高洛音樂會、勝芳音樂會、白廟村音樂會、雄縣古樂、子位吹歌、高橋音樂會、復州雙管樂、南響口梵唄音樂會,都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十大笙管樂非遺項目
  • 屈家營音樂會
    屈家營音樂會創始于元明之際,是雅俗共賞的一種吹奏、打擊樂,屬于冀中笙管樂的一種,與西安的仿唐樂舞、湖北的編鐘樂、北京智化寺音樂并稱中國四大古樂,被譽為“音樂活化石”、中國文化之瑰寶。屈家營音樂會為民間笙管樂,相傳源于元明之際的寺院佛教音樂,它既有北方音樂的古樸粗獷,又兼備南方音樂的婉轉清幽,主要用于祭祀和喪禮儀式,有管、笛、笙、云鑼等傳統樂器,“工尺”方式記譜,傳承至今。屈家營笙管樂曲目豐富,樂譜完整,樂手技藝精湛,在中國古代音樂及寺廟音樂與民間音樂交融衍變的研究上,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屈家營音樂會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笙管樂(超化吹歌)
    笙管樂(超化吹歌)是河南省鄭州新密市傳統音樂,以管子為主奏樂器,以笙、笛、簫等為輔助樂器,是中國重要的古代器樂演奏形式,于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超化吹歌形成于北朝時期,為超化寺獨具特色的古代民族器樂地域性音樂的藝術形式,從古代流傳至今,沒有和其他的音樂形式如嗩吶等產生過任何的融合,堪稱中國古代鼓吹樂的活化石。超化吹歌以管子為主奏樂器,演奏時以笙、管、簫為輔,同時再加上韻鼓、大鐃等。管子由青、黃銅精鑄而成,哨片則以精選蘆葦制成,開八孔,前七后一,呈上粗下細的倒喇叭形。樂曲大致分為古曲、民歌、寺廟祭祀音樂、調式音樂和占子五個部分,演奏風格質樸、明快、高雅。
  • 淶水高洛音樂會
    高洛音樂會是流傳于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的一種傳統音樂表演形式,是一個傳承很久的原生態民間音樂,屬于冀中笙管樂的一種,起源于秦末,仍舊保留著原汁原味的秦漢鼓吹樂“奏、打、舞、唱、美術”的遺風,堪稱中國笙管音樂的"活化石"。高洛古樂現有“奏”樂曲80首,“打”樂曲10首,“唱”樂曲15首。“奏”樂曲,指由管、笛、笙、云鑼演奏的樂曲,其中有唐宋宮廷歌舞大曲、詞牌,元、明時期的器樂曲及淶水民歌等。每逢春節、元宵節等節日,農民藝術家就會放下鋤頭,奏響古樂。高洛音樂會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勝芳音樂會
    勝芳古鎮位于霸州市,以民間花燈、花會及漁勝芳音樂聞名,尤其以勝芳音樂會最為著名。勝芳音樂會,即勝芳鎮南音樂會,是中國冀中笙管樂“南音樂”的代表,堪稱民間音樂的一顆明珠。勝芳南音樂會始建于明末清初,是寺院佛教音樂流傳民間的產物,其傳承方式為口傳心授。勝芳南音樂會分文武兩場,文場的演奏樂器主要是以笙、管、云鑼等為主,武場是大鼓、大鈸、镲、小鈸等,樂譜采用傳統的工尺譜記譜方式,表演形式別具一格,氣勢恢宏,浩浩蕩蕩。勝芳音樂會代表曲目有《山坡羊》《大走馬》《小走馬》等等,于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白廟村音樂會
    白廟村音樂會是一種傳統宗教音樂,屬于僧傳笙管樂,具有北京地區禪樂和民間吹打樂的特點,其歷史悠久、傳承脈絡清晰,曲牌、曲譜及演奏形式保存基本完好,藝人演奏技藝嫻熟,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及文化價值,也是冀中笙管樂的代表。白廟村音樂會起源于明末,融入道家音樂及民間音樂的成分,具有了北京禪樂和民間鼓吹樂的特色,風格莊嚴肅穆、豪放高亢。白廟村音樂會所用樂器分為兩類,一類是吹奏樂器,主要有笙、管、笛等;一類是擊奏樂器,主要有鑼、鼓、鐃、鈸等。白廟村原藏有古樂譜,內收樂曲一百多首,皆采用中國古老的工尺譜方式記譜。白廟村音樂會于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雄縣古樂
    雄縣古樂是河北省雄縣的地方傳統鼓吹樂,屬于民間鼓吹樂的北樂支系,起于宋元,盛于明清,與宮廷音樂有著極深的淵源,也是冀中笙管樂“北音樂”的代表。雄縣古樂傳承至今有亞古城、杜莊、開口、趙崗等古樂村落,曲調古樸悠揚、氣勢雄渾,有濃郁的燕趙之風。吹奏樂有小管、云鑼、笙等,打擊樂有大鼓、镲、鈸等,當地較為完整地保留了古典民族音樂的原有風貌。雄縣古樂分文樂、武樂,文樂以管為領奏樂器,輔以笙、笛、云鑼,所奏曲目莊嚴肅穆。武樂以大镲、鐃、鈸、鼓為主,其中的河西鈸氣勢雄偉,令人振奮。雄縣古樂于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冀中笙管樂(子位吹歌)
