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zhou)(zhou)朝(chao)皇帝順序是怎樣的?周(zhou)(zhou)朝(chao)君主(zhu)(zhu),周(zhou)(zhou)朝(chao)時期(qi)的最高統治(zhi)者,姬姓(xing),黃帝后裔,又稱周(zhou)(zhou)天(tian)子(zi),如(ru)周(zhou)(zhou)武王、周(zhou)(zhou)平王。公(gong)元前1122年(nian),周(zhou)(zhou)武王滅商(shang)建周(zhou)(zhou),行分封(feng)制,周(zhou)(zhou)天(tian)子(zi)為(wei)天(tian)下(xia)之主(zhu)(zhu),共傳(chuan)30代(dai)37王,后期(qi)周(zhou)(zhou)天(tian)子(zi)大(da)權旁落,但仍為(wei)名義上的華夏最高統治(zhi)者。那么,你知道周(zhou)(zhou)朝(chao)歷代(dai)皇帝分別是誰嗎?下(xia)面本文(wen)為(wei)大(da)家介(jie)紹周(zhou)(zhou)朝(chao)各(ge)位皇帝,一起去看看吧!
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周太王之孫,季歷之子,周朝奠基者,岐周(今陜西岐山)人。周文王在位期間,“克明德慎罰”,勤于政事,重視發展農業生產,禮賢下士,廣羅人才,拜姜尚為軍師,問以軍國大計,使“天下三分,其二歸周”;收附虞、芮兩國,攻滅黎(今山西長治)、邘(今河南沁陽)等國;建都豐京(今陜西西安),為武王滅商奠基;舊傳《周易》為其所演。除此之外,創周禮,被后世儒家所推崇。孔子更是稱文王為“三代之英”。周文王五十年(前1056年),文王崩,葬于畢原。
【 詳細>>】
周武王姬發(?―前1043年),姬姓,名發(西周青銅器銘文常稱其為珷),周文王姬昌與太姒的嫡次子,岐周(今陜西岐山)人,西周王朝的開國君主,在位15年。其正妻為邑姜。受命十一年(約前1046年),武王聯合庸、蜀、羌、髳盧、彭、濮等部族,進攻商紂行在朝歌,討伐暴君紂王統治下的商朝,是為牧野之戰。殷商大敗,紂王自焚于鹿臺,殷商滅亡。周王朝建立,定都鎬京(今陜西西安西南)。武王克殷三年后(約前1043年),周武王駕崩,時年四十五歲(一作五十四歲),葬于周陵,為后世尊崇為古代明君。
【 詳細>>】
周成王姬誦,姬姓,名誦,周武王姬發之子,母邑姜(齊太公呂尚之女),西周王朝第二位君主,在位37年。周成王繼位時年幼,由周公旦輔政,平定三監之亂。周成王親政后,營造新都洛邑、大封諸侯,還命周公東征、編寫禮樂,加強了西周王朝的統治。公元前1083年,周成王駕崩,享年50歲,葬于畢原。周成王與其子周康王統治期間,社會安定、百姓和睦、“刑錯四十余年不用”,被譽為成康之治,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
【 詳細>>】
周康王姬釗(?―公元前1057年),姬姓,名釗,周武王姬發之孫,周成王姬誦之子,西周第三位君主,在位時間為公元前1082年―公元前1057年。周康王即位后,在召公奭、畢公高輔佐之下,繼續推行周成王的政策,進一步加強統治,同時,先后平定東夷大反,北征略地,并且西伐鬼方。《小盂鼎》銘文所記對鬼方征討,斬獲眾多,僅俘人即數以萬計。周成王至周康王時期,天下安定,四十多年沒有使用刑罰,史稱成康之治。公元前1055年,周康王在鎬京去世,謚號康王,葬于畢原。死后其子姬瑕繼承王位。
