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坐月子吃什么下奶快
1、紅豆
紅豆能健脾利(li)濕、清(qing)熱解毒(du),適用于(yu)產后缺乳,還有恢復身材的(de)作用。
2、百合
百合含(han)有淀(dian)粉(fen)、蛋白質、脂肪及鈣、磷、鐵、維生素B、維生素C等營養(yang)(yang)素,還含(han)有一些特殊的(de)營養(yang)(yang)成分,如秋(qiu)水仙堿。可(ke)以補(bu)虛潤肺、寧心安神(shen)(shen)、滋補(bu)養(yang)(yang)神(shen)(shen)、催乳下奶的(de)功效。
3、木瓜
木(mu)瓜中的(de)凝乳(ru)酶和(he)番木(mu)瓜堿有通(tong)乳(ru)作(zuo)(zuo)用(yong)。木(mu)瓜中還含有大量(liang)的(de)水(shui)分(fen)、糖類(lei)、蛋白質、脂(zhi)肪和(he)多種維(wei)生(sheng)素及人體必(bi)需的(de)氨基酸,可以(yi)有效補(bu)充人體的(de)養分(fen),增強(qiang)抗體能力,健脾消(xiao)食、抗疫殺蟲、通(tong)乳(ru)及補(bu)充營養的(de)作(zuo)(zuo)用(yong)。
4、鯽魚
民間傳統的催乳藥方是木瓜燉鯽魚湯,專門治療產后乳汁缺乏,有補虛,通乳的功效。準備木瓜、鯽魚(yu)、蜜棗、豬油(you)、姜(jiang)片、精鹽(yan)。先將(jiang)木(mu)瓜去核洗凈(jing)(jing)切塊,鯽魚(yu)去除內(nei)臟清洗干凈(jing)(jing)待用;鍋(guo)里(li)放(fang)油(you)將(jiang)鯽魚(yu)煎到兩(liang)面發黃,然后放(fang)水、姜(jiang)片、蜜棗文(wen)火煲至一小時左右(you),隨后放(fang)入木(mu)瓜,再(zai)煲半個小時,放(fang)鹽(yan)調味即(ji)可。
5、豬蹄
豬(zhu)蹄含有(you)大量的(de)膠原蛋白,做為主要材(cai)料熬制的(de)湯可以起到催乳(ru)和(he)美容的(de)雙重作用,人們常用豬(zhu)蹄和(he)豆腐(fu)、香菇燉湯,這道湯有(you)通絡下乳(ru)、行氣散結、清熱(re)解毒的(de)功效。特別適(shi)合新媽(ma)媽(ma)產后食用,對于乳(ru)汁分(fen)泌(mi)的(de)新媽(ma)媽(ma),具有(you)很好(hao)的(de)生(sheng)乳(ru)作用,對于乳(ru)絡不通,乳(ru)汁少(shao),或乳(ru)脹生(sheng)結,疼(teng)痛乳(ru)少(shao),乳(ru)房微熱(re)者(zhe),有(you)通利生(sheng)乳(ru),散結止痛,清熱(re)除(chu)瘀作用,能促進乳(ru)汁通利,防止乳(ru)腺炎(yan)的(de)發生(sheng)。
6、黃魚
黃魚有生精養血、補(bu)益臟腑,下乳(ru)催乳(ru),即可增(zeng)進乳(ru)汁分泌(mi),又能促進新(xin)媽(ma)媽(ma)恢復。
7、花生
花生可用于脾虛反胃、水腫(zhong)、婦(fu)女(nv)白(bai)帶、貧血(xue)及各種(zhong)出血(xue)癥及肺(fei)燥咳(ke)嗽、干咳(ke)久(jiu)咳(ke)、產后催乳等病癥。
8、豆腐
豆腐有益(yi)氣和中,生(sheng)津(jin)潤燥(zao),清(qing)熱解(jie)毒(du)之功效。也(ye)是(shi)一種催乳(ru)食物。以(yi)豆(dou)腐(fu)、紅(hong)糖(tang)、酒(jiu)釀加水煮服,可以(yi)生(sheng)乳(ru)。
二、月子餐下奶食譜大全
(一)鮮鯉魚湯
原料(liao):鯉(li)魚1條,鹽、姜片(pian)各適量。
