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瑪綿羊又稱安多綿羊,是生(sheng)活在平均海拔5100米以上的(de)干旱地(di)區,經過長期自然選擇形成的(de)高寒草地(di)型綿羊品種。具有適(shi)應高海拔、耐粗飼、抗病力強、體格健壯等特點。多瑪綿羊羊毛色澤美(mei)麗、毛絨厚密(mi)整齊,是(shi)藏族群眾制(zhi)作(zuo)手工毯(tan)的(de)優質原料(liao)。
多瑪綿(mian)羊生(sheng)活在平(ping)均(jun)海拔4520米以上的羌(qiang)塘(tang)高原,是亞洲多條主要江河的源頭(tou)區,也是中(zhong)國水(shui)資源管(guan)理(li)和水(shui)環境保護最(zui)嚴格的區域之一(yi),主要江河湖泊基本處于天然(ran)狀態,水(shui)質狀況保持良好。
其土壤環境是全球受污(wu)染最少的地區之一,總體處于自(zi)然本(ben)底狀態。
其空氣(qi)質量受人類活動(dong)影響(xiang)較(jiao)(jiao)小,污(wu)染物種(zhong)類較(jiao)(jiao)少,濃(nong)度較(jiao)(jiao)低,各類污(wu)染物含量與北極地(di)(di)區相當,是地(di)(di)球上最潔凈的地(di)(di)區之一。
體格(ge)大、產(chan)毛多、毛色白、纖(xian)維長(chang)、凈毛率高(gao)、毛質佳、產(chan)肉多、板皮面積(ji)大、適應性能強。
四肢較長,肌(ji)肉豐滿,呈淺紅色,柔嫩多汁,皮下脂肪(fang)較少,均勻(yun)分布,肌(ji)肉間(jian)脂肪(fang)呈大理(li)石狀(zhuang),一年四季能保持良好的膘情。
多瑪綿羊對青藏高(gao)(gao)原的惡劣氣(qi)候(hou)和特殊生態環境有很強(qiang)的適應性,是高(gao)(gao)寒牧區飼養的優良綿羊類群。
多瑪綿羊(yang)與普通綿羊(yang)相比(bi)體重高30%,產(chan)毛、產(chan)奶量高10%。
多瑪綿羊毛(mao)(mao)屬(shu)粗毛(mao)(mao),油汗分泌(mi)性好,纖維彈性好,是(shi)制作地毯和(he)西(xi)藏特色(se)產品藏毯的優質原材料。
多瑪綿羊(yang)肉比普(pu)通綿羊(yang)蛋白質(zhi)含(han)量高13%以上,18種必(bi)需(xu)氨(an)基酸的含(han)量高20萬個單位,且(qie)肉質(zhi)更鮮(xian)嫩(nen)、味美。
經(jing)國(guo)家肉(rou)類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多瑪綿羊所含的鈣、磷(lin)、銅、鋅(xin)、蛋白質和脂肪(fang)分(fen)別是北京(jing)和甘(gan)肅(su)張掖羊肉(rou)的5.5、1.2、1.6、6.1、5.7、7.8和1.8倍,符合國(guo)家綠(lv)色食品的要求,獲得亞太(tai)地(di)區質量認(ren)證(zheng)。
2013年(nian)底,安多(duo)縣共有“多(duo)瑪”綿羊(yang)194935只(zhi)綿羊(yang)。
主要分(fen)布在唐古(gu)拉山(shan)主峰、海拔5100米以上的(de)格拉丹東雪山(shan)南麓的(de)安多縣雁石坪鎮、瑪曲鄉(xiang)、崗尼(ni)鄉(xiang)、瑪榮鄉(xiang)、多瑪鄉(xiang)、色(se)務鄉(xiang)等(deng)地。
現階段存欄(lan)量(liang)約50萬只,每(mei)年可規模化屠宰的數量(liang)不超(chao)過2萬只。
多瑪(ma)綿羊是西藏自治區(qu)那曲(qu)市安多縣(xian)特(te)有的綿羊品種(zhong),近年來安多縣(xian)主打的特(te)色產業品牌,已成為安多縣(xian)第一張“國(guo)家地理(li)標志(zhi)保(bao)護產品”名片, 是藏北唯一進入國(guo)務院72種(zhong)重(zhong)點保(bao)護的畜種(zhong)之(zhi)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