【 詳細>>】
周昭王(?~前977年),姬姓,名瑕。周康王姬釗之子,周朝第四任君主。姬瑕在出土青銅器銘文中多作卲王。周昭王姬瑕繼位后,欲繼承成康事業,繼續擴大周的疆域,從昭王十六年開始,親率大軍南征荊楚,經由唐(今湖北隨州西北)、厲(今湖北隨州北)、曾(今湖北隨州)、夔(今湖北秭歸東),直至江漢地區,大獲財寶,鑄器銘功。周昭王十九年,昭王再次親帥六師伐楚,結果全軍覆沒,死于漢水之濱。
【 詳細>>】
周穆王(約前1054年—前949年),姬姓,名滿。周昭王之子,西周第五位君主。在位55年,是西周在位時間最長的周王。周穆王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富于傳奇色彩的帝王之一,世稱“穆天子”。周穆王時作《呂刑》,是中國流傳下來最早的法典。周穆王統治初期,沒有像昭王那樣靠武力征伐四方,平息國內各種矛盾,而是認為是統治階層內部出現了問題。他命令大臣伯臩向朝廷官員重申執政規范,并發布《臩命》;又用呂侯(亦作甫侯)為司寇,命作《呂刑》,告四方,以正天下。刑書制定墨、劓、臏、宮、大辟5刑,其細則達3000條之多。
【 詳細>>】
周恭王姬繄扈(公元前1019-公元前936年),姬姓,名繄扈yī hù,一作伊扈,周穆王姬滿之子,西周第六位君主,謚號恭王,西周青銅器銘文多稱他為龔王。公元前951年(周穆王五十五年),姬繄扈的父親周穆王姬滿去世,姬繄扈繼承王位,當年改元,是為周恭王。周恭王在位時間為公元前950年至公元前936年。公元前936年(周共王十五年),周恭王去世,其子姬囏繼位,是為周懿王。
【 詳細>>】
周懿王姬囏(約前937~前892年),姬姓,名囏(jiān),周共王姬繄扈(yī hù)之子,西周第七位君主。周懿王生性懦弱,繼位后政治日趨腐敗,國勢不斷衰落,由于西戎屢次進攻,他被迫將都城遷往槐里(今陜西興平東南)。《太平御覽》引《史記》:“懿王在位二十五年”。據白川靜的西周斷代銘器分類結果,周懿王在位時間有15年以上。夏商周斷代工程認為周懿王在位八年。周懿王八年(前892)春,周懿王去世,終年約四十六歲,謚號懿王,葬于畢原。史書上說“溫柔賢善曰懿”,故謚號周懿王。
【 詳細>>】
周孝王姬辟方(前960年—前896年),姬姓,名辟方,周穆王姬滿之子,周共王姬繄扈之弟,周懿王姬囏的叔父,西周第八位君主,在位時間前910年—前896年。周懿王八年(前903年),西周第七位君主周懿王姬囏去世,周懿王的太子姬燮未能繼位,而是由其叔祖姬辟方繼位,是為周孝王。前896年,周孝王去世,謚號孝王(《逨盤》銘文作考王)。周孝王死后,諸侯擁立故太子姬燮繼位,是為周夷王。
【 詳細>>】
姬燮,周夷王,姬姓,名燮,西周第九代國王。出生地楚國丹陽今湖北荊州,在位時間前895年至前880年。姬燮在位時期,周王室處于衰落階段,因此諸侯有的不來朝貢,而且互相攻伐。周夷王曾聽信讒言,烹殺齊哀公;出兵討伐太原之戎,攻至俞泉,獲一千匹馬。周夷王二年,蜀國與呂國派遣使者向周王朝進貢,進獻瓊玉給周夷王,周夷王在黃河邊上用賓客之禮接待。公元前880年,周夷王去世,其子姬胡繼位,是為周厲王。
【 詳細>>】
周厲王姬胡(公元前904年―公元前829年),姬姓,名胡,周夷王姬燮之子,西周第十位君主,在位時間為公元前879年—公元前843年。周厲王在位期間,任用榮夷公實行“專利”,即以國家名義壟斷山林川澤,不準國人(指工商業者)依山澤而謀生,借以剝削人民。他違背周人共同享有山林川澤以利民生的典章制度。致使百姓起來反叛,襲擊周厲王,周厲王逃到彘地(今山西霍縣東北),最終死于彘地,謚號厲王。
