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深圳博物館
0
票數:0 #博物館#
深圳博物館,始建于1981年,位于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福中路市民中心A區,北靠蓮花山公園,南臨深南大道,占地面積約3.7萬平方米。博物館以面向大眾的教育和傳播知識為宗旨,通過展覽、出版刊物、講座和研討會,讓大眾了解了深圳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深圳博物館,是一座以地志性為主的綜合類博物館,也是集收藏、保護、研究、展示、教育為一體的大型博物館。
  • 官網:
  • 地址: 廣(guang)東省深圳市福田(tian)區深南中(zhong)路(lu)同心(xin)路(lu)6號
  • 門票: 免費
  • 開放時間: 10:00~18:00
  • 建議游玩時間: 2~3小時
  • 博物館等級: 國家(jia)一(yi)級(文物)
附近有 71 個景點: 深圳科技館(1km)    深圳大劇院(1km)    荔枝公園(1km)    深圳市至正藝術博物館(1km)    深圳璽寶樓青瓷博物館(1km)    深圳鋼琴博物館(1km)    深圳市“地王觀光·深港之窗”(1km)    羅湖金光華廣場(2km)    福田華強北九方購物中心(2km)    深圳市文化館(2km)    深圳萬象城(2km)    羅湖文化公園(2km)    深圳東門步行街(2km)    深圳市兒童公園(3km)    深圳人民公園(3km)    深圳中心公園(3km)    羅湖綠道5號線(4km)    信國公文天祥祠(4km)    深圳北站(4km)    洪湖公園(4km)    深圳筆架山公園(4km)    深圳市民中心(5km)    澳門喜來登金沙城中心酒店(5km)    澳門茶文化館(5km)    澳門葡萄酒博物館(5km)    深圳革命烈士陵園(5km)    深圳書城(5km)    深圳市少年宮(5km)    深圳園博園(5km)    深圳到廈門3天2夜跟團游線路(5km)    深圳到香港澳門2日1晚跟團游線路(5km)    深圳到珠海2天1夜跟團游線路(5km)    深圳出發澳門一日游跟團線路(5km)    深圳出發香港經典一日游線路(5km)    深圳本地跟團一日游線路(5km)    深圳市民廣場(5km)    劉鑄伯故居(5km)    劉黑仔墓(5km)    劉起龍將軍府(5km)    賴恩爵將軍故居(5km)    曾生故居(5km)    鶴藪古村(5km)    翠竹公園(5km)    深圳蓮花山(5km)    萬佛禪寺(深圳羅湖區)(5km)    深圳市福田區水圍雅石藝術博物館(5km)    深圳市羅湖區文化館(6km)    沙井文化廣場(6km)    深圳東湖公園(6km)    皇崗公園(6km)    內伶仃島-福田自然保護區(6km)    深圳市皇崗博物館(6km)    深圳翠竹山(7km)    深圳市羅湖區惠風古陶博物館(7km)    求水山公園游樂場(8km)    深圳求水山公園(8km)    蓬瀛仙館(8km)    梅林公園(8km)    深圳古生物博物館(8km)    深圳市仙湖植物園(8km)    西溪蝸牛房車露營地(9km)    竹嶼島(9km)    深圳開心農場(9km)    深圳梅林水庫(9km)    香蜜公園(9km)    深圳大芬村(9km)    深圳市中絲園景區(9km)    深圳紅樹林自然保護區(10km)    梅林山公園(10km)    深圳弘法寺(10km)    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10km)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歲月靜好"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百科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深圳博物館的所屬企業/主題/所有人主體無關,詞條主體可以提供資料認證申請管理本詞條權限免費更新資料,也可以因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快速在線向網站提出反饋修改! 反饋
價格參考
介(jie)紹攻(gong)略

