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與住持有什么區別
1、產生不同
①住持是由寺僧民主推薦產生(sheng)的當家和尚。
②方丈是由政府任命(ming)的(de)(de)、有官方背景的(de)(de)一(yi)寺之主,其身份地(di)位是有巨(ju)大差別的(de)(de)。
2、含義不同
①住持的含義廣泛,在眾多佛教經典中,“住持”擁有(you)安住、維持、傳承(cheng)佛法之意。
②著名(ming)道(dao)(dao)家(jia)經(jing)文《莊子(zi)》曾記載“方,道(dao)(dao)也(ye)。丈,長(chang)也(ye)。”由(you)此(ci)可見,方丈具(ju)有傳播(bo)道(dao)(dao)法(fa)、普(pu)度眾(zhong)生(sheng)弟子(zi)的職責(ze)。
3、作用不同
①住持是漢傳佛教名詞(ci),原為久住護(hu)持佛法之意,是掌管一(yi)個寺院的(de)主(zhu)僧。
②方丈(zhang)原為中(zhong)國道(dao)教全真派名詞,原指古代仙人居住的島(dao)嶼。在佛教中(zhong),方丈(zhang)本(ben)為禪寺(si)的長(chang)老或住持所居之處。
4、出處不同
①“住持(chi)”一詞(ci)來自《圓覺(jue)經》:“一切如來,光嚴住持(chi)。”意思就是,一切佛(fo)都(dou)安住在(zai)(zai)光明(ming)莊(zhuang)嚴的境界中(zhong),有住持(chi)(此處為(wei)動詞(ci))佛(fo)法的意思。大約在(zai)(zai)唐朝時(shi),“住持(chi)”成為(wei)一種稱謂。
②“方(fang)丈”出(chu)自《維(wei)摩詰經》:“維(wei)摩詰居(ju)士,其臥室一(yi)丈見方(fang),但能(neng)廣容大眾。”后來,人們逐漸(jian)以(yi)室名為代(dai)稱,將“方(fang)丈”作為對禪(chan)林住持(chi)或“師父”的尊(zun)稱。
5、在寺廟的規(gui)模上不同
①住(zhu)(zhu)持只要(yao)有(you)寺廟就有(you)。住(zhu)(zhu)持不能兼任(ren)多(duo)個寺廟。
②方丈(zhang)必(bi)須是上規(gui)模的(de)寺廟群才(cai)能有。方丈(zhang)可以兼(jian)任多個(ge)寺廟。
住持是什么級別
1、住(zhu)(zhu)持是指寺院(yuan)中負責(ze)管理和(he)指導(dao)僧侶(lv)們(men)的(de)高級僧侶(lv)。住(zhu)(zhu)持通常是方(fang)丈的(de)下屬,但也有一些情況下住(zhu)(zhu)持也會被視為寺院(yuan)的(de)主要領(ling)袖。住(zhu)(zhu)持的(de)職責(ze)包括指導(dao)僧侶(lv)們(men)的(de)修行,處理日常事務,協調儀式以及與社(she)區和(he)其(qi)他寺院(yuan)之間的(de)聯系(xi)。
2、住持通常(chang)是一個經過長時(shi)間修行和學習,被認(ren)為(wei)有足夠資(zi)格管理寺院的(de)(de)(de)高(gao)級僧侶,他(ta)們在寺院中的(de)(de)(de)地位(wei)和權力通常(chang)比(bi)普(pu)通僧侶高(gao),但(dan)比(bi)方丈低(di)。他(ta)們的(de)(de)(de)職(zhi)責其(qi)實皆是為(wei)寺院的(de)(de)(de)發(fa)展和福利貢獻著自己的(de)(de)(de)力量。
和尚級別怎么等級劃分
1、主持和尚
又(you)稱(cheng)為“方丈(zhang)”,也稱(cheng)為“堂頭和尚”,他職掌全寺(si)的修持(教育)、寺(si)務(wu)(行政)、戒律和清規(gui)(法(fa)(fa)律)、弘法(fa)(fa)(布(bu)道(dao))、經濟(ji)財務(wu)等事權,是一寺(si)之主。
2、兩序班首
住持之下,設(she)有東西兩序,等于古(gu)代(dai)朝廷中的文物兩班,故(gu)稱兩序。
3、兩序執事
各專于一個職務,有飯頭、菜頭、火頭、水頭、碗頭(行堂)、鐘頭(負責敲鐘)、鼓頭(負責敲鼓)、門頭、園頭(負(fu)責菜園)、浴頭(知浴)、圊頭(凈頭)、塔頭(塔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