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竹馬(東壩大馬燈),編號:Ⅲ-44
(1)批次/類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項目
(2)申報地區或單位:江蘇省高淳縣
(3)保護單位:南京市高淳區文化館
2、竹馬(邳州跑竹馬),編號:Ⅲ-44
(1)批次/類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項目
(2)申報地區或單位:江蘇省邳州市
(3)保護單位:邳州市文化館
3、竹馬(蔣塘馬燈舞),編號:Ⅲ-44
(1)批次/類型:2011年(第三批),擴展項目
(2)申報地區或單位:江蘇省溧陽市
(3)保護單位:溧陽市文化館
4、竹馬(淳安竹馬),編號:Ⅲ-44
(1)批次/類型:2014年(第四批),擴展項目
(2)申報地區或單位:浙江省淳安縣
(3)保(bao)(bao)護(hu)(hu)單(dan)位:淳安縣博物(wu)館(淳安縣文物(wu)管(guan)理委員會(hui)辦公室、淳安縣文物(wu)保(bao)(bao)護(hu)(hu)管(guan)理所(suo)、淳安縣非(fei)物(wu)質文化(hua)遺產(chan)保(bao)(bao)護(hu)(hu)中心)
1、兒童游戲時當馬(ma)騎(qi)的(de)竹(zhu)竿。典(dian)型(xing)的(de)式(shi)樣是一根(gen)桿(gan)子(zi)(zi),一端有(you)馬(ma)頭模型(xing),有(you)時另一端裝輪(lun)子(zi)(zi),孩子(zi)(zi)跨立上(shang)面,假作騎(qi)馬(ma)。由(you)于竹(zhu)馬(ma)是人(ren)生兒童時期所玩器具,也有(you)成(cheng)年后回憶兒童時代生活而以竹(zhu)馬(ma)為題材而進(jin)行文(wen)學創作的(de)。
《后漢書·郭伋(ji)傳》:“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 ,有童(tong)兒數百,各騎竹(zhu)馬(ma),道次迎拜。”后用(yong)為(wei)稱(cheng)頌地方官吏之(zhi)典(dian)。 唐(tang) 許渾《送人(ren)之(zhi)任邛州》詩:“羣(qun)童(tong)竹(zhu)馬(ma)交迎日,二老蘭觴初見(jian)時。” 唐(tang) 李白《長干行》:“郎騎竹(zhu)馬(ma)來,繞(rao)床弄(nong)青(qing)梅。同居(ju)長干里,兩小無嫌猜。”宋 蘇軾《次前韻再送周正孺(ru)》:“竹(zhu)馬(ma)迎細侯 ,大(da)錢送劉寵。”明(ming)趙震元(yuan)《為(wei)李公師祭(ji)袁(yuan)石寓(袁(yuan)可(ke)立子)憲副(fu)》:“肆與(yu)先大(da)人(ren)竹(zhu)馬(ma)相將,枌榆聯(lian)樹。” 清 王端(duan)履《文齋筆(bi)錄》卷五:“先君(jun)集中有《依(yi)韻答盧石甫(fu)明(ming)府二律》,皆(jie)再任時倡和之(zhi)作也,敬録於(wu)左:‘迎來竹(zhu)馬(ma)又三年,愛景薰風話果然(ran)。’”
2、即薅馬(ma)(ma)。南方(fang)農村耘稻(dao)時所(suo)(suo)用的(de)一種農具。 元 王禎(zhen)《農書(shu)》卷十三(san):“薅馬(ma)(ma),薅禾所(suo)(suo)乘竹(zhu)馬(ma)(ma)也。似籃而(er)長(chang),如鞍而(er)狹,兩端攀以(yi)竹(zhu)系,農人薅禾之際乃(nai)寘於跨間(jian)……余(yu)嘗盛夏過吳中見之,土(tu)人呼為竹(zhu)馬(ma)(ma),與(yu)兒童戲乘者名同而(er)實異。”
3、用(yong)竹篾扎(zha)成的一種道(dao)具,用(yong)于民間舞蹈竹馬(ma)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