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lei)
登錄 |    
白居易故居
0 票數:0 #名人故居#
白居易故居紀念館位于洛陽市郊區安樂鄉獅子橋村東,占地80畝,整個布局按唐代東都的“田”字形里坊街道興建,館內有白居易故居、白居易紀念館、樂天園、白居易學術中心、唐文化游樂園、仿唐商業街等建筑。白居易學術中心則是為國內外專家、學者提供研究和活動的場所。1961年,國務院公布白居易墓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洛陽市政府撥款110萬元重修白園,1985年建成開放。
  • 所在地/隸屬: 河南(nan)省洛陽市洛龍區安樂(le)鎮(zhen)獅子橋村
附近有 49 個景點: 洛陽牡丹瓷博物館(3km)    定鼎門(4km)    洛陽真不同水席博物館(4km)    洛陽洛浦公園(5km)    洛陽山陜會館(5km)    河南府文廟(5km)    潞澤會館(5km)    洛陽橋(5km)    洛陽·中國薰衣草莊園(5km)    中國國花園(5km)    洛陽關林景區(5km)    洛陽金石文字博物館(5km)    定鼎門遺址博物館(5km)    洛陽隋唐大運河博物館(5km)    洛陽民俗博物館(5km)    八路軍駐洛辦事處紀念館(5km)    洛陽博物館(5km)    洛陽龍門風景名勝區(5km)    應天門(6km)    洛陽市明堂天堂(6km)    洛陽音樂噴泉(6km)    麗景門(6km)    洛陽中赫夢幻水世界(6km)    八路軍洛陽辦事處舊址(6km)    洛陽周公廟(6km)    隋唐洛陽城遺址(6km)    洛陽東周王城(6km)    北窯遺址(6km)    隋唐城遺址植物園(6km)    洛陽愛心書法博物館(6km)    洛陽保險文化博物館(6km)    洛陽三彩藝術博物館(6km)    洛陽周公廟博物館(6km)    洛陽龍門海洋館(7km)    洛陽驛站博物館(7km)    洛陽警察博物館(7km)    洛陽周王城天子駕六博物館(7km)    九洲池(8km)    河南省洛陽市文化館(8km)    王城公園(8km)    泉舜城市休閑購物公園(8km)    大福先寺(8km)    洛陽老龍門農家博物館(8km)    洛陽王城動物園(9km)    洛陽唐三彩陶藝博物館(9km)    廣化寺(河南省洛陽市)(10km)    洛陽周氏銀器博物館(10km)    洛陽日記博物館(10km)    龍門石窟(10km)   
詳細介紹 PROFILE +

基本介紹

白(bai)居(ju)(ju)(ju)易(yi)(yi)故(gu)居(ju)(ju)(ju)紀(ji)(ji)念(nian)館(guan)位于洛陽市洛龍(long)區安(an)樂(le)鄉獅子橋村東,占地80畝,整個(ge)布局按唐(tang)代東都(dou)的“田”字(zi)形(xing)里坊街(jie)道興建(jian),館(guan)內(nei)有白(bai)居(ju)(ju)(ju)易(yi)(yi)故(gu)居(ju)(ju)(ju)、白(bai)居(ju)(ju)(ju)易(yi)(yi)紀(ji)(ji)念(nian)館(guan)、樂(le)天(tian)園(yuan)、白(bai)居(ju)(ju)(ju)易(yi)(yi)學術中心(xin)、唐(tang)文化游樂(le)園(yuan)、仿唐(tang)商業街(jie)等建(jian)筑。白(bai)居(ju)(ju)(ju)易(yi)(yi)故(gu)居(ju)(ju)(ju)北半部為(wei)住宅區,南半部主(zhu)要(yao)為(wei)園(yuan)林和湖泊,整個(ge)布局力求再現原貌。白(bai)居(ju)(ju)(ju)易(yi)(yi)紀(ji)(ji)念(nian)館(guan)是(shi)一座仿唐(tang)式建(jian)筑,館(guan)內(nei)有詩人的塑像,并陳列他的生平事跡(ji)、文獻資料(liao)及有關(guan)字(zi)畫、壁畫等,是(shi)憑(ping)吊詩人的主(zhu)要(yao)場所(suo)。樂(le)天(tian)園(yuan)是(shi)根據白(bai)居(ju)(ju)(ju)易(yi)(yi)的名作如《琵琶行》等的詩意而建(jian)造的園(yuan)林。白(bai)居(ju)(ju)(ju)易(yi)(yi)學術中心(xin)則是(shi)為(wei)國內(nei)外專家、學者提供研(yan)究和活動的場所(suo)。1961年,國務院公布白(bai)居(ju)(ju)(ju)易(yi)(yi)墓為(wei)全(quan)國第一批重(zhong)點(dian)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洛陽市政府(fu)撥款110萬元(yuan)重(zhong)修(xiu)白(bai)園(yuan),1985年建(jian)成開放。

