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峰廟初(chu)建于明萬歷(li)廿(nian)年(1592年),又稱天妃(fei)廟(miao)、慈(ci)護宮。
有僧(seng)人在(zai)此為人消災去疾而享譽(yu)四方。其后(hou)得(de)信眾捐(juan)贈金銀布帛,建成此廟。
到清朝雍正(zheng)元(yuan)年(nian)(nian)(1723年(nian)(nian))進行擴建,更名(ming)慈(ci)護宮;乾隆年(nian)(nian)間又重修,名(ming)為蓮峰新廟;經過1876年(nian)(nian)重修后,始成今日模樣(yang)。
在廟(miao)宇的名稱(cheng)上,古名為天妃廟(miao)。由(you)于廟(miao)內供奉(feng)了觀音與關帝,而寺(si)名卻只“天妃”,在文人(ren)墨(mo)客(ke)眼中甚為不(bu)妥。
直到清嘉(jia)慶年間,香山知縣(xian)許乃來(lai)按西岳華(hua)山廟(miao)的先例,手書門(men)額“蓮(lian)(lian)峰(feng)(feng)廟(miao)”三(san)字,從(cong)此天妃廟(miao)改成了蓮(lian)(lian)峰(feng)(feng)廟(miao)。
到清光緒年間廟宇大修時,才(cai)將此三字做成(cheng)了匾額,高懸(xuan)于廟門之上。
蓮峰廟(miao)的供奉格局(ju)也保持至今,成為有(you)別于其(qi)他寺廟(miao)的一大特色(se)。
主神∶天后(hou),觀音
其他(ta)神(shen)祇∶關帝(di)、天后(hou)、神(shen)農大帝(di)、醫靈(ling)大帝(di)、金(jin)花(hua)夫人、斗姆元君(jun)、倉沮二圣、觀音
蓮峰廟(miao)由中國官(guan)府和本澳(ao)(ao)商人(ren)出資共建,不僅可供民間(jian)祭祀,同時也(ye)作為赴澳(ao)(ao)公干(gan)的(de)中方官(guan)員(yuan)的(de)駐(zhu)節公所。公元1836年9月2日,欽差大臣林則(ze)徐(xu)得人(ren)密(mi)告(gao)有(you)大量鴉片從(cong)澳(ao)(ao)門(men)進入內地的(de)消息后,他帶著總(zong)督鄧廷禎一道(dao)親臨澳(ao)(ao)門(men)視察。
到澳(ao)(ao)門(men)后(hou),在蓮峰古廟(miao)中接見(jian)了葡澳(ao)(ao)官員(yuan),申明禁令,并(bing)深(shen)入澳(ao)(ao)門(men),收繳鴉片、驅逐鴉片販(fan)子(zi)。故今(jin)蓮峰廟(miao)外立有(you)林則徐雕像及其紀念館(guan)。
它留下的(de)不僅(jin)僅(jin)是歷史名勝(sheng),也許更多(duo)的(de)是中國人民維(wei)護(hu)國家主權(quan)和(he)正(zheng)義的(de)浩然天氣!
廟內(nei)有(you)一石荷池,每(mei)當夏日荷開,蓮葉滿塘,香遠益(yi)清;還有(you)一幅栩(xu)栩(xu)如生,砌有(you)神(shen)龍、巨(ju)鯉的壁畫,造型奇特(te)。
在天(tian)妃(fei)殿(dian)前有一亭(ting)式(shi)臺座,亭(ting)上懸一巨大的心(xin)型橫匾,讓人參悟不透其中禪機。
其實此(ci)處是明清時代地(di)方官員(yuan)到澳審案的臨時公堂,而這(zhe)塊心型橫匾時刻警惕(ti)著:為人(ren)為官,凡事須有良(liang)心。
踏進廟門,可見天妃端莊而坐,雍容華貴;其后(hou)(hou)為觀(guan)音(yin)殿,供奉著(zhu)大慈大悲的觀(guan)音(yin)菩薩;左(zuo)側為關(guan)帝(di)殿,供奉著(zhu)三國時期(qi)蜀國名將(jiang)關(guan)羽,配祀關(guan)平、周倉(cang);右為仁壽(shou)殿,奉祀著(zhu)神(shen)農始祖;在觀(guan)音(yin)殿后(hou)(hou)是文(wen)昌殿,供奉著(zhu)文(wen)昌帝(di)蒼頡,文(wen)昌殿后(hou)(hou)供奉著(zhu)金花娘(niang)娘(niang)和痘(dou)母娘(niang)娘(niang),她們是產(chan)婦嬰兒(er)的保護神(shen)。
雖(sui)然蓮峰廟(miao)中的塑像(xiang)(xiang)與祖國(guo)大(da)江(jiang)南北眾多(duo)寺(si)廟(miao)中的塑像(xiang)(xiang)相(xiang)比并無多(duo)少特色之(zhi)處,但是一(yi)座寺(si)廟(miao)內同時供奉(feng)著觀音、關帝、天后等人們(men)崇拜的偶(ou)像(xiang)(xiang),佛、神(shen)、人和平共處,各自的信(xin)徒也都(dou)相(xiang)安無事,這就顯(xian)得很特別了。
這種儒(ru)釋(shi)道三種文化渾然(ran)天(tian)成的現象,既讓游(you)客不解,也讓游(you)客大開眼界。
這種奇特(te)的、可能只有澳門(men)才存在的現象,實(shi)在是處(chu)于特(te)殊地(di)理(li)位置、有著(zhu)特(te)殊歷史際遇的澳門(men)中西文化融會(hui)貫通的最(zui)好例證。
林則徐紀念(nian)館于1997年11月在蓮峰廟內(nei)落成(cheng),以贊揚林則徐不畏強權,勇敢禁毒的高尚品格。
館內藏有虎門(men)銷煙、澳門(men)昔日風(feng)貌等圖片,以(yi)及(ji)林則徐和朝廷之間的(de)通訊數(shu)據。
此外,還有各種船(chuan)只的(de)模型:清代的(de)中國軍艦、葡(pu)萄(tao)牙航船(chuan)和存(cun)放鴉片的(de)船(chuan)等。
在紀(ji)念館的中央(yang),擺放了(le)真人(ren)般大小(xiao)的模型,再現了(le)當時林則徐接見外國官員的情(qing)形(xing)。最(zui)后,觀眾(zhong)還會看(kan)到吸(xi)食(shi)鴉片的器(qi)具,以提醒人(ren)們(men)不要忘記毒品的禍害。
蓮峰廟旁(pang)有一塊刻有葡國(guo)盾徽亞婆石(shi),石(shi)上有 “1848”字樣,為當(dang)年葡萄牙人進(jin)占(zhan)關閘,開辟馬(ma)路時所(suo)置。
根據其習慣,每“發現(xian)”一方土地,必(bi)勒葡國盾徽于石(shi)上為憑。
地址:澳(ao)門提督馬路東(dong)端
交通:1,1A,3,4,5,7,8A,9A,16,23,25,26,26A,28Bx,32,33,34
人均消費(fei):成人:澳(ao)門(men)(men)幣5元/八歲以(yi)下兒童或六十五(wu)歲以(yi)上長者:澳(ao)門(men)(men)幣3元/游(you)客:澳(ao)門(men)(men)幣10元
營業時間:蓮峰廟6:30-18:00 / 林(lin)則徐則記念館9:00-17:00(逢(feng)星期一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