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wang)站分類
登錄 |    

世界十大最受爭議的文物

本文章由 MAIGOO編(bian)輯 上傳提供 ★★★ 發布 反饋 0
01
楔形文(wen)字黏土板
1997耶路撒冷本耶胡達商場爆炸事件的幸存者向美國芝加哥大學提出要求,拍賣一批存放在該校但屬于伊朗的古代黏土板,所得款項用于賠償爆炸損失。芝加哥大學則辯稱,普通公民不能起訴政府。聯邦法院裁定案件再審前禁止文物轉讓。這批擁有2500年歷史、刻有楔形文字的古代黏土板由美國考古學家在波斯帝國古都波斯波利斯發現,并于1937年因研究目的被帶往芝加哥大學。
02
獅身人面像之(zhi)須
古埃及法老雷吉德夫根據父親胡夫的肖像建造了獅身人面像這座紀念碑。把其父看做是太陽神拉,這也屬雷吉德夫的宣傳手段之一,以恢復人們對王朝的敬畏。獅身人面像面部寬達一米的鼻子和胡須早已失蹤,胡須原來長達5米。1817年,—個殖民者炸掉獅身人面像的部分胡須送給了英國,以此向英王表示自己的“忠誠”。這段胡須長75厘米,直徑約40厘米,有四五千斤那么重。被“獻出”后,這段胡須一直被“保存”在大英博物館。埃及一直在向英國討要這一文物,但英國卻不肯承認胡須就在自己這里。
03
納芙蒂蒂
納芙蒂蒂是埃及法老阿肯納頓的王后。1912年,一位考古學家發現了納芙蒂蒂的七彩半身像,她也隨即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封面女郎,并被譽為“世界上最美的女人”。納芙蒂蒂塑像1924年首次在柏林新博物館展出時,埃及就提出歸還要求,當時的德國文教部開始同意歸還,后來迫于德國輿論的壓力又拒絕了。二戰結束后,埃及也多次提出歸還塑像要求,但德國一直裝聾作啞,拒絕回應。
04
羅塞塔(ta)石碑
羅塞塔石碑,高1.14米,寬0.73米,制作于公元前196年,刻有古埃及國王托勒密五世登基的詔書。自1802年起保存于大英博物館中并公開展示。不過,并不是全世界的人們都很樂意見到羅塞塔石碑被保存在大英博物館中,例如設址于開羅的埃及古物最高委員會主秘、也是知名埃及考古學家的札希·哈瓦斯博士就曾公開呼吁英國應該將羅塞塔石碑歸還給它真正的歸屬地、埃及,因為這塊石碑是埃及文明的重要象征。
05
埃爾金大理石雕
埃爾金大理石雕是英國大使埃爾金勛爵從土耳其奧斯曼皇帝手中買得了一部分巴特農神廟石雕,肢解后運回英國。這些石雕最后賣給大英博物館,很快成為該館最珍貴的館藏。關于艾爾金大理石雕的歸屬問題英希兩國政府爭吵了幾十年。希臘認為埃爾金勛爵與奧斯曼人的協議實在是可疑。他們宣稱蘇丹王是被賄賂的,而且,即使是占領者,他也沒有任何權利去對帕特農神廟下手。然而希臘人的奔走呼號并沒有受到任何重視,英國方面堅持認為,返還石雕不僅會對文物本身帶來不可彌補的傷害,而且會激發其他要求返還的要求,而這會榨干全歐洲的藏品的。
06
戰國水晶杯
戰國水晶杯為戰國晚期水晶器皿,于1990年出土于杭州市半山鎮石塘村,現藏于杭州博物館。戰國水晶杯自出土以來便備受爭議,中國找不出這樣的高純度水晶。這么高的純度,這么好的水晶,中國是沒有的。所以到現在為止,水晶的來源還是一個謎。外壁拋光相對簡單一些,但是因為水晶杯上寬下窄的特點,手伸不進去,里面的部分很難打磨到。古代人是如何把內壁和底部打磨的那么光潔平整?
07
秘魯伊卡石刻
在秘魯納斯卡平原北部有一座名為伊卡的小村莊有一座石頭博物館。館中陳列著一萬多塊刻有圖案的神秘石頭,上面雕刻著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圖畫,記錄的是一個業已消失的極其先進人類遠古文明,這些石頭畫被稱為ICA石刻。那些刻石頭的遠古人類被科學家稱為“格里托里西克人”,從刻石的圖案上看,他們具有極為先進的文明。刻石上描繪著器官移植手術,輸血,望遠鏡,醫療器械,追逐恐龍的人……連猴子都不是的年代,居然會有人存在,還有極為先進的文明?
08
光明(ming)之山
光明之山又名“柯伊諾爾”,有關它的記載可追溯到1304年,許多曾擁有它的君王都難逃詛咒。現在一般認為,它于1655年發現于印度戈爾康達地區的科勒爾礦山。名鉆沙赫也發現于戈爾康達,但柯依諾爾比沙赫要大很多,它的原石重達800克拉。2009年2月,印度獨立領導人甘地的曾孫圖沙爾呼吁英國歸還英王冠上的“光之山”鉆石。英國歷史學家安德魯·羅伯特認為,印度發起的是一起“荒唐”的訴訟。他認為,那些參與這起訴訟的人應該意識到,英國的王室珠寶正是光之山鉆石最合適的所在地。
09
馬踏飛燕
東漢銅奔馬,別稱馬超龍雀、馬踏飛燕、銅奔馬、馬襲烏鴉、鷹掠馬、馬踏飛隼、凌云奔馬等,為東漢青銅器,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肅省武威市雷臺漢墓,現藏于甘肅省博物館。銅奔馬是什么馬,該叫什么名,本來并無多大爭議,但它成了中國旅游標志后,異議也隨之多了起來。銅奔馬爭議最多的,是所踏的那只“鳥”到底是什么鳥?第一種說法,無疑是郭沫若所稱的燕子。但不少學者認為,這只“鳥”不是燕子,尾部沒有分叉。有的學者提出了第二種觀點,稱是“龍雀”,是“天馬蹄踏龍雀”。
10
巴格達電池
巴格達電池是巴格達伊拉克博物館中的一件藏品,發現于1936年6月,距今已有大約兩千年歷史,外表看起來是一只簡陋的小陶罐,但以陶罐內裝的所有物質及其制作意圖來判斷,這只陶罐卻像是一個電池的外殼。巴格達電池是一種出現在兩河文明的人造工藝品,年代可以推溯到帕提亞時代,被認為是一種歐帕茲 。迄今為止,巴格達電池仍未被世界考古界承認。因此,它仍然屬于科學之謎,不斷吸引著世界考古學家、電氣學家和化學學家們著書立說,進行科學辯論。
加載更多

