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木蘭傳說(河南省),編號:Ⅰ-50
(1)批次/類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項目
(2)申報地區或單位:河南省虞城縣
(3)保護單位:虞城縣文化館
2、木蘭傳說(湖北省),編號:Ⅰ-50
(1)批次/類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項目
(2)申報地區或單位: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
(3)保護單位:武漢市黃陂區文化館
3、木蘭傳說(陜西省),編號:Ⅰ-50
(1)批次/類型:2011年(第三批),擴展項目
(2)申報地區或單位: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區
(3)保護單位:延安市寶塔(ta)區文(wen)化館
2007年3月,商丘市虞城縣申(shen)報的《木蘭傳說》被列為第一批河南省(sheng)級(ji)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2007年5月22日,中(zhong)國(guo)民間文藝家協會作出決定,正式命(ming)名虞(yu)城縣為(wei)“中(zhong)國(guo)木(mu)(mu)蘭之鄉”,并同(tong)意商丘市虞(yu)城縣掛(gua)牌成立“中(zhong)國(guo)木(mu)(mu)蘭文化研究中(zhong)心”。
2007年6月6日,武漢市(shi)黃陂縣申(shen)報的(de)《木(mu)蘭傳說》被列為(wei)第(di)一批湖北省(sheng)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7年11月,黃陂縣開始向(xiang)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bao)護工作專家委(wei)員會申報《木蘭傳(chuan)說》。
2008年6月7日,河(he)湖北武漢(han)黃陂(po)區和(he)河(he)南商丘市虞城(cheng)縣共(gong)同(tong)申報的《木蘭傳(chuan)說》經(jing)國務院(yuan)批準列入第二(er)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yi)產名錄并被公示(shi)。
2008年6月14日(ri),湖北省黃陂縣申報的《木蘭傳說》列入第二批國家(jia)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項(xiang)目(mu)名稱(cheng): 木蘭傳(chuan)說
申(shen)報地區(qu)或單位: 湖北省武漢市黃陂(po)區(qu)
命名:第二批國(guo)家(jia)級非物質文化遺(yi)產(chan)
批(pi)準時間:2008年6月7日
確定部(bu)門:文化部(bu)
批(pi)準部門:國務院(yuan)
《木(mu)(mu)蘭(lan)傳(chuan)(chuan)說》故事產生于隋唐,古樂府(fu)所(suo)載《木(mu)(mu)蘭(lan)辭》乃(nai)唐初國(guo)師(shi)李藥師(shi)所(suo)作,此期(qi)(qi)為(wei)(wei)原生期(qi)(qi),以(yi)(yi)早期(qi)(qi)民間口(kou)頭語言的(de)流傳(chuan)(chuan)為(wei)(wei)主要(yao)特(te)(te)征。此后(hou)以(yi)(yi)出(chu)現完整簡(jian)練的(de)文(wen)(wen)(wen)字形(xing)式為(wei)(wei)主要(yao)特(te)(te)征。最后(hou)以(yi)(yi)木(mu)(mu)蘭(lan)形(xing)象思想(xiang)內涵的(de)全面(mian)闡釋和表現形(xing)式的(de)多樣化為(wei)(wei)主要(yao)特(te)(te)征。宋元明(ming)清時代為(wei)(wei)衍進期(qi)(qi),以(yi)(yi)木(mu)(mu)蘭(lan)思想(xiang)倫理內涵的(de)進一(yi)(yi)步強調、充(chong)實和木(mu)(mu)蘭(lan)形(xing)象更加文(wen)(wen)(wen)學藝術化為(wei)(wei)主要(yao)特(te)(te)征。近現代為(wei)(wei)弘揚期(qi)(qi),以(yi)(yi)突出(chu)木(mu)(mu)蘭(lan)思想(xiang)情感(gan)中家國(guo)情懷(huai)的(de)高尚精神為(wei)(wei)主要(yao)特(te)(te)征。當代為(wei)(wei)流變期(qi)(qi),以(yi)(yi)把木(mu)(mu)蘭(lan)傳(chuan)(chuan)說作為(wei)(wei)一(yi)(yi)種(zhong)傳(chuan)(chuan)統的(de)人文(wen)(wen)(wen)資源為(wei)(wei)主要(yao)特(te)(te)征。
《木蘭傳說》故事(shi)傳說的(de)主要(yao)價值在于(yu):第一,該故事(shi)從隋代流(liu)傳至(zhi)今,蘊涵(han)了中國(guo)一千多年各個歷史階(jie)段的(de)信(xin)息(xi),涉及倫理、民俗、宗教、文(wen)學(xue)、藝術等多方面,具(ju)有珍(zhen)貴的(de)歷史研究價值。
第二,該故(gu)事千百年(nian)來被打造為(wei)中國(guo)最古老的(de)(de)經典傳說(shuo)之(zhi)一(yi),且在(zai)流傳的(de)(de)同時(shi)(shi)不斷被補(bu)充(chong)和創新,具有與時(shi)(shi)俱進的(de)(de)開放(fang)性(xing)素質以備提煉,富含優(you)秀的(de)(de)思(si)想資(zi)(zi)源可供挖(wa)掘,蘊(yun)藏(zang)許多成(cheng)功(gong)的(de)(de)創作(zuo)經驗可資(zi)(zi)借鑒,在(zai)繁榮我們的(de)(de)文藝(yi)創作(zuo)的(de)(de)同時(shi)(shi),可以從時(shi)(shi)代要求出(chu)發,賦予(yu)它新的(de)(de)思(si)想內涵(han),使之(zhi)服務(wu)于當代“三(san)個(ge)文明(ming)”建設。
第三,木蘭傳說所頌揚的以家國情懷為(wei)核心的“忠孝勇節(jie)”精神(shen),在建設(she)社(she)(she)會主義精神(shen)文(wen)明、構建社(she)(she)會主義和諧社(she)(she)會的今天(tian),極具現(xian)實意義。作為(wei)民(min)間(jian)文(wen)學藝術作品,它是在黃(huang)陂獨特的歷史文(wen)化(hua)氛圍中發育成熟,既突(tu)出了“忠孝勇節(jie)”的主題(ti),又驚險曲折神(shen)奇,并(bing)通過說唱、戲曲、影視(shi)等(deng)多種藝術創造向全國各地流傳,產生了廣泛(fan)而深遠(yuan)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