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wang)站分類
登錄 |    

啞鈴健身計劃一周表 一周啞鈴訓練計劃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力與美 上傳提供 評論 發布 反饋 0
摘要:現在人們生活節奏都很快,很多喜愛健身的朋友抽不出時間跑去健身房健身,想要鍛煉的你,該如何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呢?啞鈴就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它也是個健身神器,只要有它,隨時隨地都能健身增肌。而良好的啞鈴健身計劃更有助于個人體魄的塑造,下面小編為你們準備了兩份一周啞鈴訓練計劃,可以參照試試哈。

啞鈴一周健身計劃

方案一:

周一訓練:

1、仰臥啞鈴平板臥胸

熱身1組*15個(ge)

練習(xi)3組*8-12個

2、仰臥啞鈴上斜臥推

練習3組*8-12個

3、啞鈴負重深蹲

練習4組*10-12個(ge)

4、坐姿啞鈴交替彎舉

練習3組*10-12個(ge)

5、仰臥啞鈴提拉

練習3組(zu)*10-12個

6、仰臥卷腹

練習4組*15-20個

END

周三訓練:

1、阿諾德啞鈴推肩

熱身1組(zu)*15個(ge)

練習3組*10-12個(ge)

2、直立啞鈴交替前平舉

練(lian)習3組*10-12個

3、單臂啞鈴俯身劃船

練習(xi)3組*12個

4、啞鈴負重直腿硬拉

練習3組*10-12個(ge)

5、仰臥卷腹

練習4組*15-20個

END

周五訓練:

1、啞鈴負重硬拉

練習4組*12個

2、仰臥上斜啞鈴臥推

練習3組*10-12個(ge)

3、啞鈴箭步蹲

練習3組*12個

4、坐姿啞鈴彎舉

練習3組(zu)*12個(ge)

5、仰臥卷腹

練習(xi)4組*15-20個

END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力與美"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方案二:

周一訓練目標:胸+肱二頭肌

每(mei)個動作8-12次,每(mei)次做(zuo)3-5組。

動作一:上斜啞鈴臥推

將椅(yi)背(bei)調(diao)節到與地面呈30度左(zuo)右,雙腳踩實地面,臀部收緊,繃緊腹部,肩(jian)胛骨(gu)后縮下沉使上背(bei)平貼凳(deng)子。

雙手握住啞鈴,拳心朝前(qian),小臂垂直地面(mian)放于身體兩側。

胸部發(fa)力,使上臂向身體中間靠(kao)攏,在最高點肘關(guan)節微彎,保持1秒;肩(jian)膀(bang)始終后縮下(xia)沉。

緩慢(man)下落,小臂始終垂直(zhi)地面,下落至(zhi)啞鈴下沿(yan)與胸部(bu)在(zai)同一高度,稍作停頓。

動作二:平地啞鈴臥推

雙腳踩實(shi)地面,臀部(bu)收緊(jin)(jin),繃緊(jin)(jin)腹(fu)部(bu),肩胛骨(gu)后縮下沉使上背平貼(tie)凳子(zi),小臂(bei)垂直(zhi)地面舉起啞鈴在身體(ti)兩側。

胸(xiong)部發(fa)力,使上(shang)臂向身體中間靠攏;在最高點(dian)肘關節微彎,稍(shao)作停留,肩膀始終后縮(suo)下沉。

緩慢下落,小(xiao)臂始終垂直地面(mian),下落至啞鈴下沿與胸部在同一高(gao)度,稍作停頓。

動作三:啞鈴彎舉

站姿或(huo)坐姿,腰背挺(ting)直。

兩手各持一(yi)啞(ya)鈴放于體(ti)側(ce),屈臂將啞(ya)鈴舉起。

前臂(bei)與(yu)上臂(bei)盡(jin)量靠攏(long),稍停然后慢慢放下啞(ya)鈴至(zhi)兩臂(bei)完全伸(shen)直。

動作四:錘式彎舉

站(zhan)姿(或坐姿),手(shou)持(chi)啞鈴垂(chui)于體(ti)側,掌心相對,上(shang)臂(bei)緊(jin)貼體(ti)側,肘關(guan)節(jie)是(shi)唯一運(yun)動的關(guan)節(jie)。

