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十大姓朱的歷史名人 歷史上姓朱的名人 朱姓歷史名人

本文章由 MAIGOO編輯 上傳提供 2022-12-24 ★★★ 評論 發布 反饋 0
導語
根據公安部戶政管理研究中心2020年官方數據顯示,朱姓為全國第十四大姓。朱姓歷來人才濟濟,如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開國十大元帥之首朱德、儒學集大成者朱熹、永樂大帝朱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戰國時期著名勇士朱亥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朱姓名人。本文Maigoo編輯就為大家盤點下十大姓朱的歷史名人,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補充。
十大姓朱的歷史名(ming)人
  • TOP榜
  • 關注榜
  • 投票榜
10大姓朱的歷史名人,本榜單CNPP小編主要依據該朱姓歷史人物的知名度、影響力、社會評價、網絡關注指數以及與榜單主題的契合度等情況,并綜合參考互聯網相關排行榜/榜單,進行綜合推薦,排名不分先后。榜單僅供參考,如有疑問,歡迎在末尾評論/批評指正。 為我喜歡的投票>>
十大姓朱的歷史名(ming)人
歷史上姓朱的名人眾多,最著名的朱姓代表人物當屬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398年),字國瑞,原名朱重八、朱興宗。朱元璋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小的時候家境貧寒,曾經為地主家放牛,之后到寺廟出家為和尚,直到參加了起義之后擁有了自己的兵馬,建立了明朝。作為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位期間,政治上,強化中央集權,廢除丞相和行中書省,設三司分掌地方權力,嚴懲貪官和不法勛貴;軍事上,實施衛所制度;文化上,緊抓教育,大興科舉,建立國子監培養人才;經濟上,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興修水利,減免稅負,丈量全國土地,清查戶口等。在他的統治下,社會生產逐漸恢復和發展,史稱“洪武之治”。【 詳細>>】
朱德(1886年—1976年),字玉階,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締造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更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作為開國十大元帥之首,他參加過長征,是八路軍的總司令。在新中國成立后,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名指揮官,解放后,他曾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副主席和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此外他還多次出國訪問、會見外國領導人,增進了中國人民和各國人民的友誼,為朱姓的名人之一。【 詳細>>】
朱姓的歷史名人有哪些?在maigoo看來,朱熹就是朱姓的代表人物之一。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中國南宋時期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亦是理學集大成者,閩學派的朱姓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稱為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杰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朱熹是“二程”(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與二程合稱“程朱學派”。他的理學思想影響很大,成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學。朱熹著述甚多,有《四書章句集注》《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說》《周易讀本》《楚辭集注》,其中《四書章句集注》成為欽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準。【 詳細>>】
明成祖朱棣(1360年—1424年),明朝第三位皇帝,年號永樂,故后人稱其為永樂帝、永樂大帝等。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為姓朱的歷史名人之一。雖然朱棣的皇位得來的并不光彩,但其作為明朝歷史上頗具雄才大略的皇帝,歷來受到不少好評。朱棣即位后,政治上,繼續實行削藩政策,加強中央集權;改革官制機構,設置內閣和東廠;為加強對北方的控制,遷都北京。軍事上,五次親征蒙古,占領安南;積極經營邊疆,對南海地區積極經營,對西藏實行政教合一的政策。外交上,還委派鄭和下西洋,加強中外友好往來。文化上,修《永樂大典》。這些東西足以讓他排到中華歷史上的精英帝王之列,明史也評價他說是雄武之略,同符高祖。【 詳細>>】
