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

重慶十大特色工藝品

十大重慶特色伴手禮工藝品 重慶工藝品特產排名Top10
本文章由 MAIGOO編輯(ji) 上傳提供 2024-06-10 評論 0
重慶是一座獨具特色的“山城、江城”,不僅有長江三峽、大足石刻、武隆喀斯特和南川金佛山等豐富的旅游資源,其傳統工藝美術也很有特色。那么重慶有什么傳統工藝?主要代表為大足石雕、重慶蜀繡、梁平竹簾、榮昌陶器、榮昌折扇、重慶漆器、梁平木版年畫、榮昌夏布、奉節木雕、梁平藍印花布。以下,請看MAIGOO小編帶來的重慶工藝品特產排名Top10,了解更多重慶特色伴手禮工藝品及相關情況。
  • 01
    大足石雕 玲瓏剔透/生動活潑大足石刻為世界文化遺產
    綜合(he)指(zhi)數:97.7
    02
    重慶(qing)蜀(shu)繡 形象生動/富有立體感中國四大名繡之一
    綜(zong)合指(zhi)數:97.3
    03
    梁平竹簾 工藝精細/風格獨特天下第一簾
    綜合指數:96.3
    04
    榮昌陶器 色澤優美/古樸典雅中國四大名陶之一
    綜合指數:95.8
    05
    榮昌折扇 品種齊全/花色繁多中國三大名扇之一
    綜合(he)指數:95.6
    06
    重慶漆器 色彩富麗/紋樣豐富中國四大漆器之一
    綜合指數:94.5
    07
    梁平木版年畫 飽滿簡潔/用色濃烈四川三大年畫之一川東奇葩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非遺
    綜合指數(shu):94.0
    08
    榮昌夏布 瑩潔潤滑/堅韌耐用
    綜合指數:93.8
    09
    奉節木雕 自然樸實/木質堅硬
    綜合指數:93.1
    10
    梁平藍印花布 線條粗獷/淳樸自然
    綜合指數(shu):92.4
    • 秀山竹編
    • 巫溪嫁花
    • 銅梁龍燈彩扎
    • 秀山龍鳳花燭
    • 合川峽硯
    • 綦江農民版畫
    • 秀山土家織錦
    • 秀山紫砂壺
    • 大足竹編
    • 渝北棕編
    • 酉陽西蘭卡普
    • 梁平年畫

重慶十大特(te)色工藝品(pin)排(pai)行,是Mai Goo網小編主要根據重慶境內所流(liu)傳的特色(se)手工(gong)藝(yi)品,根據手工(gong)藝(yi)品的知名度、流(liu)傳時間、制作難度、歷史文化價值(zhi)等,并參考權(quan)威機(ji)構如政府評定(ding)的榮譽(yu),再結(jie)合相關同類網(wang)站排(pai)名綜合進(jin)行排(pai)序推薦,榜單排(pai)名僅供(gong)參考,如有疑問歡迎(ying)在(zai)文章(zhang)末尾評論/指正。