    子位吹歌是河北省民間的器樂形式之一,它是打和吹的結合,系從古代鼓吹樂和清代鐃歌樂發展而來,也是冀中笙管樂這一器樂演奏形式的典型代表,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在國內外有廣泛影響。子位吹歌的演奏曲目十分廣泛,既有傳統民歌、曲牌,又有地方戲曲和民間器樂曲牌等,演奏風格風趣而熱烈,聲音高亢洪亮,旋律多變化。其音樂風格獨特,生活氣息濃郁。子位吹歌主奏樂器以管子為主,配以嗩吶、笙、笛以及鑼、鼓、釵等打擊樂器,旋律多表現為冀中平原的風土人情。吹歌樂手善于用樂器吹奏河北梆子、評劇、京劇等戲曲名段,把打擊樂和人聲模仿得惟妙惟肖,形成“咔戲”這一深受群眾歡迎的演奏方式。子位吹歌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高橋音樂會
    高橋音樂會為僧傳吹打樂,相傳系由清康熙年間云游至此的正定大王廟樂僧廣達和尚所傳的佛樂演變而來,也是冀中笙管樂的一種,較好地保存了近古民間吹打樂的原始風貌。高橋村音樂屬冀中笙管樂的“北音樂”,有別于俗世民眾自娛自樂的“南音樂”,其樂器形制較小,音樂節奏較快,樂手著裝也不同于“南音樂”。高橋村音樂原有曲譜3冊,現僅存1冊,收錄樂曲47首,其中《錦堂月》等數支曲子為高橋村音樂會所獨有。高橋音樂會于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復州雙管樂
    復州雙管樂,也叫管子樂,是我國歷史悠久的民族笙管樂,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其音樂風格粗獷、高昂、高亢、深沉、細膩、委婉、柔美,也是中國著名的笙管樂。復州雙管樂以嗩吶和雙管為主奏樂器,管子分為單管和雙管。尤其是在吹奏高亢粗獷、低沉柔美的曲調時,雙管的作用更顯得舉足輕重。復州雙管樂剛柔并濟,其音色既有粗獷、豪放的一面,又有深沉、委婉的一面,可表達各種復雜情感。復州雙管樂于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除了冀中笙管樂、復州雙管樂外,Maigoo小編推薦中國其他著名的笙管樂:建平十王會、錦州笙管樂、晉北笙管樂等。
  • 南響口梵唄音樂會
    南響口梵唄音樂會來源于南響口村彌陀寺,是僧傳佛教音樂,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是冀中笙管樂北派代表音樂。南響口梵唄音樂自古以來都是采用口傳心授的方式來傳承,記譜方式為工尺譜。音樂會演奏的曲牌按演奏用途可分為大曲、小曲、出壇曲、對口曲、牌子曲、武樂六大類,演奏時一般采用正調、背調、皆止調、小工調四種宮調,此外還有一種越調。南響口梵唄音樂會代表性的樂曲則包括《柳含煙》《出壇記》《玉芙蓉》等,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MAIgoo小編推薦其他代表性冀中笙管樂:辛安莊民間音樂會、里東莊音樂老會、東韓村拾幡古樂、安新縣圈頭村音樂會、張莊音樂會、軍盧村音樂會等。
中國笙管樂國家級非遺產項目名錄
名稱 項目類別 公布時間 類型 申報地區或單位
冀中笙管樂(白廟村音樂會) 傳統音樂 2008(第二批) 擴展項目 北京市大興區
冀中笙管樂(屈家營音樂會) 傳統音樂 2006(第一批) 新增項目 河北省固安縣
冀中笙管樂(高洛音樂會) 傳統音樂 2006(第一批) 新增項目 河北省淶水縣
冀中笙管樂(高橋音樂會) 傳統音樂 2006(第一批) 新增項目 河北省霸州市
冀中笙管樂(勝芳音樂會) 傳統音樂 2006(第一批) 新增項目 河北省霸州市
冀中笙管樂(雄縣古樂) 傳統音樂 2008(第二批) 擴展項目 河北省雄縣
冀中笙管樂(小馮村音樂會) 傳統音樂 2008(第二批) 擴展項目 河北省固安縣
冀中笙管樂(張莊音樂會) 傳統音樂 2008(第二批) 擴展項目 河北省霸州市
冀中笙管樂(軍盧村音樂會) 傳統音樂 2008(第二批) 擴展項目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
冀中笙管樂(東張務音樂會) 傳統音樂 2008(第二批) 擴展項目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
冀中笙管樂(南響口梵唄音樂會) 傳統音樂 2008(第二批) 擴展項目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
冀中笙管樂(里東莊音樂老會) 傳統音樂 2008(第二批) 擴展項目 河北省文安縣
冀中笙管樂(辛安莊民間音樂會) 傳統音樂 2008(第二批) 擴展項目 河北省任丘市
冀中笙管樂(安新縣圈頭村音樂會) 傳統音樂 2008(第二批) 擴展項目 河北省安新縣
冀中笙管樂(東韓村拾幡古樂) 傳統音樂 2008(第二批) 擴展項目 河北省易縣
