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long)舞(wu)(喬林(lin)煙花火龍(long)),廣東(dong)省揭(jie)陽市傳統舞(wu)蹈,國家級非(fei)物質文化遺產(chan)之一。
喬(qiao)(qiao)林煙(yan)花(hua)火龍(long)(long)俗稱“燒龍(long)(long)”,它(ta)始興于明代,是揭(jie)陽市(shi)的一(yi)種(zhong)民間藝(yi)術活動。喬(qiao)(qiao)林煙(yan)花(hua)火龍(long)(long)需三十多位青(qing)年組成隊伍表演(yan),舞動中有(you)許多花(hua)樣(yang)套式。表演(yan)中,掌珠人(ren)在前面引導龍(long)(long)首(shou)前行(xing),龍(long)(long)身、龍(long)(long)頭、龍(long)(long)尾均(jun)火花(hua)四濺,較為壯觀(guan)。作為傳統龍(long)(long)舞的表現(xian)形式之一(yi),喬(qiao)(qiao)林煙(yan)花(hua)火龍(long)(long)風格粗獷、威猛、豪邁,是中國龍(long)(long)文化的一(yi)種(zhong)獨特體(ti)現(xian)。
2008年6月(yue)7日,龍(long)舞(喬林煙花火龍(long))經中華人民共和(he)國國務院批準列入(ru)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yi)產(chan)名錄,遺(yi)產(chan)編號:Ⅲ-4。
早在明代,“燒龍”就流行于磐溪(xi)都古喬(今揭陽磐東(dong)鎮(zhen)喬東(dong)村(cun)、喬西村(cun)和喬南村(cun)),相傳是(shi)喬林(lin)人成功抗擊外來(lai)勢力侵略(lve)后(hou)(hou)歡(huan)慶(qing)勝(sheng)利(li)的(de)一種方式,后(hou)(hou)演化為(wei)賀歲民俗,表達風調(diao)雨順(shun)、國泰民安的(de)美好(hao)祝愿(yuan)。經過歷(li)代藝人的(de)傳承發展,喬林(lin)煙花火龍發展為(wei)一種融(rong)舞蹈、服飾、潮(chao)州(zhou)音(yin)樂(le)、武術于一體的(de)藝術形式,表演風格(ge)剛強威猛,動作灑脫干(gan)練。
喬林鄉每年(nian)春節(jie)都(dou)(dou)有游(you)龍(long)(long)、舞龍(long)(long)和燒龍(long)(long)的(de)習俗活動(dong),燒龍(long)(long)表演(yan)則于(yu)正月初十夜舉行。燃放(fang)(fang)煙(yan)(yan)花(hua)火(huo)(huo)(huo)龍(long)(long)當晩,擎(qing)龍(long)(long)者都(dou)(dou)齋(zhai)戒沐(mu)浴,赤上身,穿短褲(避免(mian)衣衫著火(huo)(huo)(huo)),頭(tou)(tou)戴小竹笠(保護(hu)頭(tou)(tou)蓋)。擎(qing)煙(yan)(yan)花(hua)火(huo)(huo)(huo)龍(long)(long)者有12人(ren)(ren),還(huan)有10多位壯漢在旁邊(bian)準備作為(wei)替補(bu)人(ren)(ren)員。燃放(fang)(fang)煙(yan)(yan)花(hua)火(huo)(huo)(huo)龍(long)(long)時(shi),每條火(huo)(huo)(huo)龍(long)(long)龍(long)(long)頭(tou)(tou)3人(ren)(ren),龍(long)(long)尾3人(ren)(ren),各節(jie)1人(ren)(ren),9節(jie)火(huo)(huo)(huo)龍(long)(long)同時(shi)點(dian)燃,煙(yan)(yan)火(huo)(huo)(huo)一齊燃放(fang)(fang)。