本榜單僅供參考使用,如果對于該榜單您有更好的建議,請

重慶十大特色工藝品
玲瓏剔透/生動活潑大足石刻為世界文化遺產
大足石雕是流傳于重慶的特色的純手工雕刻工藝美術品。其制作歷史起源于大足建縣之前的初唐,歷史十分悠久,著名的大足石刻為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八大石窟之一,是中國石刻中不可多得的佛、道、儒“三教”造像的珍品,被譽為東方藝術明珠。大足石雕主要以本地出產的砂石、青石,以及貴州、四川等地出產的紫袍玉、漢白玉為材質,雕刻內容以佛像、文殊、普賢、各型觀音、羅漢等為主,運用平雕、浮雕、圓雕、鏤空雕、陰刻等多種技藝,經采料、構思、制圖、泥塑、制模、雕刻、精雕、細磨、拋光等工藝流程制作而成。大足石雕作品玲瓏剔透,生動活潑,出神入化,被稱為“現代文物”,多次獲國家級和市級金獎,是獨特的旅游紀念品、珍貴的工藝收藏品、高檔的饋贈禮品。【 詳細>>】
2、重慶蜀繡
形象生動/富有立體感中國四大名繡之一
蜀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在巴蜀地區傳承至今的一種民間工藝,分為川西和川東(今重慶)兩大流派,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以渝中區為中心的重慶市是蜀繡流傳的主要區域之一。Mai goo編輯了解到,重慶蜀繡具有鮮明的重慶地方特色和文化內涵,呈現出大膽夸張、想像豐富、幽默逗趣、貼近生活的藝術風格;渝中蜀繡以傳統的花卉、動物、戲裝、臉譜、風景、城市建筑、仕女、現代人像等為創作題材,內容極為豐富;重慶蜀繡的繡法以單面繡、雙面繡、異形異彩繡為主,針法包括12大類122種,具有密不成錐、稀不見底、光亮平齊、短針細密、內實外松、張弛有度的技藝特點。
3、梁平竹簾
工藝精細/風格獨特天下第一簾
梁平竹簾是重慶地區流傳千年的歷史文化遺產,已被錄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梁平竹簾,又稱梁山竹簾,中國民間手工藝品、竹簾畫的一種。M aigoo小編了解到,梁平竹簾早在北宋年間,就被列為皇家貢品,飲譽天下,素有天下第一簾之稱。梁平竹簾編織技藝流傳于重慶市梁平縣一帶,采用當地盛產的慈竹為原料制作而成,工藝精細,外觀典雅,風格獨特,具有濃郁的地方特點和民族風味。梁平竹簾品種繁多,按制作工藝可分為素心、堂心兩個主要類別。按用途分,梁平竹簾有條屏、通景屏、羅漢屏、中堂、推心、橫推、斗方、屏風、對聯、獎狀、信插、繡簾、門簾、燈罩等多個品種,近年來又有工匠利用竹編技藝制作出挎包、扇子、拖鞋等日常生活用品。
4、榮昌陶器
色澤優美/古樸典雅中國四大名陶之一
榮昌陶器是重慶特色手工藝品,與折扇、夏布、豬并稱為榮昌四寶。榮昌陶器的原產地位于重慶市榮昌區安富街道,清代以前叫磁窯里,現在是整個西南地區最大的陶瓷生產基地,因此榮昌區和江蘇宜興市、廣東佛山市一起并稱三大陶都。榮昌制陶業于宋代興起,距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胎體主要原料是本地獨特的侏羅紀沉積黏土頁巖,分紅色和白色兩種。榮昌陶器燒制后胎體呈赭紅色或象牙白,胎體輕薄而質地堅硬,可以與瓷器媲美,素有“胎體輕薄、釉色光亮、聲響清脆”的美譽,是中國的四大名陶之一。
品種齊全/花色繁多中國三大名扇之一
折扇是重慶市榮昌區具有獨特風格的中國傳統工藝品,榮昌折扇用則撒開,收則折疊,具有精致典雅、美觀適用、小巧玲瓏、易于攜帶等特點,素為人們所喜愛。榮昌折扇始于北宋年間,到明代嘉靖時期,榮昌折扇已作為貢品進獻朝廷;清代光緒年間,榮昌的折扇制造達于鼎盛;民國時期,榮昌折扇遠銷東南亞及歐洲;近年來,榮昌的制扇匠人努力開發新工藝,集染色、粘合、繪畫、雕刻、鑲嵌等技藝于一體,大致分為16個工段145個操作工序。榮昌折扇的品種齊全,花色繁多,高、中、低檔產品均有,可謂男女老少皆宜,雅俗共賞,深受各階層人士的喜愛。買 購網編輯了解到,榮昌折扇與蘇州絹綢扇、杭州書畫扇并稱為“中國三大名扇”。【 詳細>>】
6、重慶漆器
色彩富麗/紋樣豐富中國四大漆器之一
重慶漆器是重慶工藝特產之一,重慶漆器髹飾技藝發展于秦漢,鼎盛于隋唐,延續至宋和明清時期。20世紀,重慶與北京、揚州、福州并稱為“中國四大漆都”。重慶漆藝是以天然大漆為主要原料,以手工制作為主,尤以研磨彩繪、金銀粉分光罩漆、彩色蛋殼鑲嵌、夾纻胎、堆漆塑像等極富地方特色工藝著稱。重慶漆器是集藝術和實用性為一體的傳統手工漆藝工藝品,產品可按用途分為生活、娛樂、裝飾、旅游、收藏和兵器等六大類約數百個品種。由于重慶漆器光潤堅滑,色彩富麗,裝飾紋樣豐富,技藝精湛,曾出口到蘇聯和東歐等國家,并多次赴歐洲、美洲參加國際文化交流活動,還被當作國禮贈送給外國元首。
