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手抄報如何設計
1、版面劃分
先(xian)把版面劃(hua)分成兩(liang)塊,每塊中還可以再(zai)分成片。劃(hua)分文章塊面時,要有(you)橫有(you)豎(shu),有(you)大有(you)小,有(you)變化和有(you)對稱的美,也(ye)可繪畫(hua)圖案進(jin)行劃(hua)分。報頭要放(fang)在顯著位(wei)置(zhi),最好(hao)是在左上(shang)或右上(shang)位(wei)置(zhi)。
2、塊面編排
如(ru)不符合原先的(de)劃(hua)分,就要將版面塊(kuai)面安排作必(bi)要的(de)調整;如(ru)不能安排下(xia)文章,就利(li)用移(yi)引、轉版的(de)形式等,并(bing)用字號、顏色、花邊與鄰(lin)近(jin)的(de)文章塊(kuai)面相區別。
3、裝飾設計
除報頭按(an)內容設(she)計、繪制外,每篇文章的標題(ti)也要作總體考慮,按(an)文
章主次確定每篇(pian)文章標題的(de)字體、字號(hao)、顏色及(ji)橫、豎(shu)排位置。文章內容以橫排為(wei)主,行距大于字距,篇(pian)與篇(pian)之間(jian)適應(ying)用些題花、插圖(tu)、花邊及(ji)尾花等穿(chuan)插其(qi)中(zhong),起裝飾、活潑片面的(de)作用。
處暑手抄報內容
1、處暑的由來
每年的(de)8月(yue)23日前后(hou)(8月(yue)22日~24日),視太(tai)陽到達黃經(jing)150°時(shi)是二十四節(jie)氣的(de)處(chu)暑。處(chu)暑是反(fan)映氣溫變化的(de)一個(ge)節(jie)氣。“處(chu)”含有(you)躲藏、終止意思,“處(chu)暑”表示炎熱暑天結(jie)束(shu)了(le)。
《月令七十二(er)候集(ji)解》說:“處,去也(ye),暑(shu)氣(qi)(qi)至此而(er)止矣。”“處”是(shi)終(zhong)止的意思,表(biao)示炎熱即將(jiang)過去,暑(shu)氣(qi)(qi)將(jiang)于這一天結束,我國(guo)大(da)部分地區氣(qi)(qi)溫逐(zhu)漸下(xia)降(jiang)。處暑(shu)既不同于小暑(shu)、大(da)暑(shu)、也(ye)不同于小寒、大(da)寒節氣(qi)(qi),它是(shi)代表(biao)氣(qi)(qi)溫由炎熱向(xiang)寒冷過渡的節氣(qi)(qi)。
2、處暑的古詩
《處暑前三日》
胡茂文
粵近(jin)處(chu)暑(shu)烈(lie)日炎,寢食不安難休歇。
期盼天(tian)秤(cheng)速來(lai)到(dao),攜風帶雨除酷熱。
《處暑后風雨》
(宋)仇遠
疾風驅急雨,殘暑(shu)掃(sao)除空。
因識炎涼(liang)態(tai),都來頃刻中。
紙窗嫌有(you)隙,紈扇笑無功。
兒讀秋(qiu)聲賦,令人憶醉翁。
《七月二(er)十(shi)(shi)四日山中(zhong)已寒二(er)十(shi)(shi)九日處暑》
(宋)張嵲
塵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yi)。
露蟬(chan)聲(sheng)漸(jian)咽(yan),秋(qiu)日景初微(wei)。
四海(hai)猶多壘,余生久息機。
漂(piao)流(liu)空老大,萬事與心違
3、處暑習俗活動
(1)開漁節
對于沿(yan)海漁民來說,處暑(shu)以后漁業收獲(huo)的時節(jie),每年(nian)處暑(shu)期(qi)間(jian);在浙江省沿(yan)海都要(yao)舉行(xing)一年(nian)一度的隆重的開(kai)漁節(jie),決定在東海休漁結(jie)束的那(nei)一天(tian),舉行(xing)盛大的開(kai)漁儀式(shi),歡送漁民開(kai)船出海。
(2)放河燈
河(he)(he)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fang)燈盞或蠟(la)燭,中元夜放(fang)在江河(he)(he)湖海之中,任其(qi)漂泛。放(fang)河(he)(he)燈是為了普渡(du)水中的落水鬼和其(qi)他(ta)孤魂野鬼。
(3)出游迎秋
祭祖、迎(ying)秋處暑節(jie)氣前后(hou)的(de)民(min)俗(su)多(duo)與祭祖及迎(ying)秋有關。處暑前后(hou)民(min)間(jian)會有慶(qing)贊中元的(de)民(min)俗(su)活動(dong),俗(su)稱“作七(qi)月半”或(huo)“中元節(jie)”。舊(jiu)時民(min)間(jian)從七(qi)月初一(yi)起,就(jiu)有開(kai)鬼(gui)門的(de)儀式,直(zhi)到月底關鬼(gui)門止,都會舉行普渡布施(shi)活動(dong)。
申明:以上內容源于程序系統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使用,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