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強迫癥的病因主要有哪些
1、心理社會因素
心理社會因素是(shi)強(qiang)迫(po)癥(zheng)的病因之一(yi)。精神(shen)分析學(xue)(xue)派認為(wei),強(qiang)迫(po)癥(zheng)是(shi)強(qiang)迫(po)性(xing)人格的進(jin)一(yi)步發展。行(xing)為(wei)學(xue)(xue)家則認為(wei),強(qiang)迫(po)癥(zheng)的產生(sheng)是(shi)由(you)于(yu)刺激--反(fan)應出現過多重復導致焦(jiao)慮,使(shi)(shi)中樞神(shen)經系統興奮(fen)和(he)抑制失(shi)調,從而導致異常習慣的形成,病理性(xing)認識和(he)反(fan)射的建立,使(shi)(shi)沖動、思維(wei)和(he)行(xing)動拘泥于(yu)固定的行(xing)為(wei)學(xue)(xue)習模式(shi)。意(yi)外事故、家人死亡及受到(dao)重大打擊等也(ye)使(shi)(shi)患(huan)者(zhe)患(huan)上(shang)強(qiang)迫(po)癥(zheng)。
2、生化因素
有人認為強(qiang)迫癥患(huan)者5-HT能神(shen)經系統(tong)活動減(jian)弱導(dao)致強(qiang)迫癥產生,用(yong)增(zeng)多5-HT生化(hua)遞(di)質的藥(yao)物可治療強(qiang)迫癥。
3、器質性因素
臨床(chuang)上(shang)昏(hun)睡性(xing)腦(nao)炎(yan)、顳葉挫(cuo)傷、癲癇的(de)(de)病人可見(jian)強迫(po)癥狀。而外科治療顯示(shi)切除尾神(shen)經束邊緣腦(nao)白(bai)質(zhi)對改善(shan)強迫(po)癥狀有(you)(you)效,提示(shi)與上(shang)述部位的(de)(de)功能(neng)有(you)(you)關。此外,個性(xing)特(te)征在發病中也有(you)(you)很重要的(de)(de)作用,著類(lei)病人往往有(you)(you)做事古板、井井有(you)(you)條、過于嚴(yan)肅等特(te)點。
4、遺傳因素
該(gai)癥有(you)一定的家族遺(yi)傳傾(qing)向,遺(yi)傳是很(hen)重要的強(qiang)(qiang)迫(po)(po)癥的病(bing)因之一。作為(wei)一種遺(yi)傳特征的紅細胞(ABO)血型,與強(qiang)(qiang)迫(po)(po)癥關聯的研究發(fa)現,強(qiang)(qiang)迫(po)(po)癥有(you)較(jiao)高的A型發(fa)生(sheng)率和較(jiao)低的O型發(fa)生(sheng)率。
二、強迫癥的表現癥狀:
強迫(po)癥:圍(wei)繞強迫(po)觀念和強迫(po)性動作兩個方面。同時(shi)伴(ban)有焦慮和苦惱狀態。
三、強迫觀念包括:
強迫(po)懷(huai)疑:對自己的言(yan)行正確性反復產生懷(huai)疑,由此產生強迫(po)檢查,如鎖(suo)門等。
強迫(po)思慮(lv):對生活中的一點小事反復思慮(lv),如為啥洗(xi)澡,不洗(xi)怎樣等。
強迫回憶:對經歷的(de)一件事,腦子里不(bu)由自(zi)主的(de)反復(fu)出現,無法控制。
強迫(po)計數,強迫(po)意(yi)向,強迫(po)聯系,強迫(po)情(qing)緒(xu)。
強迫(po)性的動(dong)作和行為。
強迫檢查:如門窗是否關,信的地(di)址等。
強(qiang)迫詢問,強(qiang)迫情緒強(qiang)迫儀式動作。
四、有關強迫癥的危害
因(yin)為(wei)有不自主的(de)思想糾纏,或刻板的(de)禮儀或無意義(yi)的(de)行為(wei)重(zhong)復,嚴重(zhong)影(ying)響(xiang)了病人注意力(li)(li)的(de)集(ji)中(zhong),嚴重(zhong)影(ying)響(xiang)當事(shi)人的(de)學(xue)習和工作,甚至完全喪失學(xue)習能力(li)(li)和工作能力(li)(li),導致精神殘廢(fei)。自己(ji)又(you)無法擺脫,造成內心極(ji)大(da)痛苦。
我們會發現(xian)強迫癥(zheng)最重要的(de)表現(xian)就是患者會強迫自己做(zuo)一些事情,所以要想治療強迫癥(zheng)首先要改(gai)變(bian)患者的(de)這(zhe)種心態,在此基礎上再根據醫生的(de)指導(dao)來治療。
五、怎么克服強迫癥行為
1、了解病因和發病機制
強迫癥與一定的人格特征有密切關系。具有強迫癥的人,在(zai)性格(ge)上往(wang)往(wang)表現出(chu)謹小慎微,墨守成規,缺乏自信,膽(dan)小怕事,優柔寡斷(duan),辦事過于認(ren)真,喜歡過細地思考問題(ti),缺乏隨和性,過于追求完(wan)美(mei),或(huo)者主(zhu)觀任性,急躁,好強(qiang),自制力較弱(ruo),并常伴有不安全感(gan),不確定感(gan),不適感(gan),不完(wan)善感(gan)等因(yin)素(su)。強(qiang)迫癥的產生與心理(li)社會因(yin)素(su)關系密切,強(qiang)烈或(huo)持(chi)久(jiu)的精神因(yin)素(su)作(zuo)用及(ji)激烈的情緒體驗(yan)的影響(xiang)往(wang)往(wang)是此病發生的直(zhi)接原因(yin)。
2、理性療法
讓患者(zhe)充分認(ren)識(shi)到自己癥狀中的非(fei)理(li)(li)性(xing)觀念,認(ren)識(shi)到癥狀的幼(you)稚性(xing),不合理(li)(li)性(xing),并(bing)且對(dui)每一種非(fei)理(li)(li)性(xing)觀念都用一種相應(ying)的理(li)(li)性(xing)觀念去克服(fu),通過(guo)認(ren)識(shi)增(zeng)強理(li)(li)性(xing),從而使(shi)癥狀減輕。
3、行為療法
指導病(bing)人采用意念的松弛訓練,肌肉松馳技術(shu)結合平衡腦部生物胺療法或用操作條件法治(zhi)療,易(yi)見前焦慮或單一的癥狀。
4、患者親人或朋友要給予病人以關心愛護
即不(bu)苛(ke)求病(bing)(bing)人,也不(bu)姑息,不(bu)能(neng)長篇(pian)大(da)論地講道(dao)理(li)和教訓,不(bu)能(neng)追根究底,不(bu)能(neng)強求病(bing)(bing)人改變,應該有分寸地也適當的(de)態度和行(xing)動合理(li)地對(dui)待病(bing)(bing)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