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fen)類
登錄 |    

三國時期十大事件 三國時期重要事件盤點 三國重大歷史事件有哪些

本文章由 MAIGOO編輯 上傳提供 2021-07-01 ★★★ 發布 反饋 0
導語 / INTRODUCTION
三國是大家最熟悉的歷史時期之一,無數影視作品都以這個時期為題材,熟悉三國歷史的朋友更是比比皆是,你覺得三國重大歷史事件有哪些?哪些事件影響了歷史進程呢?MAIgoo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三國時期十大事件,包括:襄樊之戰、曹丕篡漢、夷陵之戰、諸葛亮平南中戰爭、街亭之戰、孫權稱帝等等,一起來了解下吧!
三國時(shi)期十大(da)事(shi)件
  • TOP榜
  • 關注榜
  • 投票榜

三國時(shi)期(qi)十大事(shi)件,本(ben)榜單主要依據各三國時(shi)期(qi)歷史事(shi)件對歷史進程影(ying)響(xiang)并(bing)綜(zong)合參考互聯網相關(guan)排行榜/榜單(dan)進行推薦,名單(dan)僅供參考,如有疑問,歡迎在(zai)末尾評論(lun)/批評指(zhi)正。

三國時期十大事件
襄樊之戰亦稱為關羽北伐、襄樊戰役或荊州爭奪戰,三國時期歷史事件中最重要的轉折點。此戰中關羽先是圍困襄陽、樊城,于禁督七軍三萬人救援樊城,卻遭遇了“霖雨”、“漢水泛溢”,以致于水淹七軍。關羽趁機乘船進攻,俘獲于禁等人,重創曹魏,威震華夏,接著呂蒙偷襲荊州、關羽敗走麥城,最后關羽父子被東吳俘殺。襄樊之戰使得曹魏、蜀漢的實力受損,尤其是蜀漢,不但損兵折將、還丟失荊州,此戰還導致蜀漢與東吳十余年的同盟關系被打破、反目成仇,最后發生夷陵之戰。【 詳細>>】
220年正月曹操病亡,死后曹丕繼位魏王和丞相,掌管大權,雖然曹操曾經挾天子以令諸侯,卻從不敢登上皇帝的寶座。220年十月二十九日,曹丕登壇受禪稱帝,立國號為大魏,史稱曹魏,改元黃初,改雒陽為“洛陽”,定都于此。曹丕是為魏文帝,并尊曹操為太祖武皇帝,220年十一月一日,曹丕封業已退位的獻帝為山陽公,至此歷時一百九十余年的東漢歷史正式結束,三國時代的魏朝正式建立,三分天下的局面已經確定,第二年年劉備稱帝。【 詳細>>】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御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后一場,三國重大歷史事件中必然榜上有名。211年劉備率部進入益州,逐步占據了原來劉璋的地盤;222年張飛被殺,劉備出兵與吳軍相持于夷陵,猇亭一戰,被吳將陸遜擊敗,退回益州,劉備不久便駕崩于白帝城。這場戰役之后近四十年的時間內,三國互相之間的疆域基本保持不變,吳蜀重修于好的聯盟再也沒有發生動搖,三國局勢出現穩定的對峙,夷陵之戰也因此被認為是前后三國歷史的分界點之一。【 詳細>>】
諸葛亮南征又稱南中平定戰,是225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為了平定叛亂而對南中蠻族發動的一場戰爭,蜀國大臣朱褒、雍闿、高定等叛變,南中豪強孟獲參與其中,諸葛亮親率大軍南下,平定南中,從此南中蠻族歸心,不再叛亂。Maigoo網小編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七擒孟獲”的典故,這個三國時期著名事件就發生在諸葛亮平南中戰爭中。【 詳細>>】
諸葛亮北伐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統一中原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歷經7年,街亭之戰則是諸葛亮北伐中一場決定性的戰事,最終馬謖失守街亭、諸葛亮失去重要據點,進退無據,無法再戰,最后馬謖與將領李盛、張休等人被處死,黃襲被奪兵,街亭之戰的失敗令到第一次北伐功敗垂成,日后蜀漢數次北伐亦未能獲得比本次令三郡投降更大的影響,而且本次蜀軍大敗,對本來已因夷陵之戰元氣大傷的蜀漢有較大的影響,之后不久的五丈原之戰中諸葛亮病逝。【 詳細>>】