【 詳細>>】
周宣王(?-前783年),姬姓,名靜,一作靖,周厲王姬胡之子,西周第十一代君主,前828年—前783年在位。周宣王繼位后,政治上任用召穆公、尹吉甫、仲山甫、程伯休父、虢文公、申伯、韓侯、顯父、仍叔、張仲一幫賢臣輔佐朝政;軍事上借助諸侯之力,任用南仲、召穆公、尹吉甫、方叔陸續討伐獫狁、西戎、淮夷、徐國和楚國,使西周的國力得到短暫恢復,史稱“宣王中興”。前783年(周宣王四十六年),周宣王去世,其子周幽王姬宮湦繼位。
【 詳細>>】
周幽王姬宮湦(前795年―前771年),姬姓,名宮湦(音shēng,一作宮生),周宣王姬靜之子,母姜后,西周第十二任君主,前781年―前771年在位。前782年,周宣王去世,姬宮湦繼位,是為周幽王。周幽王貪婪腐敗,不問政事,任用虢石父為卿士,執掌政事。虢石父為人奸佞乖巧,善于奉承,貪圖財利,但周幽王卻很重用他,因此引起百姓強烈不滿。前771年,犬戎攻入西周都城鎬京,殺死姬宮湦,西周滅亡。姬宮湦死后,謚號幽王,諸侯共同擁立其子姬宜臼繼位,是為周平王,史稱東周。
【 詳細>>】
周攜王(約前794年─前750年),周宣王次子,本名姬望,后世又稱姬余、姬余臣,周攜王即位為王時已經二十多歲,政令不易為外臣操控,權臣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周攜王當政年代,在河北、山西一帶和揖北方少數民族,結好上古唐堯、虞舜遺族,南通荊楚,北結燕國,東聯齊國,西善舊晉。外有王室支柱虢公翰的強力支持拱護,內有和揖百族的內政國策,所以政通人和,對鄰近姬姓晉國更是不加防備。公元前750年(即周攜王二十一年),晉文侯為排除拓疆障礙,趁周攜王姬望巡視北地虢族時,以姬望無權繼承幽王大統之名襲殺之。
【 詳細>>】
周平王姬宜臼(?―公元前720年),姬姓,名宜臼(一作宜咎),西周末年,周幽王無道,于后宮得褒姒以后,生子伯服。不久,竟廢申后及姬宜臼,以褒姒為后,以伯服為太子。于是姬宜臼逃奔申國,申侯聯合繒國和犬戎進攻周幽王,周幽王與鄭桓公均被犬戎所殺。隨后,申、魯、許等諸侯國擁立姬宜臼繼位。姬宜臼為避犬戎之難,于公元前770年遷都洛邑,是為周平王,史稱東周。“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侯強并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周平王在內外交困中度過五十年,于公元前720年去世。
【 詳細>>】
周桓王姬林(?—公元前697年),姬姓,名林,周平王姬宜臼之孫,太子姬泄父之子,東周第二任君主,公元前719年—公元前697年在位。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周桓王即位。周桓王即位后,由于壓制鄭國國君鄭莊公的權力,因此周、鄭交惡,最后雙方在繻葛(今河南長葛東北)開戰,鄭國將領祝聃射中周桓王肩膀,周天子的權威于是蕩然無存。公元前697年,周桓王去世,謚號桓王,其子姬佗繼位,是為周莊王。
【 詳細>>】
周莊王姬佗(?―公元前682年),姬姓,名佗,周桓王姬林之子,東周第三任君主,公元前696年—公元前682年在位。公元前697年,周桓王去世,姬佗繼位,是為周莊王。當初,周莊王的弟弟王子克(一名子儀)受到其父周桓王的寵愛,周桓王臨終前將他囑托給周公黑肩。周莊王三年(魯桓公十八年,公元前694年,《史記》誤作周莊王四年),周公黑肩打算殺死周莊王,改立王子克為君。公元前693年,周莊王平定王子克之亂。公元前682年,周莊王去世,謚號莊王。周莊王死后,其子姬胡齊繼位,是為周釐王。
