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文化厚重,人杰地靈,在歷史的各個重要時期,曾涌現許多彪炳史冊的杰出人物,如中國西漢時期的名將李廣;東漢末年至三國初年著名謀士賈詡;東漢政論家、文學家王符;十六國時期前涼政權奠基人張軌;三國時蜀漢名將姜維;西漢著名將領趙充國等甘肅歷史名人,他們或開疆拓土、鎮守邊關,或屯田稼稿、改善民生,或傳承文化、創造文明,譜寫了不同時期歷史新篇章。
賈詡(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人。東漢末年至三國初年著名謀士、軍事戰略家,曹魏開國功臣。原為董卓部將,董卓死后,獻計李傕、郭汜反攻長安。李傕等人失敗后,輾轉成為張繡的謀士。張繡曾用他的計策兩次打敗曹操,官渡之戰前他勸張繡歸降曹操。官渡之戰時,賈詡力主與袁紹決戰。赤壁之戰前,認為應安撫百姓而不應勞師動眾討江東,曹操不聽,結果受到嚴重的挫敗。
王符(約85年~約163年),字節信,漢族,安定臨涇(今甘肅鎮原)人,東漢政論家、文學家、進步思想家。王符一生隱居著書,崇儉戒奢、譏評時政得失。因“不欲章顯其名”,故將所著書名之為《潛夫論》。王符思想深刻、觀點鮮明、文筆犀利,至今讀其作仍給人一種淋漓暢快的感覺。他所屬文學時期是秦漢文學,同期作家有張衡、荀悅、馬融等。
張芝(?—約192年),生年不詳,約卒于漢獻帝初平三年(約公元192年),字伯英,漢族,敦煌郡源泉縣(今屬甘肅酒泉市瓜州縣)人,東漢著名書法家,被譽為“草圣”、“草書之祖”,其書法被譽為“一筆書”。涼州三明之一大司農張奐之子,出身于官宦家庭。張芝與鐘繇、王羲之和王獻之并稱“書中四賢”。張芝擅長草書中的章草,將古代當時字字區別、筆畫分離的草法,改為上下牽連富于變化的新寫法,富有獨創性,在當時影響很大。
張軌(255年—314年),字士彥,安定郡烏氏縣(今甘肅平涼)人。十六國時期前涼政權奠基人,自稱西漢常山王張耳后代。聰明好學,文雅端莊,深通儒術,深得中書監張華賞識。初授太子舍人,遷散騎常侍、征西軍司。趁著八王之亂,割據西涼地區,平定張鎮內亂,收容各地流民,擁戴晉愍帝司馬鄴,抵抗前趙軍隊,翼護西晉王室,封西平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