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崇妙保圣堅牢塔(烏塔)
0 票數:0 #古塔#
崇妙保圣堅牢塔,別名烏塔,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烏石山東麓。塔用花崗石砌建,風化后呈黑色,故俗稱“烏塔”。崇妙保圣堅牢塔位于福州市內烏石山東麓,與于山白塔遙遙相對,因塔石呈墨黑色,當地人們喜歡稱之為烏塔,兩塔從古至今都是福州歷史名城的標志性建筑。 前身為“無垢凈光塔”,唐貞元十五年(799年)觀察使柳冕建、庾承宣撰塔銘勒碑以志。乾符六年(879年)塔毀于兵,碑存。五代后晉天福六年(941年),王延曦在凈光塔遺址,用花崗石重建,名“崇妙保圣堅牢塔”。
  • 所在地/隸屬: 福建省福州市(shi)
  • 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jia)第五批(五代)
附近有 79 個景點: 武夷香江茗苑(1km)    福州烏山(1km)    奇峰渡槽(1km)    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文化館(1km)    福州報恩塔(1km)    福州五一廣場(1km)    烏石山、于山摩崖石刻及造像(1km)    嚴復故居和墓(1km)    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建筑群(1km)    鄧拓故居(1km)    福州文廟(1km)    福州市于山景區(1km)    福州三坊七巷天后宮(1km)    福州烏山呂祖宮(1km)    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1km)    福建民俗博物館(1km)    三坊七巷(1km)    鼓樓前公園(2km)    林紓故居(2km)    冰心故居(2km)    福州熊貓世界(2km)    福州裴仙宮(2km)    福州福建都城隍廟(2km)    福州芝山開元寺(2km)    福州中山紀念堂(3km)    福建省福州市群眾藝術館(3km)    屏山公園(鎮海樓)(3km)    四重溪溫泉(3km)    福州西湖公園(3km)    晉安河公園(3km)    福州南公園(3km)    福州市臺江區圖書館(3km)    福州左海海底世界(3km)    福州溫泉公園(3km)    左海公園(3km)    船帆石(3km)    臺灣北大武山(3km)    華林寺大殿(3km)    漢唐文化城(3km)    陳文龍紀念館(3km)    福州金雞山地藏寺(3km)    福州怡山西禪寺(3km)    福州市博物館(3km)    福建博物院(3km)    福州大學至誠學院(3km)    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文化館(4km)    東二環泰禾廣場(4km)    福州閩江公園(4km)    望龍臺公園(4km)    福州江心公園(4km)    福州金雞山公園(4km)    福州金牛山公園(4km)    福州煙臺山公園(4km)    福州源脈溫泉(4km)    福州金雞山南天照天君宮(4km)    泛船浦天主教堂(5km)    福州上下杭(5km)    福州站(5km)    林則徐宅祠(5km)    水口水庫(5km)    陳靖姑故居(5km)    福州學生街(6km)    林則徐墓(6km)    索佳藝陶瓷文化創意園(7km)    福州沙灘公園(7km)    福州海峽奧林匹克體育中心(7km)    福州金山公園(7km)    福州動物園(7km)    福州升山靈巖禪寺(7km)    撫順參仙谷生態旅游度假區(8km)    蓮花山風景區(8km)    福州花海公園(8km)    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8km)    臺北大安森林公園(9km)    鼓山摩崖石刻(9km)    福建五虎山國家森林公園(9km)    柳杉王公園(10km)    福州市鼓嶺旅游度假區(10km)    福建福州國家森林公園(10km)   
詳細介(jie)紹 PROFILE +

歷史

后(hou)晉(jin)天(tian)福六年(941年)閩(min)王(wang)王(wang)延曦稱帝,為自身和眷屬以及(ji)臣下祈福,在唐貞元無(wu)垢凈光塔(ta)舊址興建此塔(ta)。

原計劃造九(jiu)層,天(tian)福九(jiu)年(nian)(944年(nian)),在部屬政(zheng)變中(zhong)延曦被殺,塔僅建七層停工。

清道(dao)光十八年(1838年),塔(ta)石因風飛墜。

因塔(ta)身傾斜,1958年(nian),福建(jian)省(sheng)人民委員會撥專(zhuan)款加固維修,逐層箍以鋼條,石(shi)縫(feng)以水泥(ni)漿灌注加固。