用(yong)力向(xiang)上彎舉,可感受到肱(gong)二頭(tou)肌外側(ce)膨(peng)脹隆起(qi)。最高點進行頂峰(feng)收縮,并堅持片(pian)刻,然(ran)后緩慢還原,最低點時手臂完全伸(shen)直。

為(wei)避(bi)免動作過(guo)程中身體借力,軀干可(ke)稍前傾。

周二訓練目標:背+腹

前(qian)兩個動(dong)作8-12次(ci)(ci),后兩個動(dong)作做(zuo)20次(ci)(ci),每次(ci)(ci)做(zuo)3-5組(zu)。

動作一:單臂啞鈴劃船

下背部保持(chi)挺(ting)直,腰部不要(yao)轉動(dong)。

下放時肩胛骨打(da)開前伸,發力是肩胛骨收緊(jin)后(hou)縮。

頂端保持1~2秒(miao),下放時(shi)控制速度。

動作二:雙臂啞鈴劃船

雙(shuang)(shuang)腳分開,俯身約90°;雙(shuang)(shuang)手(shou)對握(wo)啞鈴,拳(quan)心相對;手(shou)肘微屈(qu),雙(shuang)(shuang)臂垂(chui)直于地面。

夾肘(zhou)上拉啞(ya)鈴(ling)至腹部(bu)兩(liang)側(ce),在最高點時略作(zuo)停(ting)頓(dun),緩慢下放(fang)啞(ya)鈴(ling)至起始位置。

動作全程保(bao)持肘部夾緊(jin)。

動作三:卷腹

平躺,屈膝,雙腿分(fen)開與肩同寬,雙腳(jiao)踩實。

雙手扶于兩耳(er)旁,用腹肌的(de)力量將肩部和上背部卷離地面,在最(zui)高點略作停(ting)頓后,緩慢回到起始位置。

卷腹時(shi),下背部(bu)保持(chi)緊貼地面,手肘保持(chi)向(xiang)外打(da)開。

動作四:仰臥抬腿

雙(shuang)手放于(yu)臀部(bu)下(xia)(xia)方,伸直雙(shuang)腿(tui),腿(tui)下(xia)(xia)落到約45°即可(ke)抬(tai)起(qi)。

腰部始終貼地且不應(ying)出現緊張感(gan)。

抬(tai)(tai)腿時用下腹的(de)力(li)量(liang)將臀部抬(tai)(tai)離地面。

周四訓練目標:肩+肱三頭肌

每(mei)個動(dong)作8-12次,每(mei)次做3-5組。

動作一:啞鈴推舉

坐姿或站姿。

最(zui)低點(dian)(dian)啞鈴(ling)與雙耳同(tong)高,最(zui)高點(dian)(dian)手肘(zhou)略(lve)高于雙耳。

小臂垂直于(yu)地面上下(xia)運動。

雙肩下(xia)沉同時后張,手肘略微(wei)朝前。

動作二:直立啞鈴飛鳥

兩腳(jiao)開立(li)與肩同寬,胸脯(fu)微挺,兩手握啞鈴從身側起動。

吸氣,提肘(zhou)張肩發(fa)力向(xiang)兩側舉臂當啞鈴高出肩部后,向(xiang)上揮腕(wan)(掌心向(xiang)下)。

握(wo)緊啞鈴肘微(wei)屈,形成(cheng)兩臂(bei)整體用(yong)力的(de)構(gou)架。

緩慢下放還原。

動作三:俯身啞鈴飛鳥

兩(liang)腳(jiao)分(fen)開站(zhan)立同肩(jian)寬,兩(liang)手掌心相對各持啞鈴,上(shang)體(ti)向前屈體(ti)至與地面平行,兩(liang)腿(tui)稍屈。

兩(liang)手持鈴向兩(liang)側舉起,直(zhi)至上臂(bei)與背部平(ping)行(xing)(或略為超過),稍停(ting),然后放下啞鈴還原。

如果在持鈴向兩側舉起(qi)時,使肘(zhou)和腕部稍微彎屈,你會感到(dao)能使三(san)角肌群獲到(dao)更好的收縮。

動作四:仰臥過項臂屈伸

仰臥(wo),雙腳著地,腹部繃緊(jin)。 雙手(shou)各握一個啞鈴,伸直(zhi)手(shou)臂(bei),

肘部(bu)彎曲,慢慢將(jiang)啞(ya)鈴往(wang)下放,至頭部(bu)的(de)兩側。 往(wang)下放啞(ya)鈴的(de)時候,保持上臂不(bu)動。