燃放(fang)(fang)煙(yan)(yan)花(hua)火(huo)(huo)(huo)龍(long)(long)時(shi)場邊(bian)鞭炮(pao)齊鳴,火(huo)(huo)(huo)把引路,龍(long)(long)珠前導,健兒們赤膊上陣,高舉煙(yan)(yan)花(hua)火(huo)(huo)(huo)龍(long)(long),繞著廣場游(you)走。喬林煙(yan)(yan)花(hua)火(huo)(huo)(huo)龍(long)(long)燃放(fang)(fang)期間,喬林鄉家(jia)家(jia)戶戶都(dou)(dou)點(dian)上燈籠,通(tong)宵達旦,為(wei)來客照明,增(zeng)添節(jie)日氣氛。
喬(qiao)林煙(yan)花火(huo)龍(long)(long)的主(zhu)要表演道具為火(huo)龍(long)(long),每年農歷十(shi)二月,喬(qiao)林鄉民便開始扎(zha)(zha)制火(huo)龍(long)(long),用(yong)(yong)粗竹篾扎(zha)(zha)成骨(gu)架,糊(hu)上半透明棉絲紙(zhi),用(yong)(yong)色(se)彩(cai)繪(hui)上鱗甲、云朵,項下畫太極,各節(jie)(jie)繪(hui)八(ba)寶(bao)(bao)(葫蘆、蕉葉等(deng)“八(ba)仙(xian)”之寶(bao)(bao))。火(huo)龍(long)(long)整體分(fen)頭(tou)、身(shen)、尾三部(bu)分(fen),龍(long)(long)頭(tou)高昂,有(you)兩(liang)角、十(shi)二鬢、兩(liang)大觸須,張口露(lu)牙,舌頭(tou)能擺(bai)動(dong),頷下有(you)須,長(chang)(chang)約5尺,眼鼻俱全,前后(hou)配(pei)以四足(zu),右前足(zu)似捋須,其(qi)他三足(zu)似踏云;最大的龍(long)(long)身(shen)分(fen)9節(jie)(jie),小(xiao)的龍(long)(long)身(shen)也有(you)7節(jie)(jie)或(huo)5節(jie)(jie),每節(jie)(jie)4.5尺長(chang)(chang),中空,直(zhi)徑1.5尺左右(長(chang)(chang)度(du)與(yu)體形大小(xiao)成一定(ding)比例),可安放3支燈燭,節(jie)(jie)與(yu)節(jie)(jie)之間配(pei)以軟節(jie)(jie)(用(yong)(yong)棉絲紙(zhi)卷成相應圓筒),使其(qi)能轉動(dong),然后(hou)再繪(hui)上鱗甲、寶(bao)(bao)物及云彩(cai);龍(long)(long)尾高翹(qiao),約1丈長(chang)(chang),涂以彩(cai)繪(hui)。由此(ci),便構成一條10丈長(chang)(chang)的蛟龍(long)(long)。火(huo)龍(long)(long)每節(jie)(jie)各用(yong)(yong)一支長(chang)(chang)竿扎(zha)(zha)緊(jin),并用(yong)(yong)麻索(suo)牽連,以之擎著(zhu)游行、舞動(dong)。
