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靈毓秀、文風悠遠的古邑東莞孕育了眾多的民族英雄、碩學鴻儒、思想先哲、藝術大師,積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蘊。比如明末抗清名將袁崇煥,南明抗清將領張家玉,明朝清官徐兆魁,元朝榮祿大夫何真,清朝粵東三將之一鄧安邦,明代禮部左侍郎陳璉等。
孫謙(425-516),字長遜,東莞莒縣人。南朝時任巴東、建平二郡太守。歷任二縣、五郡長官,皆廉潔奉公,不受禮物,每次離職從官府搬出后,因沒有私宅,就只得借官府的空車棚居住。政治主張不以武力鎮壓境內的蠻人與獠人,而以恩惠進行感化,不接受他們送來的黃金珍寶,并放還先前搶掠來的蠻人,使得郡中安定。他八九十高齡仍請求擔任重職,以報效家國,天監十五年,他卒于任上,當時已九十二歲。
陳璉(1369一1454)字廷器,號琴軒,廣東東莞厚街橋頭人。洪武二十三年中舉人,初授桂林府教授。永樂元年,因他有治理才能,擢為許州知州,永樂三年改任滁州知州。他在任上驗丁賦、省徭役、修學校、勸農桑;暇時與僚屬在醉翁亭上吟詠,又修一釀泉亭,一泉一石,皆為題品,百姓稱他為“小歐陽”。陳璉文才出眾,著有《琴軒集》、《歸田稿》等。
彭誼(yi)(1410一1498),字景宜,號正庵,廣東東莞莞城市橋人。生于永樂八年(1410年),為明宣德十年(1435年)舉人。明正統十年(1445年)任工部司務,正統十四年(1449年)任湖廣道監察史,明成化四年(1468年)以右副都御史鎮守遼東。彭誼鎮守遼東十年,嚴格訓練軍隊,糧草充裕,女真、韃靼都不敢進犯。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彭誼升資善大夫,至67歲時,告老還鄉。
張家玉(yu)(1615-1647),字玄子,號芷園,廣東東莞萬江人,嶺南三忠(張家玉、陳邦彥、陳子壯)之一,東莞五忠(陳策、袁崇煥、蘇觀生、張家玉、陳象明)之一,抗清將領。崇禎十六年(1643年)進士,曾主動投書李自成為起義軍效力,李自成戰敗后改投南明弘光帝。1647年和清廣東提督李成棟在增城大戰時身中九箭,身負重傷,不愿作俘虜,遂投塘而死,壯烈殉國,時年僅33歲。張家玉詩作遺留不少,后人輯有《張文烈公軍中遺稿》和《張文烈公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