基本介紹

1980年(nian)(nian)8月26日,深(shen)(shen)圳(zhen)(zhen)經濟特(te)區(qu)成立(li)。1981年(nian)(nian)8月,廣(guang)東省博物(wu)(wu)館(guan)文(wen)物(wu)(wu)工作隊(dui)赴深(shen)(shen),會(hui)同深(shen)(shen)圳(zhen)(zhen)市圖書館(guan)等(deng)單位工作人員(yuan),在全市開(kai)展文(wen)物(wu)(wu)普查(cha),并對(dui)部(bu)分遺址和(he)古(gu)墓(mu)群進行考古(gu)發掘,出土和(he)征集了大量文(wen)物(wu)(wu)。為(wei)(wei)收藏、研(yan)究這些(xie)文(wen)物(wu)(wu),展示深(shen)(shen)圳(zhen)(zhen)的歷(li)史(shi)和(he)文(wen)化,1981年(nian)(nian)10月17日,深(shen)(shen)圳(zhen)(zhen)市編制(zhi)委員(yuan)會(hui)批準設立(li)深(shen)(shen)圳(zhen)(zhen)市經濟特(te)區(qu)博物(wu)(wu)館(guan),后更名(ming)為(wei)(wei)深(shen)(shen)圳(zhen)(zhen)市博物(wu)(wu)館(guan),2008年(nian)(nian)初改為(wei)(wei)深(shen)(shen)圳(zhen)(zhen)博物(wu)(wu)館(guan)。

博(bo)物(wu)館(guan)(guan)(guan)現有歷史民俗館(guan)(guan)(guan)、古代藝術館(guan)(guan)(guan)、東江游(you)擊隊(dui)指揮(hui)部(bu)舊址紀念館(guan)(guan)(guan)和深圳改(gai)革開放展(zhan)覽館(guan)(guan)(guan)4處(chu)館(guan)(guan)(guan)址,建筑(zhu)面積6萬多平(ping)方(fang)米,是集收藏、保護、研究、展(zhan)示、教(jiao)育為一體的大型(xing)總(zong)分(fen)館(guan)(guan)(guan)制博(bo)物(wu)館(guan)(guan)(guan),國家一級博(bo)物(wu)館(guan)(guan)(guan)、全國紅色旅游(you)經典景(jing)區和全國社(she)會科學普及(ji)基地。

主要展廳

古代深圳展廳

古(gu)代(dai)深(shen)(shen)(shen)圳展(zhan)廳陳列的主(zhu)(zhu)要(yao)目的是(shi)向(xiang)觀(guan)眾(zhong)傳播(bo)文化與知識。深(shen)(shen)(shen)圳文博工(gong)作(zuo)者組(zu)織了“先民(min)(min)足跡”、“城市(shi)開端”、“海(hai)洋經濟”、“海(hai)防(fang)重鎮”、“古(gu)代(dai)移(yi)民(min)(min)”五個(ge)部分(fen)的陳列內容,勾勒(le)古(gu)代(dai)深(shen)(shen)(shen)圳的歷史(shi)(shi)(shi)輪廓,展(zhan)示(shi)(shi)了深(shen)(shen)(shen)圳7000多年的人類開發史(shi)(shi)(shi)和(he)海(hai)洋經濟發展(zhan)史(shi)(shi)(shi)、1700多年的城市(shi)史(shi)(shi)(shi)、600多年的海(hai)防(fang)史(shi)(shi)(shi)、800多年的廣府(fu)和(he)300多年的客家移(yi)民(min)(min)史(shi)(shi)(shi)。五個(ge)部分(fen)的陳列以地(di)下出土文物為主(zhu)(zhu),結合沙盤、模型(xing)、照片、圖(tu)表以及電(dian)腦(nao)多媒體(ti)數字技術(如三維成像、虛擬現實)等輔助手段,向(xiang)觀(guan)眾(zhong)展(zhan)示(shi)(shi)古(gu)代(dai)深(shen)(shen)(shen)圳6千(qian)多年前至公元1840年的歷史(shi)(shi)(shi)發展(zhan)進程。

近代深圳展廳

近代深圳展廳是新館四大基本陳列之一,位于二樓,展覽面積近1400平方米。“近代深圳”展覽分為“百年抗爭”和“經濟社會”兩大部分,展示深圳地區從九龍海戰至深圳解放一百一十年間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社會、宗教、教育等方面的近代化演變。“百年抗爭”采取編年體方式,分為“反抗英國的殖民侵略”、“反清革命運動的發展”、“農工運動轟轟烈烈”、“南粵抗日的一面旗幟”、“深圳解放”共五個部分,按照歷史發展的時間順序,鋪排事件。“經濟社會”則以專題志的形式,分為“行政區劃和人口”、“華工出國和洋教傳播”、“海關和鐵路”、“文化和教育”、“農村墟鎮”五個部分。陳列凸顯鮮明的深圳地方特色,重點展示九龍海戰、香港三次割占、三洲田起義、營救文化人士和民主人士等政治、軍事內容,對基督教的傳播(bo)、九龍(long)海(hai)關、廣九鐵路、寶文臺、深圳墟(xu)等經濟社(she)會的內容也很多。