正月初五至初九對龍(long)身進行“武裝(zhuang)”。村民購來大(da)量煙(yan)花(hua),由擅長裝(zhuang)煙(yan)花(hua)者在龍(long)身上(shang)安插各(ge)式(shi)煙(yan)花(hua)。龍(long)珠(zhu)上(shang)安裝(zhuang)上(shang)五色煙(yan)花(hua),龍(long)身火(huo)箭向天,斜(xie)掛兩旁,明(ming)墜(zhui)(一(yi)種煙(yan)火(huo))排吊(diao)于龍(long)體(ti)硬節(jie)內,在龍(long)喉上(shang)安裝(zhuang)一(yi)大(da)型吐珠(zhu)煙(yan)花(hua),龍(long)目裝(zhuang)上(shang)兩顆硫黃球(qiu),龍(long)尾裝(zhuang)上(shang)垂柳煙(yan)花(hua)。每節(jie)除安裝(zhuang)上(shang)各(ge)式(shi)煙(yan)花(hua)外(wai),上(shang)邊還(huan)安裝(zhuang)一(yi)個“火(huo)斗”,龍(long)頭則安裝(zhuang)兩個。
喬林(lin)(lin)煙花火龍反映了喬林(lin)(lin)當地人民剛強勇敢、百折不撓的品格,體現出揚正壓邪、勇敢拼(pin)搏、斗(dou)志昂揚、勇往(wang)直前、團結戰斗(dou)的英(ying)雄氣概和精神風貌,具(ju)有一定的感召力。
喬(qiao)林(lin)(lin)煙(yan)花(hua)火(huo)龍隨著時代的發(fa)展已成為社(she)會生活的一部分,人們通過喬(qiao)林(lin)(lin)煙(yan)花(hua)火(huo)龍表達愛憎、抒(shu)發(fa)斗志,表現國泰(tai)民安、各業興旺。喬(qiao)林(lin)(lin)煙(yan)花(hua)火(huo)龍又是(shi)聯結鄉情親誼,凝(ning)聚僑(qiao)心(xin)民心(xin),增進鄉鄰、鄰里、僑(qiao)胞和睦(mu)團結的重(zhong)要紐帶,在構(gou)建和諧社(she)會中發(fa)揮了重(zhong)要作用。
喬(qiao)林(lin)煙(yan)花(hua)火(huo)龍風格獨特、剛強(qiang)、威猛、粗獷、豪邁,動作語言灑脫、簡(jian)練(lian)、干凈、利落,群體運動圖形五花(hua)八門,構圖豐富(fu)圓滿,具(ju)有較高(gao)的藝術(shu)價值(zhi)。
喬林煙花火龍(long)涉及舞蹈(dao)、民俗學(xue)、圖(tu)騰文化、潮汕音樂(le)、武術等多門學(xue)科,具有重要(yao)的研究(jiu)價值。
喬林煙花火(huo)龍(long)的(de)生存(cun)出現危(wei)機,亟待有關方面進一步加強搶(qiang)救(jiu)保護措(cuo)施。
代表人物
林(lin)建(jian)南,男,漢族(zu),第五批(pi)國家級非物(wu)質文(wen)化(hua)遺產項目代表性(xing)傳承人,項目名稱:龍舞(wu)(喬林(lin)煙花火龍),廣東省揭陽市申報。
傳承譜系
代別 姓名 性別 出生(sheng)時間 傳承方式 學(xue)藝時間 居住地
1 林(lin)矩(ju)齋 男(nan) 1389年 祖(zu)傳(chuan) 1419年 喬林(lin)村
2 林石祿 男 1423年 祖(zu)傳 1433年 喬林村
3 林男(nan) 男(nan) 1460年 祖(zu)傳 1480年 喬林村
4 林光裕 男 1490年 祖傳 1510年 喬林村
5 林翔南(nan) 男 1521年(nian) 祖傳 1541年(nian) 喬林村
6 林慶男(nan) 男(nan) 1542年(nian) 祖傳 1562年(nian) 喬林村
7 林(lin)(lin)儀 男 1562年 祖(zu)傳 1580年 喬(qiao)林(lin)(lin)村
8 林文度 男(nan) 1603年 祖(zu)傳 1623年 喬林村
9 林翰石 男 1655年 祖傳 1676年 喬林村
10 林皇世 男 1676年 祖(zu)傳 1686年 喬林村(cun)
11 林文及 男(nan) 1696年(nian) 祖(zu)傳 1700年(nian) 喬林村
12 林學位 男 1717年 祖傳 1737年 喬(qiao)林村
13 林大鑒 男 1739年(nian) 祖傳 1759年(nian) 喬林村
14 林(lin)大進 男(nan) 1775年(nian) 祖傳 1795年(nian) 喬林(lin)村(cun)