【 詳細>>】
周釐王姬胡齊(?―公元前677年),姬姓,名胡齊,周莊王姬佗長子,東周第四任君主,公元前682年―公元前677年在位。公元前682年,周莊王去世,姬胡齊即位,是為周釐王(亦作周僖王)。公元前681年,承認齊桓公的霸主地位。周釐王二年(魯莊公十四年,公元前680年)春天,齊國、陳國、曹國聯軍進攻宋國。齊桓公請求周釐王出兵。同年夏天,周釐王派單伯帶兵和諸侯相會,與宋國講和后回國。公元前678年,正式冊封晉武公為晉國國君。公元前677年,周釐王去世,謚號釐王(一作僖王),其子姬閬即位,是為周惠王。
【 詳細>>】
周惠王姬閬(?—前653年或前652年),周釐王姬胡齊之子,東周第五任君主,謚號惠王。公元前675年)有五大夫作亂,立王子頹為周天子,惠王奔溫(今河南溫縣南),鄭厲公在櫟地(今禹州市)收容惠王,并在惠王四年(前673年)與虢國攻入周朝,協助平定“子頹之亂”,惠王復辟,鄭國因功獲賜予虎牢(今河南滎陽)以東的地方,虢國也獲賜土地。《史記·周本紀》稱惠王在位25年,《左傳》稱姬閬在惠王二十四年(魯僖公七年,前653年)冬天去世。
【 詳細>>】
王子頹(公元前696年-公元前673年),姬姓,名頹,周莊王姬佗庶子,周釐王姬胡齊之弟,周惠王姬閬的叔父。深得其父周莊王的寵愛。公元前675年,王子頹聯合蔿國等五位大夫發動叛亂,驅逐周惠王,自立為周天子。周惠王四年(魯莊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73年)春天,鄭厲公和虢叔在弭地(今河南新密境內)會談,誓師討伐王子頹。同年夏天,鄭、虢聯軍一同進攻王城。鄭厲公擁著周惠王從圉門入城,虢叔從北門入城,殺死王子頹和五大夫,周惠王于是復位,史稱此次事件為王子頹之亂(亦稱子頹之亂)。
【 詳細>>】
周襄王姬鄭(?―前619年),姬姓,名鄭,周惠王之子,東周君主,前651年―前619年在位。周惠王二十五年(前652年),姬鄭的父親周惠王去世,姬鄭繼位,是為周襄王。周襄王時期,諸侯爭霸日益激烈,諸侯為奪霸權各顯其能,使用各種手段,抓住一切可以擴張自己實力的機會。在大國爭霸、小國林立時代,稱霸于諸侯,為后人稱為春秋五霸的齊桓公、晉文公,在周襄王時地位已凌駕于周王及各諸侯國之上。周襄王死后,其子姬壬臣繼位,是為周頃王。
【 詳細>>】
王子帶(公元前672年─公元前635年),姬姓,名帶,亦稱叔帶、大叔。因受封甘地(今河南洛陽南),謚號昭,故又稱甘昭公。公元前649年,周襄王因王子帶召引戎人侵犯周都之故,派兵討伐王子帶,王子帶于是逃到齊國。公元前640年,周襄王在大臣富辰的勸說下,將王子帶從齊國召回周朝。公元前636年,王子帶聯合大臣頹叔、桃子發動叛亂,帶領狄人軍隊攻打周襄王,叛軍大敗周軍,俘虜周公忌父等,驅逐周襄王,王子帶自立為王,史稱王子帶之亂或子帶之亂。公元前635年,晉文公接納周襄王,派兵誅殺王子帶,叛亂平定。
【 詳細>>】
周頃王(?-前614年),華夏族,姬姓,名壬臣,周襄王之子,東周第七代國王。周襄王三十二年(前620年),周襄王去世,姬壬臣繼位,是為周頃王。前618年繼位,當時王畿已縮小,王室財政一貧如洗,無法安葬襄王,頃王只得派毛伯衛向魯國討錢。后來魯文公派使者送錢到都城,才安葬了周襄王。頃王在前614年春天去世,在位6年,由兒子周匡王繼位。在位期間執政為周公閱、王叔桓公、王孫蘇。葬處不明。
【 詳細>>】