深圳民俗展廳

深圳民俗展(zhan)廳展(zhan)覽共有“區域民俗”、“廣府民俗”、“客(ke)家民俗”、“海(hai)洋文化(hua)(hua)習俗”四大部分,以廣府和客(ke)家民系為(wei)主的傳(chuan)統民俗文化(hua)(hua)源遠流長,又(you)因(yin)瀕臨大海(hai),扼守珠江入海(hai)口(kou),自古(gu)以來由于海(hai)洋經濟、海(hai)上絲路貿易的發展(zhan),又(you)演繹出氣(qi)象萬千、絢麗(li)多姿的海(hai)洋文化(hua)(hua)習俗。

走進野生動物的情感世界

《走(zou)進野(ye)生(sheng)(sheng)動物的(de)(de)情感世(shi)界(jie)——貝林先生(sheng)(sheng)捐贈世(shi)界(jie)野(ye)生(sheng)(sheng)動物標(biao)本(ben)展(zhan)》展(zhan)出的(de)(de)是(shi)美國(guo)著名慈善家肯尼斯·尤金·貝林先生(sheng)(sheng)向深(shen)圳(zhen)博物館無償捐贈的(de)(de)部(bu)分(fen)野(ye)生(sheng)(sheng)動物標(biao)本(ben),共82種159件,包括北極(ji)熊、非洲象、獵豹、尼羅(luo)鱷、長頸鹿等受《瀕危(wei)野(ye)生(sheng)(sheng)動植物種國(guo)際貿易公約(yue)》保護的(de)(de)珍(zhen)稀種類。展(zhan)場(chang)約(yue)800平(ping)方(fang)米,分(fen)為草原、森林、沙漠和北極(ji)四大展(zhan)區,通過還(huan)原動物生(sheng)(sheng)存地區的(de)(de)原生(sheng)(sheng)態(tai)景觀環境,制造了一(yi)個跨(kua)越(yue)時(shi)間(jian)和空(kong)間(jian)的(de)(de)濃縮動物世(shi)界(jie)。

海洋生物展廳

《海(hai)洋(yang)(yang)生(sheng)物》展(zhan)覽是深(shen)圳博物館常設展(zhan)覽之一。展(zhan)覽面積200平方米(mi),共展(zhan)出海(hai)洋(yang)(yang)生(sheng)物標(biao)本及古生(sheng)物化石標(biao)本1000余件和大量宇航出版社《海(hai)洋(yang)(yang)地(di)圖集》的圖繪資料。

野生動物展廳

《野(ye)生(sheng)動(dong)物》展(zhan)(zhan)覽是深圳博物館的常(chang)設展(zhan)(zhan)覽之(zhi)一(yi)。展(zhan)(zhan)覽面積500平(ping)方米(mi),共展(zhan)(zhan)出(chu)各類(lei)野(ye)生(sheng)動(dong)物標(biao)本(ben)1000余件。這里展(zhan)(zhan)出(chu)的動(dong)物標(biao)本(ben)分為獸類(lei)、鳥類(lei)和(he)蝴蝶等三(san)類(lei),有(you)些還是世界(jie)珍稀品種。該展(zhan)(zhan)覽向觀眾(zhong)介紹野(ye)生(sheng)動(dong)物知識(shi),并表達(da)這樣(yang)一(yi)種思想:野(ye)生(sheng)動(dong)物是人類(lei)的朋友。

館藏文物

三(san)段區段式神人(ren)紋鏡(jing)

年代:北朝(公元386-581年),直徑17.5厘米、緣厚0.4厘米。照容用具:圓形,扁圓鈕。內區紋(wen)(wen)飾(shi)被夾鈕的兩(liang)條平行(xing)線分為上、中(zhong)、下三段(duan)。上段(duan)中(zhong)部為玄武龜座背上豎起華蓋,其右(you)為正(zheng)面(mian)端坐神(shen)像(xiang),神(shen)像(xiang)旁有(you)(you)側身站立的侍者三人(ren),華蓋左邊(bian)有(you)(you)面(mian)向主神(shen)躬身站立手持物的侍者六人(ren);中(zhong)段(duan)亮主神(shen)頭(tou)朝(chao)鈕端,夾鈕對(dui)置;下段(duan)二神(shen)身軀后仰作(zuo)鳳舞狀,二神(shen)中(zhong)間有(you)(you)“8”形蔓帶間隔。外(wai)區為12個(ge)方枚與12個(ge)半圓相間環繞,方枚內各(ge)有(you)(you)1字:“圄口明鏡(jing)口山口口湅(lian)三岡”。其外(wai)為一周(zhou)斜(xie)線紋(wen)(wen)和(he)纏枝紋(wen)(wen)帶,素緣(yuan)。

