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lei)
登錄 |    
★★★

十大祛濕藥膳

10款中醫祛濕氣最好的藥膳食療 十大除濕健脾胃的藥膳盤點
本文章由 MAIGOO編(bian)輯 上傳提供 2023-11-12 評論 0
古言“千寒易去,一濕難除”,可見祛濕并不容易。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多加運動祛濕外,還可以通過藥膳來輔助去濕,那么去濕氣的藥膳湯有哪些?常見的祛濕藥膳有薏米赤小豆湯、馬齒莧蒲公英粥、冬瓜鴨架湯、玉米須白茅根煲豬肚湯、藿香粥、百合荸薺粥、三豆湯、紅白鯽魚湯、半夏陳皮茯苓湯、海帶冬瓜湯。下面,和MAIGOO網編來看詳細的祛濕藥膳的相關知識吧!
  • 01
    薏米赤小豆湯(tang) 利水消腫祛濕排毒
    02
    馬齒莧蒲公(gong)英粥 清熱去濕消炎止痛
    03
    冬瓜(gua)鴨架湯 清潤消暑利水祛濕
    04
    玉米(mi)須白茅根煲豬肚湯 清熱祛濕健脾補血
    05
    藿香(xiang)粥 芳香化溫解暑去濕
    06
    百合荸薺粥(zhou) 清熱解毒健牌養胃
    07
    三豆湯(tang) 清熱解暑排毒降火
    08
    紅(hong)白鯽魚湯 健脾化濕利水消腫
    09
    半(ban)夏陳皮(pi)茯苓湯 滲濕利水健脾和胃
    10
    海帶冬瓜湯(tang) 利尿消腫祛寒濕

十(shi)大祛濕藥膳,CNPP小(xiao)編主要盤點了市面上常(chang)見的(de)中藥(yao)(yao)食材,結(jie)合網友推薦所形成的(de)藥(yao)(yao)膳(shan)(shan),本(ben)榜單所列名單僅供參考,不(bu)能(neng)用作臨床診(zhen)斷及用藥(yao)(yao)依(yi)據,不(bu)可替代醫生的(de)專業(ye)意見。特別提醒:本(ben)站中藥(yao)(yao)材、飲品(pin)、方劑、藥(yao)(yao)膳(shan)(shan)等(deng)信(xin)息來源于(yu)網絡(luo)摘(zhai)錄,不(bu)作為(wei)診(zhen)療疾(ji)病的(de)根據,不(bu)能(neng)用作具(ju)體(ti)藥(yao)(yao)方。如有身體(ti)不(bu)適,請到正規醫院就診(zhen),明確診(zhen)斷,遵醫囑服用,請勿輕信(xin)網上建議。

