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桂海碑林博物館所(suo)轄的(de)龍隱(yin)巖龍隱(yin)洞摩(mo)崖石刻群,其(qi)中龍隱(yin)洞南于宋嘉(jia)定三年(1210年)建平亭,今不存(cun)。宋代(dai)龍隱(yin)巖建有釋迦寺、驂鸞亭、環翠閣等建筑,明代(dai)有怡云(yun)亭,清光緒(xu)十九年(1893年)黃(huang)興科等重修釋迦寺,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再(zai)度重修。
1964年,為保護和展示龍隱巖、龍隱洞(dong)石刻文化,桂林市(shi)政府撥款整修龍隱巖,在釋(shi)迦寺遺址上(shang)建藏碑閣,建筑總(zong)面積327.87平(ping)米,三層磚混,小青瓦頂。
1965年,釋迦寺遺址(zhi)改建藏碑(bei)(bei)閣工程完成(cheng)后,自治區(qu)級(ji)重點文物保護(hu)單(dan)位――龍(long)隱(yin)巖、龍(long)隱(yin)洞摩崖石刻(ke)辟為“桂海碑(bei)(bei)林”,由(you)文物管理委(wei)員會管理使用。文化大革命(ming)期間,受“破四舊”沖擊,桂海碑(bei)(bei)林由(you)園(yuan)林局代管使用。
1980年8月1日,園林局將桂海碑(bei)林移交(jiao)文管(guan)會(hui)管(guan)理。
1980年8月29日,成立桂海碑林(lin)(lin)陳列(lie)館,隸(li)屬桂林(lin)(lin)市博物館籌備(bei)處,編(bian)制(zhi)8人。
1981年8月10日,桂(gui)林(lin)(lin)(lin)博物(wu)館(guan)成立,含桂(gui)海碑林(lin)(lin)(lin)陳(chen)列(lie)館(guan)(桂(gui)海碑林(lin)(lin)(lin)陳(chen)列(lie)室、講解組屬桂(gui)林(lin)(lin)(lin)博物(wu)館(guan),桂(gui)海碑林(lin)(lin)(lin)服務部屬桂(gui)林(lin)(lin)(lin)市(shi)文(wen)管會)。
1984年11月11日,成立桂(gui)海碑(bei)林(lin)(lin)(lin)石刻(ke)陳(chen)列(lie)館(由原屬(shu)文管會的(de)桂(gui)海碑(bei)林(lin)(lin)(lin)服務部、屬(shu)桂(gui)林(lin)(lin)(lin)博物館的(de)桂(gui)海碑(bei)林(lin)(lin)(lin)陳(chen)列(lie)館組(zu)建),隸屬(shu)桂(gui)林(lin)(lin)(lin)市文化局。
1987年,新建碑閣(ge)700平(ping)米,磚混結構,主樓展室為四層,陳列(lie)明清散碑及桂林各名山經(jing)典(dian)石刻(ke)拓(tuo)片(pian)。碑閣(ge)南側接建碑廊和疊式碑亭(ting),建筑面積約336平(ping)米,二層磚混,現為拓(tuo)片(pian)庫房(fang)及辦公室。
1992年8月3日,桂海碑林(lin)石刻陳列館編制由(you)16人增至(zhi)18人。
1994年(nian)5月21日,更名為桂林石刻博物館。
1997年1月2日(ri),更名為桂(gui)海碑林博(bo)物館。
1990年,恢復建設驂鸞亭。
1998年,藏碑閣落架維修,改為琉璃瓦(wa)頂。
2001年,根據《桂(gui)海碑林博物館(guan)保護(hu)性開發規劃(hua)(hua)》建成一期主體工程――大(da)門綜合體(大(da)門、碑墻、貴賓接待(dai)室(shi)、售(shou)票處(chu)、講解員休息室(shi))、流杯亭,總建筑(zhu)面(mian)積340平米,并完成規劃(hua)(hua)A區(qu)環(huan)境整治(zhi)。