朱自清(1898年—1948年),原名自華,號實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這位姓朱的名人,是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文學研究會早期的主要成員。朱自清一生勤奮,共有詩歌、散文、評論、學術研究著作26種,約200多萬字。他的作品文字質樸,蘊意深刻,風格沉郁,更是以獨特的美文藝術風格,為中國現代散文增添了瑰麗的色彩。朱自清代表作有很多,如《背影》《荷塘月色》《匆匆》《論雅俗共賞》《春》《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蹤跡》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佳作。【 詳細>>】
朱亥(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期魏國大梁人,朱姓著名勇士。魏安釐王十九年(公元前258年),幫信陵君竊取兵符,助信陵君奪得軍權,解邯鄲之圍。魏軍告捷后,趙國重金謝魏公子和朱亥,后來信陵君被魏王拜為上卿,授以相印,封朱亥為偏將軍,以朱仙鎮為朱亥湯沐邑。從此,朱亥一家便由仙人莊遷到朱仙鎮定居,至今朱仙鎮內還有仙人街和仙人橋街等街道名稱。朱亥的威名世代流傳,歷來是人們傳頌的一位俠客,一位英雄。唐代著名詩人李白,所作《俠客行》一詩就是歌詠朱亥的詩歌。唐代詩人高適代表作《古大梁行》中亦有“俠客猶傳朱亥名,行人猶識夷門道”之句。【 詳細>>】
朱姓名人朱光潛(1897年—1986年),字孟實,中國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教育家、翻譯家。1922年朱光潛畢業于香港大學文學院,致力于文學、心理學與哲學的學習與研究,后在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1946年后一直在北京大學任教,講授美學與西方文學。朱光潛的主要著作有《悲劇心理學》《文藝心理學》《西方美學史》《詩論》《談美》《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等。為方便研究馬列主義原著,他在花甲之年開始自學俄語,更在八十高齡之際寫出《談美書簡》和《美學拾穗集》,翻譯近代第一部社會科學著作——維科的《新科學》。【 詳細>>】
朱然(182年—249年),原名施然,字義封,三國時期吳國名將,朱姓的歷史名人,毗陵侯朱治的外甥。朱然早年被朱治收為養子,并在讀書期間和孫權相交甚篤。孫權統事后,朱然歷任、馀姚長、山陰令、臨川太守,加折沖校尉,率軍平定山賊。夷陵之戰中,他與陸遜合力大破劉備,拜征北將軍,封永安侯。魏國果然趁機攻吳,朱然堅守不出,曹真、夏侯尚、張郃等魏將圍攻江陵六月之久,朱然從此“名震敵國”。赤烏十二年(249年),朱然病逝,年六十八,孫權為其素服舉哀。【 詳細>>】
朱士行(203年—282年),別名朱子行、朱士衡,三國時期魏國高僧,法號八戒。朱士行年幼之時,就聰明穎悟,脫落塵俗,出家以后,專心精研佛教經典。嘉平二年(250),印度律學沙門曇河迦羅到洛陽譯經,在白馬寺設戒壇,朱士行首先登壇受戒,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漢族僧人,也是第一位西行取經求法的僧人。公元260年,他從雍州(今長安縣西北)出發,越過流沙的沙漠到于闐國(今新疆和田一帶),得到《大品般若經》的梵文原本。他就在那里抄寫,共抄寫90章,60多萬字。公元282年,朱士行派弟子弗如檀等,把抄寫的經本送回洛陽,自己仍留在于闐,后來在那里去世,享年79歲。【 詳細>>】
朱用純(1627年—1698年),字致一,號柏廬,明末清初時期著名的理學家、教育家,為姓朱的歷史名人。朱柏廬自幼致力讀書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然清入關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鄉教授學生并潛心程朱理學主張知行并進,一時頗負盛名。其所著的《朱子家訓》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廬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為主的啟蒙教材,自問世以來,不脛而走,成為清代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教子治家的經典家訓。此外,他還著有《四書講義》《困衡錄》《愧訥集》《大學中庸講義》等。【 詳細>>】
更(geng)多(duo)相關榜單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注明“MAIGOO編輯上傳提供”的所有(you)作品,均為MAIGOO網原創、合(he)法擁(yong)有(you)版權(quan)或(huo)有(you)權(quan)使用的作品,未(wei)經本網授(shou)權(quan)不得轉載(zai)、摘編或(huo)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shou)權(quan)使用作品的,應在授(shou)權(quan)范(fan)圍內(nei)使用,并注明“來源(yuan):MAIGOO網”。違(wei)反(fan)上述聲明者,網站(zhan)會追責(ze)到底。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83144個品牌入駐 更新521334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612993個代理需求 已有1395717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