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敬賢墓塔位于福建省(sheng)廈(sha)門集美(mei)區印斗(dou)山南麓,占(zhan)地面積180平方(fang)米。
陳(chen)敬賢(xian)(1889—1936年(nian)(nian)),廈門集美人。著名華僑領袖陳(chen)嘉(jia)庚之胞弟,是陳(chen)嘉(jia)庚開拓(tuo)實(shi)業(ye)(ye)、興辦(ban)教育的得(de)力(li)助手(shou)。幼年(nian)(nian)隨兄到新加坡經商,1916年(nian)(nian)回故鄉(xiang)協助陳(chen)嘉(jia)庚創辦(ban)集美學(xue)校,為(wei)興建校舍、籌劃教務(wu)而哎心瀝血(xue),被師生尊稱為(wei)“二校主(zhu)”。1919年(nian)(nian)陳(chen)嘉(jia)庚回國創辦(ban)廈門大學(xue)期間(jian),再返(fan)新加坡主(zhu)理商業(ye)(ye)。因長年(nian)(nian)奔(ben)波,積勞成癡,1927年(nian)(nian)后,陳(chen)敬賢(xian)不(bu)得(de)不(bu)退(tui)出學(xue)校政(zheng)務(wu),潛心研究(jiu)佛學(xue),息思凝神以養(yang)病,1936年(nian)(nian)病逝于杭州。
墓(mu)塔(ta)建于1984年,坐(zuo)北朝南,花崗巖質(zhi),樓閣式,五層五檐,檐面(mian)以孔雀綠色的(de)琉璃瓦鋪就,黃色葫蘆剎頂,通(tong)高10米(mi),底邊長(chang)1.85米(mi)。塔(ta)身共嵌有30幅石質(zhi)佛教故事浮雕。塔(ta)座呈(cheng)六角形,花崗巖條(tiao)石砌成(cheng),邊長(chang)3.75米(mi),高1米(mi),五級石階與(yu)地面(mian)相連。1990年3月14日(ri),陳敬賢的(de)獨子陳共存奉回父(fu)母(mu)骨灰安葬于塔(ta)內(nei)。東側為陳敬賢父(fu)親(qin)陳杞柏(bo)墓(mu)。
2001年(nian)由集美區政(zheng)府公布為第二(er)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