景點景觀

蒼松翠柏(bo)簇擁的(de)白(bai)冢,就臥在(zai)“琵琶(pa)”端首。白(bai)居易(yi)晚(wan)年(nian)寓(yu)居香山,又(you)號“香山居士(shi)”,埋葬此(ci)地,既符合(he)(he)詩人生前的(de)心愿,又(you)暗(an)合(he)(he)了(le)其傳世名作《琵琶(pa)行》的(de)意蘊,可(ke)謂獨具匠心,令(ling)人贊嘆。有人說,詩人生前喜歡伊(yi)闕(今洛陽龍(long)門)風(feng)光,特意囑咐后(hou)(hou)代將他葬在(zai)這(zhe)里(li),好在(zai)死后(hou)(hou)也能靜靜欣(xin)賞伊(yi)闕勝(sheng)景。不(bu)(bu)過也有人說,詩人葬在(zai)琵琶(pa)峰巔是另外的(de)意思。白(bai)居易(yi)在(zai)官場中浸(jin)淫多年(nian),日益認識(shi)到(dao)官場的(de)黑暗(an)。到(dao)了(le)晚(wan)年(nian),詩人仕途灰暗(an),所以也不(bu)(bu)希(xi)望后(hou)(hou)代再(zai)步自(zi)己的(de)后(hou)(hou)塵。于是,詩人留下遺囑:從今后(hou)(hou)代再(zai)不(bu)(bu)要做官。他見琵琶(pa)峰前面陡峭,下臨闊水,是塊絕(jue)地,是選墓址的(de)忌諱之(zhi)處,就故意舍棄北(bei)邙那人人向往的(de)風(feng)水寶地,將自(zi)己的(de)墓址選在(zai)這(zhe)前臨絕(jue)地的(de)琵琶(pa)峰巔,以斷了(le)自(zi)家(jia)的(de)官氣。白(bai)居易(yi)的(de)后(hou)(hou)代,不(bu)(bu)知是自(zi)覺遵(zun)守祖(zu)訓,還是真讓詩人斷了(le)官氣,當(dang)官的(de)還真是寥(liao)寥(liao)。