周匡王(?-公元前607年),華夏族,姬姓,名班。東周第八位君王,前612年—前607年在位,在位共6年。周匡王是周頃王之子。前607年十月,周匡王病死,其弟姬瑜繼位,是為周定王。姬班,是周頃王姬壬臣之子。周頃王六年(公元前613年),其父周頃王去世,姬班即位,是為周匡王。周匡王六年(魯宣公二年,公元前607年)十月乙亥日,姬班病死,葬處不明,死后的謚號為匡王(謚法曰:貞心大度曰匡),由弟姬瑜即位,是為周定王。
【 詳細>>】
東魏孝靜帝元善見(524年—552年1月21日),鮮卑族,北魏孝文帝元宏曾孫,清河文獻王元懌之孫,清河文宣王元亶之子,南北朝時期東魏皇帝。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十月,經高歡和百僚的詳細商議后,決定立元善見為皇帝,即位于鄴城東北,改元天平,東魏正式建立,元善見時年僅十一歲。由于年幼,由權臣高歡輔政。高歡權傾朝野,令善見如坐針氈。高歡死后,其子高澄承繼父職,權勢更大。禪位后次年被高洋以毒酒毒死,年僅二十八歲。天保三年(553年)二月,北齊上謚號孝靜皇帝,將元善見葬于鄴縣漳河以北。
【 詳細>>】
周簡王(?―前572年),姬夷,周定王之子,東周第十位君王。前586年-前572年在位,共在位十四年。他在位時,周天子的權威已經蕩然無存。公元前572年九月,病死,謚“簡王”。他死后,葬處不明。其子姬泄心即位,是為周靈王。周簡王在位時,周天子權威已經蕩然無存,故其本人也無要事可述。但這時,除了晉、楚、秦、宋、鄭等國相互攻伐不止以外,位于東南地區的吳國興起,屢次攻入楚國,卷入了春秋混戰的行列。
【 詳細>>】
姬泄心,即周靈王(?―公元前545年),華夏族,姓姬,名泄心,是周簡王之子,東周第11代國王,在位27年。有二子:長子太子晉(姬晉),次子王子貴(姬貴)。《列仙傳》中記載:周靈王的長子太子晉天性聰明,善吹笙,立他為太子,不幸早逝。公元前545年十一月的某天夜里,周靈王夢見太子騎著白鶴來迎接他。傳位于次子王子貴,癸巳日,病死,葬于周山。孔子在周靈王二十一年出生于魯。在位期間執政為王叔陳生、伯輿、單靖公。
【 詳細>>】
周景王(?—前520年),姓姬,名貴,中國東周君主。是周靈王的兒子。有一次,景王宴請晉國大臣知文子荀躒,指著魯國送來的酒壺說:“各國都有器物送給王室,為何晉國沒有?”荀躒答不出來,讓副使籍談答覆,籍談說當初晉國受封時,未賜以禮器,現在晉國忙于對付戎狄,自然送不出禮物來。此時周天子的地位已經一落千丈。周景王太子壽早死,后又立王子猛為太子,卻寵愛庶長子王子朝。公元前520年四月,周景王病重,囑咐賓孟要扶立王子朝。王子朝未及立為嗣君,其父卻突然病死,謚號為景王。
【 詳細>>】
周悼王,名姬猛。周景王長子、景王死后繼位。在位1年就病死,葬處不明。景王死后,同月貴族劉卷、單旗將盂賓殺死,仍擁立姬猛為帝。 姬猛繼位后,姬朝很不甘心,就帶領失去職位的舊官吏和百工以及一部分兵士叛亂,爭奪王位。劉卷被打敗逃了,單旗保護著姬猛待在王宮內。姬朝的黨徒乘深夜潛入宮中,劫走了姬猛。單旗突圍而逃,姬朝的徒眾挾持著姬猛追趕單旗。半路上,晉頃公遣大夫籍談、荀躒帶兵救出了姬猛,護迎他避于王城(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不久,派兵護送他回都城。同年10月,姬猛病死。 姬猛死后的謚號為悼王。
【 詳細>>】
姬匄,姬姓,名匄,東周君主,謚號敬王。他是周景王的兒子,周悼王弟。周景王死后,周悼王繼位。王子朝攻擊并殺害周悼王,晉國攻打王子朝而擁立周敬王。此后敬王與王子朝不時仍有沖突。前516年王子朝逃到楚國。前505年春,楚國被吳國擊敗,險些亡國,周敬王趁機派人在楚地殺死王子朝。儋翩帶領王子朝支持者在次年起兵舉事,敬王出逃,在前503年得晉國幫助下回都。《左傳.哀公十九年》記載,冬,周敬王去世,葬于三壬陵(今河南省洛陽市西南10里處)。