全(quan)球十大爭議文物榜(bang)單,主(zhu)要(yao)根據各(ge)文物的歸屬、制造(zao)工藝等相關(guan)爭議進行(xing)(xing)篩選(xuan),并綜合參考互聯網相關(guan)排行(xing)(xing)榜(bang)/榜(bang)單進行推薦,榜(bang)單僅供參考,幫助您了(le)解世界上備受爭議的文物。如有疑(yi)問,歡迎在末尾評論/批評指(zhi)正。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zhan)為注冊用(yong)戶提供信息(xi)存儲空間服(fu)務,非“MAIGOO編輯(ji)上傳提供”的文(wen)章/文(wen)字(zi)均是注冊用(yong)戶自主發布上傳,不代表本(ben)站(zhan)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虛假信息(xi)、錯誤信息(xi)或任(ren)何問(wen)題,請(qing)及時聯系我(wo)們,我(wo)們將在第(di)一時間刪除或更正。 版權聲明>> 糾錯>> 申請刪除>>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關信息(xi)(xi)的知識產權歸網站方所(suo)有(包括但(dan)不(bu)限于(yu)文(wen)字、圖(tu)片、圖(tu)表、著(zhu)作權、商(shang)(shang)標權、為(wei)用(yong)戶提供的商(shang)(shang)業信息(xi)(xi)等),非經許可不(bu)得(de)抄(chao)襲或使用(yong)。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825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479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3548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3013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