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bu)血的(de)湯(tang)】補(bu)血的(de)湯(tang)有哪些 補(bu)血湯(tang)的(de)做法大(da)全
補血湯的做法大全
1、烏雞補血湯
材料: 烏雞1只,當(dang)歸10克,熟地10克,白芍(shao)10克,知母10克,地骨皮(pi)10克,精鹽、料酒(jiu)、醬油、蔥、姜各適量。
制法: 將烏骨雞宰殺(sha),去(qu)毛,內臟洗凈;五種藥(yao)材(cai)洗凈,蔥、姜拍松。將藥(yao)材(cai)裝入(ru)雞腹放入(ru)鍋內,加清(qing)水適量,放入(ru)鹽、料酒、醬油、生姜。武(wu)火(huo)燒沸,撇(pie)去(qu)浮(fu)沫,改用文(wen)火(huo)燉至雞爛熟,去(qu)掉(diao)藥(yao)渣(zha),調味(wei)即成。
用法: 每(mei)周(zhou)1~2劑,分(fen)次服(fu)用,連(lian)用3~5周(zhou)方(fang)可(ke)見(jian)效。
注釋: 本湯菜以烏雞與中醫名方“四物湯”去川芎加知母、地骨皮而成。“四物湯”乃中醫補血調(diao)經首(shou)選方劑。藥食共用,則具有(you)補血(xue)調(diao)經、除煩退熱之功。對于氣(qi)血(xue)不(bu)足、月經不(bu)調(diao)、肝(gan)腎陰(yin)虛(xu)而見(jian)潮(chao)熱盜汗(han)者療(liao)效更顯著。
2、當歸補血湯
材料: 黃芪30克,當歸6克。
制法: 以(yi)水二盞,煎(jian)至(zhi)一盞,去(qu)滓,空腹(fu)時(shi)溫服。
功用: 補氣生血。
主治(zhi): 血(xue)虛陽浮(fu)發熱(re)證。肌熱(re)面赤,煩渴欲飲,脈洪大(da)而虛,重按(an)無力(li)。亦治(zhi)婦人經期、產后血(xue)虛發熱(re)頭(tou)痛;或瘡(chuang)瘍潰(kui)后,久不愈(yu)合者。(本方可用于婦人經期、產后發熱(re)等屬血(xue)虛陽浮(fu)者,以及各種貧(pin)血(xue)、過(guo)敏性紫癜等屬血(xue)虛氣(qi)弱者。)
禁忌: 陰虛發熱證忌用。
3、安神補血湯
材料:豬肝300克,酸棗仁30克,玉竹3錢,川芎3錢,紅棗7顆,陳皮3錢,生姜片3片,米(mi)酒1大匙,鹽(yan)少許。
制法:(1)紅(hong)棗洗(xi)凈泡(pao)軟并去核,豬肝(gan)切大塊用米酒(份量外(wai))腌泡(pao)后沖洗(xi)去血(xue)水。
(2)酸(suan)(suan)棗仁(ren)用1000cc的水(shui)用小火熬煮40分后過濾,以酸(suan)(suan)棗仁(ren)煮的水(shui)當高湯(tang)。
(3)將其他材料(豬肝(gan)除外)倒(dao)入(ru)作法2中(zhong)以小火熬(ao)煮1小時后,再放入(ru)豬肝(gan)煮熟(shu)。
(4)添加米酒及少許鹽(yan)調味即(ji)可(ke)。
4、桂芝補血湯
材料:桂圓肉400克(ke)(ke),黑芝麻300克(ke)(ke),冰糖100克(ke)(ke)。
制法:(1)桂圓肉(rou)蒸(zheng)熟(shu),置陽(yang)光中暴曬約2小時,蒸(zheng)5次曬5次,剁細成(cheng)末。
(2)黑芝麻(ma)炒酥壓(ya)碎(sui),冰(bing)糖砸成碎(sui)粒,三樣混合均勻(yun),盛入瓶內備用。
(3)每次取20克用沸水沖(chong)服。
用法:每日早(zao)、晚各1次(ci)食(shi)用。
功效:益氣血,止脫發。
應(ying)用(yong):適用(yong)于血(xue)不足(zu)、面(mian)色萎黃(huang)、四肢寒(han)冷(leng)、極易(yi)脫發(fa)之癥。
5、藕杞蓮生湯
材(cai)料:鮮藕,蓮子,枸杞(qi),花(hua)生(sheng),紅棗。
制法:(1)鮮(xian)藕去皮(pi),切大塊。
(2)將(jiang)所有原(yuan)料加適(shi)量水(shui),煲熟即可。
(3)依(yi)個人(ren)口(kou)味也可加鹽或(huo)是紅糖。
6、黑豆紅花湯
材料:黑(hei)豆(dou)50克,黑(hei)米50克,紅(hong)花(hua)3克,紅(hong)糖適量。