做法:將(jiang)鯉(li)魚(yu)(yu)洗凈,去鰓及內臟,用沸(fei)水(shui)焯(zhuo)過。在沙鍋注水(shui)燒開,放入魚(yu)(yu)、姜片及鹽(yan)少許。用小火(huo)煮(zhu)15~20分(fen)鐘,至魚(yu)(yu)熟即可。
應(ying)用:鯉(li)魚含(han)豐富蛋白質(zhi)、脂肪、鐵、鈣及維生(sheng)素(su)A、B族(zu)維生(sheng)素(su)等(deng)營養(yang)成(cheng)分,具有可以益氣健(jian)脾、清(qing)熱解毒,滋養(yang)開胃的作(zuo)用。對媽媽們來說,鯉(li)魚湯熱量(liang)低,可以幫助促進(jin)乳汁分泌,是常用的下(xia)乳食品。
(二)羊肉湯
原料:羊肉400克(ke),當歸(gui)20克(ke),生姜(jiang)片、鹽、料酒、醬(jiang)油各適量。
做法(fa):把當(dang)歸(gui)洗凈,切成(cheng)片(pian)。羊肉(rou)剔(ti)去筋膜,剁成(cheng)小(xiao)塊(kuai)放(fang)入(ru)沸水(shui)中焯(zhuo)去血水(shui)。在沙(sha)鍋中加入(ru)適量清水(shui),放(fang)入(ru)當(dang)歸(gui)片(pian)、羊肉(rou)塊(kuai)、生姜(jiang)片(pian)、料酒,用(yong)大火煮沸,去浮沫,改用(yong)中火煲至羊肉(rou)熟爛,加鹽調味。
應(ying)用(yong):當歸性溫,有滋陰補(bu)血(xue),潤腸通便的(de)作用(yong)。羊肉中含(han)有豐富的(de)蛋白(bai)質、脂肪、碳(tan)水化合物、鈣(gai)、磷(lin)、鐵、胡蘿卜(bu)素及B族維(wei)生(sheng)素。適合媽媽們分娩后血(xue)虛乳少,惡露不止(zhi)等癥(zheng)狀。
(三)烏魚湯
原料(liao):烏魚(又稱黑魚)1條,通草3克(ke),蔥(cong)、鹽(yan)、料(liao)酒等各適量。
做法:將烏(wu)魚(yu)去鱗(lin)及內臟,洗凈,將通草(cao)和(he)蔥、鹽、料(liao)酒、水(shui)適量(liang)一(yi)起下鍋(guo)燉熟即可。
應用:通草味甘、淡,有清熱(re)利濕,通經下乳的(de)(de)功效,是常見的(de)(de)通乳食材,可(ke)在(zai)中藥鋪買到,烏魚富(fu)含優質蛋(dan)白,并具有促進傷口愈合的(de)(de)作用,適合身(shen)體未完全復原的(de)(de)媽媽吃(chi)。
(四)豬肝湯
原料:黃(huang)花菜30克(ke),花生米30克(ke),通草6克(ke),豬(zhu)肝200克(ke)。
做法:將黃花(hua)(hua)菜30克、通(tong)草6克加水煮湯,去渣(zha)取(qu)汁,入花(hua)(hua)生(sheng)米(mi)、豬肝煲(bao)湯。以花(hua)(hua)生(sheng)米(mi)熟爛為(wei)度。吃豬肝、花(hua)(hua)生(sheng)米(mi),飲(yin)湯,每日一(yi)劑,連(lian)服3天(tian)。
應用:乳(ru)汁(zhi)為氣(qi)血(xue)(xue)化生,氣(qi)血(xue)(xue)不(bu)足,乳(ru)汁(zhi)量(liang)少,黃花(hua)菜、花(hua)生米(mi)、豬肝(gan)均能補血(xue)(xue)益氣(qi),化生乳(ru)汁(zhi),通草一味通絡下乳(ru),全(quan)方補中有通,為又一帖(tie)下乳(ru)良方。適(shi)合產(chan)后乳(ru)汁(zhi)量(liang)少,乳(ru)房柔(rou)軟,食欲不(bu)振的產(chan)婦(fu)。
(五)鯽魚湯
原(yuan)料(liao):鯽魚1尾(wei)(半(ban)斤),當歸10克,黃芪15克。