2006年,舊館舍改造裝修工程。
2007年,完(wan)成龍(long)隱(yin)巖、龍(long)隱(yin)洞石刻本體(ti)與(yu)(yu)崖壁載體(ti)的(de)保護(hu)工作,完(wan)成保護(hu)區(qu)內建筑與(yu)(yu)環境整治(zhi),初步完(wan)成桂海碑林石刻陳列館(guan)及(ji)保護(hu)與(yu)(yu)研究(jiu)中心一期工程(cheng),達到收藏2000塊碑、帖的(de)規模。
2010年(nian),完成保護(hu)與(yu)研究中(zhong)心二期工程,與(yu)自然山水結合鐫刻今人摩崖刻石(shi),傳承歷史文脈,完成建設(she)控制地帶內環境整(zheng)治。
至2020年,由桂(gui)海碑林(lin)遠(yuan)眺漓(li)江(jiang)與桂(gui)林(lin)市內各山之(zhi)間的(de)視廊(lang)通暢。爭取建成(cheng)達到收藏5000塊(kuai)碑、帖的(de)規(gui)模。成(cheng)為廣西(xi)石刻保護(hu)和研(yan)究中(zhong)心,集保護(hu)、研(yan)究、展(zhan)示、旅游觀光、文化休(xiu)閑為一體的(de)國(guo)內碑藏較富的(de)博物館之(zhi)一。
場館特色
桂海碑林(lin)博物館由幾部分組成,其中龍隱巖龍隱洞摩崖(ya)石刻群是桂林(lin)石刻較(jiao)為集(ji)中、典型的(de)地方。
宋代龍隱巖建有釋迦寺,后在釋迦寺遺(yi)址上建藏碑閣,三層磚混(hun)、小青瓦頂的藏碑閣,后改為(wei)琉璃(li)瓦頂。
桂海碑林陳列室
新建碑(bei)(bei)閣(ge)主樓展(zhan)室為四層,陳列明(ming)清散碑(bei)(bei)及桂林各名(ming)山經(jing)典石刻拓片。
碑(bei)(bei)閣南側(ce)接建碑(bei)(bei)廊和疊式碑(bei)(bei)亭,現為拓片(pian)庫(ku)房及辦公室。
館藏文物
綜述
桂海碑(bei)林博物(wu)館(guan)所轄龍隱巖龍隱洞(dong)摩崖石刻(ke)群,歷代游人(ren)到此或(huo)(huo)題(ti)(ti)名題(ti)(ti)榜、或(huo)(huo)題(ti)(ti)詩題(ti)(ti)記、或(huo)(huo)摹刻(ke)名人(ren)書畫(hua),真(zhen)、草、篆(zhuan)、隸、行諸體齊備,形成了(le)兩洞(dong)內外 “ 摩崖殆(dai)遍(bian),壁無(wu)完石 ” 的(de)碑(bei)林奇觀,現有唐(tang)至民國時期石刻(ke) 213 件(jian)(jian),新建碑(bei)閣“拓園(yuan)”中(zhong),集(ji)中(zhong)陳列了(le)市內遷移(yi)或(huo)(huo)復制(zhi)的(de)散(san)碑(bei)、名碑(bei) 50 余件(jian)(jian),是桂林石刻(ke)最集(ji)中(zhong)、最典型的(de)地方(fang)之一。
主要文物
文物名稱
簡介
宋(song)《曲(qu)水流觴(shang)》“曲(qu)水流觴(shang)”是古(gu)代文人雅集宴飲、吟詩游(you)戲的(de)娛樂設施:賓(bin)客騷人環(huan)繞四周,列坐(zuo)其次,將酒(jiu)杯放置在(zai)上(shang)游(you)的(de)流水之(zhi)中,任由它漂浮流動,當酒(jiu)杯停留在(zai)誰(shui)的(de)面前(qian),誰(shui)就即刻(ke)吟詩作賦,假(jia)如作不出詩來(lai),只好(hao)取杯飲酒(jiu),以示受罰。
宋《靜江府城池(chi)圖》
國(guo)內(nei)現存(cun)的(de)(de)兩件最(zui)古(gu)老的(de)(de)古(gu)代(dai)石刻(ke)地(di)圖(tu)之一(yi),也是我(wo)國(guo)面積最(zui)大的(de)(de)一(yi)幅(fu)石刻(ke)城圖(tu)。這幅(fu)地(di)圖(tu)最(zui)早采用寫景式符號,是地(di)圖(tu)設(she)計史上的(de)(de)一(yi)個重大創舉(ju)。