向(xiang)上伸直雙臂,回到起始位置。

整個運動過(guo)程中,雙肘要(yao)向(xiang)身體收緊(jin),不(bu)要(yao)向(xiang)外張開。

周五訓練目標:臀+腿

每(mei)個動作8-12次,每(mei)次做(zuo)3-5組。

動作一:高腳杯深蹲

雙手捧著啞(ya)鈴,將啞(ya)鈴擺(bai)在(zai)胸前,兩手內收(shou),肩胛下壓放松。

雙腳與髖關(guan)節同寬,下(xia)蹲時,膝蓋與腳尖方向一致(zhi)。

身體重心居中,挺胸、抬頭、收腹(fu),屈(qu)髖屈(qu)膝(xi),同時向下(xia)蹲(dun)。

下(xia)蹲(dun)的深度,根據自己的關節(jie)靈活程(cheng)度和肌肉(rou)柔韌性為準。

動作二:啞鈴哽拉

雙腳分開,收緊腹部核心,肩膀后縮下沉。

雙手握住啞鈴,大臂貼(tie)緊身體(ti)。

保持(chi)背部挺直,腹部核心收緊,啞鈴下放至膝蓋下方。

收緊(jin)(jin)臀部(bu)帶動(dong)身體站直(zhi);拉(la)起(qi)后,肩胛骨后縮(suo),夾緊(jin)(jin)臀部(bu)。

啞鈴運動(dong)軌跡始終貼近身(shen)體。

髖關節主導運動,膝(xi)關節被動彎(wan)曲。

動作三:啞鈴甩擺

俯(fu)身,保持背部(bu)挺直,雙手握緊啞鈴,置于(yu)膝蓋(gai)下(xia)方。

收縮臀部和大腿后部使軀干恢(hui)復站姿并且(qie)把啞鈴(ling)向上前方(fang)帶起(qi),直到大臂水平。

保持膝蓋(gai)微屈并且手臂(bei)自(zi)然(ran)伸直不參與(yu)發力。

小結

在動(dong)作過程中(zhong),適當把動(dong)作速(su)度放慢,這樣會比較容易找到肌(ji)肉發力感,并且減小慣性,對局部(bu)肌(ji)肉的訓(xun)練(lian)效果越(yue)好(hao)。

如果(guo)是(shi)以增(zeng)肌為目的,在重量(liang)和次(ci)數還有組(zu)數的選擇(ze)來講,應該選擇(ze)大重量(liang)低次(ci)數,保證每個(ge)動作都做(zuo)到標準,并每次(ci)做(zuo)到力間歇,而且可以想做(zuo)的時候就(jiu)來上幾組(zu)。

如果是以(yi)塑形為(wei)目的(de),可(ke)以(yi)選(xuan)擇(ze)小(xiao)重量多次(ci)數的(de)方(fang)式來做。

注意頂(ding)峰收縮(suo),要求(qiu)當某個動(dong)作(zuo)做到(dao)肌肉收縮(suo)最緊張(zhang)的位置(zhi)時(shi),保持一下(xia)這種收縮(suo)最緊張(zhang)的狀(zhuang)態,做靜力(li)性練習(xi),然后慢慢回復到(dao)動(dong)作(zuo)的開(kai)始位置(zhi)。

申明:以上內容源于程序系統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使用,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注冊用戶提(ti)供(gong)信息存儲空間(jian)服務,非“MAIGOO編輯上傳提(ti)供(gong)”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冊用戶自主發布(bu)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更(geng)不表示本站支持購買(mai)和交易,本站對網(wang)頁中內容的合法性(xing)(xing)、準確性(xing)(xing)、真實性(xing)(xing)、適用性(xing)(xing)、安全性(xing)(xing)等概(gai)不負責(ze)。版權(qua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qin)權(quan)、虛假信息、錯誤信息或任何(he)問(wen)題,請及時聯(lian)系我們,我們將(jiang)在(zai)第一時間(jian)刪除或更(geng)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交說(shuo)明: 快速提交發布>>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233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244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0434個代理需求 已有1356155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