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品牌分類   知識分類          
移(yi)動端
  • 買購網APP
  • 手機版Maigoo
  

國家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名錄 鱷雀鱔、福壽螺等59個物種入選黑名單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皮丘看熱點 上傳提供 評論 0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農業農村部會同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海關總署和國家林草局組織制定了《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名錄》,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包括草地貪夜蛾、鱷雀鱔、加拿大一枝黃花、紅火蟻、福壽螺等在內的59個物種入選黑名單。本篇文章,小編為你整理了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遴選原則、防控措施、名單等信息,告訴你我國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有哪些。
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
  • 外來入侵物種

    外來入侵物種是(shi)指傳入定殖并對生態系統、生境、物種帶來威脅(xie)或者危害(hai),影(ying)響我國生態環境,損害(hai)農(nong)林牧漁業可(ke)持續發展和生物多(duo)樣性的外來物種。

    為防(fang)范和應(ying)對外(wai)來(lai)物(wu)(wu)種(zhong)入(ru)(ru)侵(qin),農(nong)業農(nong)村部(bu)、教育部(bu)、科技部(bu)、財政部(bu)、自(zi)然資源(yuan)部(bu)、生態(tai)環境部(bu)、住(zhu)房和城鄉(xiang)建設部(bu)、海關總署、中(zhong)國科學(xue)院、國家林草局(ju)等(deng)10個(ge)部(bu)門組(zu)成了(le)外(wai)來(lai)入(ru)(ru)侵(qin)物(wu)(wu)種(zhong)防(fang)控部(bu)際協調(diao)機制(zhi),組(zu)建多領域專家組(zu)成的外(wai)來(lai)入(ru)(ru)侵(qin)物(wu)(wu)種(zhong)防(fang)控專家委員會,制(zhi)定實(shi)施了(le)《進一(yi)步加強(qiang)外(wai)來(lai)物(wu)(wu)種(zhong)入(ru)(ru)侵(qin)防(fang)控工(gong)作(zuo)方案》,系統(tong)推進外(wai)來(lai)物(wu)(wu)種(zhong)入(ru)(ru)侵(qin)防(fang)控工(gong)作(zuo)。

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名錄表,外來物種入侵物種,最具威脅的外來入侵物種
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
  • 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遴選原則

    《重點(dian)管理外來(lai)入侵物種名錄》的物種遴選(xuan)依據(ju)主要有(you)4個方面:

    一是(shi)危害程(cheng)度重(zhong)。嚴重損害入(ru)侵地區農(nong)林牧漁業生(sheng)產,可造(zao)成(cheng)種(zhong)植作物(wu)或養殖物(wu)種(zhong)大(da)面積減產甚至絕(jue)收的物(wu)種(zhong);或者對入(ru)侵地生(sheng)物(wu)多樣性和(he)生(sheng)態系統具有重大(da)威(wei)脅,一旦發生(sheng),將造(zao)成(cheng)局部地區本土(tu)生(sheng)物(wu)大(da)量死亡的物(wu)種(zhong)。

    二是擴散蔓延(yan)快。發生面(mian)積或潛在威脅面(mian)積較大、易隨(sui)風或水(shui)(shui)流快速傳播的(de)外來(lai)入侵病蟲害和植物;或者已在我國長(chang)江、珠江等多個重要水(shui)(shui)系發生的(de)外來(lai)入侵水(shui)(shui)生動物。

    三是防控治(zhi)理難。對農田、森林(lin)、草(cao)原、城鎮綠(lv)化帶等多種(zhong)生境區域構成威脅,治理(li)難度較大,需要(yao)多部門綜(zong)合協調加(jia)以(yi)阻截控制的(de)物(wu)種(zhong)。

    四是危害(hai)形式(shi)多樣。除威(wei)脅農林牧漁業生產和(he)生物(wu)多樣性(xing)外,本身含有毒素、或(huo)者通(tong)過叮咬等途徑(jing)對(dui)人畜健康造(zao)成嚴重危(wei)害的物(wu)種。

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
  • 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的措施

    外(wai)來入侵(qin)物種(zhong)防(fang)控(kong)部際協調機(ji)制成員單位將以《名錄》所列物種(zhong)為重點,強(qiang)化源(yuan)頭預防(fang)、綜(zong)合治理、聯防(fang)聯控(kong)、群防(fang)群治,不斷提(ti)升外(wai)來物種(zhong)侵(qin)害防(fang)治水平,將通過(guo)以下5方面舉措進(jin)一步加強(qiang)綜(zong)合防(fang)控(kong):

