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品牌分類   知識分類          
移(yi)動(dong)端(duan)
  • 買購網APP
  • 手機版Maigoo
  

寧夏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本文章由 MAIGOO榜單研究員401號 上傳提供 ★★ 0
長城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秦朝統一中國之后聯成萬里長城,是人類文明史上最為偉大的建筑工程,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御工程,也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萬里長城以城墻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御體系,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全長約6700公里,主要分布在15個省區市;現存長城文物本體包括長城墻體、壕塹/界壕、單體建筑、關堡、相關設施等各類遺存,總計4.3萬余處(座/段)。詳細
水洞溝是中國最早發掘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被譽為“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水洞溝遺址記錄了遠古人類繁衍生息,同大自然搏斗的歷史見證,蘊藏著豐富而珍貴的史前資料。它向人們展示了距今四萬年前古人類的生存畫卷,是迄今為止我國在黃河地區經過正式發掘的舊石器時代遺址 。水洞溝地處鄂爾多斯臺地南緣,大自然造就的雅丹地貌,經歷了千萬年的風沙雕蝕,這里還集中了魔鬼城、臥駝嶺、摩天崖、斷云谷、檉柳溝等二十多處土林奇絕景觀。詳細
賀蘭山巖畫景區,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賀蘭縣,有“刻在石頭上的史詩”之稱。景區記錄了遠古人類在3000年前至10000年前放牧、狩獵、祭祀、爭戰、娛舞、交媾等生活場景,以及羊、牛、馬、駝、虎、豹等多種動物圖案和抽象符號,揭示了原始氏族部落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的文化內涵,是研究中國人類文化史、宗教史、原始藝術史的文化寶庫。詳細
須彌山石窟,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城西北55公里處六盤山北垂須彌山上。須彌山石窟現存石窟150多座,分布在連綿2公里的8座山峰上,第5窟(大佛樓)是一座巨大的摩崖造像龕。龕內倚坐佛像高達20.6米,是現存可數的唐代大佛像之一。須彌山石窟是北朝、隋唐時期的須彌山大型石窟藝術造像,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少有的風景區,具有重要藝術價值。詳細
海寶塔寺,歷史上又稱“赫寶塔”、“黑寶塔”。坐落在銀川老城北郊的海寶塔寺內,離城兩公里許。因位于城北,當地人又稱之為“北塔”。它端莊而又秀麗,簡潔而富于變化,形制獨特,風格別致。作為我國優秀的古代建筑遺產,它巍然聳立在銀川平原上至少已有1500余年,被人們稱頌為“古塔凌霄”而列入“朔方八景”之一。海寶塔自古以來是寧夏有名的佛都寺院,每年的農歷七月十五,這里會舉辦廟會,廟會期間,非常的熱鬧。詳細
一百零八塔是中國現存的大型古塔群之一,位于銀川市南60公里的青銅峽水庫西岸崖壁下,塔群坐西面東,依山臨水,塔基下曾出土西夏文題記的帛書和佛禎,可能建于西夏時期是喇嘛式實心塔群。佛塔依山勢自上而下,按1、3、3、5、5、7、9、11、13、15、17、19的奇數排列成十二行,總計一百零八座,形成總體平面呈三角形的巨大塔群,因塔數而得名。詳細
中衛高廟與其他大部分寺廟不一樣,它是建在一個高臺上的寺廟,所以也被成為“高廟”。因為是建在高臺上,寺廟中的主要建筑也就由低到高的沿著中軸線排列,層層疊疊,逐步增高,在不大的面積內,集中了260多間重樓疊閣。游客在游覽時,進入山門后,可以沿著南北走向的中軸線,由下往上的游覽整個寺廟。中衛高廟除了在建筑地勢上有所不同外,寺廟中同時供奉著如來佛祖、玉皇大帝、關羽關老爺等神位。當你進山門,不遠處就是魁星樓,魁星在古代儒士學子心目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魁星樓之上就是一座雙層的磚雕牌坊,坊上有一副對聯:“儒釋道之度我度他皆從這里;天地人之自造自化盡在此間”。這是一座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寺廟。詳細
將臺堡位于寧夏固原市西吉縣城南30公里處,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小鎮。101省道穿境而過,距固原市60公里,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型的紅色旅游景區。"將臺堡"據民間傳說因穆桂英點將筑臺而得名。碑的頂部雕有三尊紅軍頭像,象征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碑身下部浮雕8組代表中國革命勝利的圖案。碑背有土堡,東西長70米,南北寬68米,堡城高10米。堡門建在正南面,其上鑲嵌著薄一波先生題寫的三個大字。詳細
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興慶區的承天寺內,始建于西夏垂圣元年(1050年)。據載,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死后,其子年幼登位,皇太后為保其子"圣壽無疆",祈望李家天下和西夏江山"延永"堅固。建造了承天寺和佛塔。承天寺塔是一座密檐式八角形磚塔,連塔尖通高64.5米,比西安的大雁塔還高0.5米。塔體建在高2.6米、邊長26米的方形臺基上。塔門面東,可通過4.8米的券道進入塔室。詳細
在銀川市西北約50公里處的賀蘭山東麓的拜寺口內,坐落著一對古塔,它們就像兩個孿生兄弟守衛在山口兩旁,顯得格外挺拔。拜寺口雙塔坐落在賀蘭縣西部的拜寺口。自銀川乘車順沿山公路向西北行,約半個多小時即可到達。拜寺口雙塔矗立在拜寺溝口左側的一架紫色山峰前的一個方形平臺上。兩塔東西相距百米,像一對情侶,含情脈脈,形影不離。人們懷著敬仰之情,送給她們許多美麗的名字:"相望塔"、"夫妻塔"、"山神塔"、"海神塔"、"飛來塔"。詳細

寧夏全國(guo)(guo)重點文物保(bao)護單位(wei)名單數(shu)(shu)(shu)據整合源自國(guo)(guo)務院官(guan)網和網絡(luo),數(shu)(shu)(shu)據截止2019年12月,名單不(bu)分先后。以(yi)上數(shu)(shu)(shu)據僅供您參考,具體數(shu)(shu)(shu)據可到(dao)頒布機構官(guan)網查閱,請以(yi)官(guan)方發布為準,如有不(bu)準確之處(chu),歡迎在末尾評論/批評指(zhi)正(zheng)。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為(wei)注冊(ce)用戶提供信(xin)息存儲空間服務(wu),非“MAIGOO編輯(ji)”、“MAIGOO榜單(dan)研究員”、“MAIGOO文(wen)章編輯(ji)員”上傳提供的文(wen)章/文(wen)字(zi)均(jun)是注冊(ce)用戶自主發布(bu)上傳,不代表本站(zhan)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you),如(ru)有(you)侵權、虛假(jia)信(xin)息、錯誤信(xin)息或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系我(wo)們,我(wo)們將(jiang)在第(di)一時間刪除(chu)或更正。 版權聲明>> 糾錯>> 申請刪除>>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關信(xin)息的(de)知識產權(quan)歸網站方(fang)所有(包(bao)括(kuo)但不限于(yu)文字(zi)、圖片、圖表(biao)、著作權(quan)、商標權(quan)、為用(yong)戶(hu)提供的(de)商業信(xin)息等),非經許可(ke)不得抄襲或(huo)使用(y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