龍泉窯褐彩連座梅瓶

年代:元(公元1279~1368),通高16.7厘米、口徑3.5厘米、底徑4.7厘米。梅瓶為連座式樣,小(xiao)口外侈(chi),短頸,豐肩,弧腹,小(xiao)圈足。瓶(ping)座(zuo)圓唇外翻,束頸,座(zuo)身(shen)斜收,其上(shang)有三個花瓶(ping)式鏤孔,底座(zuo)置(zhi)四小(xiao)足。瓶(ping)身(shen)與(yu)瓶(ping)座(zuo)可以拆(chai)開。通體(ti)施(shi)青釉,釉厚瑩潤,有細冰裂(lie)紋(wen)。口沿與(yu)瓶(ping)身(shen)以褐釉點(dian)彩(cai)作裝飾,幽雅古樸。

鳥紋鼎

年代:西周(約公元前1100~前771),通高41.5厘米、口徑42厘米。河南三門峽上村(cun)嶺虢國墓(mu)地出土(tu),屬飪食器。平沿(yan),立耳,半球形(xing)腹,圜底,粗壯獸(shou)蹄足,里側內凹。口(kou)沿(yan)下飾(shi)(shi)竊曲紋(wen)一(yi)周(zhou),腹部(bu)飾(shi)(shi)鳥紋(wen)一(yi)圈。此器是(shi)一(yi)套七件列鼎之(zhi)一(yi),本館現藏五件。其造型敦厚(hou)、穩(wen)重,花紋(wen)粗獷流暢,是(shi)西周(zhou)晚期標準器。

褐彩牡丹紋梅瓶

年代:元(公元1279-1386年),高36.6厘米,口徑6.5厘米,底徑14.3厘米。深圳(zhen)南頭(tou)后海出土。胎呈米黃色(se)。素胎上繪褐彩。侈口,短頸(jing)(jing)豐(feng)肩(jian),斜腹(fu)束收成臺(tai)形(xing)(xing)足(zu)。肩(jian)附雙(shuang)系,近底有四小(xiao)孔。頸(jing)(jing)和足(zu)施醬色(se)釉。彩繪紋飾(shi)分(fen)五層(ceng),從上而下依次(ci)為(wei)蓮瓣紋、卷草(cao)紋、龜錦紋為(wei)地的折枝(zhi)牡丹(dan)菱形(xing)(xing)開(kai)光、蓮瓣紋、卷草(cao)紋及(ji)朵(duo)花紋菱形(xing)(xing)開(kai)光。此梅瓶(ping)造型(xing)秀(xiu)美,紋飾(shi)描繪生動細(xi)膩(ni),富有層(ceng)次(ci),為(wei)元代廣東地方瓷窯有特色(se)的佳作。

玉石豬龍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距今約5000年)佩玉。深褐色。長6厘米,寬5.2厘米,厚1厘米。龍(long)呈圓形(xing)彎(wan)曲(qu)狀。扁體。以兩道去(qu)地陰(yin)線(xian)將龍(long)分(fen)(fen)為頭(tou)、身、尾三部(bu)分(fen)(fen)。深(shen)刻(ke)圓眼。背面裝飾(shi)兩條凹(ao)線(xian)。正(zheng)中穿孔對鉆而成。內蒙古自治區赤峰(feng)市巴(ba)林右旗(qi)與翁牛特旗(qi)交(jiao)界處五(wu)分(fen)(fen)地出(chu)土。2000年(nian)深(shen)圳市博物館(guan)從天(tian)津購藏。

雙獸首玉石雕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距今約5000年)佩玉。青色,近底處發白。長7.2厘米,寬3.9厘米。對鉆穿孔成雙目,去地陰(yin)刻成嘴(zui)。以(yi)三條凹槽將身(shen)體分為頭、身(shen)、角。底有小部(bu)分突出(chu)體沿,作尾或足。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shi)松山(shan)區陽河出(chu)土。2000年深圳(zhen)博物館從天(tian)津購藏。

實用信息

開放時間

10:00-18:00(17:30停止(zhi)入場,周一閉館,重要(yao)節假日期間開放,重要(yao)節假日后的第一天閉館)