【 詳細>>】
姬朝(公元前?年~前505年),史稱王子朝,東周王子。前505年逝世。周景王生前最寵愛王子姬朝,原要立他為太子而未果。景王死后,貴族劉卷等擁立姬猛為周王,是為周悼王。姬朝便在貴族尹國等支持下,聯合失去職位的百官和百工,舉兵攻走悼王,占據都城。悼王死,敬王立,他又趕走敬王,自立為周王,時人稱之為“西王”。公元前516年,姬朝被晉兵戰敗,帶著全部典籍和一些貴族逃往楚國。公元前505年春,敬王乘吳國攻破楚國的機會,派人刺殺了姬朝。
【 詳細>>】
周元王(?―前469年),東周天子。姬姓,名仁,周敬王姬匄之子。前476年至前469年在位,在位8年。周元王在位時,是春秋戰國的分界線。他在位期間,越王勾踐攻滅吳國后,統帥大軍乘勝北渡淮河,在徐(今山東省滕州南)約齊、晉、魯、宋等國會盟。會盟后,派人給姬仁送去貢品,姬仁也回贈勾踐以祭祖用的肉,冊命他為伯,承認他處于諸侯的領袖地位,勾踐成為一時的霸主。公元前469年冬,姬仁病死,葬處不明。 姬仁死后的謚號為元王。
【 詳細>>】
周貞王(?-前441年),姬姓,名介,中國東周君主,在位28年,謚號貞定王。 姬介在位期間的公元前453年,晉國的三家大夫趙襄子、韓康子、魏桓子在陸續并吞了其他貴族后,共同攻滅了最后一家貴族智伯,形成實際上的三個國家(趙國、韓國、魏國),晉國國君晉幽公反而要分別向他們朝貢公元前441年春,姬介病死。姬介是周元王之子,元王死后繼位,前468年―前441年在位,在位共28年,病死,葬處不明。
【 詳細>>】
周哀王(?—前441年),華夏族,姬姓,名去疾,為周貞定王長子。前441年周貞定王死后即位,周貞王二十八年(庚子,公元前441年)春,在位28年的姬介病死,其長子姬疾繼承王位。周哀王的時候,王室的權力地位斗爭開始異常激烈。在位僅3個月。但只在位三個月,就被自己的弟弟姬叔襲殺,追謚為周哀王。姬叔即位五個月又被另一個弟弟姬嵬所殺,追謚為周思王。最后,由姬介另一個兒子姬嵬繼承王位,為周考王。
【 詳細>>】
周思王(?-前441年),姬姓,名叔襲,中國東周君主,為周貞定王之子,周哀王之弟,宣王四十六年(公元前782年)即位,以明年為元年。繼位后,自然災害嚴重,涇、渭、洛「三川皆震」。他貪婪腐敗,不問政事,重用「為人佞巧,善諛好利」的虢石父進行專利,引起國人強烈不滿。又廢嫡立庶,廢除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為后及其子伯服為太子,并加害太子宜臼,致使申侯、繒侯和犬戎各部攻宗周。周思王為取悅褒姒,數舉驪山烽火,失信于諸侯。結果,被犬戎兵殺死于驪山之下,公元前771年,西周滅亡。
【 詳細>>】
周考王,姬嵬(?—前426年),全謚為周考哲王,《帝王世紀》云“考哲王”,或曰“考悊王”。華夏族,姬姓,名嵬。周貞定王之子,周哀王與周思王之弟。公元前441年,姬嵬殺害其兄周思王自立,是為周考王,在位15年。考王姬嵬在位期間,越國日益強大,和齊國、晉國、楚國成為中原霸主,越王滅了滕國,開始向中原發展。公元前426年周考王去世,其子姬午接替即位,是為周威烈王。謚法云:“大慮行節曰考”。葬處不明。
【 詳細>>】
周威烈王姬午(?—前402年):東周第20代君主。周考王之子。在位24年(前425年—前402年),病死。魏當時的國君是魏文侯斯,他任用著名政治家李悝進行改革,使魏國很快富強起來,成為戰國初期的頭號強國。葬于今河南洛陽。公元前403年,封晉國大夫韓虔、趙籍、魏斯為諸侯,此即“三家分晉”。三家分晉標志著春秋時代的結束,緊接著是戰國時代的來臨,本年也是司馬光《資治通鑒》記載的起點,司馬光還為三家分晉一事發表長篇的感言。他死后,其子姬驕即位。
