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lei)
登錄 |    

明朝皇帝順序列表名錄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歷史愛好者 上傳提供 發布 反饋 0
01
朱(zhu)元璋
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即明太祖(1368年—1398年在位),字國瑞,原名重八,后取名興宗,濠州鐘離人(今安徽鳳陽),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位期間對各個方面都進行了改革,政治上廢丞相,設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分掌權力,進一步的加強了中央集權,嚴懲貪官和不法勛貴;軍事上實施衛所制度,北伐殘元。經過洪武朝時期的努力,社會生產逐漸恢復和發展了,史稱洪武之治。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歲,廟號太祖,謚號高皇帝,葬明孝陵。
02
明惠(hui)帝朱允炆
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號建文,故后世稱建文帝。明洪武十年(1377年)12月5日,朱允炆出生于應天府(今南京),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父朱標病死,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繼位為帝,朱允炆在位期間增強文官在國政中的作用,寬刑省獄,嚴懲宦官,同時改變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稱“建文新政”。朱允炆于靖難之役后下落不明,時駙馬都尉梅殷在軍中,從黃彥清之議,為發喪,追謚孝愍皇帝,廟號神宗,壬午以后謚不行。
03
明(ming)成祖朱(zhu)棣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即明成祖(1402年-1424年在位),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號永樂,故后人稱其為永樂帝、永樂大帝、永樂皇帝等。朱棣生于應天府(今南京),明朝建立后被封為燕王。朱棣在位時,政治上改革機構,設置內閣;對外五次親征蒙古,收復安南,并于東北設奴兒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衛,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朱棣駕崩后謚號體天弘道高明廣運圣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廟號太宗,葬于長陵。
04
明仁宗:朱高熾
朱高熾(1378年-1425年),即明仁宗(1424年-1425年在位),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長子。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雖然在位時間很短,但是為人寬厚,為政開明,發展生產,與民休息。他赦免了建文帝的許多舊臣,平反了許多冤獄,廢除了許多苛政,停止了朱棣時期的大規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文化得到了復興。朱高熾天稟純明,從善改過,恭檢愛民,因此后世對他的評價很高,為仁宣之治打下基礎。洪熙元年(1425)五月,只做了十個月皇帝的朱高熾病重,不久之后就去世了。終年47歲。
05
明宣宗:朱瞻基
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即明宣宗(1425年-1435年),明朝第五位皇帝。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在位期間文有“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蹇義、夏原吉;武有英國公張輔,地方上又有像于謙、周忱這樣的巡撫,一時人才濟濟,這使得當時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經濟得到空前的發展,朱瞻基與其父親的統治加在一起雖短短十一年,但卻被史學家們稱之為“功績堪比文景”,史稱“仁宣之治”。宣德十年(1435年)駕崩,終年38歲,葬景陵。廟號宣宗,謚號憲天崇道英明神圣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
06
明英宗朱祁鎮
朱祁鎮(1427—1464),即明英宗,明宣宗朱瞻基長子,明代宗朱祁鈺異母兄,明憲宗朱見深之父。朱祁鎮前后在位二十二年,在位初期勵精圖治穩定西南疆域。當初寵信王振,后來又寵信曹吉祥、石亨,政治上雖然有不足之處,但是晚年任用李賢,聽信納諫,仁儉愛民,美善很多。還廢除了殉葬制度。天順八年(1464年)明英宗病逝。廟號英宗,謚曰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葬于明十三陵之裕陵。
07
明代宗:朱祁鈺
朱祁鈺(1428年—1457年3月23日),即明代宗,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鎮異母弟。在位時間1449年―1457年,年號景泰(1450年—1457年)。朱祁鈺在位期間,知人善任,啟用于謙等正直之人,勵精圖治,選將練兵,擊退了瓦剌的入侵,使得江山社稷轉危為安,又對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進行了整頓和改革,使當時明朝社會由亂而治漸開中興,可謂英明之主。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奪門之變爆發,明英宗復位,改元天順。二月,明英宗廢朱祁鈺為郕王,軟禁于西苑。不久朱祁鈺去世,享年三十。
08
明憲(xian)宗:朱見深
朱見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即明憲宗(1464至1487年在位),后更名朱見濡。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鎮長子,母孝肅皇后周氏。朱見深英明寬仁,在位初年恢復了朱祁鈺的皇帝尊號,平反于謙的冤案,任用賢明的大臣商輅等治國理政,可以說有君王的風度。時代風氣清明,朝廷多名賢俊彥,寬免賦稅、減省刑罰,社會經濟漸漸復蘇。但是在位期間任用奸邪,不能說沒有缺陷。成化二十三年( 1487年)九月九日病逝,終年41歲。
09
明(ming)孝(xiao)宗:朱佑樘(tang)
朱祐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即明孝宗(1487年-1505年在位),年號弘治,明朝第九位皇帝。朱祐樘為人寬厚仁慈,躬行節儉,不近聲色,勤于政事,重視司法,大開言路,努力扭轉朝政腐敗狀況,驅逐奸佞,勤于政事,勵精圖治,任用王恕、劉大夏等為人正直的大臣,史稱“弘治中興”。弘治十八年(1505年),朱祐樘駕崩于乾清宮,在位18年,享年36歲,葬泰陵,廟號孝宗 ,謚號“建天明道誠純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10
明武宗:朱厚照
朱厚照(1491年10月27日-1521年4月20日),即明武宗(1505年—1521年在位),明朝第十位皇帝,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張皇后的長子,在位期間年號正德。他處事剛毅果斷,批答奏章,決定國家重大事件。彈指之間誅劉瑾,平安化王之亂,大敗蒙古小王子,且多次賑災免賦。而且,他在位時臣下仍有不少賢才,也從側面反映出這位帝王治下總體上仍有可稱道之處。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駕崩于豹房,享年三十一歲,在位十六年,廟號武宗,謚號“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葬于康陵。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zhan)為(wei)注(zhu)冊用(yong)戶提供信息(xi)存儲空間服務(wu),非“MAIGOO編(bian)輯上(shang)傳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zhu)冊用(yong)戶自主發布上(shang)傳,不代(dai)表本(ben)站(zhan)觀(guan)點,版權(quan)歸原作(zuo)者所有,如有侵權(quan)、虛假信息(xi)、錯誤信息(xi)或任何問(wen)題,請及時聯(lian)系我們,我們將(jiang)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更正(zheng)。 版權聲明>> 糾錯>> 申請刪除>>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關信息(xi)(xi)的知識產權歸(gui)網站(zhan)方(fang)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pian)、圖表、著作權、商標權、為用戶提供的商業信息(xi)(xi)等(deng)),非經許可不得抄襲或使(shi)用。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83129個品牌入駐 更新521332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608402個代理需求 已有1391622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