    一是強(qiang)化源頭預防。持續(xu)開(kai)展“國門綠盾”行(xing)動,強化入境(jing)貨(huo)物、運輸工具(ju)、寄遞(di)物、跨境(jing)電商等渠道檢疫,對發現的(de)入侵物種及時進行(xing)除害處理。加(jia)強境(jing)內(nei)跨區域調運種子苗木、植(zhi)物產(chan)品、水產(chan)苗種等檢疫監管。

    二是強化普(pu)查摸底。摸清外來入(ru)(ru)(ru)侵物種(zhong)的種(zhong)類(lei)數量、分(fen)布范(fan)圍、發(fa)生面積、危害程度(du)等(deng),研判外來物種(zhong)入(ru)(ru)(ru)侵擴散趨勢,為(wei)科(ke)學(xue)防控外來物種(zhong)入(ru)(ru)(ru)侵提供基礎(chu)數據支撐。

    三是(shi)強化監(jian)測預警(jing)。依(yi)托現有(you)監測(ce)網(wang)絡,優化監測(ce)站(點)布局,加強重點物種(zhong)發生區域(yu)和入侵高風險區域(yu)監測(ce),努力(li)做到早發現、早應對(dui)。

    四是強化精準治理。分(fen)類(lei)別、分(fen)物(wu)種(zhong)制定防(fang)(fang)控(kong)(kong)技術(shu)指南,明(ming)確防(fang)(fang)控(kong)(kong)關(guan)鍵時期(qi)、重點區域和(he)主要(yao)措(cuo)施(shi),開(kai)展“一種(zhong)一策”精準治理。指導地方因(yin)地制宜選用(yong)物(wu)理清除、噴施(shi)藥劑、生(sheng)物(wu)防(fang)(fang)治等措(cuo)施(shi),實施(shi)防(fang)(fang)控(kong)(kong)滅除。

    五是強化科技(ji)支(zhi)撐。加(jia)強物種防控技(ji)術(shu)攻關(guan),研(yan)發綠色防控技(ji)術(shu)產品,完(wan)善調查監測、綜合(he)防控等技(ji)術(shu)標準規(gui)范,探索(suo)形成安全高效、經濟可行(xing)的綜合(he)治理(li)技(ji)術(shu)模式。

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內容
  • 與其他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相比,有什么變化?

    為加強外(wai)來入侵(qin)物(wu)(wu)(wu)種(zhong)管理,2013年,原農業部制定(ding)了《國(guo)家重點(dian)管理外(wai)來入侵(qin)物(wu)(wu)(wu)種(zhong)名(ming)錄(第一(yi)批)》,共計52種(zhong)已對我國(guo)生物(wu)(wu)(wu)多樣性和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危害(hai)的外(wai)來入侵(qin)物(wu)(wu)(wu)種(zhong)被收(shou)錄其(qi)中,包括21種(zhong)植物(wu)(wu)(wu)、26種(zhong)動物(wu)(wu)(wu)、5種(zhong)微生物(wu)(wu)(wu)。

    此外,生態環境部會同中科院,先后于2003年、2010年、2014年、2016年發布了4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包括71種外來入侵物種。點(dian)擊查看第一批第二批(pi)第(di)三批第四批(pi)外來(lai)入侵(qin)物(wu)種名單 >>

    2022年12月,農業農村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海關總署、國家林草局公布了《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名錄》,《名錄》制定過程中,根據物種調查數據和侵害風險評估結果,對過去已有相關名單所列的物種進行逐個分析,調整(zheng)了一些(xie)常年在國(guo)內發生、分布區域清晰(xi)、防控措施比較成熟的物種,增加了部分新發生且潛在危害較大的,或者危害程度有所加重的物種此外,《名錄》實行動態調整原則(ze),后續將在加強物種發生情況信息收集和危害風險研判的基礎上,進行物種的適時增減。

