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fen)類
登錄 |    

艾灸祛濕效果好不好 祛濕艾灸哪個部位最好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MAIGOO健康館 上傳提供 2021-04-16 評論 發布 反饋 0
摘要:艾灸,中醫傳統理療方法之一,屬外治法范疇,適用于寒證疾病的治療,若要用其祛濕,也偏于適合寒濕證。那么艾灸祛濕效果好不好?祛濕艾灸哪個部位最好?專門針對身上的5個穴位進行艾灸,祛濕的效果能更快見效。下面一起來看看。

艾灸祛(qu)濕(shi)效果好不好

在《神農本草經》中有記載:“艾葉具有溫經止血、祛寒止痛之功效,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所以,艾灸能夠溫通經(jing)絡,散寒(han)祛(qu)(qu)濕,適用(yong)于寒(han)證疾病的(de)治療,若要用(yong)其祛(qu)(qu)濕,也偏于適合(he)寒(han)濕證。濕邪,中(zhong)醫術語,中(zhong)醫認為多(duo)是由脾腎虧虛所導(dao)致,因此,可多(duo)灸脾經(jing)、胃經(jing)、腎經(jing)、膀胱(guang)經(jing)以及任督二脈之上的(de)穴位。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MAIGOO健康館"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艾(ai)灸祛濕(shi)灸哪里

1、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下3寸(cun)、脛骨外側一橫指處(chu)的(de)位置,艾灸10-15分(fen)鐘,堅持一段時間,就可以看(kan)到祛濕(shi)的(de)效果。

2、豐隆穴

豐隆(long)穴位于小腿外(wai)側的中點,肌(ji)肉較(jiao)(jiao)為鼓(gu)起的位置,針對這個(ge)穴位祛濕,效(xiao)果較(jiao)(jiao)佳。每日艾灸15分鐘(zhong)可以有效(xiao)健脾(pi)祛濕。

3、解溪穴

解溪穴位于腳背、踝關節活動的凹點。這個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濕的穴位,對于解除下肢的水腫有較好的效果。每日對解溪穴艾灸15分鐘,堅持一段時間,能夠很好祛濕

4、關元穴

關元(yuan)穴位(wei)于臍下(xia)3寸(cun)的(de)位(wei)置,屬于養生保健的(de)穴位(wei)。長期對關元(yuan)穴施灸或(huo)者艾(ai)灸有助于調理氣血、補腎(shen)固(gu)精。每(mei)日可以艾(ai)灸10-15分(fen)鐘,能夠幫助祛濕。

5、中脘穴

中(zhong)脘穴位(wei)于(yu)(yu)腹部正中(zhong)線,臍上(shang)(shang)4寸(cun)的位(wei)置(zhi)上(shang)(shang)。每天艾灸10-15分鐘,能有效緩(huan)解胃部不適的癥狀,同時(shi)有助(zhu)于(yu)(yu)祛濕。

艾灸(jiu)注(zhu)意事項

1、要(yao)專(zhuan)心致志,耐心堅持(chi):施灸時要(yao)注(zhu)意(yi)(yi)思想集中,不(bu)要(yao)在施灸時分散注(zhu)意(yi)(yi)力,以免艾(ai)條(tiao)移(yi)動(dong),不(bu)在穴位上,徒(tu)傷(shang)皮肉,浪費時間(jian)。對于養(yang)生保健灸,則(ze)要(yao)長(chang)期堅持(chi),偶爾灸是不(bu)能收到預(yu)期效果的。

2、要(yao)(yao)注意(yi)體位(wei)、穴(xue)(xue)位(wei)的準(zhun)確性:體位(wei)一方面(mian)要(yao)(yao)適(shi)合艾灸的需要(yao)(yao),同時要(yao)(yao)注意(yi)體位(wei)舒適(shi)、自然,要(yao)(yao)根據處方找(zhao)準(zhun)部位(wei)、穴(xue)(xue)位(wei),以(yi)保(bao)證艾灸的效果。

3、防火(huo):現(xian)代人的衣(yi)著(zhu)(zhu)不少是化纖、羽絨(rong)等質地的,很容易燃著(zhu)(zhu),因此,施(shi)灸(jiu)時(shi)一定要注(zhu)意防止(zhi)落(luo)火(huo),尤其是用艾(ai)炷(zhu)灸(jiu)時(shi)更要小(xiao)心,以防艾(ai)炷(zhu)翻滾脫落(luo)。用艾(ai)條灸(jiu)后(hou),可將艾(ai)條點燃的一頭塞人直徑比(bi)艾(ai)條略大的瓶內(nei),以利于(yu)熄(xi)滅。

4、要(yao)(yao)注意(yi)保暖和(he)防暑:因施灸時要(yao)(yao)暴露(lu)部分體(ti)表部位,在冬季要(yao)(yao)保暖,在夏(xia)天高溫時要(yao)(yao)防中(zhong)暑,同時還要(yao)(yao)注意(yi)室內溫度的調節和(he)開換氣扇,及時換取新鮮空氣。

5、要防(fang)止感染:化膿灸或因施灸不(bu)當(dang),局(ju)部燙傷(shang)可能起(qi)瘡,產生灸瘡,一(yi)定不(bu)要把瘡搞破(po),如果已(yi)經破(po)潰感染,要及時(shi)使用消(xiao)炎藥。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xu):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san),應按先背部后(hou)胸腹,先頭身后(hou)四肢的順序(xu)進(jin)行。

7、注(zhu)意施灸(jiu)的(de)時(shi)間(jian):有(you)些病證必須注(zhu)意施灸(jiu)時(shi)間(jian),如失眠癥要在臨睡(shui)前施灸(jiu)。不要飯(fan)(fan)前空腹時(shi)和在飯(fan)(fan)后立即施灸(jiu)。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ben)站(zhan)為注(zhu)冊(ce)用(yong)戶提供信息存儲空間(jian)服(fu)務,非“MAIGOO編輯上(shang)傳(chuan)提供”的(de)文章/文字均是注(zhu)冊(ce)用(yong)戶自主發布上(shang)傳(chuan),不代表(biao)本(ben)(ben)站(zhan)觀點,更(geng)不表(biao)示本(ben)(ben)站(zhan)支持購(gou)買(mai)和交易,本(ben)(ben)站(zhan)對網(wang)頁中內容的(de)合法性、準確(que)性、真實性、適(shi)用(yong)性、安全性等概不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suo)有,如有侵權、虛(xu)假信息、錯誤信息或(huo)任何問(wen)題(ti),請及時(shi)聯系我們(men),我們(men)將在第(di)一時(shi)間(jian)刪除或(huo)更(geng)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ti)交說(shuo)明: 快速提交發布>>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233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264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1210個代理需求 已有1357516條品牌點贊