做法:將鯽魚(yu)洗(xi)凈,去內臟和魚(yu)鱗,與(yu)當歸、黃芪同煮至熟即可。飲湯食(shi)魚(yu),每日服一劑。
應用:鯽魚湯味美,營養(yang)豐富,可補陰血(xue)(xue),通血(xue)(xue)脈,消(xiao)積(ji)滯,通絡下乳。加當(dang)歸、黃(huang)芪益氣養(yang)血(xue)(xue),為(wei)民(min)間(jian)常(chang)用的催乳方(fang)。適(shi)合產后氣血(xue)(xue)不足(zu),食欲不振,乳汁量少的媽媽。
(六)黃豆豬蹄湯
原料:豬(zhu)蹄1只,黃豆(dou)60克,黃花菜30克。
制作:豬蹄1只洗凈(jing)剁成碎塊,與黃豆60克、黃花菜30克共同煮爛,入油、鹽等調味(wei),分數次吃完(wan)。2-3日一劑(ji)(ji),連(lian)服3劑(ji)(ji)。
應用:豬(zhu)(zhu)蹄(ti)、黃豆、黃花菜湯(tang)是常用的(de)(de)催乳方,它(ta)適用于乳汁化生不(bu)足的(de)(de)缺(que)乳,服用豬(zhu)(zhu)蹄(ti)湯(tang)要分次,湯(tang)多肉少,否則湯(tang)中的(de)(de)高蛋白與高脂肪(fang)可能會引起胃口(kou)不(bu)佳,反而補不(bu)進(jin)。 適合產后乳汁稀少,無乳脹,乳房柔軟的(de)(de)產婦。
(七)木瓜雪耳魚尾湯
原料:油3湯匙,鹽1/2湯匙 ,水8碗 ,沙參5條, 鯇魚尾一條(約500克) ,木瓜一(yi)個(中等大小) ,雪耳一(yi)朵, 姜3片。
做法:木(mu)瓜(gua)削皮去籽,切塊(kuai); 魚尾洗(xi)凈(jing)去鱗,起熱鍋,倒油(you),放姜和魚尾,將(jiang)魚尾兩面(mian)煎至金黃,先(xian)放兩碗水稍煮; 煮沸瓦煲內的水,放入木(mu)瓜(gua)、雪耳、沙參,再(zai)倒入魚尾和湯,文火煲一小時,下鹽調味即(ji)可。
應用:潤澤、消食、催奶,舒(shu)筋活絡(luo)、強壯筋骨;對食積不化、胸(xiong)腹脹滿有輔助療效;產后(hou)哺乳婦女適合多喝。
(八)骨頭海帶湯
做法:
1、將棒(bang)骨(gu)洗干凈,從中間剁開,讓骨(gu)頭(tou)里面的(de)骨(gu)髓露出來。鍋中放入足量的(de)清(qing)水,并將洗凈的(de)棒(bang)骨(gu)放進去(qu),用中火煮。
2、開鍋后用(yong)湯勺去除血沫。
3、放入蔥段、姜片,小火燉1小時(shi)。
4、將(jiang)泡(pao)發的木耳擇好,洗(xi)凈(jing)(jing),用(yong)手撕成小塊。海帶結洗(xi)凈(jing)(jing)備(bei)用(yong)。
5、待一(yi)小時后,骨頭中的油已(yi)被熬出,湯已(yi)濃。
6、將(jiang)木耳和海帶倒入(ru)骨頭湯(tang)中,小(xiao)火燉(dun)30分鐘(zhong),最后加入(ru)鹽調(diao)味即可。
(九)鯽魚豆腐湯
材料:鯽(ji)魚1條(約250克)、豆腐250克。
調料:植物(wu)油、料酒、黃酒、蔥花、姜(jiang)片、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
1、豆腐切(qie)5厘米厚(hou)的薄片,用(yong)鹽(yan)沸水燙5分鐘后瀝干待用(yong)。
2、鯽魚去鱗(lin)、腸(chang)雜,抹上料酒、鹽腌漬(zi)約10分鐘。
3、熱油鍋,爆(bao)香姜片,將魚(yu)兩面煎黃(huang)(huang),加適量水,用小火煮(zhu)沸30分鐘,放(fang)入豆腐(fu)片,加黃(huang)(huang)酒、鹽、味精調味后勾薄(bo)芡(qian),并(bing)撒(sa)上蔥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