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名錄
序號 中文名稱 學名
植物
1 紫莖澤蘭 Ageratina adenophora?(Spreng.) R.M. King & H. Rob. (syn.?Eupatorium adenophora?Spreng.)
2 藿香薊 Ageratum conyzoides?L.
3 空心蓮子草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 Griseb.
4 長芒莧 Amaranthus palmeri?S. Watson
5 刺莧 Amaranthus spinosus?L.
6 豚草 Ambrosia artemisiifolia?L.
7 三裂葉豚草 Ambrosia trifida?L.
8 落葵薯 Anredera cordifolia?(Ten.) Steenis
9 野燕麥 Avena fatua?L.
10 三葉鬼針草 Bidens pilosa?L.
11 水盾草 Cabomba caroliniana?Gray
12 長刺蒺藜草 Cenchrus longispinus?(Hack.) Fernald
13 飛機草 Chromolaena odorata?(L.) R.M. King & H. Rob.
14 鳳眼藍 Eichhornia crassipes?(Mart.) Solms
15 小蓬草 Erigeron canadensis?L. [Conyza canadensis?(L.) Cronquist]
16 蘇門白酒草 Erigeron sumatrensis?Retz.
17 黃頂菊 Flaveria bidentis?(L.) Kuntze
18 五爪金龍 Ipomoea cairica?(L.) Sweet
19 假蒼耳 Cyclachaena xanthiifolia?Nutt.
20 馬纓丹 Lantana camara?L.
21 毒萵苣 Lactuca serriola?L.
22 薇甘菊 Mikania micrantha?Kunth
23 光莢含羞草 Mimosa bimucronata?(DC.) Kuntze
24 銀膠菊 Parthenium hysterophorus?L.
25 垂序商陸 Phytolacca americana?L.
26 大薸 Pistia stratiotes?L.
27 假臭草 Praxelis clematidea?R.M. King & H. Rob.
28 刺果瓜 Sicyos angulatus?L.
29 黃花刺茄 Solanum rostratum?Dunal
30 加拿大一枝黃花 Solidago canadensis?L.
31 假高粱 Sorghum halepense?(L.) Pers.
32 互花米草 Spartina alterniflora?Loisel.
33 刺蒼耳 Xanthium spinosum?L.
昆蟲
34 蘋果蠹蛾 Cydia pomonella?L.
35 紅脂大小蠹 Dendroctonus valens?LeConte
36 美國白蛾 Hyphantria cunea?(Drury)
37 馬鈴薯甲蟲 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Say)
38 美洲斑潛蠅 Liriomyza sativae?Blanchard
39 稻水象甲 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Kuschel
40 日本松干蚧 Matsucoccus matsumurae?(Kuwana)
41 濕地松粉蚧 Oracella acuta?(Lobdell)
42 扶桑綿粉蚧 Phenacoccus solenopsis?Tinsley
43 銹色棕櫚象 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Olivier)
44 紅火蟻 Solenopsis invicta?Buren
45 草地貪夜蛾 Spodoptera frugiperda?(Smith)
46 番茄潛葉蛾 Tuta absoluta?(Meyrick)
植(zhi)物病原(yuan)微生(sheng)物
47 梨火疫病菌 Erwinia amylovora?(Burrill) Winslow et al.
48 亞洲梨火疫病菌 Erwinia pyrifoliae?Kim, Gardan, Rhim et Geider
49 落葉松枯梢病菌 Botryosphaeria laricina?(Sawada) Y. Z. Shang
50 香蕉枯萎病菌4號小種 Fusarium oxysporum?Schlecht?f.sp.?cubense?(E.F.Sm.) Snyd.et Hans?(Race?4)
植物(wu)病原線蟲
51 松材線蟲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 et Buhrer) Nickle
軟(ruan)體(ti)動物(wu)
52 非洲大蝸牛 Achatina fulica?Bowdich
53 福壽螺 Pomacea canaliculata?(Lamarck)
魚類
54 鱷雀鱔 Atractosteus spatula?(Lacépède)
55 豹紋翼甲鯰 Pterygoplichthys pardalis?(Castelnau)
56 齊氏羅非魚 Coptodon zillii?(Gervais)
兩棲動物(wu)
57 美洲牛蛙 Rana catesbeiana?Shaw
爬行動(dong)物
58 大鱷龜 Macroclemys temminckii?Troost
59 紅耳彩龜 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Wied)

注:

1. 名錄將外來(lai)入侵(qin)物種(zhong)分(fen)為8個類(lei)群(qun),每個類(lei)群(qun)按(an)物種(zhong)學名首字母順序排列。

2. 依照有關(guan)規定,在(zai)(zai)特定區域內合(he)法養(yang)殖的(de)水產(chan)物種不在(zai)(zai)名(ming)錄管理范圍(wei)內。

3. 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guan)部門在風險研判和(he)入侵(qin)趨(qu)勢分析基礎(chu)上(shang)對名錄實(shi)行(xing)動態調整(zheng)。