15 林聲居(ju) 男(nan) 1815年 祖傳 1835年 喬(qiao)林村
16 林維賞 男 1826年 祖傳 1846年 喬林村
17 林(lin)名貢 男(nan) 1869年 祖傳 1889年 喬林(lin)村
18 林豪強 男 1892年(nian) 祖(zu)傳 1902年(nian) 喬林村(cun)
19 林(lin)勤俊 男 1903年 祖(zu)傳 1923年 喬(qiao)林(lin)村(cun)
20 林(lin)自(zi)八 男 1908年 祖(zu)傳(chuan) 1927年 喬林(lin)村
21 林勤健 男 1919年 祖傳 1939年 喬林村
22 林(lin)永聲 男 1924年 祖傳 1944年 喬林(lin)村
23 林(lin)勤 男 1936年 祖傳 1949年 喬林(lin)村
林益(yi)昌(chang) 男 1941年 祖傳(chuan) 1963年 喬林村
林建南 男(nan) 1947年(nian) 祖傳 1964年(nian) 喬林村
為(wei)進一(yi)步保(bao)護、傳(chuan)承喬林(lin)煙花火(huo)龍,喬林(lin)公(gong)益(yi)協會主(zhu)動爭取上級領(ling)導和三喬黨政(zheng)的支(zhi)持,協同群(qun)眾建立了喬林(lin)煙花火(huo)龍傳(chuan)承基地(di)。同時,組織人力搜集、編撰有關資料,匯成(cheng)《龍舞·喬林(lin)煙花火(huo)龍》一(yi)書。
林建(jian)南(nan)積極培養(yang)青少年,把喬林煙(yan)(yan)花(hua)火龍(long)制作、舞蹈、燃燒全過程傳授給下一代傳人(ren),他已(yi)培養(yang)了100多(duo)名青壯年后備力(li)量,使喬林煙(yan)(yan)花(hua)火龍(long)后繼有人(ren)。
2019年11月,《國(guo)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代表性項(xiang)目保護(hu)單位名單》公(gong)布,揭陽(yang)市磐東喬林公(gong)益協會獲得“龍舞(喬林煙花火龍)”項(xiang)目保護(hu)單位資格。
2023年(nian)10月,《國家(jia)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代表性項目保護單(dan)位(wei)名單(dan)》公(gong)布,《龍舞(喬(qiao)林煙花火龍)》項目評估合格,揭陽(yang)市磐東喬(qiao)林公(gong)益協會獲得該(gai)項目保護單(dan)位(wei)資格。
2008年,喬(qiao)林(lin)煙(yan)花火(huo)龍(long)應邀參加廣(guang)東衛視娛樂升平(ping)春節聯歡活動;同年,喬(qiao)林(lin)煙(yan)花火(huo)龍(long)參加了(le)廣(guang)東國際旅游文化節閉幕(mu)式(shi)表(biao)演。
2009,喬林煙(yan)花火(huo)龍參加了揭陽市首屆特色(se)文(wen)化節(jie)開幕式(shi)表(biao)演。
2010年,喬林煙花火(huo)龍在上海世(shi)界博(bo)覽會廣東活動(dong)周(zhou)中展出。
2011年(nian)10月,喬林(lin)煙花(hua)火龍在廣東國際旅(lv)游文化節的開(kai)幕式(shi)中(zhong)進行了(le)表演。
2012年6月(yue),喬(qiao)林煙(yan)花火龍(long)在(zai)廣東(dong)龍(long)舞(wu)網上大匯演(yan)中獲得金龍(long)獎;同年十二月(yue),喬(qiao)林煙(yan)花火龍(long)獲得幸福揭陽——鄉(xiang)鄉(xiang)樂起來演(yan)出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