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lei)
登錄 |    
★★★

十大理氣藥膳

哪些藥膳可以理氣解郁 10大常用理氣和中的食療藥膳方
本文章由 MAIGOO編輯 上傳提供 2023-12-02 評論 0
現在生活中,不少人因為生活壓力等種種原因,導致心情不暢,肝氣郁結,時間久了難免讓身體不適,那么,有什么比較好的理氣順氣藥膳?MAIGOO網編整理了一份理氣藥膳,包括佛手茶、陳皮青蘿卜煲鴨湯、香附麥片粥、枳殼砂仁牛肚湯、木香黃連燉大腸、涼拌胡荽、仙人掌豬肚湯、鯽魚砂蔻湯、烏藥羊肉湯、化橘紅茶。當然,僅通過食療來達到理氣目的,并不會立桿見效,如有不適,建議就醫診斷。
  • 01
    佛手茶 和胃理氣燥濕化痰
    02
    陳皮青蘿卜(bu)煲鴨湯 理氣健脾清肺熱潤咽喉
    03
    香(xiang)附麥(mai)片(pian)粥 疏肝理氣清熱安神
    04
    枳殼砂仁牛肚(du)湯(tang) 補氣健脾理氣消脹
    05
    木香黃(huang)連燉大腸(chang) 涼血止血行氣通腑
    06
    涼拌胡荽 健胃理氣增進食欲
    07
    仙(xian)人掌豬肚湯(tang) 行氣活血清熱止痛
    08
    鯽魚砂(sha)蔻湯 健脾溫胃行氣止痛
    09
    烏藥羊肉(rou)湯(tang) 寬中理氣益氣補腎
    10
    化(hua)橘紅茶 行氣消滯

十大理氣藥膳,CNPP小(xiao)編(bian)主要盤(pan)點了市面(mian)上常見的中藥(yao)食(shi)材(cai),結合網友(you)推薦所(suo)形成的藥(yao)膳(shan),本(ben)榜單所(suo)列名(ming)單僅供參考(kao),不(bu)能(neng)用(yong)作(zuo)臨床診斷及用(yong)藥(yao)依據,不(bu)可替代醫(yi)生的專業意(yi)見。特(te)別提(ti)醒(xing):本(ben)站中藥(yao)材(cai)、飲品、方劑、藥(yao)膳(shan)等信息來(lai)源于網絡摘錄,不(bu)作(zuo)為診療疾病的根據,不(bu)能(neng)用(yong)作(zuo)具體藥(yao)方。如有身體不(bu)適(shi),請(qing)到正規(gui)醫(yi)院就診,明確診斷,遵(zun)醫(yi)囑服用(yong),請(qing)勿輕信網上建議。