4. 名錄所列外(wai)來入侵物種的監測與防控按(an)照相(xiang)關部門職責分工(gong)開(kai)展。

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簡介(部分)
鱷雀鱔,又稱為福鱷、大雀鱔等,是雀鱔目、雀鱔科、大雀鱔屬動物,是北美7種雀鱔魚中最大的一種,為大型兇猛魚類,也是史前魚類,在地球上已生存1億多年。鱷雀鱔主要生活于純淡水,偶入咸淡水;卵有劇毒,呈綠色,粘附于水草或礫石上;其主要分布在從墨西哥到美國弗羅里達州的墨西哥灣沿岸河流和河口水域,密蘇里河和俄亥俄河下游,以至尼加拉瓜境內的兩個湖泊。 【 詳細>>】
福壽螺(學名:Pomacea canaliculata)是瓶螺科、瓶螺屬軟體動物。福壽螺貝殼外觀與田螺相似,具一螺旋狀的螺殼,顏色隨環境及螺齡不同而異,頭部有2對觸角,后觸角的基部外側各有一只眼睛。福壽螺喜歡生活在水質清新、餌料充足的淡水中,多群棲息于池邊淺水區,其以植物性餌料為主的雜食性螺類,主要取食浮萍、蔬菜、瓜果等。其目前廣泛分布于北美、亞洲、非洲等十多個國家,已成為世界性的外來入侵生物。 【 詳細>>】
非洲大蝸牛(學名:Achatina Fulica),是中大型的陸棲蝸牛,長一般為7-8厘米,最大則可長到超過20厘米。它具有夜行性,雜食性,大多是在潮濕環境中活動,喜歡在下雨及夜間出沒,其食物包括農作物、林木、果樹、蔬菜、花卉等植物。非洲大蝸牛是許多人畜寄生蟲和病原菌的中間宿主,尤其是傳播結核病和嗜酸性腦膜炎,食用則危害極大,是中國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 【 詳細>>】
大鱷龜,學名為真鱷龜,是現存最古老的爬行動物,世界上最大的水龜之一,生存能力強適應能力強。真鱷龜多生活在河流、湖泊、池塘及沼澤中,以魚類、水鳥、螺、蝦、水蛇等為食,主要分布在美國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它的平均壽命為60—80年左右,有記載的人工大鱷龜最長壽命為60年。大鱷龜屬于成長極為緩慢的龜種,成長順利的話,理論上是能超過百年的,但目前尚無實例。 【 詳細>>】
紅火蟻(學名:Solenopsis invicta Buren),難以防治而得名,被稱為“無敵的”螞蟻,原產南美洲,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收錄的具有破壞力的入侵生物。紅火蟻在國內沒有天敵,大部分蟻種完全不是其對手,被紅火蟻入侵的地區很難有別的蟻種能生存下來,這種情況直接導致入侵紅火蟻會在該地區泛濫成災,危害農作物與叮咬人類,形成嚴重的蟲害。 【 詳細>>】
大薸(學名:Pistia stratiotes L.)是天南星科、大薸屬水生飄浮草本植物。有長而懸垂的根多數,須根羽狀,密集。葉簇生成蓮座狀,葉片常因發育階段不同而形異:倒三角形、倒卵形、扇形,以至倒卵狀長楔形,二面被毛,基部尤為濃密;葉脈扇狀伸展,背面明顯隆起成折皺狀。佛焰苞白色,5-11月開花。全球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廣布。在中國福建、臺灣、廣東、廣西、云南各省熱帶地區野生,湖南、湖北、江蘇、浙江、安徽、山東、四川等省都有栽培。大薸喜高溫高濕氣候,耐寒性差。 【 詳細>>】
藿香薊(學名:Ageratum conyzoides L.):一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有時又不足10厘米。無明顯主根。莖粗壯,基部徑4毫米,不分枝或自基部或自中部以上分枝。全部莖枝淡紅色,或上部綠色,被白色塵狀短柔毛或上部被稠密開展的長絨毛。葉對生,有時上部互生,卵形或長圓形,有時植株全部葉小形,基出三脈或不明顯五出脈。頭狀花序4-18個在莖頂排成通常緊密的傘房狀花序,總苞鐘狀或半球形,寬5毫米。總苞片2層,長圓形或披針狀長圓形。花冠長1.5-2.5毫米,外面無毛或頂端有塵狀微柔毛,檐部...5裂,淡紫色。瘦果(guo)黑褐色,5棱。花(hua)果(guo)期(qi)全(quan)年。生山(shan)谷、山(shan)坡林(lin)下或林(lin)緣、河邊或山(shan)坡草(cao)地(di)、田邊或荒地(di)上。由低海拔到2800米的地(di)區(qu)都有分布。原(yuan)產中(zhong)南美洲。作為(wei)雜(za)草(cao)已廣泛分布于非洲全(quan)境、印度、印度尼西亞(ya)、老(lao)撾、柬埔寨、越(yue)南和中(zhong)國等地(di),有栽培,也有歸化野生分布的。 【展開全部】 【 詳細>>】
