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中餐廳》去旅行 品嘗10道經典法國菜
本文章由
MAIGOO編輯 上傳提供
★★★
評論
發布
反饋
0
《中餐廳》又來了!上一站的泰國之旅帶我們領略海島之美,這次又去到浪漫法國。眾所周知,盛產葡萄酒和橄欖油的法國是一個美食大國,無論是食材的選擇、香料的搭配,還是擺盤的講究,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究竟有哪些地道美食值得推薦或者是親自動手嘗試制作呢?
夢想擁(yong)有(you)自己的(de)(de)小(xiao)店,每天與不(bu)同的(de)(de)人打交道,聽著不(bu)同的(de)(de)故事是不(bu)少人的(de)(de)向往的(de)(de)生活。
去年夏天熱播的芒果臺美食真人秀節目《中餐廳》在播出后引起不小反響。
《中餐廳》第二季暫定2018年7月份開播,節目嘉賓除了上一季的店長趙薇外,新成員的也是一大亮點:性感女神舒淇,人氣歌手白舉綱,全能偶像王俊凱,還有「五阿哥」蘇有朋。
不(bu)知道(dao)沒(mei)有第一季的(de)張亮大(da)廚掌勺,這次的(de)廚藝(yi)擔當(dang)又是誰呢?
這一次的錄制地點是法國東北部素有「小威尼斯」之稱的科爾馬小鎮。
到了法國肯定要提到法國料理。
法國的傳統菜單有13道菜可以選擇:
凍開胃頭盤﹥ 湯﹥熱開胃頭盤﹥魚﹥主菜﹥熱盤﹥冷盤﹥雪葩﹥ 燒烤類及沙律﹥ 蔬菜﹥甜品 ﹥ 咸點﹥甜品
每道菜分量不大,但是都是精致美味。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餐館都簡化為3-5道菜,大致可分為冷/熱開胃菜,湯,主食,甜品。
那么經典的法國菜有哪些?趁著節目開播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吧!
開胃菜&例湯
Hors-d'oeuvre&Potage
傳統法國菜(cai)的第(di)一道菜(cai)多為冷開胃(wei)菜(cai),常用蔬果(guo)搭配蛋(dan)白質含(han)量高且(qie)脂肪含(han)量少(shao)的肉類制作(zuo)成沙(sha)拉,胃(wei)口開了后面才能繼(ji)續作(zuo)戰。
主料:雞胸肉150克,雞蛋1個,牛油果1個,苦菊1顆,堅果20克,西紅柿1個,生菜4片
調料:芥末1茶匙,黑橄欖5個,白糖1湯匙,千島醬適量
制作步驟:
1.用淡鹽水浸泡生菜、西紅柿并瀝干水分
2.雞胸肉煮熟用手撕成小塊
3.雞蛋水煮熟后對半切開
4.苦菊切段鋪在盤子底部
5.牛油果切塊,西紅柿切片,生菜用手撕,黑橄欖橫切成圈狀
6.加入堅果混合后放在苦菊上
7.千島醬與芥末并加入白糖,充分攪拌倒在食材上
8.撒上胡椒粒即可
奶酪(lao)(lao)是(shi)法國的傳統食物。法國菜(cai)也(ye)有(you)區(qu)(qu)域(yu)劃分,其中(zhong)的諾曼底地區(qu)(qu)盛產(chan)海鮮和奶酪(lao)(lao)。據說法國的奶酪(lao)(lao)有(you)幾百種之(zhi)多,甚(shen)至有(you)上千的說法。香(xiang)濃的奶酪(lao)(lao)湯是(shi)必嘗(chang)的法國菜(cai)之(zhi)一(yi)。
主料:南瓜400克,高湯600克,洋蔥30克,胡蘿卜30克,芹菜30克,堅果5克
調料:蒜瓣2個,淡奶油30克,黑胡椒1克,鹽適量,橄欖油適量
制作步驟:
1.胡蘿卜、南瓜去皮洗凈并切丁,洋蔥芹菜切丁,堅果切碎
2.橄欖油熱鍋,煸炒蒜瓣、洋蔥和胡蘿卜
3.鍋中倒入高湯用大火煮沸
4.將鍋中材料轉至燉鍋胡加入南瓜、芹菜丁,用中火煮
5.南瓜熟爛后撈出常溫冷卻
6.用料理機將食材打成泥狀后再倒回鍋中煮沸
7.加入現磨黑胡椒和鹽調味
