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

淮劇十大經典劇目

淮劇十大代表劇目 江淮戲傳統劇目排名 淮劇經典唱段100首
本文章由 MAIGOO編輯 上傳提供 2024-03-28 評論 0
淮劇又稱江淮戲、淮戲,起源于鹽城和淮安,主要流行于江蘇省、上海市以及安徽省部分地區。本文Maigoo小編就跟大家分享下江淮戲十大代表劇目,如金龍與蜉蝣、牙痕記、啞女告狀、三女搶板、玉杯緣、太陽花、西楚霸王等,一起來看看吧。
  • 01
    金龍與蜉(fu)蝣 淮劇里程碑之作文華新劇目獎
    綜合(he)指數:91.9
    02
    牙痕記 傳統淮劇中的經典骨子老戲
    綜合指數:90.9
    03
    啞女告狀 曾被數十個劇種近百個劇團移植上演
    綜合指數:90.5
    04
    三女搶板 曾被各劇種/劇團競相移植上演
    綜合指數:89.8
    05
    玉杯緣 淮劇最受歡迎的傳統劇目
    綜合指(zhi)數:89.6
    06
    太陽花 入圍全國精品工程
    綜合(he)指數:88.9
    07
    西楚霸(ba)王 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
    綜合指數(shu):88.2
    08
    水漫泗洲 淮劇大師筱文艷代表劇目
    綜合指數:87.5
    09
    九件衣 淮劇常演劇目
    綜合指數:86.8
    10
    馬(ma)陵道
    綜合指數(shu):86.1

淮劇10大代表劇目榜(bang)中(zhong)榜(bang),CNPP小編主要(yao)依(yi)據作品(pin)知名度/影(ying)響(xiang)力/所獲(huo)榮譽(yu),并綜合參考(kao)互聯網相關排行榜(bang)/榜(bang)單進行推薦,榜(bang)單僅供參考(kao),數據截止(zhi)至(zhi)2023年3月(yue)17日(ri),如有疑(yi)問,歡迎在(zai)末尾評論/批評指正。

