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lei)
登錄 |    

陳皮粥的功效與作用 陳皮粥的做法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生活小當家 上傳提供 2023-02-28 評論 0
摘要:我們在吃橘子時剝掉的不起眼的橘子皮,在經過曬干貯藏之后就可以變成陳皮,陳皮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對于治療脘腹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有非常好的功效;而且用陳皮搭配食材做成料理,對人體有多種保健作用。下面就來一起了解下陳皮粥的功效與作用。

陳皮粥的功效與作用

1、大米陳皮粥

原料(liao):陳皮10克、大(da)米100克

做法:將陳皮擇凈,切絲,水(shui)煎取汁,加大米煮為稀粥(zhou)服食(shi);或將陳(chen)皮研(yan)末,每次取3-5克,調入已沸的稀粥(zhou)中,同煮為粥(zhou)服食(shi)。

功效(xiao):和胃理氣,化(hua)痰止咳,消食清熱。

適應癥:脾胃虧虛,脘腹脹(zhang)滿,肋脅疼(teng)痛,噯氣頻作,食欲不(bu)振(zhen),納差食少,惡心嘔吐,咳嗽痰多(duo),胸膈滿悶。

2、大蒜陳皮粥

原料:大蒜(suan)汁半碗(wan),炒陳(chen)皮末半匙(chi),冰(bing)糖1匙(chi),粳米100克。

做(zuo)法:粳米洗(xi)凈煮粥,拌(ban)入大蒜汁(zhi)、炒陳皮末、冰(bing)糖即成(cheng)。

功(gong)效:健脾抗癌。

適應(ying)癥:肝癌、胃(wei)癌患者。

3、黃芪陳皮粥

原料:生黃芪30克,粳米100克,陳皮末1克,紅(hong)糖少量。

做法:將生黃芪濃煎取(qu)汁(zhi),粳米、紅糖少量與之同煮,粥成加陳皮(pi)末,稍煮即成。

功(gong)效(xiao):補氣養血。

適應癥:慢(man)性(xing)腹瀉、體虛自汗、老年性(xing)浮腫、慢(man)性(xing)肝炎、腎炎、氣血不足(zu)等(deng)。

4、核桃陳皮粥

原料:陳皮6克 核桃仁20克 冰糖10克。

做法(fa):將陳皮潤透,切絲;核桃(tao)去殼(ke)留(liu)仁,用(yong)素油炸(zha)香,撈(lao)起放(fang)入碗中待用(yong);冰糖打碎(sui),大米(mi)淘洗干凈,放(fang)入鍋內,加水600毫升(sheng),置(zhi)武火(huo)燒沸,再(zai)用(yong)文火(huo)熬(ao)煮至八成(cheng)熟時,加入陳皮、核桃(tao)仁、冰糖攪(jiao)勻,繼續(xu)煮至粥熟即成(cheng)。

功效:祛氣(qi)滯,補肝腎,通便秘。

適應(ying)癥:肝(gan)炎氣滯、便秘患者。

5、五仁陳皮粥

原料:杏仁(ren)6g,松子(zi)仁(ren)、柏子(zi)仁(ren)、桃(tao)仁(ren)、火(huo)麻(ma)仁(ren)各10g,陳皮3g,粳米、冰糖適量。

做法:粳(jing)米(mi)加水1000ml煮成稀粥,五仁打碎(sui)加入(ru)粥中,用文火煮致稠粥,以表面見油為度(du),加入(ru)適量冰糖調味(wei)即可。

功效(xiao):養(yang)(yang)陰潤燥,滑腸通便,宣肺潤腸,滋養(yang)(yang)補虛,行(xing)氣通便。

適應癥:腸燥津虧(kui)便秘、腹脹等(deng)。

6、陳皮海帶粥

原料:海帶(dai)、粳(jing)米(mi)各100克(ke),陳皮2片,白糖適量(liang)。

做法:將海帶用溫水(shui)浸軟(ruan),換清水(shui)漂洗干凈,切成碎(sui)末,陳(chen)皮用清水(shui)洗凈;將粳(jing)米淘洗干凈,放入(ru)(ru)鍋內,加(jia)水(shui)適量,置于火(huo)上(shang),煮沸(fei)后加(jia)入(ru)(ru)陳(chen)皮、海帶,不(bu)時(shi)地攪動,用小火(huo)煮至粥成,加(jia)白(bai)糖(tang)調味即可。

功效:補氣(qi)養血、清熱利水、安(an)神(shen)健身。

適應癥(zheng):產(chan)婦(fu)臨(lin)產(chan)時(shi)食之,能積蓄足夠力氣完成分娩過程。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注冊用戶提供(gong)信(xin)息存儲空間服務,非“MAIGOO編輯上(shang)傳提供(gong)”的文(wen)章/文(wen)字均是注冊用戶自主發(fa)布(bu)上(shang)傳,不(bu)代表本站觀(guan)點,版權(quan)歸原作者所有,如(ru)有侵權(quan)、虛假(jia)信(xin)息、錯誤信(xin)息或任何問題,請(qing)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shan)除或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關信(xin)息的(de)知識(shi)產權歸網站方所有(包括但不(bu)限于(yu)文字、圖片、圖表、著(zhu)作(zuo)權、商標權、為用(yong)(yong)戶提供的(de)商業信(xin)息等(deng)),非經許(xu)可不(bu)得抄襲或使用(yong)(yong)。
提(ti)交(jiao)說明: 快速提交發布>>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zui)新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