8.濃湯倒入湯碗中,在表面擠出一圈圈淡奶油并撒上堅果碎屑即可
法國地理位置優越,瀕臨四大海域,海鮮自然是法國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之一。
法國人在制作青口貝等海鮮類的時候常會加入酒,無論是當地產的白葡萄酒還是日本清酒,都能讓青口的味道更鮮甜。
主料:新鮮青口貝500克,番茄罐頭500克,芹菜50克,生姜4片,無鹽黃油45克
調料:蒜瓣6個,100毫升日本甜米酒,辣椒醬140克,鹽適量
制作步驟:
1.將剝皮的蒜瓣用刀面拍碎
2.芹菜洗凈并將芹菜葉摘下備用,菜莖部分切丁
3.青口洗凈、姜切薄片備用
4.黃油熱鍋,加入姜片煸炒芹菜丁至稍許金黃色
5.加入甜米酒、辣椒醬、番茄罐頭和少許鹽煮5分鐘
6.加入青口,攪拌讓番茄湯汁與青口充分結合,煮6-8分鐘至青口全部打開即可
法國菜(cai)的主菜(cai)多(duo)以魚(yu)、家(jia)禽和(he)肉蛋類為(wei)主,再(zai)用燉、煎(jian)、焗、烤(kao)等方式進行烹煮,其中有一個重要環節就是(shi)制(zhi)作時先使用多(duo)種香料(如歐(ou)芹、迷(mi)迭(die)香、龍蒿(hao)草、百里香、茴香等)腌制(zhi)。
法國的(de)香(xiang)水很出名(ming),香(xiang)料(liao)也不賴。不用去到(dao)大型超(chao)市,在城(cheng)鎮的(de)小(xiao)集市都能看見種類繁多(duo)的(de)香(xiang)料(liao)。
勃艮第(di)地區位于巴黎南(nan)部,生產葡萄(tao)酒。以(yi)紅(hong)酒為主(zhu)材料的紅(hong)酒燴雞就是(shi)勃艮第(di)的名菜。
主料:雞1只,洋蔥200克,葡萄酒1瓶,培根20克,鮮口蘑20克,胡蘿卜100克,芹菜50克
調料:百里香5克,迷迭香5克,黑胡椒1克,橄欖油10克,鹽4克
制作步驟:
1.整雞洗凈切塊,洋蔥切塊、胡蘿卜切片、芹菜切段備用
2.將雜蔬和雞肉放入盆中并加入培根、百里香、迷迭香胡椒
3.倒入1瓶葡萄酒并加入2克鹽
4.腌制一晚備用
5.濾掉葡萄酒(留著備用),將雞肉和其他分開
6.雞肉裹上面粉煎至金黃色
7.另起鍋將雜蔬炒香
8.倒入濾掉的葡萄酒,將雞肉放入鍋中慢火煮熟
9.另起鍋用橄欖油將鮮口蘑煸炒香
10.將口蘑倒入雞肉中燉煮一段時間后加入2克鹽即可
看著這雞(ji)肉,讓人不(bu)禁想起《中餐(can)廳(ting)》第一(yi)季(ji)張大(da)廚(chu)做的宮(gong)保(bao)雞(ji)丁(ding)。
中(zhong)國(guo)人吃(chi)田螺,法國(guo)人喜(xi)歡吃(chi)蝸牛。高蛋白、低脂肪(fang)、口感滑嫩(nen)是(shi)法國(guo)人偏愛蝸牛的(de)原因,一般會用來作法國(guo)菜(cai)的(de)頭盤菜(cai)。
主料:新鮮蝸牛12個,洋蔥半個,芹菜葉15克,土豆750克,黃油150克,蛋黃1個
調料:胡椒半茶匙,白蘭地1湯匙,蒜末20克,鮮奶油15克,鹽適量
制作步驟:
1.將蝸牛洗凈焯水后,取出蝸牛肉,殼待用
2.洋蔥、芹菜葉切末,加入少量鹽和胡椒,攪拌均勻待用
3.土豆去皮后切塊煮熟,并搗成土豆泥狀
4.土豆泥加鹽、蛋黃和鮮奶油調勻
5.黃油熱鍋,翻炒蝸牛肉并加入白蘭地、胡椒粉,與蒜末攪拌均勻,盛盤冷卻備用
6.在洗凈的蝸牛殼內填入少量黃油,在加入蝸牛肉后再用黃油封口
7.將土豆泥鋪在焗盤上,再放置蝸牛殼
8.放入烤箱焗至殼內黃油起沸即可
法國菜的代表,「世界上三大美味」之一的鵝肝是不少人對法國料理的印象來源。
而《中餐廳》的第二季的拍攝地點科爾馬是阿爾薩斯的一個小鎮。除了葡萄酒以外,世界著名的鵝肝(Foie Gras)也來自此阿爾薩斯地區。
主料:鵝肝1個,蘋果1個,白蘭地30克,黃油20克
調料:胡椒適量,鹽適量
制作步驟:
1.鵝肝切成1cm厚度塊狀,蘋果去皮切片