宋《元祐黨籍碑》
現在全(quan)國僅存兩件(還有一塊在廣西融水縣),這一塊至今仍完好無損,是(shi)研究宋代元佑黨爭(zheng)的重要(yao)文(wen)物資料(liao),現在被收錄在《百(bai)科全(quan)書(shu)·考古卷》當中(zhong),歷(li)史價值很高。
清《佛(fo)》這里有(you)一個(ge)草書(shu)的(de)(de)佛(fo)字(zi)(zi),像一個(ge)老太婆,手里捧(peng)著兩支香跪著燒香的(de)(de)側面像。它(ta)的(de)(de)作者是清代的(de)(de)王靜山,其(qi)作字(zi)(zi)時間(jian)是道光丙申(shen)年(nian)、丙申(shen)月(yue)、丙申(shen)日、丙申(shen)時,即1836年(nian)的(de)(de)農歷七月(yue)十五(wu),下午3-5時。因為它(ta)既(ji)是一個(ge)字(zi)(zi),又象(xiang)一幅畫,所以人(ren)稱(cheng)是“字(zi)(zi)中(zhong)有(you)畫、畫中(zhong)有(you)人(ren)”。
宋《龍圖梅(mei)公瘴說》梅(mei)摯的《五瘴說 》借(jie)用土瘴為比喻來抨擊當時貪官污吏(li)腐敗行(xing)為,“梅(mei)公瘴說警人心”。
重要活動
2006年5月18日,舉辦國際(ji)博(bo)物館日系列活動
2007年5月18日, 桂海(hai)碑(bei)林博物館開展(zhan)與(yu)觀眾拓碑(bei)互動活動
2008年5月,舉辦“國(guo)際博物館(guan)日(ri)(ri)”、“國(guo)家文化遺產(chan)日(ri)(ri)”活動
2009年4月19日,舉行桂林(lin)市書(shu)法家協會(hui)筆會(hui)
2010年5月,山水有清音--桂(gui)林石刻(ke)文化展
2010年6月(yue)4日(ri),該館與桂林市第七中(zhong)學(xue)共建教育基地掛牌
2010年(nian)8月,舉(ju)辦金(jin)榜筆(bi)會(hui)
2011年(nian)5月,該(gai)館開(kai)展慶祝國際博物館日宣傳活動(dong)
2012年6月,該館(guan)赴國家圖書館(guan)參(can)加(jia)“中國非(fei)物質文化遺(yi)產典(dian)籍記憶系列展”
2013年11月(yue)27日-2014年1月(yue)10日,桂海碑(bei)林博物館開(kai)展西山摩崖造像拓片采集工作(zuo)
2014年5月,舉行活動慶(qing)祝(zhu)“國際博物館日”
2014年5月18日,舉辦(ban)宋代桂林石刻(ke)書法藝術展
2014年(nian)10月,“《南國城(cheng)報·居桂林(lin)》科普之旅----走進桂海碑(bei)林(lin)”公(gong)益活(huo)動
2015年4月27日(ri)至6月15日(ri),國際博(bo)物館日(ri)、中國文化遺產(chan)日(ri)系列活動
2015年10月,第(di)八屆(jie)中(zhong)國重陽書畫展文化采(cai)風活動在桂(gui)海(hai)碑林(lin)博物館進行
2016年6月,舉辦(ban)博(bo)物館里的兒童節活動
所獲榮譽
1961年(nian)2月4日公布(bu)為(wei)桂林市重點文物保(bao)護單位。
1963年2月26日公布(bu)為(wei)自治區(qu)重(zhong)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1年6月25日公(gong)布為全國重點文(wen)物保護(hu)單位(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