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弟(1907年-1983年),原名馮棣(di),祖籍北(bei)京通縣,出生于四川(chuan)成(cheng)都,漫畫家。青年時期在上海學習美術(shu),相繼做過教師、編輯(ji)等。
1935年至1937年,創作(zuo)了第(di)一個連續漫畫人物(wu)“馬(ma)方人”;1937年至1943年,創作(zuo)的漫畫人物(wu)“老(lao)夫子”、“老(lao)白薯(shu)”、“阿摩林(上(shang)海方言,傻(sha)瓜的意思)”等在(zai)京津一帶(dai)的報刊上(shang)大(da)量刊登;1957年,朋弟發(fa)表了最后的漫畫作(zuo)品《“老(lao)白薯(shu)”出土》,1983年去(qu)世。
1907年,生于四川成都。朋弟(di)自幼喜好藝術(shu),尤其鐘(zhong)愛繪畫(hua)。抗戰(zhan)前夕(xi),曾(ceng)在天津《大公報(bao)(bao)》當校對,后(hou)又在上海《大公報(bao)(bao)》編“每日畫(hua)刊”,業余(yu)時(shi)間(jian)開始了美(mei)術(shu)創作。
1933年(nian)至(zhi)1943年(nian)間,朋弟一直(zhi)活躍(yue)于(yu)京津一帶(dai),創(chuang)(chuang)作了(le)大量(liang)的(de)漫畫(hua)作品。“老白薯”、“老夫(fu)子”開始在《銀(yin)線畫(hua)報》連載。不久,又為天津《庸(yong)報》締造了(le)另一個鮮活的(de)漫畫(hua)人物——阿摩林,由此(ci)進入了(le)他漫畫(hua)創(chuang)(chuang)作的(de)黃(huang)金(jin)時代(dai)。
1943年,朋弟(di)回到成都(dou),以教書為業(ye)。
1947年(nian),重返(fan)天津。
1951年底,朋弟調入中國(guo)戲曲研究院(yuan),開始從事戲劇(ju)美術(shu)研究。
1957年,朋弟發表了最后的(de)漫畫作品《“老白薯”出土》。
1983年,不幸(xing)病逝。
朋弟是(shi)三、四十年代(dai)的著名漫畫家,主(zhu)要作品(pin)有(you)《阿摩林》、《老(lao)白(bai)薯》、《發財還家》、《上海現(xian)形記(ji)》等。
1939年2月,天津正文印刷局(ju)出(chu)版(ban)了(le)《老白(bai)薯》第一(yi)集(ji)后,《老夫(fu)子》《阿(a)摩林》《上(shang)海(hai)現形(xing)記》《發財還家》等也相繼出(chu)版(ban),單行本(ben)達(da)十(shi)本(ben)之多。僅“老白(bai)薯”一(yi)個(ge)漫畫人物他(ta)就創作了(le)500余幅,部分分散在天津《銀線(xian)畫報》上(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