2.黃油熱鍋,煎蘋果至兩面金黃,用白蘭地收汁
3.小火煎鵝肝,不加油,每一面煎不超1分鐘,撒上鹽和胡椒
4.鵝肝放置蘋果上即可
法國菜的食材選擇講究,羊排的選擇也是12個月內的小羊羔,這樣的肉質比較鮮嫩 。
在TripAdvisor查看科爾馬當地排名前3餐廳Le Petit Bidon,其中用戶評價最推薦的菜就是羊排。
主料:羊排5塊,小番茄6個,洋蔥半個,蒜瓣2個
調料:迷迭香少許,黑醋2茶匙,橄欖油適量,黑胡椒2克,葡萄酒150ml,黃芥末2茶匙,鹽少許
制作步驟:
1.小羊排用水浸泡出血水后撈出,用廚房用紙吸干表面水分
2.蒜瓣切碎,洋蔥切條狀
2.用鹽、黑胡椒、迷迭香、葡萄酒和橄欖油腌制羊排1個小時
3.將面包糠、蒜蓉、迷迭香用少量橄欖油拌勻
4.煎腌制好的小羊排
5.煎好的的羊排刷上一層黃芥末醬,裹上面包糠
6.放入預熱的烤箱烤5分鐘
7.番茄和洋蔥在油鍋里煎,并撒上鹽和黑胡椒碎當配菜
8.配菜墊底,小羊排擺盤后用橄欖油和黑醋拌勻淋上即可
最簡單易操作的法國(guo)菜。法國(guo)人(ren)對鴨肉的喜愛(ai)程度就跟廣東人(ren)煲湯一樣。
主料:鴨胸肉2片,蜂蜜10毫升,
調料:胡椒適量,鹽適量,醋少量
制作步驟:
1.鴨胸肉洗凈撒上鹽和胡椒腌制半個小時
2.不放油,將鴨胸肉皮朝下放在平底鍋煎
3.鴨胸肉煎出油水,等鴨皮變焦黃色翻面,煎1-2分鐘
4.鴨胸肉放進預熱的烤箱烤8-10分鐘
5.蜂蜜加適量的水和醋,最后放鹽和胡椒煮到濃稠
6.將調好的醬汁淋在鴨胸肉上即可
主食上完了,就到了甜點時間。法國的甜點種類眾多,像慕斯蛋糕、歐培拉、泡芙、蘋果撻等等,而馬卡龍和可麗餅就是其中佼佼者。 不(bu)(bu)知道在《中(zhong)(zhong)餐廳(ting)》第二季中(zhong)(zhong)會(hui)不(bu)(bu)會(hui)將中(zhong)(zhong)國傳統美(mei)食與(yu)法(fa)國當地的(de)美(mei)食相結合,創造出與(yu)眾不(bu)(bu)同的(de)佳肴(yao)呢(ni)?
法國西部著名甜點馬卡龍在甜品界可是有很大名氣。口感層次豐富,制作過程十分講究使得馬卡龍總給人一種高貴的感覺。
其實糖粉含量較高的馬卡龍并不適于充饑食用,法國人更喜歡在下午茶時光配上一杯黑咖啡或者紅茶,細細品味濃郁杏仁香甜的馬卡龍。
主料:杏仁粉100克,糖粉170克,蛋清100克
輔料:可可粉15克,黑巧120克,砂糖35克,奶油120毫升,黃油6克
制作步驟:
1.將杏仁粉、糖粉、可可粉過篩(可多過篩兩遍)
2.用打蛋器將蛋清打發的過程,砂糖分3次依次倒入
3.將過篩的材料倒入打發的蛋清中,充分攪拌至有光澤
4.將攪拌好的材料裝入裱花袋,在烤盤中擠出圓形的馬卡龍餅干形狀
5.晾干到表面生成一層干皮,用手觸碰不會粘手
6.將烤盤放入160度的烤箱中烤14-16分鐘
7.隔水融化黑巧克力并加入奶油,充分攪拌后放入冰箱冷藏30分鐘
8.將巧克力抹在馬卡龍餅干的平面上,再用另一個蓋上即可
法國布列塔尼地區,除了因地利之便出產美味的海鮮外,最具特色的就是風靡海內外的可麗餅。
也有中國網友將可麗餅稱為法國版「法國版煎餅果子」。因為在法國,可麗餅也會跟海鮮一起制作成咸味食物。
主料:低精面粉50克,淡奶油100克,牛奶30克,雞蛋1個,樹莓10個,草莓4個
調料:鹽適量,黃油10克,巧克力醬適量,糖1茶匙
制作步驟:
1.低筋面粉過篩,加入牛奶和1個雞蛋,用攪拌成面糊。
2.草莓洗凈去葉,切成片狀
3.淡奶油加牛奶和糖打發至霜狀
4.在平底鍋中黃油加熱融化,倒入面糊,攤平翻面
5.待餅皮稍微凝固關火,在餅皮四分之一位置放草莓片,餅皮對折再對折
6.擠上巧克力醬和打發的奶油,樹莓裝飾即可
品嘗美(mei)味法國菜的同(tong)時別忘了配上(shang)一杯(bei)法國葡(pu)萄酒,生活就是用(yong)來享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