豚草,原產北美洲,1935年發現于中國杭州,分布于東北、華北、華中和華東等地約15個省、直轄市。其為惡性雜草,對禾木科、菊科等植物有抑制、排斥作用,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第一批)。豚草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高20-150厘米;莖直立,上部有圓錐狀分枝,有棱,被疏生密糙毛。下部葉對生,具短葉柄,二次羽狀分裂,裂片狹小,長圓形至倒披針形,其花期為8-9月,果期9-10月。 【 詳細>>】
五爪金龍是管狀花目、旋花科、番薯屬多年生纏繞草本植物,全體無毛,莖細長,有細棱,葉片掌狀,裂片卵狀披針形、卵形或橢圓形,中裂片較大,聚傘花序腋生,苞片及小苞片均小,鱗片狀,早落;萼片邊緣干膜質,花冠紫紅色、紫色或淡紅色、偶有白色,漏斗狀,子房無毛,花柱纖細,蒴果近球形,種子黑色,邊緣被褐色柔毛。該物種原產于非洲和亞洲,這些地區通常靠近海灘或水流沿岸。該種通常作觀賞植物栽培。塊根供藥用,外敷熱毒瘡,有清熱解毒之效。廣西用葉治癰瘡,果治跌打。 【 詳細>>】
馬纓丹,馬鞭草科馬纓丹屬植物,原產于美洲熱帶地區,是葉花兩用觀賞植物,也是護坎、護坡、護堤的優良灌木樹種。馬纓丹葉及未成熟果實具有毒性,人畜誤食會中毒,馬纓丹于2010年1月7日被生態環境部列為Ⅱ級危害程度的外來入侵植物,也被視為世界10種最有害的雜草之一。 【 詳細>>】
推薦閱讀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為注冊(ce)用(yong)(yong)戶提供信(xin)(xin)息(xi)存儲空(kong)間服務(wu),非“MAIGOO編輯(ji)”、“MAIGOO榜單研究員”、“MAIGOO文(wen)章編輯(ji)員”上傳提供的文(wen)章/文(wen)字均(jun)是注冊(ce)用(yong)(yong)戶自主發布上傳,不代表(biao)本(ben)站觀(guan)點,版權(quan)歸原作(zuo)者所(suo)有(you),如(ru)有(you)侵權(quan)、虛假信(xin)(xin)息(xi)、錯誤(wu)信(xin)(xin)息(xi)或(huo)任何問題,請及時(shi)聯系我(wo)們(men),我(wo)們(men)將在(zai)第一時(shi)間刪(shan)除(chu)或(huo)更正(zheng)。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關信息(xi)的知識(shi)產(chan)權歸(gui)網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tu)(tu)片、圖(tu)(tu)表、著(zhu)作(zuo)權、商(shang)標(biao)權、為(wei)用戶提(ti)供(gong)的商(shang)業信息(xi)等),非(fei)經許可不得抄襲或使用。
提交說明(ming): 快速提交發布>> 提交資訊幫助>> 注冊登錄>>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lun)
暫無評論
展會推薦
展(zhan)會聚焦(jiao)
熱門展會
2024年04月13日-18日
地點:海南國際會展中心
距開幕 22
2024年04月20日-05月30日
地點:壽光國際會展中心
距開幕 29
2024年04月21日-23日
地點:山東國際會展中心
距開幕 30
2024年04月25日-05月04日
地點: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天竺)、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老館(靜安莊)
距開幕 34
2024年05月08日-10日
地點:寧波國際會議展覽中心
距開幕 47
2024年05月12日-14日
地點:鄭州國際會展中心
距開幕 51
2024年06月12日-14日
地點:上海世博展覽館
距開幕 82
2024年06月19日-21日
地點:深圳國際會展中心
距開幕 89
2024年07月08日-11日
地點:廣交會展館、保利世貿博覽館
距開幕 108
2024年08月03日-05日
地點:北京國家會議中心
距開幕 134
2024年08月08日-11日
地點:長沙紅星國際會展中心
距開幕 139
2024年09月10日-13日
地點: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
距開幕 172
2024年09月25日-27日
地點:北京國家會議中心
距開幕 187
2024年11月05日-10日
地點:上海國家會展中心
距開幕 228
2024年11月12日-17日
地點:珠海國際航展中心
距開幕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