白(bai)園(yuan)包括(kuo)龍門風景區(qu)龍門橋(qiao)東頭整個琵(pi)琶峰,占地(di)(di)44畝,分為青(qing)谷(gu)、墓體(ti)、詩(shi)(shi)(shi)廊三區(qu),系根(gen)據詩(shi)(shi)(shi)人性(xing)格、唐代風采和(he)得(de)體(ti)于自然的(de)原(yuan)則(ze)設計建造的(de)紀念(nian)性(xing)園(yuan)林建筑。迎(ying)門為青(qing)谷(gu)區(qu),叢竹夾道(dao),懸瀑飛(fei)灑,荷池送爽。拾級而上,兩旁一(yi)(yi)棵(ke)棵(ke)高(gao)大的(de)古木,默(mo)默(mo)地(di)(di)立在那兒(er),寧靜而安詳,軀干扶(fu)搖直上,鱗(lin)片斑(ban)駁,虬(qiu)枝凌空橫飛(fei),左右交錯(cuo),綠陰遮地(di)(di),情趣(qu)盎(ang)然。山間泉吟溪唱(chang),不(bu)絕于耳,優(you)(you)美(mei)動(dong)聽,宛如琵(pi)琶奏出的(de)優(you)(you)美(mei)樂曲,令人頓生懷古之(zhi)情,仿佛穿越千(qian)余(yu)年(nian)的(de)時光(guang)隧道(dao),又回(hui)到詩(shi)(shi)(shi)人當(dang)年(nian)謫貶之(zhi)地(di)(di)的(de)潯(xun)陽江(jiang)頭。穿過綠荷搖曳(ye)的(de)白(bai)池,登上山石小(xiao)徑,來到翠柏遮蔭的(de)山腰,游客會見到一(yi)(yi)座黃草(cao)覆頂的(de)圓(yuan)形(xing)亭子,亭中有環亭竹椅可(ke)供游人歇息。這座樸素的(de)圓(yuan)形(xing)建筑叫“聽伊亭”,又名草(cao)亭,是為紀念(nian)白(bai)居易成(cheng)名作《賦得(de)古原(yuan)草(cao)送別》而建。詩(shi)(shi)(shi)文是:“離離原(yuan)上草(cao),一(yi)(yi)歲一(yi)(yi)枯榮。野火燒(shao)不(bu)盡,春風吹(chui)又生。遠(yuan)芳侵古道(dao),晴翠接荒城。又送王(wang)孫(sun)去,萋(qi)萋(qi)滿別情。”此詩(shi)(shi)(shi)朗朗上口(kou),洛(luo)陽為之(zhi)一(yi)(yi)時紙貴。

歷史沿革

唐代大詩人(ren)白居易(772—846年(nian)),晚年(nian)官至太(tai)子(zi)少(shao)傅,謚(shi)號“文”,世稱(cheng)白傅、白文公。在文學上(shang)積極(ji)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wei)時(shi)而著,詩歌合為(wei)事而作,寫下了不少(shao)感(gan)嘆時(shi)世、反(fan)映人(ren)民疾(ji)苦的詩篇,對后世頗有(you)影響。是我(wo)國文學史上(shang)相當重(zhong)要的詩人(ren)。元和時(shi)曾任翰林學士、左贊善(shan)大夫,因(yin)得罪權貴,貶為(wei)江州司馬,晚年(nian)好佛(fo),因(yin)而人(ren)稱(cheng)詩佛(fo),又(you)自號樂居士。他(ta)一生(sheng)作詩很多,以諷(feng)喻詩為(wei)最有(you)名,語言(yan)通俗(su)易懂,被稱(cheng)為(wei)“老(lao)嫗能(neng)解”。敘事詩中《琵琶行》、《長(chang)恨歌》等(deng)極(ji)為(wei)有(you)名.。

晚年定居洛(luo)陽履道里(今離區獅子橋(qiao)、賀村、大屯一帶),卒葬龍(long)門東山琵琶峰頂。唐代大詩人白居易(yi)(公元772-846年)的墓園,也稱白園,位于洛(luo)陽香山的琵琶峰上。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 歲月靜好 】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白居易故居】的所屬企業/所有人/主體無關,網站不完全保證內容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場,各項數據信息存在更新不及時的情況,僅供參考,請以官方發布為準。如果頁面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可點擊“反饋”在線向網站提出修改,網站將核實后進行更正。 反饋
相關內容推薦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zui)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為(wei)注(zhu)冊用(yong)戶(hu)提供(gong)信息(xi)存儲空(kong)間服務,非(fei)“MAIGOO編輯上(shang)傳提供(gong)”的文章/文字(zi)均是(shi)注(zhu)冊用(yong)戶(hu)自主發布上(shang)傳,不代表本站(zhan)觀點(dian),版權歸原(yuan)作(zuo)者所有,如有侵權、虛假信息(xi)、錯誤信息(xi)或任何問題,請(qing)及時(shi)聯系我們,我們將(jiang)在第(di)一時(shi)間刪(shan)除(chu)或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關信(xin)息的知識產權歸網站(zhan)方所有(包括但(dan)不限于(yu)文字、圖片、圖表、著(zhu)作權、商標權、為用戶提(ti)供的商業信(xin)息等),非經(jing)許可(ke)不得抄襲或使(shi)用。
提(ti)交(jiao)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772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458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3164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1842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