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

中國當代十大建筑

中國當代十大建筑盤點 國內著名當代建筑有哪些 國內當代建筑奇跡
本文章由 MAIGOO榜單(dan)研究員329號 上傳提供 2024-12-11 評論 0
當代建筑主要指改革開放以來建設的建筑物,中國號稱基建大國,尤其是進入當代,一座座雄偉的建筑工程拔地而起,那么,中國當代代表性建筑有哪些?MAIGOO小編為你盤點了中國當代十大建筑排行榜,有當代橋梁代表建筑、現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港珠澳大橋,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大廈,有當代水利工程代表建筑、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建筑三峽大壩、當代體育場館代表建筑鳥巢、世界最高電視塔廣州電視塔、中國當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建筑國家大劇院等,一起來看看吧。
  • 排排榜
  • 關注榜
  • 點贊榜

聲明:中國當代十大建筑榜單,是Maigoo小編主要依據改革開放以來當代中國具有廣泛影響的地標性建筑,涵蓋了高樓大廈、電視塔、橋梁、體育場館、文化場館、水利工程、交通類建筑,參考文化部所屬的中國建筑文化研究會評選“中國當代十大建筑”名單,以及外媒評選“世界七大建筑奇跡”“世界十大建筑奇跡”名單,對比當代建筑高度、建筑特色、所獲榮譽、影響力、知名度等因素,綜合整理而成。(當代建筑主要指改革開放以來,即1976年-至今建成的建筑物)為我喜歡的投票>>