本榜單僅供參考使用,如果對于該榜單您有更好的建議,請

十大祛濕藥膳
1、薏米赤小豆湯
利水消腫祛濕排毒
薏米和赤小豆一樣,同屬于祛濕排毒圣品,因此薏米赤小豆湯能祛除體內的濕氣,利水消腫,非常適合夏季除濕之用。此外,這道湯品還可以滋養頭發,防脫發;面部有色斑或粉刺者,服用此湯有助于修復皮膚;其具有高纖維、低脂肪等特點,可祛寒濕、潤腸通便、降血壓、降血脂、調解血糖、解毒、健美減肥。但薏米性涼,體質偏寒、陰津不足者不宜食用此湯。薏米赤小豆湯的原料:赤小豆50克、薏米100克、大棗5顆、冰糖適量;做法:將赤小豆、薏米洗凈浸泡12小時,大棗洗凈備用;把泡好的赤小豆和薏米一起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水,再放入大棗,小火煮至米熟豆爛,加入冰糖調味即可。
2、馬齒莧蒲公英粥
清熱去濕消炎止痛
蒲公英有“天然抗生素”的美譽,可消炎、清熱;馬齒莧可清熱解毒、利水祛濕熱、散血消腫、消炎止痛、涼血止血。因此兩者煮粥,具有比較好的清熱去濕的效果。馬齒莧蒲公英粥怎么做?先備好原料,馬齒莧15克,蒲公英15克,大米80克,冰糖適量。具體做法:將馬齒莧、蒲公英洗凈后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煎煮,去渣取汁;大米洗凈,浸泡30分鐘;鍋中放入大米和適量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熬煮成粥,待粥煮熟時,倒入藥汁,攪拌均勻再略煮片刻,最后加入冰糖即可食用。
3、冬瓜鴨架湯
清潤消暑利水祛濕
冬瓜鴨架湯是一道比較好的清潤消暑、利水祛濕、健脾開胃、滋養潤顏、清熱化痰的湯品。冬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以及礦質元素等營養成分,去寒濕比較好,適合大多數人食用,特別是發胖人群。冬瓜鴨架湯的材料:鴨架1個、冬瓜200克、鹽、姜、蔥、胡椒粉各適量。做法:鴨架處理干凈切小塊;冬瓜洗凈切塊;姜切絲、蔥切段備用。鍋中放少許油,燒熱放入姜絲爆香,再放鴨架翻炒,加適量開水,燒開后撇去浮沫,大火燒20分鐘后,倒入冬瓜塊和蔥段,燒至冬瓜熟透,撒鹽和胡椒粉攪拌均勻即可。
4、玉米須白茅根煲豬肚湯
清熱祛濕健脾補血
中醫將濕氣稱為“濕邪之氣”,濕邪最為常見,也最難治療,玉米須白茅根煲豬肚湯則對寒濕有比較好的調理作用,具有清熱祛濕、利水消腫健脾補血的功效,特別適合體內有濕氣的人飲用;但是白茅根性寒,食用時要注意控制用量,不要過度食用。玉米須白茅根煲豬肚湯的材料:豬肚1個,白茅根15克,玉米須10克,鹽適量;做法:豬肚洗凈切絲,用開水汆3分鐘,撈出洗凈;玉米須和白茅根分別洗凈,瀝干水分;將所有材料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水,大火煮沸后轉小火煲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5、藿香粥
芳香化溫解暑去濕
《本草圖經》中記載,藿香為“治脾胃嘔逆,為最要之藥”,因此在夏天可食用藿香粥,緩解因暑熱引起的中暑、濕邪,以及發熱、胸悶、食欲不振、嘔吐、精神不振等不適,用藿香泡茶飲服,也可治濕熱。藿香粥不僅有芳香化溫、解暑發表、和中止嘔、滋補養胃的作用,藿香還有殺菌功能,口含一葉可除口臭,還能用作防腐劑;藿香對胃脹、胃疼、飯后打飽嗝也有緩解作用。藿香粥的做法:15克干藿香洗凈,放入鍋中,加水煎煮,去渣取汁;100克小米洗凈,浸泡30分鐘;在鍋中放入小米和適量水,大火燒沸后轉小火,熬煮成粥;待粥煮熟時,放入藿香汁,略煮片刻即可。
6、百合荸薺粥
清熱解毒健牌養胃
