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和現代書籍的區別
1、著錄方式(shi)不同(tong)
現代(dai)圖書(shu)著(zhu)錄(lu)(lu)是(shi)按照西方的著(zhu)錄(lu)(lu)格式,而古代(dai)版本著(zhu)錄(lu)(lu)則是(shi)中國傳(chuan)統方式
2、裝幀設計不同
現在圖書裝幀有膠裝本等形式,古(gu)代則(ze)是包被式蝴蝶式等等,因書籍(ji)和(he)年代而異
3、校訂方(fang)法不同(tong)
現(xian)代圖書的(de)版(ban)本(ben)校(xiao)訂,往往是(shi)原作(zuo)者(zhe)自己(ji)校(xiao)訂,或(huo)者(zhe)是(shi)重新組織編委(wei)會修(xiu)訂,但是(shi)古代的(de)版(ban)本(ben)則講究百衲本(ben)和善本(ben),就是(shi)不同手抄本(ben)當(dang)中匯(hui)集(ji)出(chu)來的(de)最好的(de)一(yi)本(ben),和校(xiao)勘學版(ban)本(ben)學有(you)很深的(de)淵源。
4、印刷方式不同
現(xian)代(dai)圖書版本印(yin)刷(shua)(shua)是激(ji)光照排,古代(dai)則是傳統(tong)的活(huo)字印(yin)刷(shua)(shua)或者雕版印(yin)刷(shua)(shua)。
5、格式不同
古籍是(shi)繁體豎排(pai),從(cong)右(you)到左排(pai)列,沒有標(biao)點符號(hao),很(hen)多古(gu)人在閱讀(du)中(zhong)自己畫圈(quan)做標(biao)記(ji)。現代圖書是(shi)從(cong)左到右(you),橫排(pai),而且有標(biao)點符號(hao)。
古籍有沒有版權
古(gu)書(shu)(shu)籍(ji)是沒(mei)有版權的(de)(de)。因為現在(zai)(zai)人(ren)引(yin)用(yong)的(de)(de)資料(liao)都是古(gu)代(dai)的(de)(de)書(shu)(shu)籍(ji)。如果產生版權的(de)(de)話(hua)就(jiu)不(bu)方(fang)便引(yin)用(yong),而且古(gu)代(dai)人(ren)都已(yi)經(jing)死(si)了,所以并沒(mei)有版權這種說(shuo)法。而且古(gu)代(dai)人(ren)那里(li)是沒(mei)有出版社的(de)(de)。所以古(gu)代(dai)人(ren)的(de)(de)版權是不(bu)存在(zai)(zai)的(de)(de)一種事實和客(ke)觀上的(de)(de)情況(kuang)。但我們要尊重古(gu)代(dai)人(ren)的(de)(de)知(zhi)識(shi)產權,尊重作者(zhe)。
古籍如何引用
論文中引用古籍的標注格式(shi):
1、刻本
標注順序:責(ze)任者(zhe)與(yu)責(ze)任方式(shi)/文獻題(ti)名(ming)(ming)(卷次、篇(pian)名(ming)(ming)、部類(lei))(選項(xiang))/版本、頁碼(ma)。
部類名及篇名用書名號表示(shi),其中不同(tong)層次可用中圓點隔開,原序號仍用漢字(zi)數字(zi),下同(tong)。頁碼(ma)應注(zhu)明a、b面。
2、點校本、整理本
標注順序:責任者(zhe)與責任方式(shi)/文獻題名/卷次(ci)、篇名、部類(選項)/出版(ban)(ban)地點/出版(ban)(ban)者(zhe)/出版(ban)(ban)時(shi)間(jian)(jian)/頁(ye)碼(ma)。可在出版(ban)(ban)時(shi)間(jian)(jian)后(hou)注明“標點本”“整理本”。
3、影印本
標注順序:責任者與責任方式/文獻題名/卷次、篇名、部類(選項)/出版地點/出版者/出版時間/(影印)頁碼。可在出版時間后注明“影印本”。為便于讀者查找,縮印的古籍,引(yin)用頁(ye)碼還可標明上、中、下欄(選項)。
4、析出文獻
標注順序:責任者/析出(chu)文獻題名(ming)/文集(ji)責任者與責任方式(shi)/文集(ji)題名(ming)/卷次(ci)/叢書項(選項,叢書名(ming)用書名(ming)號(hao))/版(ban)本或出(chu)版(ban)信息/頁碼。
5、地方志
唐宋(song)時(shi)期(qi)的(de)(de)地方(fang)志(zhi)多系私人著作(zuo)(zuo),可(ke)標注(zhu)作(zuo)(zuo)者;明清以(yi)后的(de)(de)地方(fang)志(zhi)一般不標注(zhu)作(zuo)(zuo)者,書(shu)名其前冠以(yi)修(xiu)纂成書(shu)時(shi)的(de)(de)年代(年號);民(min)國地方(fang)志(zhi),在書(shu)名前冠加“民(min)國”二字。新影印(yin)(縮印(yin))的(de)(de)地方(fang)志(zhi)可(ke)采用新頁碼。
6、常用基本典籍,官修(xiu)大型典籍以及書名中(zhong)含有(you)作者(zhe)姓名的文集(ji)可不標注作者(zhe),如《論語》、二十四(si)史、《資治通鑒》、《全唐文》、《冊府元龜(gui)》、《清實錄》、《四(si)庫全書總目提要》、《陶(tao)淵(yuan)明集(ji)》等。
7、編(bian)年體典籍(ji),如需要,可注出文(wen)字(zi)所屬之年月甲子(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