本榜單僅供參考使用,如果對于該榜單您有更好的建議,請

中國當代十大建筑
當代橋梁代表建筑現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
港珠澳大橋是中國境內一座連接香港、廣東珠海和澳門的橋梁,建成于2018年,因其超大的建筑規模、空前的施工難度和頂尖的建造技術而聞名世界,被英國《衛報》譽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實現了7個世界之最,為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世界綜合難度最大跨海大橋等,被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是中國當代橋梁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港珠澳大橋橫跨伶仃洋,全程55千米,其中主橋29.6千米,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此外,中國代表性的當代橋梁還有很多,其中,位于湘西的矮寨特大懸索橋,也是中國當代建筑一大奇跡,大橋主跨1176米,為世界峽谷跨徑大懸索橋,是在云端上開車的建筑奇跡。【 詳細>>】
地址: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G94(珠三角環線高速)
中國當代十大建筑中國第一高樓
上海中心大廈是上海市的一座巨型高層地標式摩天大樓,以632米高,成為中國第一高樓、世界第三高樓,其以令人驚嘆的高度成為了上海乃至整個中國的地標之巔,被譽為建筑奇跡。上海中心大廈始建于2008年,被綠色建筑LEED-CS白金級認證,曾獲得MIPIM“人民選擇獎”、第十五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2018年“國家優質工程金質獎”,入選“2019上海新十大地標建筑”“2022中國新時代100大建筑”名單,被文化部下屬的中國建筑文化研究會評為“中國當代十大建筑”。【 詳細>>】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陸家嘴銀城中路501號
當代水利工程代表建筑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建筑5A景區
三峽大壩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力發電工程一三峽水電站的主體工程,全長約3335,壩高185米,多項指標屬世界第一,被譽為 “大國重器”的偉大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建筑之一,入選“全球十大工程成就”,也是中國當代水利工程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多年來,三峽工程獲112項世界之最、934項發明專利,“FIDIC百年工程項目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等獎項。【 詳細>>】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三斗坪鎮
中國當代十大建筑當代體育場館代表建筑5A景區
國家體育場,即大名鼎鼎的鳥巢,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2022年北京冬奧會主體育場,為特級體育建筑、大型體育場館,是國家標志性建筑,已成為中國地標性的體育建筑和奧運遺產,也是中國當代體育場館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鳥巢建成于2008年,占地20.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5.8萬平方米,可容納觀眾9.1萬人,是中國最大的體育場館。鳥巢不僅僅是一座體育場館,更是一座藝術品,是一座代表著中國精湛工藝和文化傳承的建筑杰作。鳥巢被美國《時代》雜志評選為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跡,還被文化部下屬的中國建筑文化研究會評為“中國當代十大建筑”。【 詳細>>】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國家體育場南路1號
中國當代十大建筑東方風格現代建筑典范
北京中信大廈,又名中國尊,位于北京朝陽CBD核心區,高度達到528米,總建筑面積43.7萬平方米,建筑外形仿照古代禮器“尊”進行設計,是東方風格現代建筑的典范,是北京第一高樓、北京標志性地標建筑之一,也是中國十大最高建筑之一。中國尊創造8項世界之最、15項國內紀錄,入選為“2022中國新時代100大建筑”,是榮獲LEED O+M既有建筑金級認證和中國綠色建筑三星級運行標識雙認證的建筑之一,還獲得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綠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等榮譽。北京中信大廈還被文化部下屬的中國建筑文化研究會評為“中國當代十大建筑”。【 詳細>>】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光華路12號
中國當代十大建筑世界最高電視塔4A景區
廣州電視塔,簡稱廣州塔,昵稱小蠻腰,塔身主體高454米,天線桅桿高146米,總高度600米,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紀錄,是世界上最高的電視塔之一,以其獨特的建筑風格和壯麗的城市景觀而聞名于世,被譽為“中國第一高塔”,是廣州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作為目前世界上建筑物腰身最細(最小處直徑只有30多米),施工難度最大的建筑,廣州塔創造了一系列建筑上的“世界之最”,如世界最長的空中云梯、世界最高的橫向摩天輪等。據買購網小編了解,廣州塔還被文化部下屬的中國建筑文化研究會評為“中國當代十大建筑”。【 詳細>>】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閱江西路222號
世界十大建筑奇跡之一
中央電視臺總部大樓 ,即眾所周知的“大褲衩”,由中央電視臺總部大樓(主樓)、電視文化中心(北配樓)以及能源服務中心組成,其中主樓為兩棟分別為52層234米高和44層194米高的塔樓組成,是北京地標建筑之一,因外形前衛,曾被美國《時代》評選為世界十大建筑奇跡之一。中央電視臺總部大樓獲世界高層都市建筑學會“2013年度全球最佳高層建筑獎”,入圍十大當代建筑之一。【 詳細>>】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中路32號
當代交通樞紐類代表建筑新世界七大奇跡
大興國際機場以其獨特的設計和宏偉的規模而著稱,是世界上最大的單體航站樓之一,是全球第二大國際機場,是中國建筑的巔峰之作,被英國《衛報》評選為“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也是中國當代交通樞紐類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大興國際機場以巧妙的“五指型”布局,溫柔的流線型設計,被評為“全球最美機場”,屋頂中心由一個六邊形天窗、六條條形天窗、八個氣泡窗相互連接組成。大興國際機場還入選2022中國新時代100大建筑交通樞紐類、住建部綠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中國建筑行業工程質量最高榮譽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等榮譽。【 詳細>>】
地址:北京市大興區,河北省廊坊市
中國當代十大建筑
臺北101大廈,又名臺北101、臺北金融大樓,位于中國臺灣省臺北市信義區金融貿易區中心,高509米,為臺北市最獨特的地標之一,以其獨特的建筑設計、卓越的工程技術和令人驚嘆的高度而聞名,是中國十大最高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地標性建筑。臺北101是聞名世界的摩天大樓,曾多次蟬聯“世界第一高樓”稱號,獲得了美國LEED白金級認證綠色建筑,還被文化部下屬的中國建筑文化研究會評為“中國當代十大建筑”。據Maigoo小編了解,被文化部下屬的中國建筑文化研究會評選的“中國當代十大建筑”還包括北京駿豪·中央公園廣場、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海金茂大廈、上海證大喜瑪拉雅中心、上海中心大廈、北京國貿三期。【 詳細>>】
地址:臺灣省臺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7號
中國當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建筑
中國國家大劇院建成于2007年,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筑,由法國建筑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外觀呈半橢球形,被譽為中國十大新建筑奇跡,是中國當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建筑之一。中國國家大劇院的外觀獨特,呈橢圓形,仿佛一顆巨大的水滴,其外殼由超過18000塊巨型玻璃組成,使建筑在夜晚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成為北京城市風景線的一大亮點。作為中國文化的窗口,中國國家大劇院是一座集藝術與建筑于一體的璀璨明珠,見證了中國文化藝術的繁榮發展。中國國家大劇院獲“魯班獎”,入選新中國成立60周年“百項經典暨精品工程”。【 詳細>>】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西長安街2號
更多相關榜單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注明(ming)“MAIGOO編輯”、“MAIGOO榜單研究員”、“MAIGOO文章編輯員”上傳提供的所(suo)有作(zuo)品(pin)(pin),均為(wei)MAIGOO網(wang)原創(chuang)、合法擁有版權(quan)或(huo)有權(quan)使用(yong)(yong)(yong)的作(zuo)品(pin)(pin),未經本網(wang)授(shou)(shou)權(quan)不得轉載、摘編或(huo)利(li)用(yong)(yong)(yong)其它方式使用(yong)(yong)(yong)上述作(zuo)品(pin)(pin)。已經本網(wang)授(shou)(shou)權(quan)使用(yong)(yong)(yong)作(zuo)品(pin)(pin)的,應在授(shou)(shou)權(quan)范圍內(nei)使用(yong)(yong)(yong),并注明(ming)“來源:MAIGOO網(wang)”。違反上述聲明(ming)者,網(wang)站會追責(ze)到底。 推薦入榜>> 糾錯>> 投訴侵權>>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xin)評(ping)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