1961年(nian)公布為(wei)省級文物保(bao)護單位。

2001年(nian)06月(yue)25日(ri),崇妙保圣堅牢塔作為五代(dai)時期(qi)古建筑,被國務院批(pi)準列入第五批(pi)全國重點(dian)文物保護(hu)單位名單。

特點

重建的石塔,高35米(mi)(mi),8角、7層(ceng)(ceng)樓閣式。采取迭澀四跳出檐法,用赤泥作(zuo)粘合(he)原(yuan)料。立面(mian)造型古樸(pu)典雅,線條優美。塔基臺為(wei)須彌座(zuo),座(zuo)腳(jiao)雕刻獸類、花(hua)卉,轉(zhuan)角處有(you)大(da)若常人佛像。第一(yi)(yi)層(ceng)(ceng)塔身周長27.2米(mi)(mi),墻厚(hou)3.4米(mi)(mi),由下而上逐層(ceng)(ceng)縮小,頂層(ceng)(ceng)周長21.2米(mi)(mi),墻厚(hou)2.6米(mi)(mi)。一(yi)(yi)、七兩(liang)層(ceng)(ceng)一(yi)(yi)面(mian)開門、七面(mian)設龕,其(qi)余各層(ceng)(ceng)二(er)面(mian)開門、六(liu)面(mian)設龕。龕中(zhong)共浮(fu)雕石佛像46尊,作(zuo)工精(jing)美,是(shi)五代時期(qi)福(fu)建石雕藝術精(jing)品。五至七層(ceng)(ceng)塔壁上嵌有(you)塔名碑(bei)(bei)、建塔記、祈福(fu)題名碑(bei)(bei)等。塔內有(you)折式階梯,每層(ceng)(ceng)15級。塔外有(you)環廊,廊沿(yan)設石欄桿、護(hu)板,塔剎飾銅(tong)制葫蘆。

塔(ta)平面(mian)(mian)(mian)(mian)呈(cheng)八角(jiao)(jiao)形,塔(ta)座(zuo)尚沒(mei)在(zai)(zai)土中,高32.86米。塔(ta)內(nei)層(ceng)(ceng)層(ceng)(ceng)有石(shi)階通道,接連(lian)層(ceng)(ceng)廊(lang)串連(lian)至頂(ding)。塔(ta)基為須彌(mi)座(zuo)(沒(mei)在(zai)(zai)土中,形制不詳),轉角(jiao)(jiao)設(she)(she)倚柱,每層(ceng)(ceng)疊澀出檐(yan),層(ceng)(ceng)層(ceng)(ceng)收分,上施平座(zuo)欄(lan)板,欄(lan)板雙面(mian)(mian)(mian)(mian)浮(fu)刻勾片(pian)紋,回護周廊(lang)。檐(yan)面(mian)(mian)(mian)(mian)刻瓦垅(long),檐(yan)口刻勾頭滴水。八角(jiao)(jiao)各(ge)(ge)有翹脊,脊端各(ge)(ge)坐一(yi)尊鎮塔(ta)佛(fo)(fo)(fo),七層(ceng)(ceng)計56尊。塔(ta)頂(ding)八面(mian)(mian)(mian)(mian)坡,覆(fu)砵(bo)結頂(ding),上置圓球、寶(bao)塔(ta)、露(lu)盤(pan),鐵葫蘆頂(ding)剎。露(lu)盤(pan)八方各(ge)(ge)垂鐵鏈,連(lian)接塔(ta)頂(ding)八角(jiao)(jiao)脊端,穩(wen)重(zhong)挺拔。第一(yi)層(ceng)(ceng)塔(ta)身,東面(mian)(mian)(mian)(mian)設(she)(she)門;八角(jiao)(jiao)各(ge)(ge)立一(yi)尊金剛(gang),著盔(kui)披甲,各(ge)(ge)執劍、锏、牙(ya)鏟以及寶(bao)珠、鈴鐸、琵(pi)琶(pa)、涼(liang)傘等(deng)法器,系明代天啟元年(nian)(nian)(1621年(nian)(nian))鑲嵌上去;七面(mian)(mian)(mian)(mian)塔(ta)壁各(ge)(ge)設(she)(she)一(yi)供佛(fo)(fo)(fo)石(shi)龕。其它(ta)各(ge)(ge)層(ceng)(ceng),均兩(liang)面(mian)(mian)(mian)(mian)對稱設(she)(she)門,余(yu)面(mian)(mian)(mian)(mian)設(she)(she)龕。龕下(xia)為須彌(mi)座(zuo),龕呈(cheng)長方形,高0.90米,寬0.50米,深(shen)0.20米,內(nei)鑲黑色(se)頁巖高浮(fu)雕佛(fo)(fo)(fo)像一(yi)尊。佛(fo)(fo)(fo)肩左右(you)上方分別刻佛(fo)(fo)(fo)名(ming)、捐(juan)資祈福者題名(ming)。每層(ceng)(ceng)統一(yi)供奉一(yi)佛(fo)(fo)(fo),自(zi)(zi)下(xia)而上:“南(nan)(nan)無(wu)(wu)金輪王佛(fo)(fo)(fo)”、“南(nan)(nan)無(wu)(wu)當來下(xia)生彌(mi)勒佛(fo)(fo)(fo)”、“南(nan)(nan)無(wu)(wu)無(wu)(wu)量壽佛(fo)(fo)(fo)”、“南(nan)(nan)無(wu)(wu)多寶(bao)佛(fo)(fo)(fo)”、“南(nan)(nan)無(wu)(wu)藥師琉璃光(guang)佛(fo)(fo)(fo)”、“南(nan)(nan)無(wu)(wu)龍(long)自(zi)(zi)在(zai)(zai)王佛(fo)(fo)(fo)”、“南(nan)(nan)無(wu)(wu)釋迦牟(mou)尼(ni)佛(fo)(fo)(fo)”。

