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教育的最佳時期
出生后6個月是(shi)嬰兒(er)學習咀嚼和(he)喂干食(shi)物(wu)的關鍵(jian)年齡(ling),6個月后(hou)就能(neng)伸手抓東西,過了這個關鍵(jian)年齡(ling),嬰兒(er)就可(ke)能(neng)拒絕咀嚼從口中吐出(chu)食(shi)物(wu)。出(chu)生后(hou)9個(ge)月至(zhi)1歲是(shi)分辨(bian)多少、大小的(de)開始(shi)。
2~3歲是學習口頭語言(yan)的(de)第(di)一個關鍵年齡(ling),也是計數(shu)發展的(de)關鍵年齡(ling)。
2歲半(ban)~3歲半是教孩子做到有規(gui)矩的(de)關(guan)鍵年齡(ling),應使(shi)之形(xing)成良好(hao)的(de)衛生習(xi)(xi)慣(guan)(guan)和遵守作息制(zhi)度(du)的(de)習(xi)(xi)慣(guan)(guan)。
4歲以(yi)前是形象視覺發展的關鍵年(nian)齡。
4~5歲是(shi)開始學習書面語言的(de)關鍵時期(qi)。
5歲左右(you)是掌握數學概念的(de)關(guan)鍵年齡,也(ye)是兒(er)童口頭語言發展(zhan)的(de)第二(er)個關(guan)鍵時期(qi)。
5~6歲是(shi)掌握語言詞匯能力(li)的關(guan)鍵時期。
6~12歲是兒童心理發展塑造的黃金時期。
二、兒童心理教育原則
1、魚缸法則
養在魚(yu)缸中的熱帶(dai)金魚(yu),三寸來長(chang),不(bu)管(guan)養多長(chang)時(shi)(shi)間,始終不(bu)見(jian)金魚(yu)生長(chang)。然而,將(jiang)這種(zhong)金魚(yu)放到(dao)水(shui)池中,兩個(ge)月(yue)的時(shi)(shi)間,原來三寸的金魚(yu)可以長(chang)到(dao)一尺。
對孩(hai)子(zi)的(de)(de)教育也(ye)是一樣,孩(hai)子(zi)的(de)(de)成(cheng)(cheng)長(chang)需要自(zi)(zi)由的(de)(de)空(kong)間。而父母(mu)的(de)(de)保護(hu)就像魚缸(gang)一樣,孩(hai)子(zi)在父母(mu)的(de)(de)魚缸(gang)中(zhong)永遠難以(yi)長(chang)成(cheng)(cheng)大魚。要想孩(hai)子(zi)健(jian)康強壯(zhuang)的(de)(de)成(cheng)(cheng)長(chang),一定要給孩(hai)子(zi)自(zi)(zi)由活動的(de)(de)空(kong)間,而不讓他們(men)拘泥于一個小小的(de)(de)父母(mu)提供的(de)(de)“魚缸”。隨(sui)著社會進步,知識的日益增加,父母應該(gai)克(ke)制(zhi)自己的想法和沖動(dong),給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
2、狼性法則
狼是世界上(shang)好(hao)奇心最強的(de)(de)動物(wu),他們不(bu)會將任何事物(wu)當成理所當然(ran),而傾(qing)向于(yu)親(qin)身研究和體驗,大自(zi)然(ran)的(de)(de)神秘和新奇永遠令狼驚異(yi)。狼總是會有對周圍(wei)環境產生(sheng)興趣,因而它們能不(bu)斷(duan)在環境中發(fa)現(xian)食(shi)物(wu),了解危險,從而有力(li)的(de)(de)生(sheng)存下來。
因此,要培養孩(hai)子(zi)超強的(de)學習(xi)能(neng)力,一(yi)定要培養孩(hai)子(zi)對于世界的(de)好奇心,讓他仔細觀(guan)察(cha)生(sheng)活,用興趣來作為他學習(xi)的(de)老師。這樣(yang)的(de)孩(hai)子(zi)在未(wei)來的(de)人生(sheng)道(dao)路上(shang),就能(neng)不斷對工作有新創見和新靈(ling)感。
3、南風效應
北(bei)風與南風打賭,看誰的力(li)量(liang)更強(qiang)大(da),他(ta)們決定比誰能把行(xing)人(ren)的大(da)衣(yi)脫掉(diao)。北(bei)風無(wu)論怎(zen)樣強(qiang)烈,行(xing)人(ren)只是(shi)將衣(yi)服越裹越緊(jin);而南風只是(shi)輕(qing)(qing)輕(qing)(qing)拂動,人(ren)們就熱(re)得敞開大(da)衣(yi)。
南風效應告訴人們:寬容是一種強于懲戒的力量。教育孩子同樣如此,那些一味批評自己孩子的父母,最終會發現孩子越來越聽不進他們的話。每個孩子都可能犯錯誤,父母要容忍孩子的缺點,客觀、理智、科學地處理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體諒孩子的同時,從自身入手做好修養工作,這樣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4、羅森塔爾效應
羅森塔爾是(shi)美國心理學家,1966年他(ta)做(zuo)了一項關于學生(sheng)對(dui)成績(ji)期望(wang)的試驗(yan)。他(ta)在一個班(ban)上進行(xing)測驗(yan)結束后將(jiang)(jiang)一份“最有前途(tu)者”名(ming)單交給(gei)了校長。校長將(jiang)(jiang)這份名(ming)單交給(gei)了這個班(ban)的班(ban)主(zhu)任(ren)。8個(ge)月后(hou),羅森塔(ta)爾和助手再(zai)次來到(dao)這個(ge)班上時,名單上的(de)學生成績(ji)大幅度提高。同學成績(ji)提高的(de)秘訣很簡單,因為老師更多的(de)關(guan)注(zhu)了他們(men)。
每個(ge)孩(hai)子(zi)都(dou)可能(neng)成(cheng)為(wei)非凡天才,但這種(zhong)可能(neng)的實現,取決于父母和老師能(neng)不能(neng)像對待(dai)天才那樣的去愛(ai)護、期望和珍(zhen)惜這些孩(hai)子(zi)。
孩子(zi)(zi)的(de)成(cheng)(cheng)長(chang)方向取決(jue)于父母和(he)老師的(de)期望。簡單的(de)說,你期望孩子(zi)(zi)成(cheng)(cheng)為(wei)一個(ge)什(shen)么(me)樣(yang)的(de)人,孩子(zi)(zi)就可能成(cheng)(cheng)為(wei)一個(ge)什(shen)么(me)樣(yang)的(de)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