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喜功德什么意思
隨喜功德是一個佛教用語(yu),為普賢(xian)菩(pu)薩所發十大愿之(zhi)一,指隨喜(xi)他人之(zhi)功德。
1、為(wei)普賢菩薩(sa)所發十(shi)大愿之一。即(ji)見他人累積功(gong)德(de),如同自己(ji)積德(de)般歡喜。如對佛陀(tuo)之從(cong)初發心(xin)、不惜(xi)身(shen)命、舍頭目髓(sui)腦、修諸苦(ku)行,以至(zhi)成道、滅度等所有(you)功(gong)德(de),乃至(zhi)六趣四生、聲聞(wen)辟(pi)支佛、一切菩薩(sa)等之諸善功(gong)德(de),我皆隨順歡喜。
2、指隨(sui)喜他人之功德(de),自己亦得莫(mo)大(da)功德(de)。法(fa)(fa)華經(jing)隨(sui)喜功德(de)品(大(da)九·四六下):“展轉聞(wen)法(fa)(fa)華經(jing),隨(sui)喜功德(de)尚無(wu)量無(wu)邊(bian)阿僧祇(zhi),何況最初(chu)于會中(zhong)聞(wen)而隨(sui)喜者?”
3、為法(fa)華經卷六第十(shi)八品之名稱。內容闡(chan)揚(yang)佛陀滅(mie)度后,聞法(fa)華經而隨喜(xi)者,其功德廣大。略稱隨喜(xi)品。
佛教隨喜的意義
1、隨喜可以破除(chu)我執
唯(wei)有將自己和他(ta)人(ren)視為一體(ti),才(cai)會發(fa)自內心地隨喜他(ta)人(ren)善行,之所以不能隨喜別人(ren),是(shi)因(yin)為在我(wo)們的觀念中,我(wo)是(shi)我(wo),他(ta)是(shi)他(ta),之間有著難以逾越(yue)的鴻溝。
2、隨(sui)喜可以對治嫉妒
嫉(ji)妒(du)也是我(wo)執的(de)(de)表現形式(shi),我(wo)們不(bu)會嫉(ji)妒(du)自己的(de)(de)成就(jiu),也不(bu)會嫉(ji)妒(du)自己喜(xi)(xi)歡的(de)(de)人(ren),如果對所有善行都能心(xin)生歡喜(xi)(xi),嫉(ji)妒(du)就(jiu)沒有活動(dong)機會了。
3、迅速(su)成就(jiu)功德法財
佛教認為,隨喜他人善行,所獲功德將和對方一樣,所以這是積累資糧的捷徑。因為我們的精力和能力都有限,不可能事事親歷親為,但只要至心隨喜,便能迅速成辦種種事業。有時,隨喜他人善行,甚至超過對方所獲功德。比如有人耗費百萬布施,發心卻不太純正,但我們以清凈心隨喜,所獲功德將超過布施者,因為功德是與發心成正比的。此外,隨喜諸佛菩薩的善行,也能獲得極(ji)大功德。
隨喜贊嘆是什么意思
隨(sui)喜(xi)(xi)贊嘆即(ji)見(jian)到他人行善,能(neng)夠心生(sheng)歡(huan)喜(xi)(xi),口出贊嘆。有如下作用:
1、增加自(zi)己的快樂(le),看到別人快樂(le),自(zi)己也快樂(le),快樂(le)油然而(er)生。
2、去除自己的差異,不管別人做(zuo)的好事是(shi)大是(shi)小,都是(shi)開心和佩(pei)服的。
3、開(kai)闊心胸,不斷贊美(mei)自己的快(kuai)樂,為一切有(you)益于他人的事(shi)情由衷地高興和(he)慶(qing)幸。
4、削弱(ruo)自己的仇恨,不排斥任何人,不敵(di)視(shi)任何人所做的事情(qing)。
聲明:以上方法源于程序系統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使用,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證明有效,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請勿封建迷信,破除陳規陋習,建立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申請刪除>>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