冀中笙管樂(子位吹歌) 傳統音樂 2008(第二批) 擴展項目 河北省定州市
笙管樂(復州雙管樂) 傳統音樂 2008(第二批) 新增項目 遼寧省瓦房店市
笙管樂(建平十王會) 傳統音樂 2008(第二批) 新增項目 遼寧省建平縣
笙管樂(超化吹歌) 傳統音樂 2008(第二批) 新增項目 河南省新密市
注:數據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研究聲明:中國十大笙管樂非遺項目,是Maigoo小編主要依據國內著名笙管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傳承情況以及在國內地區的影響力等因素進行選擇,參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和國務院批準并公布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并綜合參考互聯網相關排行榜/榜單進行推薦,名單僅供參考,排名不分先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補充。
本榜單僅供參考使用,如果對于該榜單您有更好的建議,請
更多相關榜單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zhan)注明“MAIGOO編輯”、“MAIGOO榜單研究(jiu)員(yuan)”、“MAIGOO文章(zhang)編輯員(yuan)”上傳提供(gong)的(de)所有(you)作品(pin),均為MAIGOO網原創、合法擁有(you)版權或(huo)有(you)權使用(yong)的(de)作品(pin),未經(jing)本(ben)網授權不得轉載、摘(zhai)編或(huo)利用(yong)其它方式使用(yong)上述(shu)作品(pin)。已經(jing)本(ben)網授權使用(yong)作品(pin)的(de),應在(zai)授權范圍內使用(yong),并注明“來源(yuan):MAIGOO網”。違反上述(shu)聲明者,網站(zhan)會追責到底(di)。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點擊注冊>>,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相關推薦
中國十大花鼓戲非遺項目 上榜花鼓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哪些
花鼓戲,中國著名地方戲曲劇種,廣泛流傳于湖南、湖北 、安徽、 江西 、河南、陜西等地,那么,中國哪里花鼓戲最出名?MAIGOO小編整理了中國...
MAIGOO原創 非物質文化遺產 戲劇戲曲 ★★★
530 4
中國九大多聲部民歌非遺有哪些 我國多聲部非遺民歌項目名錄
多聲部民歌非遺有哪些?多聲部民間歌曲,指一對或一組歌手同時唱出兩個或兩個以上聲部的民歌,有人稱其為“二聲部民歌”“復音民歌”。而入選國家級非...
MAIGOO原(yuan)創 非物質文化遺產 民歌 ★★★
48
【中國非遺文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之民間文學項目
民間文學是民眾在生活文化和生活世界里傳承、傳播、共享的口頭傳統和語辭藝術。為了更好地保護和讓民間文學得以傳承,有很多民間文學都列入了國家級非...
MAIGOO原(yuan)創 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文化
1.1萬+ 43
中國十大端午節習俗非遺項目 上榜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端午節民俗有哪些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又名重午、端五、蒲節,有吃粽子、祭祀屈原、賽龍舟、掛艾草菖蒲、佩戴香包等習俗。那么,哪里的端午節習俗最有特色?端午節...
MAIGOO原創(chuang) 非物質文化遺產 端午節 ★★★
666 2
中國十大古琴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著名古琴藝術流派有哪些
古琴藝術為一種平置彈弦樂器的獨奏藝術形式,堪稱是中國傳統文化之瑰寶,而中國古琴藝術入選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那么,古琴有哪些流派?中國古...
MAIGOO原創(chuang) 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文化 ★★★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