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甘肅寺廟名錄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旅行人生 上傳提供 發布 反饋 0
01
拉(la)卜(bu)楞寺
拉卜楞寺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被譽為“世界藏學府”,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拉卜楞寺坐北向南,占地總面積86.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0余萬平方米,主要殿宇90多座,包括六大學院、16處佛殿、18處昂欠(大活佛宮邸)、僧舍及講經壇、法苑、印經院、佛塔等,形成了一組具有藏族特色的宏偉建筑群。
02
炳靈寺
炳靈寺,位于甘肅臨夏永靖縣西南35公里處的小積石山中。從蘭州出發乘車行75公里,到劉家峽水電站大壩換乘游艇,經過54公里浩渺的高原平湖,西拐進峽口,過姊妹峰,即可到達。炳靈寺最早叫“唐述窟”,是羌語“鬼窟”之意。后歷有龍興寺、靈巖寺之稱。明永樂年后,取藏語“十萬佛”之譯音,取“炳靈寺”或“冰靈寺”之名。炳靈寺在唐代稱為龍興寺,宋代稱為靈巖寺,初建于16國時期。炳靈寺創建于西秦,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元、明、清各代擴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
03
山丹大佛(fo)寺
大佛寺景區,位于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清泉鎮清泉村,背靠嘹高山,前迎龍首山,左傍祁店水庫,右連清泉圃田,寺前地勢平坦,視野開闊。景區南北寬1000米,東西長1500米,區內主要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五百羅漢堂、地藏菩薩殿、念佛堂、僧舍、九龍沐太子、佛文化長廊、七孔牌坊、佛腳印等旅游景點。
04
肅南縣馬蹄寺
馬蹄寺風景名勝區,位于甘肅省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馬蹄藏族鄉,是集石窟藝術、祁連山風光和裕固族風情于一體的旅游區,素以“山清、水秀、峰奇、洞異”四絕著稱于世。景區規劃面積109.78平方公里,核心面積13.85平方公里,區內山巒起伏,松柏蒼翠,溪流潺潺,風光旖旎,氣候宜人,民族風情濃郁。
05
涇川縣大云寺
涇川大云寺博物總占地364畝,分為中心區、服務區和景區廣場三部分。中心區占地60畝,總建筑面積11600平方米,主要建設主展館、舍利塔、附展廳、大門、鐘樓、鼓樓、東西碑亭;服務區占地12畝,總建筑面積3400平方米,主要建設接待中心、管理中心、服務中心;景區廣場占地292畝,主要建設迎賓廣場、佛文化街、商業街、景區道路等。其中舍利塔工程完成投資3800萬元,主體設計為7層鋼架結構,建筑面積5489平方米,塔高95米,采用四角方塔的建筑形式,實現了鋼結構與古建筑的完美結合。
06
碌(liu)曲(qu)縣(xian)郎木寺景區
郎木寺,位于甘肅碌曲縣城南90公里處的郎木寺鄉,西傾山支脈郭爾莽梁北麓的白龍江畔。郎木寺是四川格魯派寺廟達倉郎木格爾底寺的簡稱,同時也是一個地域名稱。郎木寺處地空靈,山水相依,景色十分秀美。寺前山色,形似僧帽,寺東紅色砂礫巖壁高峙,寺西石峰高峻挺拔,嶙峋嵯峨。景區金碧輝煌的寺院建筑群和錯落有致的塔板民居,掩映在郁郁蔥蔥的古柏蒼松間,有東方瑞士的美譽。
07
金塔(ta)縣塔(ta)院寺
金塔縣塔院寺位于金塔縣城東南2.5公里處,明清時期列為肅州八景之一,被稱為金塔凌虛,明朝詩人戴弁曾為此塔題詩,詩云“不省何年締構功,一峰突兀白云中。高臨北極天光迥,低壓南山城勢雄。風送鈴聲來碧落,雨收虹影入晴空。何當平地丹梯上,盡日徘徊興莫窮”。詩中對塔院寺的高大、雄偉、秀麗、神秘做了準確生動的描述。根據此詩推算塔的始建年代應在元明之間,但由于考證不實,至今尚無定論。
08
五佛沿寺(甘肅省白銀市)
五佛沿寺石窟位于景泰縣東面的五佛鄉,距景泰縣城20公里。五佛沿寺即沿寺石窟。石窟中有五尊大佛,又名五佛寺。窟內兩旁有小佛千尊,俗稱千佛寺。石窟進深9米,寬7米,中間有5米寬方形柱直抵窟頂,塔柱四面開龕,龕內各塑像一尊。前面釋迦佛為清康熙年間重修,其余三尊形態各異神態自若,腰細面圓,方頤突出,屬宋代晚期作品,窟后南北二角各塑一尊泥佛坐于束腰蓮座之上,較前者造型高大,金面豐腴,體態端莊,均內著“僧祗支”下著裙,外著袈裟,其造像特點大抵為晚唐和五代遺存。
09
興國寺(甘(gan)肅省天水市)
1981年9月,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新華街文化廣場北側,原名“興谷寺”,俗稱“官寺”,建于元代至順年間),明代列為秦安八景之一。該寺占地面積2800平方米,整個建筑群由金剛殿、天王殿、接引佛(韋駝)殿、鐘鼓樓和主體大殿般若殿組成。其主體建筑般若殿保留了明顯的元代建筑風格,是甘肅省現存最早的木構建筑之一,為研究元代建筑特征和建筑藝術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
10
西來寺(甘肅省張掖市(shi))
西來寺位于甘肅省張掖市西南隅西來寺巷,是張掖市佛教協會所在地。西來寺座落在張掖城內西南隅,今西來寺巷。建于明朝,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它的前身為慈云精舍,是普覺靜修國師阿扎木蘇所創。國師念甘郡無番藏經,奏請當朝康熙皇帝準頒紅字藏經108部。康熙五十一年,慈云精舍改為寺院。建山門、中殿,還建樓五楹,以作藏經之所。殿宇巍峨,規模宏大,建筑繡角畫拱,藻井丹楹。云樓掩映,雄偉壯麗,一年四季香客云集,盛極壯觀。后因遭毀,西來寺曾一度頹廢。
加載更(geng)多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wei)注(zhu)冊用戶提(ti)供信息存(cun)儲(chu)空(kong)間服務,非“MAIGOO編(bian)輯上(shang)傳(chuan)提(ti)供”的文章(zhang)/文字均是注(zhu)冊用戶自主發(fa)布上(shang)傳(chuan),不(bu)代(dai)表本站觀點,版權歸原作者(zhe)所(suo)有(you),如(ru)有(you)侵權、虛假信息、錯(cuo)誤(wu)信息或任何(he)問(wen)題,請(qing)及時聯系我(wo)(wo)們(men),我(wo)(wo)們(men)將(jiang)在(zai)第一(yi)時間刪除或更正。 版權聲明>> 糾錯>> 申請刪除>>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xiang)關信(xin)息的知(zhi)識(shi)產權歸網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xian)于文字(zi)、圖(tu)片、圖(tu)表、著作權、商標權、為用戶提供的商業信(xin)息等),非(fei)經許可不得(de)抄(chao)襲(xi)或使用。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772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458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3106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1803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