飽滿簡潔/用色濃烈四川三大年畫之一川東奇葩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非遺
梁平木版年畫是重慶市梁平區境內人民群眾為慶賀年節而繪制的一種繪畫藝術,是中國民間美術的一種表現形式。梁平木版年畫屬于民間美術梁平“三絕”(竹簾、年畫、燈戲)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價值、歷史價值和學術價值。梁平木版年畫的藝術特點既不同于楊柳青年畫的典雅細膩,又異于綿竹年畫的鮮亮濃艷,也有別于濰坊年畫的剛健明快。梁平木版年畫的內容大體可分門神、神話傳說、戲曲故事等三類,其構圖飽滿簡潔,人物夸張變形,色彩對比強烈,動靜處理得當,造型古樸粗獷,使人過目難忘。2006年5月20日,梁平木版年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詳細>>】
8、榮昌夏布
瑩潔潤滑/堅韌耐用
重慶有什么手工品特產?榮昌夏布,是重慶市榮昌區的中國傳統紡織品,因輕柔勝絲,避暑爽身,實為暑天衣料佳品而得名。夏布原料為苧麻,苧麻經過傳統手工工藝績紗、紡織加工而成的苧麻布,現稱為夏布。據了解,江西萬載和重慶榮昌生產的夏布為主要代表。榮昌夏布歷史久遠,漢代稱為“蜀布”;唐宋時期為“斑布”、“筒布”,主要用作貢品。榮昌縣地處重慶市西部,夏布織造主要分布在該縣的盤龍鎮,所產的夏布細密平整,瑩潔潤滑,堅韌耐用,由于麻質的特性,這種布穿后易洗易干,古樸雅致,美觀大方,涼爽吸汗,舒適宜人,是人們夏日衣著用料的上等佳品。
自然樸實/木質堅硬
奉節木雕是重慶市的傳統美術工藝品,在明、清時期比較盛行,主材為陰沉木,則是樹木埋藏地下六千年以上的一種碳化木材。它依托數千年厚重的人文歷史和傳統文化,將中華傳統工藝與現代之美相結合,用傳統工藝精心打造三峽特色旅游文化產品。奉節木雕制作主要包括八個環節:選材、手工解料、烘干、下料、精加工、組裝、打磨、上生漆。工藝手法主要有陰雕、陽雕、圓雕及透雕。利用陰沉木制作的古典式樣家具和工藝品自然樸實,木質堅硬,色澤自然如墨黑,不變形、不褪色,是人們爭相珍藏的佳品,具有極強的審美和收藏價值。2011年,奉節陰沉木雕刻技藝被列入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詳細>>】
10、梁平藍印花布
線條粗獷/淳樸自然
梁平藍印花布產于重慶市梁平區,是一種棉織品蠟染手工技藝,起源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在建國初期還是農民群眾衣著等生活用布料,是農耕文明時代的紡織和印花工藝結晶。梁平藍印花布以本地種植的藍芷為原料,用石灰水浸泡發酵制成染料。制作工藝流程大致可分為刮板、染色、漂洗、晾曬、退籽等。花紋樣式有動植物、亭角樓臺、人物及吉祥圖案,形象樸素、粗獷、簡潔、明快、夸張,地域特色濃郁。2009年9月,重慶市人民政府公布藍印花布制作技藝為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更多相關榜單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注明“MAIGOO編輯(ji)上(shang)傳提供”的所(suo)有(you)作(zuo)品,均(jun)為MAIGOO網(wang)(wang)(wang)原創、合法擁(yong)有(you)版(ban)權(quan)(quan)(quan)或有(you)權(quan)(quan)(quan)使(shi)(shi)(shi)用(yong)的作(zuo)品,未經(jing)本(ben)網(wang)(wang)(wang)授權(quan)(quan)(quan)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yong)其它方式使(shi)(shi)(shi)用(yong)上(shang)述(shu)作(zuo)品。已(yi)經(jing)本(ben)網(wang)(wang)(wang)授權(quan)(quan)(quan)使(shi)(shi)(shi)用(yong)作(zuo)品的,應在授權(quan)(quan)(quan)范圍(wei)內使(shi)(shi)(shi)用(yong),并注明“來源:MAIGOO網(wang)(wang)(wang)”。違反上(shang)述(shu)聲明者,網(wang)(wang)(wang)站會追責(ze)到底。 推薦入榜>> 糾錯>> 投訴侵權>>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xin)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