本榜單僅供參考使用,如果對于該榜單您有更好的建議,請

十大理氣藥膳
1、佛手茶
和胃理氣燥濕化痰
佛手茶是福建烏龍茶中風味獨特的名品,分為紅芽佛手與綠芽佛手兩種,其中以紅芽佛手為佳;色澤砂綠烏潤,香濃銳,味甘厚,耐沖泡,湯色橙黃清澈;沖泡時馥郁幽芳,冉冉飄逸,就像屋里擺著幾顆佛手、香椽等佳果所散發出來的綿綿幽香沁人心腑。佛手茶不僅為名貴茶飲,民間長期兼作藥用,入脾、胃經,能起到理氣、和胃、止痛的作用,對脾胃虛弱引起的胃脘脹痛、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癥狀有緩解作用;但陰虛火旺、缺鈣、骨折、神經衰弱、失眠、感冒發燒、便秘者忌用。
2、陳皮青蘿卜煲鴨湯
理氣健脾清肺熱潤咽喉
陳皮是一種理氣藥,性苦、辛,溫,歸肺、脾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青蘿卜性微涼,味甘、辛,功能健胃消食,止咳化痰,順氣利尿、清熱解毒;老鴨性平、微寒涼,味甘、咸,具滋陽補虛、利尿消腫的作用。陳皮青蘿卜煲鴨湯具有清肺熱、潤咽喉、理氣健脾的功效,是很多人喜歡的家庭靚湯之一。陳皮青蘿卜煲鴨湯的做法是青蘿卜去皮、洗凈、切厚片;陳皮浸泡,去瓤;光老鴨切去尾部及去腳,去內臟;所有食材與生姜放進瓦煲內,加清水,武火煲沸后,改為文火煲約兩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
3、香附麥片粥
疏肝理氣清熱安神
中藥材香附是一味理氣藥,性辛、微苦、微甘,平,歸肝、脾、三焦經;具有疏肝解郁、理氣寬中、調經止痛的作用。香附麥片粥是以香附、麥片、花豆、西洋芹等為主料制作的一道藥膳,適合生理期及更年期時食用,可消除生理與心理的不順,春季食用更具養肝的功效。香附麥片粥的做法是:75克花豆洗凈泡水1小時,50克西洋芹洗凈,撕除老筋,切小段;10克香附洗凈放入鍋中,倒入4杯水煮開,轉中小火熬煮至湯汁剩下3/4,濾出湯汁備用;花豆、麥片放入鍋中,倒入熬好的湯汁煮開,轉小火煮至熟爛,加入西洋芹繼續煮1--2分鐘,最后加鹽調味即可。
4、枳殼砂仁牛肚湯
補氣健脾理氣消脹
中藥材枳殼是一味行氣藥,苦、辛,微寒,歸脾、胃、大腸經;具有理氣寬中,行滯消脹的功效。牛肚枳殼砂仁湯是以牛肚,炒枳殼,砂仁為主料制作的藥膳,補氣健脾、理氣消脹。枳殼砂仁牛肚湯的材料有牛肚250克,炒枳殼12克,砂仁5克,味精、精鹽各適量。做法:將牛肚刮洗干凈,切成小塊;砂仁搗碎,與炒枳殼一起用細紗布袋裝好,扎緊口備用;將藥袋與牛肚片同入沙鍋,加水適量,先以武火燒沸,后用文火慢燉至肚片熟爛,撈去藥袋不用,加入精鹽、味精調味即成。
5、木香黃連燉大腸
涼血止血行氣通腑
中藥材木香是一味理氣藥,辛、苦,溫,歸脾、胃、大腸、三焦、膽經,行氣止痛,健脾消食;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豬大腸中含有蛋白質、脂肪及微量元素等,可以用于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木香黃連燉大腸是以木香、黃連、肥豬大腸為主要材料制作的藥膳,用量一般是肥豬大腸35厘米,木香10克,黃連5克。做法:豬大腸洗凈去腥,木香、黃連研末放入豬大腸內,兩頭扎緊,燉腸至爛時飲湯食腸。
6、涼拌胡荽
健胃理氣增進食欲
胡荽別名香菜、香荽、胡菜等,味辛,性溫,歸肺、脾、肝經;具有發表透疹,消食開胃,止痛解毒之效。據買 購網所知,涼拌胡荽是以鮮胡荽為主料制成的藥膳,將120克鮮胡荽洗凈、切段,用熟食油或熟辣椒油、醬油、食鹽、醋拌勻即可。涼拌胡荽的作用是健胃理氣,增進食欲。適用于胃氣不和,嘔惡食少,食欲不振等癥。此外,也有不少人喜歡在涼拌胡荽之前,先把胡荽洗凈切斷后炒一下水,做出來的味道也是不錯的。
7、仙人掌豬肚湯
行氣活血清熱止痛
