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hei)龍江(jiang)大豆(dou)(dou),黑(hei)龍江(jiang)省著(zhu)名特產。顆(ke)粒圓潤(run)飽滿,皮薄色黃,含有(you)豐富的(de)油脂(zhi)、蛋白質、氨基(ji)酸,質量上乘,在國(guo)內外享(xiang)有(you)盛譽。可直接用來(lai)做湯,經研磨(mo)加工后(hou)的(de)各(ge)式豆(dou)(dou)制(zhi)品,味正色純,更(geng)是(shi)素食(shi)者(zhe)的(de)盤(pan)中佳肴。每年大量出口,是(shi)創匯的(de)重要產品之一(yi)。
專用標志使用
黑龍江大豆(九三墾區)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黑龍江省墾區質量技術監督局九三分局(ju)(ju)提出使用“地(di)理標(biao)志產品專用標(biao)志”的(de)申請,經黑龍江(jiang)(jiang)省質(zhi)(zhi)量(liang)技術(shu)監(jian)督局(ju)(ju)審核,報國家質(zhi)(zhi)檢(jian)總局(ju)(ju)核準后(hou)予(yu)以(yi)公告(gao)。黑龍江(jiang)(jiang)大豆(九(jiu)三墾區)的(de)法定檢(jian)測機構由黑龍江(jiang)(jiang)省質(zhi)(zhi)量(liang)技術(shu)監(jian)督局(ju)(ju)負責指定。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選擇適(shi)宜產地范圍內(nei)種(zhong)植的黑河(he)43、墾鑒豆(dou)28、墾鑒豆(dou)27、東農44、黑河(he)34等品種(zhong)。
二、立地條件
黑鈣土,有機質含(han)量(liang)大于5%,耕層厚度大于30厘米(mi),pH值(zhi)6.0至(zhi)6.5。
三、栽培管理
1. 輪(lun)作(zuo):與其(qi)他(ta)非豆(dou)科作(zuo)物進行2至3年輪(lun)作(zuo)。
2. 播(bo)種:播(bo)種期(qi)為4月下旬(xun)至5月上旬(xun),每(mei)公頃保苗(miao)38至40萬株(zhu),采用(yong)大壟(long)密植(zhi)栽培技術。
3.施(shi)(shi)肥:主要采用秸桿還田培(pei)肥地力和(he)測土配(pei)方(fang)施(shi)(shi)肥。
4.環境(jing)、安全要(yao)求:農藥、化肥等的(de)使用必須符合國家(jia)的(de)相關規(gui)定,不得污(wu)染環境(jing)。
四、收獲和加工
1.收獲:9月下旬(xun)全株三分之二(er)莢果(guo)變(bian)(bian)黃、下部葉變(bian)(bian)黃脫落、籽(zi)粒變(bian)(bian)硬呈固有色澤(ze)即可收獲,自然風干至(zhi)水(shui)分13%以下。
2.加(jia)工:清理(li)→分選→整理(li)→計量包裝。
五、質量特色
1. 感官特色(se):籽粒飽滿,色(se)澤純正,有光(guang)澤。
2. 理(li)化指標:
(1)高油大豆:粗脂肪(干基)≥21%;
(2)高蛋(dan)白大豆:粗蛋(dan)白質(干基)≥41%。
3. 安全(quan)及其他質量技(ji)(ji)術要求:產品安全(quan)及其他質量技(ji)(ji)術要求必須符合國(guo)家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