各佛的坐相、手勢與法器各異。塔名碑:“崇妙保圣堅牢之塔”,楷體、分雙行、直下。上款功德主王延曦名號等42字,下款監造官員名號等80字,均各一行。碑質為黑色頁巖,全高1.73米,寬0.92米,嵌于第四層東面塔壁。塔記,篆額:“崇妙保圣堅牢塔”碑文楷書,21行,行27字。碑質黑色頁巖,高1.37米,嵌于第五層南面塔壁。另有祈福題名碑,上列閩國16名高級官員爵號、職位及妻子的爵封、姓氏,鑲嵌在第七層南面塔壁佛龕中。上述佛像、文字均為研究五代閩國歷史及其宗教、雕刻藝術珍貴資料。亭內《敕(chi)貞元無垢凈光塔銘(ming)》碑,是全國現存(cun)較(jiao)早碑刻之一。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 一邊旅行 】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崇妙保圣堅牢塔(烏塔)】的所屬企業/所有人/主體無關,網站不完全保證內容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場,各項數據信息存在更新不及時的情況,僅供參考,請以官方發布為準。如果頁面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可點擊“反饋”在線向網站提出修改,網站將核實后進行更正。 反饋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ping)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為注冊用戶提供(gong)(gong)信息(xi)存儲空間(jian)服務(wu),非“MAIGOO編(bian)輯上傳提供(gong)(gong)”的(de)文(wen)章/文(wen)字(zi)均(jun)是注冊用戶自主發布(bu)上傳,不代表本(ben)站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you),如(ru)有(you)侵權、虛假信息(xi)、錯誤信息(xi)或(huo)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men),我們(men)將在第一時間(jian)刪除(chu)或(huo)更正(zheng)。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關信息(xi)的知識(shi)產權(quan)歸網站方所有(包括(kuo)但不限于文(wen)字(zi)、圖片、圖表、著(zhu)作(zuo)權(quan)、商標(biao)權(quan)、為用戶提供的商業(ye)信息(xi)等),非(fei)經許可不得抄襲或使(shi)用。
提交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772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458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3026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1684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