【 詳細>>】
周安王姬驕(?—前376年),姬姓,名驕,華夏族,周威烈王之子,威烈王死后繼位,在位26年,病死。葬處不明。在位時封齊國大夫田和為齊侯,是謂“田氏代齊”。姬驕在位期間,齊相田和在公元前391年將齊康公放逐到海上,只留下一城之地作為他的食邑,田和成為齊國實際上的國君。公元前386年,姬驕封田和為齊侯,正式將他列為諸侯。這標志著齊國的新興的封建勢力取代了舊勢力。公元前376年,姬驕病死。死后的謚號為安王。全謚為周元安王。
【 詳細>>】
周烈王(?—前369年),姓姬,名喜,為周安王之子。前376年到前369年在位,又稱周夷烈王。公元前369年,姬喜病死。姬喜死后的謚號為烈王。秦獻公當政時,廢除了野蠻的殉葬制度,將國都由雍(今陜西風翔)遷到東部的櫟陽(今陜西省臨潼市),以便于向東發展和接受先進的文化影響,擺脫舊貴族勢力的影響,以及整頓內政,加強王權。他還清理戶籍,整頓軍隊,注意發展經濟,使國勢好轉,為日后秦孝公時候的商鞅變法準備了條件。公元前371年,秦獻公發兵攻占了韓的六座城市,成為秦向東發展的開始。
【 詳細>>】
周顯王(?—前321年),又稱周顯圣王或周顯聲王,華夏族,姓姬,名扁,東周君主,在位48年,為周烈王之弟。周顯王十三年(前356年),秦國商鞅變法。周顯王十六年(前353年)發生桂陵之戰,周顯王二十八年(前341年)發生馬陵之戰。周烈王死后,周顯王派遣使者對齊威王說:“你再不來奔喪,就斬了你。”結果齊威王出言不遜。周顯王姬扁在位期間,諸侯國的變法發展到高潮。公元前356年,齊侯田因齊(即日后的齊威王)任用賢能之士鄒忌、田忌等人實行改革。
【 詳細>>】
周慎靚(音:jìng)王(?-前315年),姓姬,名定,一名順,東周君主,在位6年,為周顯王之子。當時戰國七雄為了壯大自己,各自找尋盟友,有不少弱小的國家聯合起來對抗一個強國,稱為“合縱”,以蘇秦為首;也有一些強國相互結合,攻打較弱的國家,史稱“連橫”,以張儀為首。前316年,秦軍攻滅了巴、蜀兩個小國,大量移民巴、蜀,占有對抗長江中下游的楚國的戰略優勢。前315年,周王定病死,謚號為慎靚王。
【 詳細>>】
周赧王姬延(約前336年-前256年),姬姓,名延,亦稱王赧(nǎn),周慎靚王之子,東周第25位君主。周赧王在位時期,周王室的影響力僅限于王畿。周赧王時期,秦昭襄王基本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所以無論周赧王是不是一個有道明君,對于挽救危亡的周朝都沒有什么作用了。王五十九年,駕崩。是年,秦昭襄王遷九鼎,占王畿,滅東周。周赧王五十九年,西周公降秦,盡獻其邑三十六城、民三萬,秦盡收其獻,歸其君于西周國。
【 詳細>>】
周惠王姬閬(?—公元前652年),周釐王姬胡齊之子,東周第五任君主,謚號惠王,在位25年。姬閬在周惠王元年(魯莊公十八年,公元前676年)繼位,占用蔿國的園圃飼養野獸,引起蔿國五大夫以及石速的強烈不滿,后衛國和南燕出兵攻入周朝都城,將周惠王驅逐趕走,擁立王子頹為周天子,鄭厲公在櫟地(今禹州市)收容惠王,并在惠王四年(前673年)與虢國攻入周朝,協助平定“子頹之亂”。
【 詳細>>】
申明:生活十大、生活排行榜等內容源于程序系統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開心娛樂,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