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市場大亂斗 星巴克已經坐不住了?
本文章由
MAIGOO編輯 上傳提供
★★★
評論
發布
反饋
0
2018 年,咖啡市場好不熱鬧:在新零售的風口下,以連咖啡、瑞幸咖啡為代表的新零售品牌來勢兇猛,在國內迅速擴張。在此壓力下,一向「高冷」的星巴克也推出了外賣服務。咖啡市場爭奪戰進一步升級。
中國(guo)咖(ka)啡市場現狀(zhuang)
中國作為一個茶飲大國,在茶葉的消費量自然是不少。但是,咖啡的消耗量呢?根據實時行業報告網的調查顯示,我國人均年飲用咖啡僅 4.5 杯,與美國的 269 杯、日本 188 杯相比,可謂是相差甚遠。
那么,消費體量如此小的咖啡市場,為何還能吸引眾多咖啡入局?
國家 |
美國 |
日本 |
中國 |
咖啡進口量(萬噸) |
173.03 |
48.16 |
12.52 |
10年CAGR |
2% |
1% |
15% |
人均年飲用咖啡量(g) |
5374 |
3762 |
90 |
人均年飲用咖啡杯數 |
269 |
188 |
4.5 |
數據來源:實時行業報告網(CAGR指年復合增長率)
從 CAGR 來看,我國(guo)(guo)咖(ka)啡(fei)(fei)市場近 10 年來,年復合(he)增(zeng)(zeng)長率為 15% ,如此迅(xun)速的(de)增(zeng)(zeng)長速度說明國(guo)(guo)內咖(ka)啡(fei)(fei)市場處于(yu)上升階段,國(guo)(guo)人對咖(ka)啡(fei)(fei)的(de)需求(qiu)量大(da)正在(zai)日益增(zeng)(zeng)長,而這也是眾多咖(ka)啡(fei)(fei)品牌積(ji)極爭奪中國(guo)(guo)咖(ka)啡(fei)(fei)市場的(de)重要(yao)原因。
巨(ju)頭(tou)與(yu)新秀的(de)大亂斗
8月 2 號,星巴克「平臺一聲雷」,宣布與阿里合作,推出了傳說已久的外賣服務。
而在此前一天,瑞幸咖啡仿佛有預感一般,搶先一步宣布進軍輕食市場,這似乎有要與星巴克一戰到底的味道。
而連(lian)咖(ka)啡自然也不會錯過這場「惡戰」,正式上線了「口袋咖(ka)啡館」小程序,以新零售作為自己的主(zhu)戰場。
星巴克作為咖啡行業的「大佬」,而瑞幸咖啡和連咖啡則是備受關注的「小鮮肉」,三者間一個小小的舉動,甚至都能激起中國咖啡市場的大動蕩。
而在面對新零售的風口來臨時,我們來分析下,這三家品牌所作舉動的目的與意義何在。
一是借阿里的力,去提升自己。阿里的實力自然不用我們多說,由阿里這個互聯網行業「大佬」做支撐,星巴克的發展自然能更進一步。
而與阿里開展的外賣服務、數字化經營、線上流量等,是星巴克在傳統之外做出的新嘗試,相信會給星巴克帶來不一樣的變化。
二是借阿里的手,打以連咖啡和瑞幸咖啡為代表的新零售咖啡品牌。連咖啡和瑞幸咖啡的迅速崛起,星巴克自然是看在眼里。
而自身營運利潤率的首次下滑,更是使得星巴克不得不做出改變。外送服務的推出,正是星巴克「求生欲」的體現。
與星巴克、瑞幸咖啡不同的是,連咖啡主打線上市場,是一個線上驅動型「選手」。而為什么主打線上市場呢?
這一方面與連咖啡濃厚的「互聯網基因」有關,另一方面,互聯網帶來的巨大流量紅利不斷吸引著品牌入局。
連咖啡在 8 月 1 日正式上線了「口袋咖啡館」小程序。在這個小程序里,你可以開一個屬于自己的虛擬咖啡,在過足開店的癮時還可以贏取獎勵。這種新奇的玩法吸引了不少用戶。
根據連咖啡公布的成績,上線首日,「口袋咖啡館」就交了「 52 萬家線上咖啡館開張」的優秀答卷。
但是,連咖啡的這種玩法能長久嗎?要知道,線上+線下才是新零售的標配。雖然連咖啡在線下也有布局,但與我們平時常見的商業性門面不同。
連咖啡的線下陣地只能說是站點,具有流動性,專門為線上而服務。就此,連咖啡形成了「線上強大,線下弱化」的營銷形式。但如果連咖啡要做新零售,就必須線上線下兩手抓。
相比于連咖啡,瑞幸咖啡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線下門店。如果用兩個字來評價瑞幸咖啡打出的牌,那就是「燒錢」。
從一開始,瑞(rui)(rui)幸(xing)咖啡(fei)(fei)「首(shou)杯免單(dan)」的策略就使(shi)得(de)不(bu)少星巴克會員(yuan)投入瑞(rui)(rui)幸(xing)咖啡(fei)(fei)的「懷抱」。同時,在 8 月(yue) 1 日(ri),瑞(rui)(rui)幸(xing)咖啡(fei)(fei)正式(shi)進軍輕食市場,而且打出五(wu)折優惠(hui)的大旗(qi)。很明顯,瑞(rui)(rui)幸(xing)咖啡(fei)(fei)在打價格戰。
但是,瑞幸咖啡哪來的這么多錢呢?一方面,在 7 月 11 日,瑞幸咖啡完成了 A 輪 2 億美元的融資。另一方面,輕食的加入,也能為線下門店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
但是,這種燒錢的打法卻難以留住用戶,一旦優惠減少,用戶的流失概率比較高。
阿里的入局,無疑給連咖啡(fei)和瑞幸咖啡(fei)當頭(tou)一棒。而從星(xing)巴克在中國(guo)咖啡(fei)市場的深(shen)扎根(gen)來說,想(xiang)要撼動其地(di)位,絕(jue)并(bing)非易事。
不過,連咖啡、瑞幸咖啡等互聯網咖啡的優勢在于,及時地抓住了國內新零售的風口,又以新的定位抓住了 90 后、 00 后的胃。
借助互聯網咖啡的流量大、服務好以及便利性,在國內迅速發展,開始對星巴克等傳統咖啡品牌形成了威脅,逼得其不得不做出改變。
星巴克的(de)實力不(bu)容小覷,而連咖(ka)啡(fei)、瑞(rui)幸咖(ka)啡(fei)等(deng)「小鮮肉」當然也(ye)不(bu)是(shi)「吃(chi)素(su)」的(de)。在這場(chang)咖(ka)啡(fei)市場(chang)的(de)爭奪(duo)戰里(li),誰(shui)輸誰(shui)贏(ying),誰(shui)又能最終將咖(ka)啡(fei)市場(chang)的(de)主動權拿(na)到手里(li)?現在做(zuo)出(chu)判斷還為時尚早。
星巴克的外送服務,是對連咖啡、瑞幸咖啡的侵襲做出的反擊,實力進一步提升。
而國內新零售咖啡品牌雖然有實力,但也還很年輕,在發展過程還會遇到各種問題,能否真正強大起來,從而打造中國的星巴克還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