百合味甘,性寒,歸心經、肺經;可養陰潤肺,清心安神。荸薺有清心瀉火、潤肺涼肝、消食化痰、利尿明目之功效。因此,百合荸薺粥具有祛濕熱、潤肺止咳、清熱解毒、健牌養胃、預防貧血等功效,可與一些利尿的食物一起搭配食用,如莧菜、扁豆、冬瓜、薏米、綠豆、西瓜翠衣等,除濕效果更好,但M aigoo網編提醒,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百合荸薺粥的原料:荸薺25克,百合5克,糯米100克,枸杞子5粒,冰糖適量;做法:百合洗凈泡水;荸薺去皮洗凈切塊;糯米洗凈后用水浸泡2小時;鍋中放適量水,加入糯米用大火煮沸,轉小火熬煮40分鐘后,放入荸薺煮熟,再加入百合和枸杞子熬煮5分鐘,最后用冰糖調味即可。
7、三豆湯
清熱解暑排毒降火
三豆湯是哪三豆?一般是指綠豆、黑豆、赤小豆,都是屬于藥食同源的食物,很安全,是三伏天全家人都可以食用的食譜之一;老人、小孩和脾胃虛寒者可以把冰糖換成紅糖飲用;消化功能弱者,可加大米煮成粥食用。三豆湯可清熱解暑、祛濕熱,但買 購網小編提醒,脾胃虛寒者不宜長期飲用。三豆湯適合什么季節喝?比較適合夏天食用,是夏季祛熱飲食。三豆湯的做法是將10克綠豆、10克赤小豆、10克黑豆洗凈,用冷水泡半小時;三種豆類放入鍋內,加適量水,小火燜煮40分鐘左右,待豆香溢出,豆質變軟后,加入冰糖稍煮即可。
8、紅白鯽魚湯
健脾化濕利水消腫
赤小豆和白扁豆都是藥膳里面常用到的健脾化濕、利水消腫的藥食材,兩者味道偏甘,適合大多數人食用,尤其是因為雨水增多導致濕氣過重而出現的寒濕;鯽魚性平味甘,具有健脾和胃、利水消腫的功效。紅白鯽魚湯的做法是50克赤小豆,50克白扁豆洗凈后用清水浸泡2小時,鯽魚宰殺干凈切塊,生姜切片,鍋中放入適量清水,將赤小豆、白扁豆放入鍋中,武火煲開后改文火繼續煲半小時,然后放入鯽魚、姜片繼續煲半小時,最后調味食用。需要注意的是,紅白鯽魚湯含有一定的嘌呤,高尿酸血癥的人群不宜過多食用。
9、半夏陳皮茯苓湯
滲濕利水健脾和胃
半夏可清化熱痰、降逆止嘔;茯苓味甘甜,具有除濕的功效,可利尿排濕、健脾寧心;陳皮性溫,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作用,此湯適用于虛寒怕冷的寒濕人群。陳皮茯苓湯的做法:陳皮15克、半夏各15克、茯苓9克、甘草5克;將陳皮、半夏、茯苓、甘草洗凈后,加水煮開服用;也可以將茯苓磨成粉,用養生壺煮花茶模式,等煮好降溫后飲用。
10、海帶冬瓜湯
利尿消腫祛寒濕
冬瓜都是常見的藥食同源的蔬菜,海帶中藥名稱昆布,與冬瓜都有利尿消腫、化濁降脂、降壓的作用;海帶與冬瓜共同煲湯,可以祛寒濕、美容養顏、降低血壓、控制血脂。但m aigoo網編提醒,海帶冬瓜湯不適宜脾胃虛寒者、經期女性者食用,且不可與葡萄、薏米、豬血、甘草同食。海帶冬瓜湯的做法:將冬瓜去皮切塊然后洗凈,海帶用水泡40分鐘,如果是那種大海帶,泡好后切小塊待用;鍋中底油,油熱倒入冬瓜和海帶翻炒2分鐘;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后小火熬煮至冬瓜熟透即可。
更多相關榜單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注明“MAIGOO編輯上(shang)傳(chuan)提供”的所有(you)作品(pin),均為MAIGOO網(wang)原(yuan)創(chuang)、合法擁有(you)版(ban)權或(huo)有(you)權使用的作品(pin),未經本網(wang)授權不得轉(zhuan)載、摘編或(huo)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shang)述作品(pin)。已經本網(wang)授權使用作品(pin)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ei)使用,并注明“來源:MAIGOO網(wang)”。違反上(shang)述聲(sheng)明者,網(wang)站(zhan)會追(zhui)責到底。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zui)新評論(lun)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