本榜單僅供參考使用,如果對于該榜單您有更好的建議,請

淮劇十大經典劇目
1、金龍與蜉蝣
淮劇里程碑之作文華新劇目獎
經典淮劇名曲《金龍與蜉蝣》,由上海淮劇團創作首演于1993年,興起了“都市新淮劇”的概念。本劇在藝術上進行了全方位的大膽革新,突破了淮劇原來的表現程式,運用了現代化的藝術手段,加以融化糅合,但仍保持淮劇藝術風格,是一部傳統與創新相結合的大戲,曾榮獲文華新劇目獎、中國戲劇獎等獎項。該劇不僅被認為是淮劇乃至中國戲曲的里程碑之作,更是被譽為“十幾年探索性戲曲走向成熟的標志”,可以說其在中國戲劇史上的地位已經毋庸置疑。
傳統淮劇中的經典骨子老戲
淮劇向來注重唱工,幾乎每個淮劇劇本都有大段唱詞。如淮劇傳統劇目《牙痕記》中《金殿認子》一折,竟有四個角色的唱詞都在百句之上,這在其他任何劇種中都是極為罕見的。《牙痕記》又名《瓦車篷》、《安壽保賣身》,是根據老藝人敘述的故事情節整理而來的,系傳統淮劇“九蓮十三英”大戲中的一出久演不衰的骨子老戲,深受淮劇觀眾喜愛。【 詳細>>】
曾被數十個劇種近百個劇團移植上演
經典淮劇大全中必有《啞女告狀》,講述了掌府長女掌上珠自幼許配陳光祖,因陳家衰落,繼母掌夫人毀約,迫其改嫁之后的一系列故事。該劇于1980年上海淮劇團首演于盧灣區文化館,連續7年,每年演出數場,均有較高上座率,截至1987年演出就近700場,曾先后被揚劇、黃梅戲、錫劇、越劇、粵劇、閩劇、京劇、秦腔等數十個劇種近百個劇團移植上演。其中《啞女告狀·夢游》,為淮劇經典唱段100首之一。【 詳細>>】
曾被各劇種/劇團競相移植上演
淮劇傳統劇目《三女搶板》,取材舊小說《海公大紅袍》。該劇原系幕表連臺本戲一折,在1956年挖掘傳統劇目中,由何叫天口述,整理改編而成,于1957年上海市人民淮劇團首演于貴州劇場。自公演后,一直頗受觀眾歡迎,各報刊載文贊譽該劇是一出在整理傳統劇目中成效顯著的劇目。各省市兄弟劇種、劇團競相移植上演。尤以江西省采茶戲劇團移植上演的《三女搶板》影響較大;湖南省湘劇團的《生死牌》更是享譽全國,并且在京劇、晉劇、秦腔、山東梆子、花鼓戲、評劇均有改編、演出。【 詳細>>】
5、玉杯緣
淮劇最受歡迎的傳統劇目
大型古裝淮劇《玉杯緣》,淮腔雅韻十足,極具地方特色,一直頗受淮劇觀眾歡迎,其中《哭杯》一折,為淮劇經典名段。本劇講述了落難書生張廷秀凍昏在野外,被蘇州富賈王員外相救后,帶回家中,又將二女兒玉姐許配與廷秀。時逢京考,賈王員大女婿趙昂與廷秀結伴前往,臨別之時玉姐贈與張廷秀祖傳玉杯為信物。孰料趙昂為獨霸王府家產途中推張廷秀下河,欲至于死地,然張廷秀幸被人救起。趙昂進京后買官回家,謊告廷秀在船上不幸落水身亡,王玉姐聽聞痛不欲生。六年后張廷秀復試高中亦御封為八府巡案,衣錦還鄉懲治惡人,并喜圓玉杯之緣。
入圍全國精品工程
由江蘇省淮劇團創作演出的現代戲《太陽花》,講述了抗日戰爭期間發生在蘇北農村的一個故事。本劇為淮劇代表劇目之一,自1994年立上舞臺久演不衰,很多經典的唱段在戲迷中廣為流傳。2005年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江蘇省淮劇團復排了此戲,在保留原劇情節的基礎上重新作詞譜曲,并再次受邀進京演出,受到了專家和觀眾的一致好評。【 詳細>>】
7、西楚霸王
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
都市新淮劇《西楚霸王》,由上海淮劇團創排演出,是繼《金龍與蜉蝣》之后,推出的第二部都市新淮劇,展示了楚文化陽剛豪放的大氣與情懷,塑造了一個既是“戰神”又是“愛神”的剛愎自用鐵骨柔情的霸王形象。該劇1999年8月12日赴沈陽參加第六屆中國戲劇節演出,引起強烈反響,受到好評,并榮獲優秀劇目及優秀編劇、優秀導演、優秀表演等十多個單項獎。
淮劇大師筱文艷代表劇目
說起江淮戲名家唱段,那必然少不了江淮戲傳統劇目《水漫泗洲》,它是淮劇一代宗師筱文艷文武兼備的代表劇目,也是上海淮劇團的保留劇目之一,頗受觀眾歡迎,屢演不衰。本劇是一出大型神話劇,講述了筱文艷飾演的水母娘娘和楊占魁飾演的太守之子時廷芳一見鐘情的故事。2022年,為紀念筱文艷誕辰一百周年,上海淮劇劇團復排該劇,由顧芯瑜主演。【 詳細>>】
淮劇常演劇目
傳統戲劇《九件衣》是一出骨子老戲,許多劇種都上演過《九件衣》。舊本《九件衣》系寫錢玉林向未婚妻蔣巧云借得女衣九件典當還債,被誣為盜的故事,整理改編后,在各劇種中人物、情節會有所差異。其中淮劇《九件衣》又名《嫁衣血案》,由江蘇省淮劇團排演。自搬上舞臺后,一直備受淮劇觀眾喜愛,屢演不衰。【 詳細>>】
10、馬陵道
經典淮劇《馬陵道》,取材于元朝無名氏所作劇本《龐涓夜走馬陵道》,1997年由上海淮劇團首演于上海逸夫舞臺。本劇講述了東周時期,師出同門的孫臏與龐涓在馬陵道結拜金蘭,后又同在魏國為官;龐涓妒才,設計陷害師弟,向魏王進讒,致使孫臏受刖臏之刑。孫臏裝瘋逃過死劫,在卜商的幫助下,逃出魏國,聯合六國伐魏,在馬陵道設伏生擒龐涓。

更多淮劇經典劇目:

《琵琶壽》《女(nv)審》《千里送京娘(niang)》《探寒窯(yao)》《白(bai)(bai)蛇傳》《舍妻審妻》《巧(qiao)奶奶罵貓》《秦香蓮》《藍(lan)玉蓮》《王二英》《蘇迪英》《趙五娘(niang)》《八女(nv)投江》《武(wu)訓先(xian)生》《千古(gu)韓非》《大(da)路朝天》《半紙春(chun)光(guang)》《浦東(dong)人家》《闖上(shang)海(hai)》《寒梅》《影(ying)的(de)影(ying)》《孔乙己》《愛(ai)情的(de)審判》《白(bai)(bai)綠堂(tang)》《白(bai)(bai)羅衫(shan)》《海(hai)港的(de)早晨(chen)》《母與子(zi)(zi)(zi)》《蓮花(hua)庵》《孔雀(que)東(dong)南飛》《孟麗君》《打(da)金枝》《血手印》《吳(wu)漢三(san)殺》《恩仇(chou)記》《柜中緣》《李翠蓮》《岳飛》《團圓之后(hou)》《藍(lan)橋會》《狀元袍》《官禁民(min)燈》《藍(lan)齊格格》《一(yi)江春(chun)水向東(dong)流》《諾言(yan)》《家有長子(zi)(zi)(zi)》《十品村官》《剃(ti)頭匠(jiang)與理發師》《照減不(bu)誤》《土地回老(lao)家》《送子(zi)(zi)(zi)參(can)軍》《過關》《懶(lan)龍(long)伸腰》《莫忘恩德》《魚水軍民(min)》《民(min)工張仁賢》《保翻身》《睜眼(yan)瞎(xia)子(zi)(zi)(zi)》《上(shang)冬學》《夜正黑》《楊家將(jiang)》《飛龍(long)傳》《日月圓》《安(an)邦定國志》《封神榜》《七國志》《鄭(zheng)巧(qiao)嬌》《乾隆(long)傳》《彭公(gong)案(an)》《施公(gong)案(an)》《漁濱河邊》《一(yi)家人》《海(hai)港》《打(da)碗記》《離婚(hun)記》《奇婚(hun)記》《對舌》《趕腳》《小打(da)瓦》《種(zhong)大(da)麥(mai)》《大(da)補(bu)缸》《磨豆腐》《雞毛(mao)蒜皮》《半車老(lao)師》《菜籽花(hua)開(kai)》《十品半村官》《首烏花(hua)開(kai)》《花(hua)木(mu)蘭》《紅湖赤(chi)衛隊》《李雙雙》《杜鵑山》《逼上(shang)梁山》《楊乃武(wu)與小白(bai)(bai)菜》《李甲與杜十娘(niang)》《蘭橋會》《白(bai)(bai)虎堂(tang)》《十一(yi)郎》《武(wu)松(song)》

更多相關榜單
  • 01
    皮秀英
  • 02
    三拜堂
  • 03
    小鎮有口甜水井
  • 04
    兒女情
  • 05
    節婦吟
  • 06
    借靴
  • 07
    罵雞
  • 08
    催租
  • 09
    梨花情
  • 10
    豆腐宴
  • 01
    雙推磨
  • 02
    珍珠塔
  • 03
    孟麗君
  • 04
    庵堂相會
  • 05
    玉蘭花開
  • 06
    二泉映月
  • 07
    紅花曲
  • 08
    雙珠鳳
  • 09
    姑嫂比武
  • 10
    尋兒記
經典戲曲劇目推薦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注(zhu)明“MAIGOO編(bian)輯上(shang)傳提供(gong)”的所有作(zuo)品(pin),均為MAIGOO網(wang)(wang)原創、合法(fa)擁有版權或(huo)有權使(shi)用(yong)的作(zuo)品(pin),未經本網(wang)(wang)授(shou)權不得轉(zhuan)載、摘編(bian)或(huo)利用(yong)其它方(fang)式使(shi)用(yong)上(shang)述作(zuo)品(pin)。已經本網(wang)(wang)授(shou)權使(shi)用(yong)作(zuo)品(pin)的,應在授(shou)權范(fan)圍內(nei)使(shi)用(yong),并注(zhu)明“來源:MAIGOO網(wang)(wang)”。違反上(shang)述聲明者,網(wang)(wang)站會(hui)追責到(dao)底。 推薦入榜>> 糾錯>> 投訴侵權>>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zui)新評(ping)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