制法:(1)黑豆用清水浸3小時至透(tou)身、黑米、紅花洗凈。
(2)將黑豆、黑米放入瓦(wa)煲內(nei)加入清水(shui),用慢火煲爛。
(3)在放入紅(hong)花、紅(hong)糖稍煮片刻即成。
(4)沒有紅(hong)花可以用(yong)紅(hong)棗或是枸杞替代。
7、紅豆烏雞補血湯
材料:紅豆三兩,黃精一兩,陳皮一塊,烏骨雞一只(zhi)。
制法:(1)紅豆(dou)、陳皮(pi)浸(jin)透(tou),洗干凈(jing);黃精洗干凈(jing);烏骨雞削洗干凈(jing),去(qu)毛、去(qu)內臟。
(2)材料放入滾水中,用中火煲(bao)三(san)小時(shi),以(yi)少(shao)許鹽調(diao)味(wei),即可(ke)飲用。
功效:由于紅豆補(bu)(bu)益(yi)血(xue)氣;黃精補(bu)(bu)血(xue);陳皮行(xing)氣健脾、燥濕化痰(tan);烏骨雞補(bu)(bu)血(xue)益(yi)陰(yin)、補(bu)(bu)而不燥,故此(ci)本湯有(you)養顏、強壯(zhuang)身體效用。若有(you)脾虛體弱(ruo),血(xue)虛、血(xue)壓低、精神不振、面色蒼白、飲食無胃(wei)口、月(yue)經不調(diao),可(ke)用本湯作食療。
8、黑木耳紅棗補血湯
材(cai)料:黑木(mu)耳(er)10克,紅棗(zao)50克,白糖適量。
制法:加(jia)適量的水,把(ba)黑木耳和紅棗煮熟(shu)后(hou),加(jia)入(ru)白糖即可。
用(yong)(yong)法:月經前(qian)1個禮拜到月經結(jie)束這段時間飲(yin)用(yong)(yong),每天吃(chi)或隔天食用(yong)(yong)都可以。
功效:黑(hei)木耳是所有(you)蕈類食品中,含鐵量最高的,而且,它和白木耳一樣,都是多糖類,有(you)一定(ding)的抗腫瘤(liu)作用,加上黑(hei)木耳又(you)可清肺益氣(qi)、幫(bang)助身體(ti)排出纖維。此(ci)外,紅(hong)棗主治(zhi)脾胃虛弱、血(xue)虛萎黃、血(xue)小(xiao)板缺少癥等等。因此(ci),如果女性的臉色(se)常(chang)(chang)常(chang)(chang)呈現黃色(se),多吃一些紅(hong)棗,就可以看到氣(qi)色(se)紅(hong)潤,即使不(bu)用化妝(zhuang)品也能晶瑩剔透。
飲用(yong)(yong)這(zhe)帖藥(yao)膳湯方要(yao)注意(yi):不(bu)要(yao)和海鮮(xian)一(yi)起吃,否則容易腹痛(tong);肚(du)子不(bu)舒(shu)服(fu)、脹氣的時候,先不(bu)要(yao)吃:紅棗每(mei)次使用(yong)(yong)不(bu)要(yao)超過10顆。
9、滋補煮雞酒、養顏補血湯
材料:姜絲、木耳絲、紅棗絲、雞塊。
制法:(1)先把鍋燒熱,放(fang)(fang)油把姜絲炒(chao)香(xiang)。再把雞塊放(fang)(fang)下(xia)鍋炒(chao)干水(shui)分(fen)。
(2)加入米酒兩碗或米酒和糯米酒各一(yi)碗,再把木耳絲、紅棗絲一(yi)起放(fang)下去,約煮十分(fen)鐘左右。
(3)加上適量的(de)紅糖或冰片糖。
10、首烏當歸補血湯
材料:(1)烏骨雞(ji)一只,何首烏四錢,熟地四錢,當(dang)歸三錢,山藥半兩,黃耆一兩,枸杞子二錢。
(2)老姜六片、鹽一(yi)(yi)小匙、不織布袋一(yi)(yi)個。
制法:(1)雞肉切塊(kuai),放入熱水中川氽燙后,撈出備用。
(2)鍋內燒(shao)煮開水,水滾之后,放入雞塊、藥(yao)材包、老姜及少許鹽(也可以不加鹽)。
(3)雞與藥(yao)料在(zai)水中,俟再度煑滾后,改用小火,再燉煮約一小時即可。
注解:(1)必須(xu)等(deng)水煮滾后,再放入雞塊煮;如此,雞肉的口(kou)感較有咬勁。
(2)選取烏(wu)骨雞的舌頭黑色(se),腳趾(zhi)五爪(zhua)者為佳。
功效:這個(ge)藥膳湯(tang)方有養血(xue)補(bu)氣,健脾補(bu)腎之(zhi)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