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源壇子肉
四(si)川省漢源縣現(xian)轄行政區域
《漢(han)源縣(xian)人(ren)民(min)政府關于漢(han)源壇子肉(rou)地理標志產品保(bao)護(hu)區域情(qing)況的函》,漢(han)府函﹝2012﹞104號(hao)
四川(chuan)省(sheng)大(da)渡河(he)食(shi)品有(you)限公司企業標準:Q/21110000-1.002-2010《漢(han)源壇(tan)子肉》
一、品種
本地黑豬及其與長(chang)白(bai)、大約(yue)克(ke)、杜洛克(ke)等(deng)雜(za)交(jiao)后代。
二、飼養條件
1.飼養環(huan)境及(ji)飼料條件(jian):
(1)飼(si)養環境(jing):產地范圍內海拔(ba)1200m以上,年平均(jun)氣(qi)溫17.7℃、年均(jun)降雨(yu)量755.7mm,冬春干旱(han)無嚴寒,夏秋(qiu)多雨(yu)無酷熱,空氣(qi)干燥;以河水(shui)、溪水(shui)為主要飲水(shui)來(lai)源(yuan)。
(2)飼(si)料條(tiao)件:當(dang)地野菜、谷糠、玉米、紅薯、土豆、大(da)米等為(wei)主要飼(si)料,高溫煮(zhu)熟后喂食。
2.飼養方(fang)式(shi):舍飼。
3.出欄標準:12至18月齡,體(ti)重110kg以上。
4.環境(jing)、安全要求:飼養環境(jing),疫情(qing)疫病的防治(zhi)與(yu)控制必須執行國家(jia)相關規定,不(bu)得污(wu)染環境(jing)。
三、屠宰
1.豬源標準:來(lai)自產地范圍內的符(fu)合活體質(zhi)量要求的健康豬只。
2.靜養(yang)待宰:宰前(qian)空腹靜養(yang)24小時,盡(jin)量減少應激。
3.燙毛:燙毛水溫(wen)58℃至(zhi)63℃,燙毛時(shi)間為8至(zhi)12分鐘(zhong)。
四、加工工藝
1.原料的選擇與處理:選用符(fu)合檢(jian)(jian)疫(yi)、檢(jian)(jian)驗(yan)衛(wei)生標準的豬(zhu)(zhu)肉(rou),切成8至10cm見(jian)方的小塊。豬(zhu)(zhu)膘切成大小3至4cm的小塊備(bei)用。
2.生產工藝流程:原料(liao)驗(yan)收(shou)→原料(liao)前處理→腌(a)制→清洗→炸制→包裝(zhuang)和殺菌→標(biao)識標(biao)志→儲藏→檢驗(yan)出廠。
3.工藝要點:
(1)腌(a)制:豬(zhu)肉與鹽按照100:1.5腌(a)制24小(xiao)時。
(2)炸(zha)制:將(jiang)瀝干的(de)豬肉放入(ru)由豬膘(biao)煉制的(de)油窩(wo)中炸(zha)制,溫度(du)130℃至(zhi)160℃之間(jian),待豬肉表(biao)面(mian)變(bian)成黃色后,溫度(du)降到110℃至(zhi)130℃,時間(jian)60至(zhi)80分(fen)鐘,待豬肉呈現金(jin)黃色,且(qie)具有濃郁的(de)油炸(zha)肉制品香味(wei)后,停(ting)止(zhi)加熱(re)。
(3)壇裝和殺菌:豬肉炸制(zhi)好后,連肉帶油倒入由當地白(bai)鱔泥燒制(zhi)的陶罐中,豬油至淹沒肉塊為(wei)止,加蓋(gai)密封殺菌。
(4)儲(chu)藏:封壇后在溫度為10℃至(zhi)20℃左(zuo)右環境下(xia),存放1至(zhi)2個月,之后在衛(wei)生、干燥(zao)、陰涼、通風(feng)的(de)庫(ku)房內隔墻離地常溫貯存。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te)色:皮與(yu)肉不脫離,外(wai)觀呈(cheng)微黃或金黃色,色澤鮮亮,口味咸淡適中(zhong),醇香濃(nong)郁(yu)、皮耙肉糯,有獨特(te)濃(nong)郁(yu)而(er)原始(shi)的肉香。
2.理化指標:
指標項目指標
食用鹽(以氯(lv)化鈉計(ji))% ≤ 2.5
水份(% )≤ 40
脂肪(% )≤ 60
蛋白質 (%)≥ 5.5
酸價 (以(yi)KOH 計)(mg/g)≤ 4.0
3.安全及(ji)其(qi)他質量技術(shu)要(yao)求:產品安全及(ji)其(qi)他質量技術(shu)要(yao)求必須符合(he)國家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