仙人掌性味苦寒,入心、肺、胃三經,有解毒散結、清熱去火的功效。豬肚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鈣、磷、鐵等,烹調后,具有益氣養胃之功效。仙人掌豬肚湯是一款湯類菜品,豬肚250克,仙人掌30克。仙人掌豬肚湯的做法是將仙人掌洗凈、切碎;豬肚切去肥油,用鹽擦洗,并用清水反復漂洗干凈,再放入開水脫去腥味,刮去白膜;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1-2小時,調味即可。
8、鯽魚砂蔻湯
健脾溫胃行氣止痛
鯽魚含有優質蛋白質,可促進肌膚彈力纖維構成,具有增強體質、通乳以及美容抗皺等功效;砂仁辛散溫通,醒脾和胃,行氣止痛,溫脾止瀉,理氣安胎;紫豆蔻辛溫香燥,溫中化濕,健胃止嘔,豆蔻和砂仁搭配起來服用,可以起到非常好的行氣止痛,醒脾開胃,和中消食的保健功效。鯽魚砂蔻湯的材料有大鯽魚1尾,紫豆蔻6克,砂仁、陳皮各3克,生姜3片,胡椒少許。做法:鯽魚處理后洗凈,將砂仁、紫豆蔻填入魚腹中,下鍋,加水適量,煮沸后改為小火;起鍋前加入胡椒、陳皮、生姜煮1-2分鐘即可。
9、烏藥羊肉湯
寬中理氣益氣補腎
中藥材烏藥是一味理氣藥,辛,溫,歸肺、脾、腎、膀胱經,具有行氣止痛,溫腎散寒的功效,但氣陰不足或有內熱者慎服。羊肉甘、溫、無毒補體虛,祛寒冷,溫補氣血;益腎氣,補形衰,開胃健力。烏藥羊肉湯可溫脾散寒,益氣補腎,寬中理氣。烏藥羊肉湯原料羊肉100克,烏藥10克,高良姜10克,白芍25克,香附8克,生姜、蔥、黃酒、花椒、白糖、鹽各適量。做法是將烏藥、高良姜、白芍、香附、花椒研末,裝入紗布袋中,放入砂鍋內;羊肉洗凈切小塊,入砂鍋,加水適量,先大火煮沸,改小火慢燉至羊肉爛熟時,加入生姜、蔥、黃酒、白糖,煮沸,取出紗布袋,加入鹽即可。
10、化橘紅茶
行氣消滯
中藥材化橘紅是一味理氣藥,性味辛、苦,溫;歸肺、脾經;具有理氣寬中,燥濕化痰,消食的功效,但MA igoo網編提醒,內有實熱者慎服,氣虛及陰虛燥咳者不宜服。化橘紅茶是指日常生活中,化橘紅片泡水當茶喝,一般用3克化橘紅,放入80℃的水中燜泡幾分鐘后放涼飲用,對于行氣消滯有很好的幫助。此外,化橘紅同樣可以使用煲好的湯去泡,在做好的熱湯中,放入幾片化橘紅,靜待一會后食用。
更多相關榜單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zhan)注明(ming)“MAIGOO編輯上傳提供”的(de)(de)所有作品(pin),均為MAIGOO網(wang)(wang)原創、合法擁有版(ban)權(quan)(quan)(quan)(quan)或有權(quan)(quan)(quan)(quan)使(shi)(shi)用的(de)(de)作品(pin),未經本(ben)網(wang)(wang)授權(quan)(quan)(quan)(quan)不(bu)得轉載、摘(zhai)編或利(li)用其它方(fang)式使(shi)(shi)用上述(shu)作品(pin)。已經本(ben)網(wang)(wang)授權(quan)(quan)(quan)(quan)使(shi)(shi)用作品(pin)的(de)(de),應在授權(quan)(quan)(quan)(quan)范圍(wei)內使(shi)(shi)用,并注明(ming)“來(lai)源:MAIGOO網(wang)(wang)”。違反(fan)上述(shu)聲明(ming)者(zhe),網(wang)(wang)站(zhan)會追責(ze)到(dao)底。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zui)新評(ping)論(lun)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