孫權稱帝是三國歷史大事件之一,曹丕、劉備在220年、221年相繼稱帝之后,坐擁江東諸郡的孫權自公元222年以來雖自立年號,卻一直只稱吳王,低人一等,在公元229年孫權終于決定稱帝,名正言順地與曹劉兩方形成鼎立之局,同樣諸葛亮也隱忍到了這個時候才開始大規模北伐。孫權稱帝是三國鼎立局面完全形成的標志,三國之中盡管孫權稱帝最晚,但從割據江東起計算,卻是歷時最久的。【 詳細>>】
高平陵事變是249年由司馬懿發動的一場政變,也是三國時期重要事件之一。曹芳繼位后司馬懿遭到曹爽排擠,遷官太傅。曹爽和何晏等心腹控制了朝廷的運作,權傾朝野,同為輔政大臣的司馬懿被架空。司馬懿趁曹爽陪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掃墳,起兵政變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軍權政權落入司馬氏手中,逐步消滅支持曹氏的勢力,向篡奪曹魏政權的目標前進,為日后司馬炎代魏立晉奠下了根基。【 詳細>>】
司馬昭弒君也稱為甘露之變,如果三國重大歷史事件有哪些事件留下的典故最著名,司馬昭弒君中“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故事MAIGOO小編一定要投它一票。司馬昭弒君是三國時曹魏甘露五年五月(260年6月)發生于魏都洛陽的一次重大政變,最后以司馬昭廢黜并殺害曹髦以及保住大權而結束,司馬昭弒君標志著自曹芳以來曹氏集團恢復皇權的努力的徹底失敗,使司馬氏集團的政治勢力進一步得到鞏固,但也給司馬氏集團留下了政治陰影,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魏晉禪代的歷史進程。【 詳細>>】
魏滅蜀之戰是三國后期的吞并戰,也是強者消滅弱者的一場戰爭,263年魏國丞相司馬昭派鐘會、鄧艾、諸葛緒分兵三路南平蜀漢,與蜀漢大將軍姜維發生拉鋸戰,鐘會被擋于劍閣前,鄧艾避開姜維大軍的鋒芒,抄陰平小路直取涪城,進逼成都,蜀漢后主劉禪投降,到此,蜀漢正式滅亡,開始了三國時代統一的序幕,三國歷史走入名副其實的末期。【 詳細>>】
263年魏滅蜀后打破三國鼎立數十年的局面,曹魏政權落入司馬昭父子之手。兩年后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帝曹奐,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晉,史稱西晉,形成晉、吳對峙局面。279年11月至次年3月,晉武帝司馬炎發兵水陸并進,晉武帝發兵二十余萬,分六路進軍攻打吳國,直取建業(今南京),220年3月一舉滅東吳,晉滅吳后東漢末年以來分裂百年的中國復歸統一,西晉統一天下,至此三國歷史正式結束。【 詳細>>】
更(geng)多相(xiang)關榜單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注明(ming)(ming)“MAIGOO編輯上傳提供(gong)”的所有作品(pin),均為MAIGOO網(wang)原創(chuang)、合(he)法擁有版權或(huo)(huo)有權使(shi)用(yong)的作品(pin),未(wei)經本(ben)網(wa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huo)(huo)利(li)用(yong)其它方式使(shi)用(yong)上述作品(pin)。已(yi)經本(ben)網(wang)授權使(shi)用(yong)作品(pin)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shi)用(yong),并(bing)注明(ming)(ming)“來源:MAIGOO網(wang)”。違反上述聲明(ming)(ming)者,網(wang)站會追責到底。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7944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018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88090個代理需求 已有1350744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