交通指南

地鐵:

四(si)號線市民中心站(zhan)B出口

公交車:

1、市民中心(xin)西站:乘(cheng)坐15、34、38、64、76、123、235、244、371、374路。

2、市民中心站:乘坐41、60、76、107、123、232、234、236、244、371、398路。

3、市民中心東站:乘坐(zuo)34、71、221、373、398路。

歷史沿革

1981年,批準成立深圳市經(jing)濟特區博(bo)物館。

1982年,深(shen)圳市計(ji)劃(hua)統計(ji)局下發文件,確定(ding)博物(wu)館基建立項。

1982年,在南頭中學舉辦全市“文(wen)物普查講習班(ban)”、在大(da)(da)梅沙遺(yi)址中發現青(qing)銅(tong)鏃、青(qing)銅(tong)戈各l件(jian);又于被拆(chai)毀(hui)的赤灣天后(hou)廟舊址中搜集一對清嘉慶石(shi)雕大(da)(da)獅(shi)子和(he)一些石(shi)柱礎。

1982年,聘請南(nan)海(hai)艦(jian)隊(dui)水兵(bing)在赤灣打撈一艘清代沉(chen)船,獲船體龍骨以及(ji)青花瓷碗、桅燈(deng)架(jia)等(deng)文物。

1983年,開始征地,設計館舍建筑,修(xiu)復南頭城(cheng)南門。

1984年,動土施工。與(yu)此同(tong)時,籌(chou)備開館展覽,編寫陳(chen)列大綱,開展文物大征集。

1985年,博物館展樓(lou)、辦公(gong)樓(lou)、文物庫、視(shi)聽廳四座獨立建筑物全(quan)部封頂。

1985年,向文(wen)化局提(ti)交《關于深(shen)圳(zhen)博(bo)物館的性(xing)質、任務和(he)機構設計方案》,提(ti)出(chu)深(shen)圳(zhen)博(bo)物館是(shi)“以地志性(xing)為(wei)主的綜合博(bo)物館”,任務為(wei)陳列、收藏、研究,立足于深(shen)圳(zhen)發展史。

1988年(nian),舉行開(kai)館(guan)典禮。展(zhan)(zhan)覽內(nei)容有《古代深(shen)圳》、《今(jin)日深(shen)圳》、《沈陽故宮博物(wu)院清代兵備展(zhan)(zhan)》、《廣(guang)東(dong)省博物(wu)館(guan)陶瓷精品展(zhan)(zhan)》、《館(guan)藏字(zi)畫展(zhan)(zhan)》。

1995年,由市委、市政府主辦(ban),市計劃(hua)局、市委宣傳部承辦(ban)的(de)《深圳經濟社會發(fa)展(zhan)成(cheng)就展(zhan)》舉(ju)行隆重的(de)開幕儀式(shi)。

2001年(nian),對鹽田區大梅沙遺址進行了重點(dian)發(fa)掘,發(fa)現(xian)商時期墓(mu)(mu)葬3座(zuo),春(chun)秋(qiu)戰國時期墓(mu)(mu)葬3座(zuo),并在地層上揭示(shi)了兩者的疊壓打(da)破關系。

2002年,參(can)加西麗鎮福(fu)光村屋背(bei)嶺商(shang)時期(qi)墓(mu)(mu)葬(zang)(zang)群的發掘工作,共清理商(shang)時期(qi)墓(mu)(mu)葬(zang)(zang)81座(zuo)、戰國(guo)墓(mu)(mu)6座(zuo)。

地圖坐標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為注(zhu)冊用戶提供(gong)信息(xi)存儲空間(jian)服務,非“MAIGOO編輯(ji)上傳提供(gong)”的文(wen)章/文(wen)字均(jun)是注(zhu)冊用戶自主(zhu)發布上傳,不代(dai)表本(ben)站觀點(dian),更(geng)不表示本(ben)站支持購買和交易,本(ben)站對網頁(ye)中內容(rong)的合(he)法性、準確性、真實性、適用性、安全(quan)性等概不負責。版(ban)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虛(xu)假信息(xi)、錯誤信息(xi)或(huo)任何問題,請及時(shi)聯(lian)系我們(men),我們(men)將在第(di)一時(shi)間(jian)刪除或(huo)更(geng)正(zheng)。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交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1642928個品牌入駐 更新517447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71337個加盟需求 已有1300624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